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苏维埃的创建
自第一次统一战线在 1927 年 7 月崩溃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一直是在中国农村建立避难所,在那里有可能继续进行革命,并有希望引导革命走向最后胜利。对一个被查禁和受迫害的党来说,似乎没有其他途径可供选择。这些避难所实际上是国中之国。它们的创建需要一支军队,这就是 1927
年 4 月在汉口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儿戏般地提出三点意见的原因。这三点意见是:从华中向东推进,击败蒋介石;向南进军,夺取广州;或者加强湖北和湖南的革命力量。没有武装力量,这些目标都无法实现。
②后来,到 1927 年 5 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才指示中国共产党为武装革命而
策动兵变和组织工农武装。③这一思路发展成为共产国际 7 月举行起义的号召。
1927 年的起义
在这一年余下的时间里,为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的起义:8 月 1 日江西南昌起义,8 月到 10 月主要在湖北和湖南的秋收暴动,12 月广州公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起义都是第五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三点意见的继续,是根据城市必须领导农村,决战必须在城市展开以及革命高潮正在来临等设想提出的。
为什么选择南昌?共产党人和亲共产党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左派张发奎的军队中)的优势,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所组织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地点选在南昌的原因。当时宁、汉分裂,南昌地处宁、汉之间,共产党人可能希望夺取这座重要城市以左右全局。①然而,南昌并非一座很重要的工业城市, 不能提供无产阶级的基础,也没有农民参加。在周恩来的指挥下,参加起义的人大部分是受共产党影响的国民党军队及湖北和湖南的革命青年。②
尽管有人指责军队的训练和组织很差,又缺乏配合和群众支持,导致了起义的失败,然而在叶挺、贺龙和朱德领导下从南昌撤退的这支军队,却表现出后来成为红军特征的最初迹象。朱德的第 25 军由大量革命青年担任下级军官,③以连和排为单位分散开
展政治宣传和没收土地。①叶挺和贺龙则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实施他们的土地纲
② 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 105 页。
③ 简·德格拉斯:《共产国际,1919—1943 年:文献选编》,第 2 卷,第 390 页。关于南昌起义的叙述, 我主要依据韦慕庭:《战败的废墟》,《中国季刊》第 18 期 (1964 年 4—6 月),第 3—54 页。
① 陈志让:《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第 129 页;参看雅克·吉耶尔马:《中国共产党 史,1921—1949 年》, 第 12 章。
② 粟裕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9 页;金帆:《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 第 10—11 页;《南昌大事记》,《近代史资料》第 4 期(1957 年),第 130 页。这些 青年大多是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
③ 经查核,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并无第 25 军的番号,朱德所指挥的是第 9 军; 在叶挺所指挥的参加起义的第 11 军中有第 25 师,但该师由周士第指挥——译 者。
① 杨成武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01 页。
领,没收地主和公共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并将地租减少到不超过 30%。② 即使在这初期阶段,这些军队已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军队。
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 1927 年 8 月 7 日召开了有历史意义的紧
急会议——这种会议形式后来在 1931 年 1 月被“实干”派追究过。不能肯定党是否在理论上为共产国际的代表 B.罗明纳兹及其继任者 H.纽曼所说服。他们认为中国社会与其说是封建的,还不如说是以小型、分散的生产单位为主要特征的亚细亚方式的。因此,中国的资产阶级(以国民党为代表)也是软弱和不团结的,完全没有能力领导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如果能得到外国无产阶级的援助,它很有可能不间断地被直接推入社会主义阶段。③紧急会议后发布的《告全党同志书》,一方面拒绝承认土地革命是一种反封建的起义,但另一方面又断言中国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④从现阶段向下一阶段的过渡被视为可能是不间断的。会议还强调了国家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帝和反封建的斗争互相连结,使农民的参加成为绝对必要。按照这种观点,在没有有计划城市起义支持的情况下,1927 年的秋收起义从农村向城市发动进攻,这与一星期前的南昌起义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它还提供了反抗国民党镇压的唯一可行的手段。⑤
