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信息产业

信息在美国不仅已迅速商品化,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神经中枢”,保证产品的生产、销售、物资流通、交通运输、银行管理、政府监督等各方面的活动能准确无误、高速的进行。

信息部门已成为全美的一个重要产业,从总体上分可分为三类:(1)综合性大型信息公司;(2)专业信息公司;(3)个人信息公司。其信息服务比较先进,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信息收集量大,快速更新

例如,位于圣地亚哥的数据快递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信息服务的公司,这家公司掌握着美加利福尼亚和亚利那州的 1100 多万户房地产的开发、

建设、出徂、转让等方面的信息。每月可向客户提供 2500 份各种有关情况的报道,并且每周将其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在美国,与这家公司属同类性质的房地产信息公司约有 10 家。收集市场和产品销售信息之多排名

全美第二位的芝加哥信息资源公司,收集、统计和处理美国 2700 个零售商品店,500 多家药店及 250 家超级市场经营的各类商品的信息(每年有几十亿条)。信息资源公司可以收集到全美食品销售 80%的食品销售信息。

(二)服务面宽,查询方便

例如,有人想在加利福尼亚买一所房子,并想了解更多有关方面的情况, 他可以通过数据快速公司查询,查询时,只将欲房子的任何一条信息,如所在地区、街道、地名、房主姓名或电话号码输入信息库,马上可以得到这所房子的详细情况。又如:企业只要与信息资源公司联机,就可以随时了解本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在全美的销售情况。亚特兰大市的国家数据公司同时与18 万个零售点、188 个国家内银行、3400 家公司及近 4000 个帐户联网,可同时为银行、政府、企业和私人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发达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美经济发展的向导和人民生活的参谋。

(三)收集处理方法先进

一个 600 兆的光盘,可存储约 3 亿个汉字,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只

需要 5 秒,就能从光盘中查找到所需要的任何一条信息,借助联机检索,可查找到每月、每周甚至每日的最新信息。

为了迎接 ZI 世纪的挑战,争夺高新技术的发展优势,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伊始便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大胆设想。在他向国会提交的 1994

年度财政预算中提出,在 1993 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再增加 20 亿美元作为信息

网络的建设费用,以便确保在 1997 年正式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总之,美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有以下特点:

  1. 美国信息产业在全世界所占比重会下降,但在其国内仍占据首要位置。

随着世界各国信息产业意识的加浓,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美已不能独占世界信息产业的霸主地位,日本、欧共体将成为美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国内,由于信息产业继续发展的需要,又由于经济发展不甚景气等诸多因素造成信息产业仍将占居首要位置。其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有所上升。

  1. 美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大潮前,将采取措施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但不会起主导作用,政府利用政策、税收、法律、投资为信息产业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至于具体运行,仍以市场为准。

  2. 继续立足本国,发展跨国经营。在这一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许多美国大公司其经营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如邓白氏公司,搞资信服务遍布全球,直接撑握的企业信息达 2500 万家,包括间接服务的则多达 3300 万家。但随着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的兴起,美也不得不加强本身的竞争力。1990 年,全球电子和信息产业硬件产值为约 8600 亿美元,比美占 25%;软件市场规模 1200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 70%,随着日本、西欧信息产业的兴起, 美必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日本、西欧等争夺利润。

二、日本信息产业

从 70 年代到今天的 20 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一跃而成位居世界第 2 位的

信息产业强国。日本 1989 年的信息市场已达 340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 %,从业人员近 40 万,出现了如日本经济新闻社,帝国数据行,利库路特公司等第一大批享誉全球的信息企业。

日本经济之所以在战后飞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得力于情报信息工作。日本的信息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70 年代初,是起步阶段,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市场一半为美国公司所控制。

2.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软件开发、软件的销售逐步形成独立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为日本盈得了高额的利润。

3.从 1985 年《电气通信产业法》颁布至今,在这一阶段,以经营经济信息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性服务的日本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力。据统计,1987 年,日本计算机市场销售额为 6700 亿日元,1988 年3 月末,日本计算机达 39 万台。年营业额为 30 亿美元。1990 年,日本国民

生产总值约 400 兆日元,其中信息产业约 42 兆日元。1992 年,信息产业估

达 76 兆日元,就业人数突破 100 万。以这种速度发展,至 2000 年,日本信息产业将达 140 兆日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将超过 11%。

日本的信息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归纳为以下二大特点: 1.全社会的重视 “人才是经济的支柱,信息是经济的生命。”这是日本人对信息地位与

