生命三境

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独踞山口,以一条谜语考问过往行人,凡是答不出来的就要被她吃掉,如果有人答出,她就将坠下悬崖。那个谜语是这样说的:有一种动物,早上有四条腿,中午有两条腿,晚上有三条腿,当他有四条腿的时候,他最柔弱,当他有两条腿的时候,他最强壮,这种动物是什么呢?

没有人能够回答,于是行人一个个都被斯芬克司吃掉了。终于,一个名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回答出来了。

答案是“人”。

斯芬克司女妖只有绝望地坠下了悬崖。

人从动物界挣脱出来,而禀有了一种向上升华、向上升腾的精神。这使得人最终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的某种超越性,这种超越性被称为精神品质,或者说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即得道。因此,境界首先是一种心灵境界,一种审美境界,一种人生的自由的状态。

境界并不玄奥,它就在我们的生存当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孔子在此已经非常智慧地将人生看作十年一境。

当我们从孩提时代长大,到 10 岁的时候,已经懂得了一些简单的知识, 掌握了一些看世界的基本方法和对自己的体认。15 岁开始立志于学习,到了20 岁的时候,我们已经获得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自我反省能力。但我们还得学习各种知识,学习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学习与自己相处,与社会相处。所以,只有到了 30 岁,人才在这个社会中确立了自己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境界。“三十而立”,所谓“立”,就是立志。“四十而不惑”,表现的就是人到中年以后对现实世界观照的清醒冷静,理智最终将会战胜情感。“五十而知天命”,即人又经过了一个十年,从不惑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体悟了生命的欢乐和死亡的沉重,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只有死, 才能使人获得一种升腾的历史意识和时间的感悟。“六十而耳顺”,只有到了六十以后,人才能真正达到一种心灵的阖合,达到对外事外物的真正宽容, 以及对自己深切的了解。“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0 岁的人已经完整地把握了天地、自然和生命之道,明白了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懂得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含义和最终将达到的目标,所以随心所欲,所思所想的一切都不会逾越规矩。

这种人生的十年一境状态,把人生的悲欢交集完整地反映了出来。可以说,孔子通过生命的十年一嬗变,十年一递进,表明了人总是从幼稚之我向深邃之我、超越之我不断迈进。而青年时代,正是打下人生基础,使人生境界变得高、大、宽的重要时期,所以,青年时“志当存高远”,成为整个人生的起点。

清末大学者王国维也对人生和艺术提出了三个境界,那就是他用非常形象的方法,诗一般地表现出来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句话,出自宋代三位大词人的作品而被王国维纳入生命哲学思考中。第一境界出于晏殊的《蝶恋花》,说明了生命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总是充满着焦虑的,呈现出一种“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状态。只有将自己

的生命完整地投入事业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才可能达到“望尽天涯路” 的登高远望的处境,所以青年时胸中当存高远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出于欧阳修的《蝶恋花》,其实即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就必须能吃得苦。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殚思竭虑,孜孜不倦,犹如热恋中的情人那样不惜一切地去追求,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于辛弃疾的

《青玉案》,说明达到最高境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要抱有一种坦荡的人生襟怀,“只问耕耘,不间收获”,当你不断地努力,在实现自己目标的途中倾注着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才会赢得丰厚的报答。如果过分地关注结果,指望不劳而获,终将一事无成。

可见,不管是孔子的十年一变说,还是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都说明了生命是一个不断向前、向上升腾和超越的过程,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称为有意义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