“利用当年的收获季节强化阶级斗争”的秋收起义,旨在推翻国民党左派的武汉政府,以创建一个国中之国,使中国共产党得以生存并继续进行革命。这次起义计划包括湘赣边界、鄂南、湘鄂边界、赣南、赣西北以及从海南到山东的其他地区。①战略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利用各种武装力量充当盾牌来保护并武装农民,夺取地方政权,将它转变为农民协会或改建为苏维埃, 分配土地。这一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期望农民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战斗力量,使起义的成果得以保存和扩大,以夺取一省或数省的胜利。由于这种设想被证明是无效的,起义注定要失败。
然而,这并不是说农民,特别是山区的农民不准备起义。如果他们没有准备,其余的土地革命就无法解释,除非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巧合。起义失败也不是由于领导者有意轻视农民。例如,党中央和毛泽东都把工人和农民看作起义的主要力量。②这里有许多战略错误。党设想从农村进攻城市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军队从县城开始夺取大城市,然后推翻武汉政府只是几个月或几周的事。当党发现即使县城也在严密防守或顽强抵抗,难以被毛泽东和其他起义领导人下面混杂的队伍攻克时,它随即把它的目标向下调整到在井岗山这样的偏远农村地区,开展较为谨慎的和长期的游击战争。③毛泽东从失败
② 《华字日报》,1927 年 9 月 28 日和 9 月 30 日。
③ 桑顿:《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1928—1931 年》,第 5、15—16 页。
④ 《红色文献》,第 93—135 页。
⑤ 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 118 页。向忠发曾在武汉发动一次中途 夭折的罢工以支援起义。见《华字日报》,1927 年 8 月 5 日。
① 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 122 页。关于这个地域的暴动计划,参 看罗伊·霍夫海因茨:
《秋收起义》,《中国季刊》第 32 期(1967 年 10—12 月), 第 37—87 页。
② 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 122 页;《中央通信》,第 6 期(1927 年 9 月 20 日),收入
《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3 页。
③ 甚至像湖北黄安这样的县城也受猛烈攻击,以致共产党人不能长期占据。见 徐向前和郑维山文,《星火燎原》第 2 集,第 363—377 页和第 1 集下册,第 743 —755 页。又见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
的余烬上把他的部队整编为一个团(与鄂豫边区和湘西的同志们所能召集的相比,这部分兵力是庞大的),并重整旗鼓。直到 1928 年夏天,他才拥有包括一两座县城在内的比较稳固的根据地,但仍依托山区地形以求安全。未来的鄂豫皖根据地直到 1929 年冬才夺取并保有第一座县城——商城,并且迟至
李立三推行冒险主义的前夕才正式建立根据地。①贺龙在 1927 年底只带着 8
枝枪和 20 个党员返回他的故乡,直到 1929 年 5 月才集结到足够的追随者攻
克两座县城。虽然政治局的 11 月会议承认这些战略错误,但它体会不到战斗在山区和丘陵的游击队领导人的孤独感和革命低潮感。在革命的这一阶段, 如毛在他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你们[指党中央]要求我们不要管军事,可同时又想要群众武装”。②这似乎表明当时党既缺乏军事行动经验,又过于犹豫不决,证实了毛在 1938 年所说的话,“党的工作重心还没有放在战争上面”。③
在群众工作方面也缺乏经验。关于应当在何时以及如何建立苏维埃式政府的讨论,似乎一直停留在下列准则上,如 1927 年的中国是否能与 1905 年
的俄国(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准备),或 1917 年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相比。湖南醴陵在秋收起义开始时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④这个苏维埃以及以后的苏维埃大都是利用以士绅阶层——例如宗社、农村学校和民团——为中心的旧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有时甚至利用秘密会社。激进的受过教育的青年人从受压制的城市回到本村,他们渗透到这些组织中去,既是为避难,也是为了进行鼓动。他们从这些组织得到了创建苏维埃根据地所需的人、武器和钱财。他们犯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到 1927 年底,在中国明显地出现了两股共产主义之流,即农村苏维埃和城市领导; 前者必须接受后者领导,否则整个运动就会陷入中国农民起义的传统模式。由于农村苏维埃仍然弱小而不稳定,建立中央权威并不特别艰难。
