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门
自由中国的战时工业,是在很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争爆发时,将成为中国非沦陷区的地域——约占国土的 3/4——能够自夸的仅有大约全国工厂的 6%,产业工人的 7%,工业总投资的 4%,电力的 4%。①但是,在战争的前几年,国民党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尤其是政府和军队的消费需求,已经增长的内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为工业产品开辟了一个几乎不能满足的市场。直到 1940 年,食品价格远远落在工业品后面,使工资保持低廉而
利润幅度高。在 1942 年 3 月滇缅公路被封闭前,购买急需的机器、备件和进
口原料,尽管困难和奇贵,但仍是可能的。②这些有利因素导致 1943 年以前
新的工厂与日俱增(见表 12),而工业生产量在 1938 年至 1945 年之间几乎增长到四倍。
尽管有这样的增长,工业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虽然战时国民党中国的人口大致是战前的一半,但主要工业品产量从未超出战前水平的 12%。1944 年棉纱、棉布和面粉仅分别为战前数字的 5.3%、8.8%和 5.3%。①更有甚者,1943—1944 年工业部门陷入深刻的危机,1944 年生产显著下降。表 13 显示了战争后半期工业的疲软状况。1939 年新工厂的投资达到了最高峰。其后,尽管新厂数量增加,但投资总值陡然下降。大约在 1940 年,工业繁荣事实上已经终结,但牟取薄利的经营者们,以有限的经验和少量的财源继续开办新厂,徒劳地期待着经济复苏。②这些小规模的薄利经营多数迅即倒闭。1944 年,在国民党中国实际上仅有 928 家工厂开工。倒闭率达 82%。
虽然 1943 年前产量一直增长,但 1940 年工业部门已经开始遇到障碍,
首次引起增长率下降,然后产生了 1943 年 9 月以后的工业危机。③通货膨胀
的结果并不全是消极的。例如,在战争八年间,工人们的实际工资仅在 1938 年提高;其后,他们的实际工资下降,这使雇主获利。④不过,通货膨胀使商业投资,特别是投机事业投资比工业投资赚的钱多得多(见表 14)。囤积稻米和其他农产品的现象广为流行。不论来自占领区,还是来自国外的“走私” 货都能大赚其钱,从而使资本从生产性投资转回。有时光是
表 12 中 国 非 沦 陷 区 的 工 厂
① 李紫翔:《抗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 23 页;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下册,第 659 页;又见张圣轩:《三十二年四川工业之回顾与前瞻》,《四川经 济季刊》第 1 卷第 2 期(1944 年 3 月 15 日),
第 258 页;《中华志,1937 年— 1943 年》,第 437 页。
① 程玉桂:《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第 109 页;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 胀》,第 94 页。
② 秦国平:《战时通货膨胀下的中国棉纺工业》,第 39 页。
③ 刘吉丙:《三十三年四川之商业》,《四川经济季刊》第 2 卷第 2 期(1945 年 4 月 1 日),第 79 页;
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的回顾与前瞻》,《四川经济 季刊》第 2 卷第 3 期(1945 年 7 月 1 日),
第 32 页。
④ 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胀》,第 239—240 页。
1936 年
及以前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开办日期
合计
不确定
设厂数 a 300 63 209 419 571 866 1138 1049 549 102 5266
按 1937 年货币
计算的新工厂投117950 22166 86583 120914 59031 45719 9896 14486 3419 7317 487481
资 a (千元)
实际开工的工厂— — — — 1354b — 2123c — 928d — —
*按照官方的定义,此处指使用动力机器并至少雇用 30 名工人的工厂。资料来源:
- 李紫翔:《四川战时工业统计》,《四川经济季刊》第 3 卷第 1
期(1946 年 1 月 1 日),第 206 页。
-
毕范宇:《西方人士所见的战时中国》,第 47
页。据信,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和私营工厂两个方面。
-
《中华志,1937—1945》,第 433、411 页。这个数字是大约数, 系 1942 年
5 月现存的私营工厂、1936 年以来由国家资源委员会设立
的工厂(98)和到 1942 年 5 月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工厂(110)的总和。d.《中华志,1937—1945 年》,第 363 页。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工厂两类。
资料来源:
-
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的回顾与前瞻》,《四川经济季刊》第2 卷第 3 期(1945 年 1 月 1 日),第 30 页。
