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哲学的产生

教父学经过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更有系统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自然科学的精神枷锁。

经院哲学的学术来源于《圣经》和教父学,它产生于 9~10 世纪,发展于 11~12 世纪,13 世纪达到全盛时期。经院哲学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用《圣经》的教条去论述哲学命题,所研究和争论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十分荒谬的。例如,上帝的花园中的玫瑰花,枝干上是不是有刺?天

使们是站着睡觉?还是躺着睡觉?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造出来的时候,有几岁?有多高?等等。

当然,这些荒谬的争论,如果出现在现在,一定会被认为是神经出了毛病。可是在中世纪时期,它毕竟使人们的思想在教会愚昧的禁锢中,稍为活跃了一些。

经院哲学的内容十分庞杂,大量的引经据典,空洞无比,完全脱离了实际。因此,人们又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的教条文章叫“繁琐哲学”,或“空洞哲学”。

在经院哲学的统治之下,自然科学只能在宗教信仰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真理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真理,而真正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被窒息了。

可以这样说,在科学上,中世纪的基督教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只留下迫害自然科学家的可耻纪录。

再说在经院哲学的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面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这一斗争持续了数百年。

唯名论是把一般概念只看成是个别事物的总的名称而不是实体的一种见解。实在论也叫唯实论,是把反映个别事物共同属性的一般概念看作是实在哲学见解。

他们之间的焦点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一种体现。

唯名论认为,个别是可以被感受的真实的东西,而一般则是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个别先于一般。

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 个别是从一般中产牛的。

早期的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1050~1124)和比埃尔·阿伯拉尔

(1079~1142);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1033~1129)。

罗瑟林是法国人,他从唯名论出发,反对宗教经典中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说法。他说,一个人不可能又是父亲,又是儿子,又是灵魂。它们是三个实体,不可能是一个神。

由于他的观点触犯了宗教的经典,被斥为异端,因而在 1092 年受到教会传讯。他因受教会的迫害而逃往英国。

唯名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比埃尔·阿伯拉尔,他坚决斥责实在论。他认为概念和实物是分属不同领域的,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他曾建立了一所学校,招收了许多学生,是一位深孚众望的教师,著有

《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等。

但是,因为他的观点与正统的教会观点不同,所以多次受到教会的迫害, 被判处终身禁止发表言论,监禁于修道院中。

比埃尔在《是与否》中,对教会提出了 158 个问题,对上帝的存在与上帝是否全知全能都提出了怀疑。

他力图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下,反对教会的权威,冲破教会的束缚。这对以后人民反封建和争取思想解放的斗争是有积极意义的,对科学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而对科学处于不利的实在论,则是宗教神学的辩护人,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是正统派的代表安瑟伦。

他著有《独白》、《斥愚人书》、《论道》等。他极力为基督教教义作

论证,使奥占斯丁的观点更系统严密化,因此,被宗教界誉为“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最高神学家”。

他发挥了奥古斯丁的信仰高于一切的观点,认为基督教信条是不容怀疑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首先是信仰,然后是理解。

他认为研究自然科学只能更加增加人们的罪恶。所以安瑟伦的实在论只是神学唯心论的变种,是压制科学,压制自由思想的一根棍子。

到了中世纪的后期,广大人民对宗教越来越怀疑,探索自然和自然科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科学和宗教的两军阵线也越来越明朗化了。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虽然不敢公开宣称脱离教会,但开始了悄悄地独立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宗教为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加紧对自由思想的镇压,再就是力图使自己的理论趋于成熟,并且捧出了自己的神学权威,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

(1225~1274)。

阿奎那出身贵族,从小受到了较好的教育,14 岁就上了大学,系统地学习了神学,后来当上了大主教,很受教皇的器重。

阿奎那的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他根据教会的情况和各方面斗争的实际,对经院哲学进行了一些改良。1323 年,被封为“圣徒”,1567 年,又被教会命名为“天使博士”。

他认为,由神创造的人最的大幸福在于利用智慧来默念神,而不是制造异端。他提出了论证上帝存在的 5 条理由,即:

  1. 人意识到事物总是运动的,但运动需要一个推动者才能运动,最原初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2. 世界上有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最原始的原因就是上帝;

  3. 世界上的事情总有一系列的必然性,最原初的必然性的存在只能是上帝;

  4. 世界上的真、善、美有层次的不同,有高低强弱之分,程度最高的绝对的真、善、美就是上帝;

  5. 世界的变化是有目的性的,目的的最终原因也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分为许多层次和等级。这个等级系列的最高处是非物质的天使;天使以下是人类;人类之下是动物;动物之下是植物; 最低级的是物质四元素水、火、上、气。

阿奎那还说,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获得超自然的知识,只能靠信仰和神的启示。这种启示性的真理就是神学。它高于自然的真理即哲学和科学,哲学和科学都要为信仰服务,都是神学的婢女。

阿奎那是最高的一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把基督教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集经院哲学之大成者,阿奎那的体系,成了宗教神学反对科学进步的指导思想。

如果我们把这个时期的人们打个比方的话,那么这时的人们如同八九岁的少年刚刚脱离极幼稚的童年,朦胧中还带有幼年的童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