瞿秋白和城市领导人一直认为革命高潮正在兴起,他们继续在江苏的宜兴和无锡、湖北的武汉、河北的南口和天津等地发动起义,结果都遭到惨败。
①接着在 1927 年 12 月 11 日出现了广州公社。这次起义的背景是斯大林—— 通过共产国际表达——面对托洛茨基的批评,想用中国的胜利来证明他在那里的政策是正确的。叶剑英回忆说:“一个革命者必须找到前进的方向。” 南昌起义失败后,广州似乎是可以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为敌人所吓倒,以及仍能在一个省取得胜利的唯一希望。②发动这样一次起义的决定实际上是在党中央的 11 月会议上作出的,但行动是由处于负责地位的人指挥的,这些人再次
第 139—140 页和黄永胜文, 《红旗飘飘》第 13 集,第 7 页。
① 徐向前文,同上;陈伯禄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795—799 页。
② 贺龙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603—614 页;萧作梁:《1927 年的中国共 产主义:城市与乡村的对抗》,第 110 页。《中央通信》第 5 期(1927 年 8 月 30 日),收入《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3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36 页。
④ 《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64 页。关于激进知识分子的作用,见 J.M.波 拉切克:《江西苏区的道德经济,(1928—1934 年)》,《亚洲研究杂志》第 42 卷 第 4 期(1983 年 8 月),第 805—829 页。
① 瞿秋白:《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在十一月会议上的报告,收入胡华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第 200—222 页。
② 叶剑英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96—197 页。
对张发奎的合作抱有几乎无法实现的希望。③广州起义失败后,攻占主要城市的企图被搁置起来,直到 1930 年夏李立三采取新的行动。革命显然处于低潮,不可能期望大的行动。
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
在接近 1927 年年底时,只采取了一些小规模的行动,包括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如井冈山、大别山、洪湖地区、川北和广西的左右江,在这些地方造反者可以安身和坚持斗争。④但是,革命者却不得不问:有建立根据地的必要吗?他们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吗?从偏僻山区的角度看,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在井冈山苏维埃建立初期,毛就告诉他的战士们: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 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事实上,从事建立根据地的红军战士和他们的党需要人和钱,这只能靠没收
富人财产并分一些给穷人来取得。贫苦农民由于害怕报复,不愿参与土地和财产的没收和分配,除非红军的防卫强大到足以保护他们,并对新的财产制度采取永久性措施。一旦新制度建立,红色政权就能合法地征兵并向人民征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像军阀的辖区,但军阀保护豪绅而不保护贫苦农民。党希望通过建立一支能维护新财产制度和红色政权的足够强大的军队,进行社会和经济上的变革,以收到激发穷人和被压迫者的忠诚的效果。毛泽东和其他少数像方志敏这样的人是相信这一战略的,而张国焘却认为农民是观潮派,而且只关心自身的生存;只有当红军取得胜利时,他们才会支持红军。按照张国焘的观点,发动农民完全
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与土地政策无关。①
由于重新分配了土地,农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这来自另一消息和评论来源——掌握华中共产党人第一手情况的传教士和外国记者。早在 1931 年,《教务杂志》(一份首要传教士杂志)上一篇文章承认,这些共产党人“尽管不信神”,却得到成百万农民和工人的支持”。②像《密勒氏评论报》
(一份上海出版的美国杂志)那样的期刊曾在 1933 年和 1934 年全年报道过
③ 萧作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第 147—148 页。
④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环境适应学”,见罗伊·霍夫海因茨以此为题的论文,该文载鲍大可编:《中国共产党的现行政治》。在霍夫海因茨的这篇论文和较早的论文《秋收起义》(《中国季刊》第 20 期)中,