作用的评价。日本工商企业的经理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情报信息人员足以顶上十几个推销员;精通情报信息的人可以使工作效益成倍地提高。

2.政府的干预和支持

这是日本信息产业能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日本政府在发展本国信息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政府保证作用

通过设立信息产业审议会,制定信息产业政策保证以各项措施的顺利实现;通过一系列法律,设立特殊法人等来保证政策的实施;制定各时期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兰图,计划今后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通过编制财政预算、税收调整等手段多方位地为信息产业的实施提供保证。

  1. 人员保证作用

在大学中设立信息系和专业学科,建立信息处理专门学校;普及电子计算机知识;实行严格的信息处理人员考试制度;成立中央信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培训公司经理、部长、科长等管理人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为宗旨。

  1. 技术保证作用

国家对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是搞大型的研究开发计划。创办振兴信息处理协会,由政府出资进行各种大型泛用项目委托开发和推广;政府积极支持民间企业对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

在今后 10 年中,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 信息产业会在所有的产业中跃居首位,占有更多的劳动力,其产值到

2000 年将达 140 兆日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超过 20%。在国际上, 与美、欧共体争夺在世界信息产业中的比重。

  1. 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如: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功能将成倍提高;光缆通信投入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智能、神经网络计算机达到实用。

  2. 继续采用政府干预方式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有可能为转变成“自由式”打下基础。日本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可归功于政府的积极扶持,作为初步和发展阶段,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以加速该产业的发展,是切合实际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走向通过市场竞争来调节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条道路上来,因为市场的核心是信息,信息与市场也密不可分。

三、瑞典信息产业

瑞典依靠微电子技术进步,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行“高起点,高投入,高发展”,促进信息产业的腾飞。

瑞典政府拨款约 1 亿美元,发展本国的微电子工业,同时投资 10 亿克朗,

让 50 万政府雇员脱产轮训三天,掌握电脑知识。目前,平均 4 个办公场所有

一台电脑,每 5 个办公场所有一台终端机,与此同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电

信网,早在 1987 年,瑞典全数字化网络就已投入使用,另外,还发射了一颗

用于传递信息的人造卫星。目前,瑞典从事信息业的人员已达 12 万多人。在发展信息业中,以发展信息咨询业为龙头,向传统工业渗透,优先发

展咨询业。瑞典的信息咨询公司层出不穷,大多数公司是综合性公司,他们雇佣了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在某一领域向广处、深处发展,形成一支产品精质、技术领先,服务全面的产业大军,由于这些公司的存在,促进了瑞典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瑞典信息产业立足国内优势,因地制宜,面向世界,开展国际咨询服务, 建成“外向型”信息咨询公司。

总结瑞典信息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府重视,政策落实;

  1. 投资大,起点高;

  2. 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社会基础;

  3. 教育普及,人口素质高;

  4.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四、新加坡信息产业

新加坡近 10 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这与新加坡当局重视信息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新加坡政府经济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利用信息技术是新加坡改造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同时明确规定,信息技术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行业。为了促进信息业的发展和应用,政府于 1981 年成立了全国计算机委员会。

新加坡的信息产业主要从三个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

  1. 图书馆服务:新加坡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专门图书馆、英国文化委员会图书资源中心和美国图书馆资源中心四个子系统构成,为全体公民提供图书情报服务。

  2. 实时信息服务: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偿信息服务。

  3. 数据通讯服务:如电话拔号服务、传真服务、电子邮政信箱服务、和人转换网络服务等。

为了振兴新加坡信息产业,展开国际竞争,新加坡推出“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为实现该计划,新加坡全国计算机委员会和其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 实施“软件质量改良计划”,鼓励公司开发软、硬件产品;

  2. 鼓励信息技术跨国经营公司把新加坡作为软件研究开发的基地或经营部;

  3. 把现行的“民间服务计算机化计划”推广到私营部门,把它们发展成为全国性信息技术系统;

  4. 实施“小企业计算机化计划”,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向信息技术机构提供资助,咨询费或投资的形式,开发利用信息技术;

  5. 继续侧重投资于信息通信基础建设,提供优质、便宜的电信服务等。新加坡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 紧跟世界潮流,信息技术得到很大地发展,以至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 试图把新加坡办成一个信息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甚至全世界的信息中心。

五、我国台湾地区信息产业

台湾的信息产业至今仅有 10 年左右的历史,但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1991 年,其信息产品总值高达 64.49 亿美元,占世界信息产品的 3%。据台湾资策会 MIC 的产业调查报告,1992 年台湾个人计算机工业产值增长 16

