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杰作——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总面积120多平方千米。

明十三陵是我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13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十三陵是我国乃至全天下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气势壮丽的明代皇家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明长陵、明献陵、明景陵、明裕陵、明茂陵、明泰陵、明康陵、明永陵、明昭陵、明定陵、明庆陵、明德陵、明思陵,因此称为“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的天寿山上,天寿山属太行余脉,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天寿山就在此拔地而起。

天寿山西的山峰崇高正大,雄伟宽宏,主势强力,它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的屏障,更是京师的北屏。

明末清初时的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说道:

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因此,天寿山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视为风水宝地。而天寿山的名字来源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明成祖朱棣从1407年就开始为自己的陵墓的选址,直至1409年才选定,这期间的两年里,礼部曾收到许多人提出的陵址提案,但都被明成祖朱棣否定了。

后来,有人提议了昌平的黄土山。朱棣亲自前去查看地形时,看见山前有座康家坟的村子,西边有个橡子岭山,东面的河套叫做“干水河”。

为自己的姓和“猪”是一个音,所以朱棣很高兴,认为猪到了这里,有糠、橡子吃,还有泔水喝,是朱家万世发展的吉地,于是当即下旨定黄土山为陵址,封为“万年吉壤”。

恰好这一年是明成祖50岁大寿之年,于是又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

建立在天寿山上的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

陵与陵之间的距离最少的有500米,最多的有8000米。除了明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的12个皇陵都分列于长陵左右。

明十三陵从1409年开始营建,第一个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时,营建了最后一个陵墓,明毅宗朱由检的思陵。这期间经历了230多年。

十三陵内共葬有皇帝13位,皇后23人,皇贵妃一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陵寝区域内除了13个皇帝陵外,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一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十三陵陵寝红墙黄瓦、楼殿参差,建筑的大气磅礴,甚至可以比拟皇宫,显示出我国明朝时古代皇帝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在我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明十三陵从选址至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观点。

明十三陵作为我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旁注】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是我国古代时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学问渊博,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学术方面都有研究。

皇贵妃 我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地位相当于副皇后。皇贵妃这个称谓于明朝景泰年间开始使用,清代沿用。清代康熙皇帝时期,在皇后之下正式设皇贵妃一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贵妃有明朝万贵妃、郑贵妃、田贵妃,清朝的董鄂妃等。

妃 我国古代帝王的妻妾,也是古代皇宫里的女官。按照等级可以分成惠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庄妃、丽妃、昭仪、昭媛、昭容、昭华、淑仪、淑媛、淑容、淑华、夫人、婕妤、容华、美人、贵嫔、修容、顺成等多个等级。

神宫监 我国古代明代宦官官署名。设有佥书、掌司、管理等职位,负责打扫太高各庙、香灯等事,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御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的十二监之一,由掌印太监主官。

天人合一 我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人合一的学说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阅读链接]

十三陵的石兽和石像都是有伤痕的。但是专门雕刻出来为皇帝守陵的,贵重又坚硬的石像本来是不应该有伤痕的。关于这个不解之谜,当地人有个传说。

据说,清朝的乾隆皇帝曾打算把十三陵的石人、石兽搬走,放在自己的坟地前面,于是,乾隆就命令宰相刘墉去组织搬运石像。宰相领了圣旨,就来到了十三陵。他走到石人、石兽前面,越看越爱,舍不得搬走。

到了晚上,石像们显灵了,集体要求刘墉不要搬走他们。于是,刘墉就决定损害石兽和石像们的一部分,让石像变得残缺一些。因为石像受到损害,变得残破不全了,乾隆皇帝就因此打消了搬运石像的念头。因此,十三陵的石像和石兽们最终得以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