他忽略了井冈山农民协会的存在。毛泽东在 1928 年 11 月 25 日的报告(《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61 页)中, 提到在他到井冈山前一年多时间里党在当地群众中的基础工作。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见陈志让以《意识形态与历史》为题报道的 1980 年 7 月 7 日和 8 日与井冈山博物馆馆员的详细讨论(静电复印供交流用)。
① 黄永胜记录的讲话,《红旗飘飘》第 13 集,第 8 页。见毛泽东 1928 年 11 月 25 日的 报告,《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28、47—48 页。
① 张国焘文,《明报月刊》第 46 期,第 99 页。
② 《教务杂志》,第 13 期(1931 年 6 月),第 468 页。
农民对共产党人的支持。③当共产党出发长征时,亚朋德和 A.J.比林汉考察了共产党原先统治过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农民们喜欢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④正是这种支持使红色政权在长征前得以生存,并使游击区在长征后得以保持。令人不解的是,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学者们普遍忽视了来自湖南、江西、福建以及受苏维埃运动影响的其他省份的外国传教士的报告。
建立根据地的基础工作一旦就绪,革命者必须在两个长期战略之间作出选择。第一个是放弃山区的小根据地,代之以在农村打游击,因为小根据地的经济资源难以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这一战略是通过宣传和经济混乱来扩大党的政治影响,直到游击队得以在全国范围起义中夺取政权。第二个战略是在根据地坚持下去,并在组织和武装群众的同时,波浪式地向外扩大根据地。这一战略的目的在于有秩序地增强红色政权的势力,同时施惠于农民, 并促进革命高潮的来临。⑤
按照类似井冈山的模式,沿中国南部和西部高原与北部和东部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出现了鄂豫皖、湘鄂西以及其他少数几个苏维埃。这些地区有苏维埃存在,内战频繁,因此是军队的集结地,这意味着苏维埃的建立与农民的悲惨境遇之间的关联,对此应作细致而系统的研究。1910 年至 1920 年间,这一地区的内战和军队集结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混乱,可能比中国的平原等地区更为严重。研究平原地区而不研究这一地区就得出结论说农民的悲惨境遇与造反的关系不大,无异于品尝白垩而把它当作奶酪。到 1930 年,13
个左右苏维埃约有 300 个县在共产党不同程度控制或影响之下。那些没有建
立苏维埃的游击队,如 1929 年 7 月至 10 月间在四川由邝继勋所领导的游击队,则销声匿迹,被人遗忘了。①
富农问题
苏维埃着手没收土地并动员贫苦农民,这项任务通常由革命委员会或村和区苏维埃承担,这些组织最初都为来自城镇的知识分子所支配。②这一事实意味着缺乏政治经验的农民只起被动的作用,而党的基层组织有超越行政机构的倾向。③要农民打消他们的被动和怀疑态度,在正常情况下需要 6 个月的时间,首先他们涉足缺粮和征税等经济问题,然后才涉足诸如阶级斗争等政治活动。④一旦被动的障碍消除,土地革命就会帮助穷人把长期深藏的对富人的仇恨发泄出来,并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加军事和政治活动。调动农民的这种积极性是土地革命的实质所在。当时中共的理性思考对贫农的政治化和行
③ 例如,见《密勒氏评论报》, 1933 年 7 月 22 日,1933 年 11 月 18 日和 1934 年 1 月 13 日。
④ 亚朋德等:《中国能生存下去吗?》,第 238—239 页。
⑤ 毛泽东给林彪的信(1930 年 1 月 5 日),《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28—129 页。
①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第 230 页。规模、人口和红军实力 的估计出入很大。确实, 如霍夫海因茨已经指出的那样(见本书第 213 页④),甚 至“共产党占据”的概念也需要严格界定。虽然邝继勋失去四川苏区,但据上 海《时报》时常报道,他在川鄂湘边区继续进行游击活动。
② 关于苏区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见勒特菲特:《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 年: 民政经验》和金一平(音):
《中国共产主义政治》。
③ 1928 年 11 月 25 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51—52 页。
④ 博古(秦邦宪)向斯诺谈到这一经历,见斯诺:《红色中国杂记》,第 19 页。
动化重视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个嘲弄。党始终把它的注意力和热情贯注于城市无产阶级,但无产阶级却陷入经济斗争的泥沼,要求更多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而这两种利益的政治意义都很有限。
