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的发展

如同其他文明一样,中国的体育在古代曾经极为蓬勃,并且形成过独具特色的丰富内容。在狩猎和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射箭倍受推崇,夏商时期, 习射流行于上层和民间,并且视等级不同规定了 4 种射箭的礼仪。稍后的“六艺”中,“射”和“御”占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体育蓬勃开展起来。出于战争的需要,许多国家都训练士兵奔跑、跳跃、投石等。当时把拳术称为“拳勇”或“手搏”。管仲

在齐国作相时,大力提倡武术,一时有“齐人隆技击”之说。剑的使用在当时非常盛行,它当时既是防身和近战的武器,又是尚武的标志和装饰品。吴越之剑以锋利精巧著称。干将、莫邪、欧冶子等铸剑大师都极负盛名。当时击剑之风的盛行程度恐怕不亚于现代人对足球的喜爱,“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舍”(《庄子·说剑》)。最著名的击剑大家大概是越国的一位女剑客,她滔滔不绝地对越王论述御剑之道,其见地之精辟,说明当时剑术已经发展到极高的水平。

此外,弓弩、举鼎、竞渡、秋千、飞鸢(风筝)、围棋、象棋、六博棋

(今已失传)等都是开展得很普遍的体育项目。游泳一词也在《诗经》中出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什么是“泳”和“游” 呢?古代的解释是:潜入水下叫做“泳”,浮在水面称为“游”,足见当时的游泳已有不同的技巧。著名的蹴鞠(也称蹋鞠)也已经开展起来,可以视为后来发展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的前身。

到了汉代,最流行的便是蹴鞠和百戏,民间和宫廷中都不乏好手,武帝、元帝、成帝等皇帝都是酷爱踢球的人。三国时的曹操,身边总带着一个踢球的高手,以便随时观看表演或共同切磋一下球艺。东汉时期开始有了比较完备的竞赛制度,规定了球具、场地、裁判、规则和体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可惜这方面的专著已经失传,目前仅能从其他文字记载中了解其大概。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以往的体育项目进一步完善,如围棋从 17 道改为

  1. 道,棋书大量出现,高手遐迩闻名,比赛交流不断。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更是受到普遍欢迎,如击鞠(马球),经唐代几位皇帝身体力行的提倡而风行一时。武举制的创立和少林武术的崛起,对军事体育和民间武术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宋元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开始出现,民间娱乐性体育活动开展起来, 相扑、捶丸(类似现在高尔夫球)等都流行起来。

中国古代体育的成熟期在明代和清代,以武术的空前发展为标志。“内家”和“外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全套体系,将中国文化中的儒、道、释精神深深地植入其中,最终成为中华武术的奇葩。遗憾的是,流行了上千年的蹴鞠和击鞠,在这个时代急剧衰退,以至于使中国古代球类运动未能延续到现代。与此同时,西方的现代足球却开始在英国创立并逐渐走向世界。可能是清朝统治者来自北方的缘故,冰嬉活动在关内流行起来。清代的冰上踢球、高坡滑冰等,在当时来说还是举世无双的。

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许多项目都曾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是由于近代文明的落后,反映民族活力和精神面貌的体育也大大落伍了,只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育才逐渐重新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