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遵纪守法

遵守纪律纪律及其意义

纪律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它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密切的联系。

大家也许知道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故事。说的是公元 383 年,东晋谢晋、谢玄的八万军队部署在淝水以南, 秦王苻坚的百万大军屯兵淝水北岸。秦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在北岸登上寿阳城,隔岸眺望,但见晋兵布阵严整、气势雄伟,以致产生错觉,望着八公山, 似乎连山上的草木都是晋军了。其实谢晋、谢玄每次率领的水陆两军共计仅有八万人,但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因而看上去“草木皆兵”, 使秦王苻坚心生疑惧,他对苻融说:“这是一支劲旅,谁说他们弱呵!”晋军的纪律显现出的威武军容,首先产生了压倒对方的心理优势。谢晋、谢玄派来使节,要求移阵决战。苻坚最初的想法是:我们引兵稍稍后退,等他门渡到河中央,然后用铁骑紧逼,消灭对方,哪有不胜之理!作为一条计策, 苻坚的想法未尝不可。《孙子兵法》上就有这么一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注:敌人渡水而来,不要在水中迎战, 让他渡到一半而打击他们是有利的。)问题出在百万秦军纪律涣散,一退便自乱阵脚,一发而不可收拾。晋军则一鼓作气,乘势飞渡,齐集岸上,锐不可挡。危急关头,秦兵中的内奸跳了出来,扰乱军心,大呼:“秦兵败矣!” 秦军立刻军心动摇,大家各自逃命。苻融急急骑马上前阻止退军,但哪里挡得了?在潮水般的乱兵冲击下,坐骑倒地,为晋兵所杀。兵败如山倒,一切都无可挽回了。百万大军为什么惨败于八万之敌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军的纪律涣散和晋军的纪律严明。

《三国演义》里讲述,诸葛亮病死在五文原,姜维依照遗令,徐徐还兵。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已死,前往追赶,竟被四轮木车上的假孔明吓退,上了大当。后来确信孔明已死,再引兵去追,蜀兵早已退得无影无踪了。司马懿见孔明安营扎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感叹:“此天下奇才也!”

这就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由于蜀兵平时训练有素,纪律严明,退军仍严整有序,好像仍有孔明在指挥一样,所以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假如像苻坚的军队那样,一退就阵脚大乱,还不被司马懿乘势一举摧跨?可见, 纪律是衡量一支军队素质的主要标志,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纪律呢?纪律就是指一定社会组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立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纪律作为对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监督手段,反映着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是这种关系的维护手段。纪律的实现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

纪律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甚至于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如果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那么就产生良好的校风,为师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企业只有纪律严明,管理严格,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纪律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纪律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需要的是人们去认识它、遵守它,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纪律的类型很多,大致有: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劳动纪律、

军事纪律、财经纪律、外事纪律、学校纪律、公共纪律、职业纪律、保密纪律、赛场纪律。其中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劳动纪律、学校纪律、公共纪律、赛场纪律都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要我们必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