中共的土地政策成为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根据列宁对待富农的态度,根据俄国的经验,即富农对群众的剥削甚至比地主更加残酷和野蛮,共产国际于 1929 年 6 月 20 日指示中共对富农采取更为激烈的政
策。因此,江西苏维埃于 1930 年 2 月通过了一部《土地法》,规定没收全部
公共的、地主的和富农的土地;而 1930 年 5 月召开的苏区代表大会(毛泽东未参加)提出没收富农出租给他人耕种的那部分土地。①
下到苏维埃一级,富农问题成为一个棘手的实际问题。当富农的至关重要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便阻挠分配土地的工作。根据地与邻近城镇之间的贸易在他们手中,他们可能停业,给共产党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方面的经验在 1928 年 12 月井岗山《土地法》中有所反映。②后来在 1929 年 4 月兴国《土地法》中,对富农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③可能出于同样的考虑, 鄂豫皖苏区的富农直到 1931 年,仍保有他们的土地。不论湘鄂西或湘赣苏维埃都没有对富农实行严厉的政策。①
当 28 个布尔什维克取得党中央的权力时,富农问题变得尖锐起来。毛泽东所采取的遏制富农权势的方法,是在第一次分配土地时拿走富农的“剩余土地”(抽多补少),然后在第二次分配土地时再拿走富农的“好地”(抽肥补瘦),②而不违背平等的原则。但这一做法在 1931 年 1 月的四中全会上
受到严厉的批评。③1931 年 9 月 1 日党中央的信指示他改变政策。诚然,富农问题在中央的阶级路线中构成了重要的一环。这条路线对动员贫苦大众是重要的。中央想做的是只给富农分坏地,而不考虑给地主以补偿。从理论上讲,毛并不认为所有的富农都是剥削者。他们可能是半个地主或半个资本家, 但他们也可能仅仅是潜在的剥削者。④在另一方面,28 个布尔什维克把富农定义为“在革命前出租部分土地,放高利贷和经常雇工”者。因此,很清楚他们是剥削者。⑤如果宽厚地对待他们,就模糊了阶级路线,或完全放弃了阶
① 关于共产国际指示,见《红色文献》第 324—327 页和桑顿:《共产国际与中国 共产党,1928—1931 年》, 第 87—91 页。与桑顿的印象相反,共产国际的这个 指示和其他指示措词含糊不清。这个指示说,在反对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的 战争变得激烈时,可把富农问题放在第二位。大概就是在这种限制下李立三 在1930 年夏改变了他的土地政策。关于这些法律的全文,见王健民:《中国共 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357—361
页。但如认为李立三的 1930 年 5 月土地法体现了 向反对富农的激进政策的急剧转变则是错误的。因为这部土地法不坚持消灭 富农,是符合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
② 《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67—69 页和第 47、56 页。
③ 同上书,第 2 卷,第 73—75 页和 179—184 页。
① 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191—192 页和第 245—248 页;《星火 燎原》,第 2 集,第
99—100 页。
② 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 1 卷,第 143 页。该书中文版比该书 1960 年出版 的英文版好得多。
③ 《红色文献》,第 236 页。
④ 前委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决议第二号(1930 年 6 月),收入萧作梁;《中国土地革 命,1930—1934 年: 文献研究》,第 153—155 页。
⑤ 1932 年 1 月 10 日中央来信,收入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508 页。
级斗争。⑥
拿走富农的部分“好地”与只给富农“坏地”之间的差别似乎微不足道。然而,有些事实却应引起注意。首先,苏区已扩大到包括市镇,苏维埃政府下的或合作社形式的贸易体制的成长,使富农在贸易中的作用急剧下降,他们的利益可能因动员群众而受到损害。第二,富农利用宗族关系来掩盖他们实际拥有的土地量,以阻止土地革命彻底实施。这在 1933 年查田运动期间很明显。第三,他们从孤儿、寡妇、老年人或年幼的人那里租到土地,因为他们家中有较多的强劳力,较多的耕畜、农具和流动资金。第四,通过谎报阶级成分,他们可能混入并控制贫农团、合作社和其他群众组织,使土地革命和动员群众在某些地方成为闹剧。①因此从 1931 年起新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土地法》接受了 28 个布尔什维克的阶级路线,只给富农分坏地,而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牲畜和房屋。②这一新的反富农路线贯彻到何种程度无从查考。在鄂豫皖,张国焘接受了这一路线,并似乎大力推行了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1931 年 11 月举行)的政策。在他的苏维埃于 1933 年转移到四川北部以后,他和他的同志们加强了反对富农的运动。③在其他地方,这条新的路线只是半心半意地执行。④正是为了加速反对富农的斗争,发动了查田运动。
