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的概念
景观是地理系统序列中承上启下的等级(级别)。它是区域分异的最后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研究与景观内部的各地理因素的作用相联系的地方性自然地理规律的开端。应该指出:景观内部因素的作用往往被局限在外部条件所提供的确定的范围内。外因,即地带性的和非地带性的因素,恰好提供了每一个景观进行发育并且进一步分异的基础。因此景观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的同质性,首先反映在它的硬质基底、地形与气候类型的一致,并由此决定了它的内部(形态)构造一致的平面图。这就是说,每一景观都有与最低级地理系统相联系的特殊“框架”,这种“框架”称之为它的形态部分。
这样一来,在一个景观内部,地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内外诸因素构成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就得到了辩证的统一(或结合)。一方面景观是表成地圈及一切更高级的地域分类单位(地带、国和省等等),处在地带与非地带方面相同的发生学单元;另一方面,景观又是地方性(地形、形态的)地理系统
复杂的综合体,在其范围内形成为有规律的、联系在一起的区域组合①。
由于上述的一些特性,可以把景观作为一种自然地理的标准单位。更高的区域自然地理单位(地带、亚带、国、地区等等),作为地方自然特性或地理环境条件的代表是太多样化和太复杂了。更小的地理系统就是相和相组,也就是限区(例如沼泽地块,典型泰加林中具有疏立地衣林的结晶岩露头、草原地带的森林沟壑等等),各个个体本身都不能提供有关地方自然特点的全面的概念。只有以其总体即在它们特有的组合中并考虑到面上即景观 范围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时,才能建立起某一地域自然地理 特点的完整概念。
对此应该补充一句,每一景观都比“相”和“限区”具有更鲜明的个性, 根据Н.А.宋采夫的意见,认为相和限区都不是独特的(因为它在同一个或多个景观内多次出现)。这就要求对景观的研究采取特殊的个体的处理办法, 而对限区和相则应有选择地进行研究。实际上,景观的形态部分是裸露的系统,它只能作为整个景观的组成成分来研究。严格地说,所有独立的相必然以某些其它的相的存在作为前提。的确,没有坡地不可能有山顶,假如没有分水岭,也决不可能有冲沟限区。
同时还必须指出:景观是比相或限区更为稳定的系统,比它的单个形态部分更难于改变。从实践的观点来说,这种情况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人类对自然综合体的影响以及对这种影响适应的必要性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在苏联欧洲部分西北部的景观图(图 22)上,标出了几十个景观,在这里对它们按统一分类法(类、纲、种)进行了分类,现在我们对这些分类暂不论述,仅举若干具体例子加以研究。
伊若腊高原景观是以字母“И”作为符号标示在图上的。它的地带性特点取决于它在南泰加林地带所处的位置,在非地带方面它属于东欧平原的西北部地方;并且在其范围内是由奥陶纪(系)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的基底上的隆起的地段。基底的结构及其岩石组成决定该地排水良好、喀斯特地形发育、几乎完全没有地表水文网,形成生草—炭酸盐土壤,在这些土壤上曾生长过针叶阔叶混交林。这一切使得这里的景观,在周围泰加林地理系统中间, 更显出南方风貌。伊若腊景观形态相当简单:大多具有波浪形的分水限区, 现在大规模在开垦,有些地方有冰碛丘陵或垄岗,有不大的蛇形丘,由冰水砂壤土填充的低洼地(有时为湖泊),不大的沼泽地,以及喀斯特漏斗和塌陷。
从伊若腊景观往北,有一个前格林特景观(图 22 上的“П”),它与伊若腊景观之间被一个高的构造——剥蚀阶地——格林特阶地分隔开。这里的地带条件一般同上述那个景观一样,但是在非地带方面,两个景观差别很大。前格林特景观是在宽阔的古构造凹陷的边缘形成的,此地正是东欧台地和主要由寒武纪沙质粘土沉积岩所构成的波罗的结晶地盾的交界处。这里还保留着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明显的痕迹。基岩为冰碛层及冰期水体与古波罗的流域的沉积物所覆盖。地表呈阶梯状平原形态。地势较低(平均比上一景观约低
