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明代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它的神路由石牌坊,大红门,牌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

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

龙和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我国古代道教也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

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3座洞,又名“大宫门”。大红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40千米的红色围墙。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神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本是为长陵而筑,但后来渐渐成为全陵区的主陵道。这条神道全长7000米,纵贯陵园的南北,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在神道中央的是碑亭,碑亭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

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通,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碑石却是1435年才刻成的。

在碑的北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详细地记录了明长陵、明永陵、明定陵、明思陵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后来都不存在了。

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也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辩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因此狮子和獬豸都是象征守陵的卫士。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又叫“龙凤门”。由4根石柱构成3座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3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龙凤门西北侧,原来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完好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的祖陵。

明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5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3扇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

院内,左边是神厨,右边是神库,各有5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是在1538年,明世宗朱厚熜亲自改的。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

明长陵的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5间,进深两间,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

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3个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是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

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

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扇,都是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

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代皇帝明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是在仁宗驾崩后开始修建的。仁宗临终曾遗诏要求陵墓制度要简约节省。

于是,明仁宗的儿子明宣宗亲定陵园规制,并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为了遵从遗嘱,一切从简,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明献陵。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000米。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等建筑。

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度,占地仅42000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

因此照壁也没有设在券洞内,而是改为设在了方城之后,墓冢之前。

上登明楼的礓石察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而且这样的简朴风格也为后来的皇帝建立陵墓树立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

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3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

两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就是影壁山。之所以选择中隔小山这种布局,是与陵园的风水有关。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

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师们所讲究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

因为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所以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就建在了玉案山前。

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美。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1785年至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修缮中,明楼的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路。

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则缩小了间量,而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

明景陵是明朝第五代皇帝明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景陵的营建始自1435年农历正月十一,由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1435年6月21日,宣宗入葬景陵。

1536年时,后来的明世宗朱厚熜亲阅长、献、景三陵,见景陵规制狭小,就对从臣郭勋等人说:“景陵规制独小,又多损坏,其于我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

根据《帝陵图说》的记载,这次重建后的景陵增建了神功圣德碑亭,祾恩殿则是“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殿中有暖阁三间,黼座地屏一直流传至后来的康熙年间。

后来的景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5间,进深3间,后有一间抱厦,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

明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茂陵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陵名定于1487年9月15日,同日,嗣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下旨建陵。

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由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

茂陵陵寝工程在1488年4月24日竣工,共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茂陵的陵园制度也遵守了献陵的节俭制度。茂陵的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00米,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度,占地约25000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两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

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明泰陵是明朝第九代皇帝明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才开始筹建。根据古籍记载,孝宗的儿子武宗即位后,就开始着手筹办孝宗的丧事。

当时,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都对武宗说:“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于是,工部的许天锡也向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学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

他还提议说:“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

礼部也赞成了这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看视,最后确定在施家台营建孝宗陵寝。

1505年6月5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历时4月后,玄宫落成,于该年10月19日中午将孝宗葬入陵内。在1506年的3月22日时,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按记载,整个泰陵的陵寝建筑包括:

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142丈,一字门3座,香殿一座为5室,左右厢、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3室,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5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

泰陵的营建虽然只有10来个月的时间,但却不是一帆风顺。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并且“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吏部主事杨子器亲眼看到,马上上奏给朝廷。

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是不祥之兆。这样一来,泰陵非改址不可。但当时的督工为了避免迁陵墓地址的麻烦,偷偷命人堵住了泉眼。

朝廷里的人始终不知道金井里是出水的,误认为是杨子器说谎。宪宗皇后在宫内听说这件事后,传旨说:“没水就算了,何必要怪罪于人呢!”

因此,杨子器才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而宫中的其他人却始终不知道泰陵有过这种不祥之兆。

明康陵,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明康陵建于1521年,占地27000平方米,建陵共用时一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

明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皇帝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但明永陵不是在明世宗驾崩后开始修建的。

1528年时,朱厚熜的皇后陈氏崩。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秘密为陈皇后,也为自己选择将来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学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

查看之后,朱厚熜还是觉得不放心,就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了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才把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由于明世宗认为十八道岭山的名字不够高雅,就下诏将其更名为“阳翠岭”。

1536年4月22日,也就是在明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明永陵开始动工修建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大约经过多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明永陵与前七陵相较,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

按照我国明代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规为主的官修书《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7间,左右配殿各9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5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

另外,明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划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5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

《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为:

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

按照《明世宗实录》的记载,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也就是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

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还是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修建了。

明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还有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都是以前的各陵没有的。

在1785年至1787年时,明永陵得到了修整。当时明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有些毁坏,但由于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

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曹文埴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时,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金简提出了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

于是,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阔7间,进深5间缩为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5间,进深两间,缩为面阔3间,进深3间,但是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明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及其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的陵寝制度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其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000米,途中建有五空、单空石桥各一座。