查田运动
确切地讲,很难说谁应对发动这场运动负责。对于这么一件重大的工作, 说党中央未参与决策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整个苏维埃政府机构的卷入,也难以相信这项决议能够执行。1933 年党中央牢牢地掌握在 28 个布尔什维克手中,但没有人能肯定中央对基层的影响达到何种程度。另一方面,在 1934 年以前,毛泽东在政府中仍居支配地位,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很可能, 这场运动的开始是党的权力和毛泽东的威信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的结合。①在 1933 年 6 月至 9 月间运动的第一阶段,显然毛泽东在
负责。接着,在 10 月,党中央插手,宣布了新政策,使运动中断并搁置了一
段时间,直到 1934 年 1 至 2 月召开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此后,张
⑥ 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 年》,第 49 页。
① 《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66—167 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508 页。
② 《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259—262 页;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 溃》,第 192—193、495 页。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 年》,第 53 页。 然而,在王明的《两条路线》(《王明选集》第 3 卷第 61 页)中,土地交易是 准许的。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的土地政策, 地主 和富农是不许购买土地的。不久以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第 2 号通 告,规定富农有买卖土地的权利,但不得以垄断方式买卖土地。问题是:在苏 区什么人确实在买卖土地?什么人有钱购买土地? 见《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262 页。
③ 《明报月刊》,第 40 期,第 98 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262 页。
④ 关于湘鄂西苏区和湘赣苏区的经验,见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 2 卷,第 245、249—251 页;《星火燎原》第 2 卷,第 99 页。
① 郭华伦:《中共史论》,第 2 卷,第 409—412 页;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 及其崩溃》,第 203—205
页;勒特菲特:《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 年》,第 154—184 页。
闻天作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接管了这一运动。②
这一运动开始时,正值国民党第四次围剿末期,军事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有利,尽管缺粮已成为严重问题。自从 1933 年 3 月以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破国民党的封锁,例如建立粮食调剂处,调查各县的粮食供应情况和禁止商人囤积谷物。③由于官员和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方面,苏维埃政府还鼓励群众帮助他们耕种他们的那份土地。④最后,政府发布了开展查田运动的命令。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再次分配土地,①除非群众要求这样做;更确切地说,它是为了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查清尽可能多的人的阶级出身。②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查出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分子,同时提高群众的热情以加强苏区对即将来临的第五次围剿的防御能力。以贫农团为例,在某些地区贫农团徒有其名,而在其他地区,在开展这一运动前,甚至未组织过贫农团。③
阶级成分的划分显然是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特别在确定谁是富农, 谁是富裕中农的时候。按照毛泽东在 1933 年 6 月 29 日所下的定义,
