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变染料

奎宁是一种特效药,可以说它对治疗疟疾有奇迹般的疗效。但它只能从南美产的奎宁树树皮中提取,因此,在欧洲很贵。

威廉·柏琴(1838~1907 年)14 岁时进入伦敦皇家化学学校学习。他很聪明,也很用功,因此,很受从德国到该校任校长的奥古斯特·霍夫曼(1818~ 1892 年)的器重,从一年级时候起,就让他兼作自己的实验室助手。柏琴在向霍夫曼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天然物质能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创造出来,因此,他想自己动手制造奎宁。他认为,如果能够成功合成人造奎宁,那将降低奎宁的价格,会对人类有很大帮助,自己也能成为富翁。

柏琴就在自己家里的顶楼上搞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1856 年,他利用复活节放假的机会,开始实验合成奎宁。他发现从焦油中提取出来的几种物质的分子式与奎宁的分子式极其相似,因此,他想把这些物质作各种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奎宁。但是,搞来搞去也没有成功。

最后,他把从焦油里提取出来的苯制成苯胺,再在苯胺里加进重铬酸钾, 使之氧化,出现了肮脏的黑色沉淀物。他以为又失败了,想倒掉,但是,他偶尔把生成物溶解在酒精里,却产生了鲜艳的紫色溶液,这使他大吃一惊。把布浸进溶液,立刻染上了鲜艳的紫色,即使用肥皂洗,在太阳底下晒,也不褪色。

柏琴想:“奎宁没制成,或者能制成染料吧。”于是,他把染成紫色的绢作为标本,送给一家大染料公司。公司答复说:“确实是一种新的优质染料。” 18 岁的少年柏琴高兴得手舞足蹈。

同年暑假,柏琴研究出了这种染料的工业制法,获得了专利。1857 年, 他离开学校,从父亲和哥哥那里取得资本,建了一座工厂,生产这种新染料出售。他给这种染料起名为茂布。

开始,在技术上有各种难题,而且,让保守的印染业者采用新染料也很困难。但年青的柏琴以他的努力和热情克服了这些困难。该他走运,当时紫色衣服从巴黎传到英国,风行一时。茂布非常畅销,柏琴才 20 多岁,就成了百万富翁。

以茂布为开端,以焦油为出发点的合成染料工业取得了重大发展,抛弃了木兰和茜草等天然染料。这也是今天的塑料工业和化学纤维工业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