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3座。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8度,占地约34600平方米。

其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之形,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甬道做直通前后的方式,以及棱恩殿、配殿为5间,棱恩门为3间的规制均如泰、康诸陵制度。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代的帝陵,尤其是从献陵至康陵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宝城内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被称之为“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

但昭陵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俗称为“哑巴院”,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

宝城封土的排水系统也十分讲究。宝城为前低后高形式,城内的封土则是中高外低。宝城的内侧设砖墁凹形水槽,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各设方井两眼,井上覆盖凿有漏水孔的水篦子,井下有暗沟前通哑巴院内的两侧排水孔道。

每当下过大雨,封土内的雨水都能从哑巴院两侧的排水暗沟顺利地排出,有效地保证了玄宫上面封土的干燥。这样一来,昭陵的宝城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

昭陵会采用这种“哑巴院”的形制,据说起因是因为昭陵宝城培土。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九年,也就是1581年5月15日,工部上了一道奏章说:

永陵宝城黄土,自嘉靖十八年以来,至今42年,不为不久,乃十分尚亏其八。

神宗览奏后下旨回应说:

皇祖宝城培土如何40余年尚未完?就这工程重大,若用陵军、班军未免耽延时月,终无完局,依拟通行雇募。朕前恭陵寝,见昭陵宝城也欠高厚,着一体加培,俱不许苟且了事。

这样一来,永、昭两个陵宝城的黄土同时加培,大臣们恐落下“苟且了事”的罪名,自然就按同一规制培筑了。这就是昭陵宝顶与永陵相同,却与长、献、景、泰等陵都不同的原因。

由于封土的培高,冢前拦土墙、排水系统、照壁形式,与宝城、方城的关系都要重新考虑,于是形成了陵区内第一座哑巴院。

这种形制由于冢前拦土墙的大幅度增高,不仅可以满足以永陵位模式在宝城内填满黄土的需要,而且方城下的甬道和宝城内通向明楼的左右转向礓也可以继续使用,而不致被封土掩埋。这种月牙城、哑巴院的方式为后来的庆、德两个陵所沿用。

昭陵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陵墓。

明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的西南方向。1584年至1590年。明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明定陵是十三陵中最大的3座陵园之一,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

明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于1584年时开工,历时6年完成。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在闲置30年之后,直至1620年才正式启用。

明定陵前有三进宽阔院落,后有一座高大宝城。陵的正门前方是3座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座。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

陵宫的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之形,含有我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3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回事外罗城之内的左侧建有神厨3间,右侧建有神库3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5间,进深两间,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7间,进深5间,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

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所以台基的后面也设了一出踏跺式台阶。

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刻着龙凤戏珠及海水江牙的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就是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

牌楼门的两柱做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做须弥座式,石供器由一座香炉、两座烛台、两座花瓶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在了宝城墙的右前方,帝后棺椁在享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明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庆陵的地下玄宫自1621年3月定穴营建,7月29日合龙门,历时4个月。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

庆陵的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庆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000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两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3座。

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5间。神帛炉两座。

第二进院落,前设3座门,内建两座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个,驻泰、花瓶各两个。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

明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

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庆陵的排水系统也很有特色。

对于宝城两侧山壑间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近似“丁”字的地下排水涵洞。

宝城两侧的水流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后向前排出,从地下躲过环抱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经祾恩殿后的3座石桥,从前院的右侧绕过陵前注入河槽。

明德陵是明代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明毅宗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于是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明思陵”,并在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间是1644年5月。

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颇引人入胜。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

前一套是5个相互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雕为四足两耳的方鼎形,上面浮雕饕餮纹。左右为烛台,台腹四面雕刻人物故事,最两边的是花瓶,瓶腹、瓶颈略呈圆形,也浮雕饕餮纹。五供器各施以石座,与明代其他各陵共用一祭台不同。

后面的一套,祭案的案端做翘头式,案面浮雕绳纹,下做闷户橱形状,四腿因顶部内收而随势弯曲,足部外翻,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线脚优美、雄浑大方的特色。

案上放有石雕供果5盘,一盘为橘子,一盘为柿子,一盘为石榴,另外两盘分别为寿桃和佛手,形象十分逼真。

碑石雕刻也别有风趣。碑首做“四螭下垂”式,碑身左右雕升龙,碑座前雕5龙,后雕5麒麟。左右雕母狮背负小狮图案,母狮前还有小狮或做戏球状,或伏于母狮身下做哺乳状,形态极为生动。

据说,这是象征古代官爵中“太师、少师”的一种吉祥图案。

明楼内的圣号碑碑阳篆额“大明”两个字,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7个大字。前面的神道碑碑阳篆额“欶建”,下刻由清朝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欶撰写的碑文。