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也有自己全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富农一般都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 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请长工)。此外,或兼以一部土地出租剥削地租,或兼放债,或兼营工商业。富农多半还管公堂。有的占有相当多的优良土地,除自己劳动之外并不雇工,而另以地租债利等方式剥削农民,此种情况也应以富农看待。富农的剥削是经常的,许多富农的剥削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并且是主要的。④
人们可以想象,如此复杂的定义是难以运用的。事实上 1933 年 8 月 8 日党中央的第二个决议指出了该定义造成的混乱。①随后,人民委员部承担责任讨论土地斗争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富农被重新定为其剥削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5%。依据这一新定义,有必要重新调查和重新划分阶级。仅胜利一县,②3125户中就有 1512 户从地主或富农改为中农或贫农;这样,调查阶级出身蜕化为计算阶级出身。形势极为混乱。③
如果毛泽东的统计是可信的,这一运动到 1933 年 9 月已成功地收回能生
② 例如,所有关于查田的指示当时由张闻天发布。
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指示(1933 年 3 月 4 日),《毛泽东集》第 3 卷,第 195—196
页。
④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指示(1933 年 4 月 14 日),《毛泽东集》 第 3 卷,第 207—208
页。
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指示(1933 年 6 月 1 日),《毛泽东集》第 3 卷,第 223 页以下。
② 《毛泽东集》,第 3 卷,第 254 页。
③ 《毛泽东集》第 3 卷,第 223、257 页;《斗争》,1934 年 5 月 24 日;王观澜文, 《星火燎原》第 2
集,第 211 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122 页。
① 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 211—212 页。
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划江西省雩都县西北部与兴国县一部为胜利县,治银 坑圩——译者。
③ 《斗争》, 1934 年 5 月 26 日;张闻天指示,《红色中华》, 1934 年 3 月 15 日。
产 307539 担粮食的土地④(在江西的某些地方是通过粮食产量来计量土地
的),并没收价值 606916 元的财产。他还报告说,某些县 1932 年到 1933 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 15—20%。⑤为了对这些数字有适当的认识,请注意苏维埃政府在 1933 年 7 月发行了 300 万元公债,在 1933—1934 年间发行了 1000
万元货币,并在 1933 年 7 月向人民借谷 60 万担。⑥查田运动作为一种经济措施,不能被描绘成一项新的成功。
1934 年 1 月重新开始查田运动时,目的已不再以经济为主了,甚至也不是为了红军的粮食供应,而是政治性的。它成为一场反对反革命分子的运动, 一场反对地主和富农的红色恐怖。⑦ 直到中央苏区崩溃,运动就是这样进行的。
红军
如毛泽东所说,边区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①但自秋收起义失败, 随后于赴井冈山途中在三湾改编了他的部队后,毛泽东同其他的边区创建者一样,统率着由激进的知识分子担任政治军官的前国民党官兵。在井冈山, 这些雇佣兵中又混进了地痞流氓(或游民分子),他们都是出色的战士,但完全不守纪律,也不知道革命的政治目的。贫苦农民则持观望态度,不愿参与他们正在做的事。②
1928 年 4 月,朱德和他的追随者来到;他们也是以前国民党的部队。事
实上,在 1928 年和 1929 年,国民党军队的叛兵似乎成了红军补充新兵的一个重要来源。首先,国民党军队薪饷少并受到军官的虐待;其次,国民党军官间的妒忌和倾轧常常被共产党人利用。③1928 年 7 月,两个国民党军官, 彭德怀和黄公略,带着他们的部队投奔毛泽东。一年后,罗炳辉的部队在吉安,邝继勋的部队在四川,相继发动兵变。④然而到 1930 年,农民们表现出愿意参军,其中有些甚至被提升为军官。⑤可能这是第四方面军中级军官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读书写字的原因。⑥1934 年春第一方面军的阶级成分表明, 30%是工人,而 68%是农民,后者的大多数(不少于 77%)来自中央苏区本身, 而国民党的逃兵和叛兵不超过 4%。①
红军与军阀和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之处在于优先考虑政治训练。由毛泽东
④ 经查核资料,该数字有误,应为 317539 担。三担合地一亩——译者。
⑤ 《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特刊,1934 年 1 月 26 日。
⑥ 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 360、368 页。