%,硬件增长 15.7%,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增长 18.9%。据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统计,1993 年信息产品的总产值又增为 80 亿美元,排居世界第六, 今年可望突破 100 亿美元,从而使台湾挤进世界前五名。

为了达到整个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目的,台湾近期采取了许多推动措施:

  1. 资策会公布“四年信息振兴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旨在利用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建立信息化社会的基础结构,其内容包括:
  1. 数据库与网络应用推广计划,在 1993~1997 年将投资 7.9 亿新台

币和 313 年人力。

  1. 系统工程技术发展四年计划。包括 SDG

    的继续研究与开发,软件成本估算技术的研究,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等。

  2. 信息与通信标准发展四年计划,工作内容包括中文信息标准、软件相关标准、OSI

    应用层次标准等的研究。

  3. 应用信息科技,建立公众服务网络四年计划等。

总括起来,“新兴计划”总投资达 32.97 亿新台币,投入人力 1288 年人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为台湾迈向信息化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制定了象征产业升级的“钻石计划”,该计划针对信息工业,在通讯、电脑硬件和软件领域,筛选出适合台湾地区发展而又有市场机会的产品,并重点投入资金,扶植这些产品的发展,以扩大这些信息产业的外销。钻石计划确定的信息产业发展的四大方向是:
  1. 筛选附加值高的外销信息产品;

  2. 扩大和提高台湾地区信息应用层次,以落实产业信息化;

  3. 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建立;

  4. 当局与信息业者分工合作。

台湾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采用当局扶持的方式推动台湾地区的信息业的发展。这可以从其制定的“钻石计划”中看出。

  2.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逐渐摆脱信息产业发展受欧、美、日本影响较大的现状。

  3. 加深加宽同中国大陆信息产业界的交流,逐步开拓大陆及海外市场。为了转嫁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及世界信息工业价格大战造成的各种矛盾,寻回曾经拥有的在信息产品方面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并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台湾信息企业界将不断扩大在海外特别是大陆的投资建厂。

六、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目前国际信息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信息服务转向电子信息服务

即以印刷媒介为主体的信息服务转向以电子技术媒介为主体的信息服务。70 年代流行“信息爆炸”一词,主要是以每年出版文献数目的剧增为标志。但到 80 年代这种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献数目增长的速度不仅明显趋缓,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原因不是信息量减少了,而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媒介)发生了变化。电子周刊、电子报纸等相继出现,标志着电子化信息服务时代的到来。

(二)现代新技术迅速渗透于信息服务业

光盘存储的应用与普及、数据库的产业化,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的建成, 联机数据服务的商业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人、机一体),多媒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数据广播技术(Radio Video)的推广等,导致信息存储,加工、传递、查询和利用等领域的重大变革。

(3)公益性信息服务比重趋低,商业化服务比重增加

信息服务业兴起的初期,主要靠政府投资,为政府自身和公共部门提供公用信息,通常是免费和低收费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人人都有权享有的信息服务被称为公共品。近年来,由于对信息及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剧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带来商业利润;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不愿消耗财

力支持具有商业利润的信息服务活动,加之采用计算机和通迅技术后,服务成本增加,且应用效果明显,这就自然形成了商业化趋势。这一过程在美国是从金融信息开始的,并已基本完成,在其它西方国家甚至还正在扩展中, 如英国的企业库(company house)。

(四)信息服务趋向专业化

目前,尽管有些综合性的大公司,什么都经营,但内部分工还是实行专业化。至于中小型信息服务企业数量很大,但分工专业化。有的专门提供信息,有的专门加工,分类信息,有的专门搞软件支持,有的专门搞信息咨询, 还有大量专门从事信息中介服务。

(五)信息市场日趋扩展和完善

信息市场成熟最早的是金融领域。在科技领域,技术市场的本质就是信息交易。但就整体而言信息市场究竟是什么?哪些信息产品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哪些不行?信息商品的机制(如定价)又如何建立呢?这些还在探索和发展中。

信息商品是无形商品,其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信息本身,而且要有相关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其推销技巧至关重要。事实上在不少发达国家除软件市场外,也还都没有形成规范,几乎还都处在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

(六)信息服务业趋向跨国经营和国际化

在这方面,美国几家大公司的行为是最好的例证,如邓白氏公司,搞企业咨询服务遍布全球,直接掌握企业信息达 2500 万家,包括间接服务的达

3500 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