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出路在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直接为生产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在利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得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的竞争,往往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我国政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都十分重视。在“八五”和“九五”计划中,有关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为重大课题,对有关项目优先资助,同时鼓励科学工作者从事应用性研究和推广开发性研究,促使科学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农业生产的过去和现在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业生产要上台阶,必须增加其科技含量,每一项新的科技的诞生都对农业生产是一个大的促进。化肥生产技术和化肥工业的发展,是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农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按照遗传规律和育种学原理与技术产生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对农业粮食产量的提高的作用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例子。1980 年研制生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秧与移栽时的返青问题,使杂交水稻的产量提高 12%。 80 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增产菌”,使得大多数农业作物增产,1986 年全国 21 个省市在 48 种作物上推

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效益。仅北京市农场局系统,就累计增加小麦 3648 万公

斤,水稻 2240 万公斤,玉米 1260 万公斤,各类蔬菜 400 万公斤、水果 600

万公斤,新增产值 76644 万元。十年来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 150 万公斤,产

值 100 亿元。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显示出了无穷的力量。

所谓科学技术就是通过科研人员的工作,揭示或发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因此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它是一种自然规律,并非一定只有什么高智商的人才能掌握和应用。任何过分崇拜、神秘化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广大的农民朋友是完全能够,也完全有责任学好科学技术,用好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建立在广大的劳动者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只有劳动者真正了解了自然规律,在生产劳动中更加自觉地去符合自然规律办事,我们的劳动才会取得更加巨大的成效,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了生产力。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除了专职的科研人员的努力工作外,还需要广大劳动在生产第一线的人们的积极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发展生产力,除了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揭示自然规律,形成新的科学技术外,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这也是本书的写作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