-
程玉桂:《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第 110 页。
-
侯继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府财政,1937—1945
年》,载薛光前编:《中日战争期间的国民党中国, 1937—1945 年》,第 214 页。
注:这些资料中有差异,虽然全都是以中国经济部的资料为基础的。最明显的是,资料 c 并未描绘出生产资料生产中的绝对下降,但是资料 a 和 b 两者确实表明有这种下降。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在计算生产资料指数时包括了不同的商品。
囤积商品就比花钱加工商品更有利。例如 1940 年和 1941 年间,原棉价格平均每月升高 13%,投资者仅囤积棉花就比冒险长期投资于加工棉花的纺织厂有利得多。于是大部分流动资本——1944 年占同类资本的 86%——已流入商业和投机行业,而不是生产。新型的或旧式的私人银行越来越多地撤回工业投资,它们宁愿发放短期商业贷款,或直接参与囤积及其他形式的投机。政府继续向私营工业提供低息贷款,但是,按不变通货计算,这些贷款的价值
① 按照官方的定义,此处指使用动力机器并至少雇用 30 名工人的工厂。资料来源: a.李紫翔:《四川战时工业统计》,《四川经济季刊》第 3 卷第 1 期(1946 年 1 月 1 日),第 206 页。 b.毕范宇:《西方人士所见的战时中国》,第 47 页。据信,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和私营工厂两个方面。 c.《中华志,1937—1945 年》, 第 433、441 页。这个数字是大约数,系 1942 年 5 月现存的私营工厂、1936 年以来由 国家资源委员会设立的工厂(98)和到 1942 年 5 月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工厂(110)的总和。 d.《中华志,1937—1945 年》, 第 363 页。这个数字包括公营私营工厂两类。
只是 1938—1939 年所提供贷款的一小部分。结果工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挨饿,这是工业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实业家痛苦地抱怨贷款太少,而且所需手续太烦。但得到政府贷款的实业家们,则通常用这些钱去投机。①
各种类型活动中个人实际收益的变动(重庆)
表 14 (1938 年=100)
年代 |
农业 |
制造业 |
零售商业 |
投机事业 |
美国债券事业 |
---|---|---|---|---|---|
1937 | — |
59 |
105 |
29 |
缺 |
193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939 |
61 |
106 |
111 |
297 |
180 |
1940 |
92 |
85 |
112 |
808 |
512 |
1941 |
109 |
71 |
119 |
550 |
1373 |
1942 |
132 |
76 |
120 |
720 |
3951 |
1943 |
124 |
69 |
124 |
269 |
10260 |
资料来源: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 60 页。
另有通货膨胀以外的因素加重了实业家们的困难。例如,日本收紧封锁的绳索,切断了中国工厂严重仰赖的机器、配件、原料和燃料的输入。内地的许多工业设备已经陈旧——例如纺织工业中的机器造于 20 年代以前—— 没有备品和配件,因此损坏迅速。许多材料——如高合金钢——在中国国内是得不到的,而一些工业部门要继续生产,这些材料又是至关紧要的。
熟练工人的缺乏也阻碍了中国的战时工业。当地招收的工人新离开农村,往往对机器或者劳动纪律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因此,熟练的产业工人不得不从沿海城市招募。但是,到 1940 年,只有大约 42000 名熟练工人随国民党政府进入内地。工厂的经理们为搜罗熟练的雇工,开始挖其他工厂的墙脚。这种竞争抬高了工资。它也助长了有破坏性的高速率的劳动力流动—— 1940 年每月大约有 10%的熟练工人,18%的非熟练工人流动。1943 年 5 月, 全部工人的月流动量为 23%。这种惊人的不稳定与普遍缺乏技术和设备窳劣合到一起,导致工人效率迅速下降。例如,在纺织厂,效率被评定为战前水平的大约 60—85%。一位电工估计,他的工厂的效率仅仅是在上海时的 1/3。
①
荒谬的是有些工业陷入了缺乏消费需求的状况。人民不断贫困限制他们只在最紧迫的必需品上花钱,尽管人民极其需要新的衣服,纺织品市场也变得呆滞,因为他们的购买力已经衰竭。需求的减弱也打击了生产资料制造商。例如在 1942 年以前,由于铁路和防空洞的修建,炼铁业曾经繁荣过。当政府放弃这些项目时,炼铁业就陷入萧条,并损及煤炭和炼焦等有关部门。对工业机械和军事装备的需求仍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的钢铁制造商通常不能
① 弗雷恩:《自由中国的新政》,第 41 页;史国衡:《中国进入机器时代》,第 60—61、134 页;《战时中华志,1937—1945 年》,第 385 页;陈达:《现代中 国的人口》,第 55—56、112 页,表 58;陈达:
《中国劳工阶级与当前经济危 机》,《社会建设》第 1 卷第 4 期(1948 年 8 月 1 日),第 17 页;李紫翔:
《抗 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 43 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国民党中国的劳工问 题札记》,第 20—
28 页。
满足这一需求,因为他们缺乏所需要的设备、原料和熟练的劳动力。②
为了与通货膨胀作斗争,早在 1938 年 12 月政府就最初试图限定日用和必需品的价格。这很快证明是无效的。后来政府颁布了一连串的新规章,取缔商品投机及压低食品、工业原料和租金的价格。然而,到 1941 年 10 月, 中国银行宣布所有这些措施“完全失败”③
国民党对价格管制的兴趣,在美国于 1942 年 10 月通过一项反通货膨胀法后复苏了。因为他们推断:在战争时期,物价管制是现代国家的标记。何廉和杨格等财政和经济专家建议重庆领导人不要管制物价,其理由是管制物价并不触动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而政府也缺乏实施管制的行政手段。他们警告,管制物价不会有人理睬,并将使公众的信心受到损害。政府对这些警告置之不理,于 1943 年 1 月 15 日实行一种新的物价管制体制。黑市被禁止,违犯者受到恫吓将被处以可怕的刑罚,直至判处死刑。也是为了管制物价——以及增加税收——国家对经选定的商品实行专卖。从 1942 年起,它着手大量收购这类货物,并以固定的低价卖出。这些措施影响日用必需品
(米、盐、食用油、糖、燃料等)、工业品(铁、钢材、棉纱等)、出口品
(钨、锡、茶、猪鬃、桐油等)以及棉花、烟草和火柴等各种货物①。
政府用管制物价与通货膨胀作斗争的几次尝试都未生效。中国缺乏这样的前提,那就是对领土和政治的牢固控制,一批有效能的和诚实的官员,和一个起作用的运输和通信系统。除了少数主要城市,管制普遍不起作用。被管制的商品从那些城市流往其他地区。重庆有几次面临严重的米荒,因为别处米价较高。甚至在主要城市,实际市场价格也超出官价,1943 年平均为14%,1945 年平均为 67%。②
物价管制有时对工业具有灾难性的后果。例如,1943 年原棉的官价定得如此之低,以致陕西许多农民——他们提供了中国非占领区原棉的大部分—
—不种棉花而种小麦,而国民党地区的工厂据报道只有够运转半年的棉花。加工一项产品的费用,超出它的法定价格的情况并不罕见。1943 年,生产一吨铁耗费 35000 元;政府的铁价为 30000 元一吨。1944 年,开采一吨煤的费
用从 1870 元至 5000 元不等;煤的限定市价为 1200 元一吨。一包棉花耗费
15000 元;但它只能以 12000 元出售。①
最后,1944—1945 年在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的一号战役,打击了足占国民党中国 1/4 的工厂,它们占整个工业资本的 15%以上。它还切断了国民党中国余下的工厂的供应来源(如产于河南、湖北和湖南的原棉)和市场销路,并摧毁了投资者的信心。
所有这些因素——通货膨胀,缺乏进口品,缺少熟练工人,消费需求萎
② 刘吉丙:《三十三年四川之商业》,第 79 页;勇龙桂:《救济战时工业的基本 途径》,第 8 页;陶大镛:《论当前的工业救济》,《中国工业》第 25 期(1944 年 3 月),第 11 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
工业》,《四川经济季刊》第 2 卷 第 2 期(1945 年 4 月 1 日),第 36—37 页。
① 张嘉璈:同上书,第 135—137、345—349 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 货膨胀》,第 35—36、146—149
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 345—346 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 膨胀》,第 149 页。
① 关梦觉:《陕西省纺织业之危机及其出路》,第 7—9 页;张嘉璈:《恶性通货 膨胀》,第 217 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 37 页;淦克超:《战时 四川工业概观》,《四川经济季刊》第 1 卷第 2
期(1944 年 3 月 15 日),第 72 页。
缩,引起梗阻的价格控制政策和军事灾难——使国民党中国的工业陷入深刻的危机。作为一种迹象, 1944 年秋兵工厂只有生产能力的 55%开工。重庆80—90%的钢铁厂在 1943 年春到 1945 年早些时候倒闭;1944 年 320 家机械
厂中有 50 家倒闭;主要的煤产地嘉陵江地区 250 家煤矿中,大约有 185 家在
1943 年至 1945 年间倒闭。②
到 1945 年 3 月,失业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1944 年矿业生产只是 1942 年水平的一部分(煤,72%;铅,49%;钨,27%;锡,27%;铜,24%;锑,6%)。甚至手工棉纺织生产到 1944 年底也深深陷入困境,主要因为原料短缺,运输困难和令人烦恼的通行税。工业危机确实大于官方的生产数据(见表 13)。
①
1944 年 11 月,战时生产局的建立导致大量政府订货和投入新的款项,
这明显地刺激了某些工业。在 1944 年 11 月与 1945 年 5 月之间,钢的生产增长 50%;生铁,46%;煤,35%;电力,8%。尽管有这些增长,1945 年头三个月工业生产总指数仍无变化。显然,其他工业部门的下降被制止。压倒一切的证据是在和平前夜,国民党中国的经济在总体上已处于崩溃边缘,特别是工业。②
战争使政府成为最主要的经济企业家。先前它已经取得对银行部门的控制,但它在中国人拥有的工业企业中只掌握 11%左右的资本。然而,到 1942 年,经济部报告,国家控制的企业已占国民党地区工厂的 17.5%,资本的 70%, 工人的 32%和马力的 42%。③