① 首先指出景观内部多样性是景观重要的诊断标志的还是Г.Н.维索茨基(1904 年)。在 1938 年Л.Г.拉曼斯基论证了景观是联系在一起的相和限区系统的观点。关于景观形态学的学说是由Н.А.宋采夫在1948—1949 年间发展起来的。
100 米左右)。特别是紧邻的芬兰湾的地方(非地带因素)形成温和得多的
气候(这里的无霜期比伊若腊高原多 20 天,冬季略微温暖等等)。同时,地形和地表沉积物的性质决定着这里强烈的沼泽化。形态构造十分复杂:长着松林的湖泊——冰川堆积和海相沙土阶地的排水良好的地段与长着沼泽森林的平坦河间地、大片的源头沼泽地,以及冰碛高地互相交错分布着。
再往北,我们可以看到滨拉多加湖西北部景观(图 22 上的“Л”)。这个景观仍属于南泰加林,但已经处在边界上,所以这里的
气候比前格林特景观更为寒冷得多,特别是夏季热的储藏量的减少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这个景观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再次重复其非地带性特点。滨拉多加湖西北部已属于另外的自然地理国——波罗的地盾(芬诺斯堪的纳维亚)。这个景观的基底是由最古老的(太古代的)结晶岩构成。基底的结构, 以及通过后来的风化、冰川、融化冰水作用的“改造”,造成了这个景观独特的形态构造:有以松林为主的相的复杂综合体:花岗岩垄岗——谢尔加; 有为湖相粘土填充的纵向凹地;有在很大程度上沼泽化了的土壤或为湖泊所占据的地方,它们都按西北—东南方向交替排列着(图 23)。
在上述实例中,非地带性的差别已在前面的平面图上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说明:所有这三个景观都分布在同一个亚带范围内。如果我们把这一剖面向北向南伸延远一些,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带性因素的强烈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不一定象非地带性因素所固有的表现那样如此明显地在外部反映出来。
例如,如果把这一景观从滨拉多加西北部向拉多加湖北边更远的地方推移,虽然景观的外貌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气候指标、植被与土壤,则可以观察到已逐渐过渡到中部泰加林亚带(图 22 的范围以外)。因而这里应该划出一个独立的景观。从伊诺腊高原向南移,直至靠近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博罗维契沿线的地方,在该段距离内所看到的并非本质上的地带变化。然而在这里的泰加林和亚泰加林地带之间存在着一条重要的地带界限,这条界限和所有的地带界限一样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它在热量保证率的指标上明显地表现出来,而这种热量指标又在自然植被(加强了森林中阔叶树种的作用等等)和农业区域的开发(在亚泰加林地带开发程度比泰加林地带高得多)中,间接地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结论:景观的界限可能有一个很特殊的性质,即界 限有时比较明显、有时模糊。当然,这些景观界限,都是由地带性和非地带因素所决定的。在地带因素起决定作用情况下,它们通常具有向两个方面逐渐过渡的过渡带特点。如果在地形和地质构造相同的广阔平原上,发生了大陆性气候和湿润程度逐渐改变时,就会使景观发生同样的更替。非地带界限通常比较明显。它可能是基岩发生变化的地形陡坡〔例如波罗的—拉多加台阶(格林特)我们已提到过〕,也可能是海岸和大湖湖岸(前格林特景观北界,滨拉多加西北部的东界)。只有岩石的变化而没有地形的显著变化(例如伊若腊高原南界),景观的界限不太明显。波罗的地盾的南界,具有本身特有自然地理意义和高的级别(作为自然地理国的界限),这里冲刷十分严重,形成过渡带,在这个过渡带范围内,结晶岩的各个突出部分逐渐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