⑦ 张闻天文,《红色中华》,1934 年 6 月 25 日;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 年》,第 285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65 页。
② 1928 年 11 月 25 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37 页;罗 荣桓文,《星火燎原》
第 1 集上册,第 139—140 页;《红旗飘飘》,第 1 集,第 57 —59 页。
③ 《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465—470 页。
④ 方强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431—436 页;《红旗飘飘》,第 10 集,第 186 页;斯诺:《西
行漫记》,第 273 页;斯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 和时代》,第 270 页。
⑤ 《红旗飘飘》,第 1 集,第 57—59 页。
⑥ 陈锡联文,《红旗飘飘》第 3 集,第 90 页。
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史事论丛》,第 63—64 页。
起草的 1929 年 12 月古田会议决议中列举的许多错误倾向能被概括为:缺乏纪律,不了解革命的政治目的以及不知道红军的任务——作战、筹款和动员群众。政治训练要求红军建立一种双重的组织体制,分别负责战略指挥和政治工作。就在红军提出成立士兵委员会的同时,蒋介石废除了他军队中的政治代表,这真是一种巧合。士兵委员会在红军中是保证实行民主的一项措施, 使士兵不致受到上级像牲口一般地对待。②红军也有政治军官,但他们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过,因此直到古田会议时他们的职责还没有得到确切的叙述。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红军发动群众和建立新政权。③除此之外,党代表还在每个班建立党小组并在每个连建立党支部,因为毛坚持在军队中党员和非党员的最佳比率必须是 1:3。事实上,这一比率在 1934 年是 28%对 70%。④指挥系统和政治系统是分开的,有独立的经费和相似的等级制度;他们之间有完善的联络渠道。在政治系统内部,1931 年 2 月建立的总政治部既控制各级政治军官,也控制各级党代表(当时称为政治委员),但政治委员地位常在同级政治军官之上。⑤在两个系统中,规定的薪水并没有区别。军队中的每一个人,不论其级别如何,都领取相同的薪金,并过着相同的生活。⑥在战斗和维持治安时,军队得到赤卫队和农民自卫军的支援。①经过如此训练的军队自然与同时期内其他中国军队大不相同。除 1930 年 12 月的富田事件——在那次事件中一支红军哗变并受到镇压,几百人被处死——外,红军从未自相残杀;也极少感到需要平息农民对它的敌意。由于党掌握一切意识形态上的职权,而政治军官掌握财权,红军常常受党的控制。它是一支得到群众支持的政治化的军队。
群众路线渗透于红军之中,这支军队被反复提醒要遵守毛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此士兵们不会背离他们为之战斗的群众。他们对人民进行宣传并保护人民,还帮助生产性劳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同人民的关系,因此他们能得到敌人活动的可靠情报;而在战败时他们能依靠群众安全地隐蔽起来。1934 年 10 月第一方面军出发长征后,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当时只有小规模游击队被留下来骚扰国民党军队。②
根据各种估计,红军在李立三领导下组织得比原先好,在 1930 年约有 5 万人。1931 年增加到 10 万人以上,1932 年增至 20 万人,1933 年增至 50 万人。在 1930 年李立三冒险路线前后,红军曾进行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整编。
那年夏天前,军队被改编为军团;此后,又建立了方面军。虽然在 1935 年 7
—8 月重新整编,方面军一直延续到改编为 1937 年辖 3 个师的八路军以及
1938 年的新四军。③
② 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39—140 页。
③ 《古田决议》,《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23—124 页。
④ 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 1 集上册,第 140 页。
⑤ 《毛泽东集》第 2 卷,第 124、453—254 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67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68—69 页。
② 《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309—310 和第 2 集,第 145—148 页;斯沫特莱: 《伟大的道路》,第
237 页。
③ 汤良礼:《中国征剿共匪》,第 99—100 页;董显光:《蒋总统传》,第 1 卷,第 2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