在内地有三种政府机构发展工业:国家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和四家政府银行。1935 年创建的国家资源委员会,被授权“发展、经营和管理基础工业”。到 1944 年 12 月,它经营 92 个工业单位——33 家工厂,38 个
矿和 21 座电厂。它还与其他机构联合办了 11 个工业单位。资源委员会控制着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与民营工厂形成对照,后者一般机械化程度较低, 生产轻工业品。④
战争爆发后才建立的工矿调整委员会,起初是负责推动民营工厂向内地迁移。从 1938 年起,它也直接向工业企业投资,经常与民办企业竞争生产消费品——酒精、纺织品、纸张和水泥。1943 年和 1944 年,它的直接投资超过它对民营工业贷款 30%以上。孙逸仙曾主张,政府应当把它的经济作用限定在基础工业,但它现在也成为轻工业的一个主要参与者。①
四家政府银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政府”银行,因为私人投资者握有其中三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的大量股票。所有这
② 杨格:《中国与援助者》,第 335 页;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的回顾与前瞻》, 第 28—29 页;刘敏:
《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 28—29 页。
① 《大公报》(重庆),1945 年 1 月 1 日,第 3 版;《战时中华志,1937—1945 年》,第 369 页;《商务日报》,1945 年 9 月 9 日;张大琛:《三十三年的重庆 土布业》,《四川经济季刊》第 2 卷第 2 期(1945 年 4 月 1 日),第 202 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 67 页;又见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 胀》,第 141、 316 页;
《商务日报》, 1945 年 1 月 18 日;《商务时报》 1945 年 8 月 7 日。
③ 小帕克斯·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 年》,第 315—317 页;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第 1422 页。
① 《中华志》,1937—1943 年,第 438、376 页。
三家银行,像民营商业银行一样,特别在 1940 年以后,增加了工业和商业中的直接参与和所有权。它们这样做是为取得有形资产,以保护它们资本的实际价值。如张嘉璈所评论的那样,这变得“无异于投机”。②无论其动机如何, 政府银行像工矿调整委员会一样,深深地卷入了民营工商业部门。
有些评论家受政治上的激发,将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定性为“官僚资本主义”,指责官员由此积累个人财富,排挤私人企业主,并使普通人民陷于贫困。然而,将国民政府不断增长的经济作用视为国家资本主义,视为对一个正在现代化的农业社会的要求,以及对战时特殊经济需要的反应,可能更合适一些。没有政府的帮助,很少有企业能够在西部省份重新安置他们的工厂,或创建大规模的新厂。战时中国,面临一种合理化分配机器、原料和动力等稀缺资源的特殊需要。因此,可以批评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本身, 而是那种政策的实施情况。政府企业同政府其他行政部门一样,通常是低效能的、官僚主义的和腐败的。此外,与政府有关的工厂享有大量好处——如银行贷款、原料或运输用的卡车——这些好处是不会给予私营公司的。有些公司,如中原造纸厂,以自愿向政府献股票来寻求与官方的联系。由于没有这种联系,大量私营公司,在战争后期因缺少周转资金、原料或有保证的市场而垮掉,①而腐败的官员则大发横财。到战争后期,政府的经济企业家的身份,在政治上已经变得不利了。1948 年毛泽东把“官僚资本主义”提高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一层次,作为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对象。②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 189—190 页;又见《大公报》1941 年 12 月 13 日社论,引自陈伯达:
《中国四大家族》,第 52 页。
①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第 1448—1449 页;张嘉璈:《恶 性通货膨胀》,第 188—190
页;钟安民(音):《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1928— 1949 年》,第 227 页;淦克超;《战时四川工业概
观》,第 72 页;李紫翔:《我 国战时工业的回顾与前瞻》,第 34—37 页;彦悉达:《经济危机与官僚资
本》,《经济学周报》第 4 卷第 6 期(1947 年 2 月 6 日),第 9—11 页。
②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 1285—12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