清代乾隆年间,思陵先后两次修缮,陵园建筑规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1745年9月,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奉命祭祀思陵,发现思陵因长期失修,风雨剥落,殿庑倾圮严重,遂奏请修葺,并提出建议遵世祖章皇帝奢靡不尚之谕旨办理。清朝乾隆皇帝从其所请,下诏修缮思陵。

直隶总督那苏图奉命督办该项工程。

明十三陵依照我国传统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十三陵的建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旁注】

白虎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传说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也是战神。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所以叫“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歇山 也叫“九脊殿”、“曹殿”。厦两头造或九脊顶,是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望天吼 也叫“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望天吼总是对天咆哮,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每当皇帝久出不归,荒淫作乐时,它们就会呼唤皇帝。如果皇帝久居宫中,不理政事,它们便会催促皇帝出宫体察民情。

琉璃 又叫流离,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我国古代艺术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

海马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之一,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海马也被用于造型殿堂屋脊上的走兽。檐角走兽除了海马,还有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龙砂 风水名词,我国古代时,因为受到含有特定成分的水长期滋养的土壤,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龙又是我国古代传统中最为神圣的祥瑞之兽,因此古人就把受到滋养的,富有生机的特殊土地和土壤称为“龙砂”。古人认为龙砂可以为人带来财富等好运。

内明堂 我国风水学术语,指的是穴山的前方,左龙右虎环抱之内的平夷之地。内明堂是指大门进来的空间,大门开在生旺位,纳入走廊空间里的能量,这种不可见的有生旺力量的生物能就是风水中说的“生气”,风水学认为内明堂的布置会影响财运。

硬山式 我国古代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我国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这类建筑。

二龙戏珠 我国古代祥瑞图案之一。龙是我国古代最为祥瑞的神兽。龙分雌雄,二龙戏珠代表着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古人认为珍珠光辉灿烂,很像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四大神兽中龙又代表着东方,因此龙戏珠也有崇拜太阳的意思。

钦天监 也叫“司天台”,是我国古代官署名。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订历法。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的地位十分重要。

司礼监 我国古代官署名,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的十二监之一。司礼监设置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

吏部 我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之一。吏部负责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4个司。吏部主事4人,司封主事两人,司勋主事4人,考功主事3人。

兵部 又称夏官、武部,我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又称“夏卿”。兵部是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之一。兵部负责掌管选用的武馆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大明会典》 简称《明会典》,是记载我国明代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规为主的官修书。《大明会典》在1497年3月开始修编,共有180卷,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

曹文埴(?~1798年),是魏武帝曹操的嫡脉后裔。是清朝的重臣,曾担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来又成了左都御史,还执掌过刑部、兵部、工部、户部,兼任顺天府府尹。曹文埴同时是《四库全书》的总裁官之一。

奏章 我国古代时期,大臣向皇帝进言或汇报事情时所使用的文书,是大臣和皇帝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奏章中,大臣可以向皇帝表达自己对于朝政的意见或其他事情的看法或建议等,是否认真批复奏章也是区分一位皇帝是否贤明的重要标志。

朱常洛(1582年~1620年),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他即位的前10多天,朱常洛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他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罢了万历朝的矿税,将由于进谏而得罪皇帝的言官都放了出来,是一位贤明的皇帝。

祠祭署 我国古代官署或寺庙建筑,通常设置于皇帝陵寝或天坛等处所。每个祠祭署历来都要有主管祭祀的官员负责,通常是一员奉祀、三员祀丞和二十四个礼生,祠祭署的所有配置也都与祭祀有关。

饕餮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长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相传饕餮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甚至为此吃掉了自己的身子。

那苏图(?~1749年),那苏图是清朝大臣中最有才华的人之一,是辅佐过清朝雍正、乾隆两位帝王的重臣。那苏图担任过黑龙江将军、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和直隶总督。

[阅读链接]

在十三陵之中,定陵的石碑背面右上角有一块白圆形的痕迹,清晰可见。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着“定陵月亮碑”的神奇传说。

据说有一天,神宗正在昏睡中,忽然梦见一个红脸、红发的人来到眼前,对他说:“我是火神爷,奉上天之命来把你那定陵烧个一干二净!”

神宗听罢大怒,说:“要是将来定陵遭到火烧,让我现在就瞎一只眼。”

话音刚落,火神爷竟哈哈大笑而去,一转眼就没影了。神宗吓了一跳,从梦中惊醒,不久就驾崩了。

入葬定陵时,神宗的右眼睛始终睁着,下人怎么摆弄也不能合上。等到神宗遗体安葬完毕,有人发现,定陵石碑背面的右上角立即出现了一个白圆形的东西。

据说这个白圆形的东西是神宗的右眼变的,因为他怕火神爷真的要来烧他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