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科学使用

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农用的防治病虫害的药剂,还包括提高这些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效力高、见效快、使用简便等优点。要使农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 就必须了解农药的种类、性质、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按照农药的组成成分可分为化学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 化学农药又分为无机农药、有机农药和矿物油农药。无机农药由天然矿

物原料制成,不含有机碳素化合物,如石硫合剂、硫酸铜等;有机农药是由碳素化合物构成,主要以有机合成原料如苯、醇、脂肪酸、有机胺制成,如敌百虫、乐果、托布津等;矿物油农药由石油、煤焦油与乳化剂配制而成, 如石油乳剂等。植物性农药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药剂,如除虫菊、鱼藤酮、硫酸烟硷等。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所含物质来防病虫害的药剂,如抗生素、白僵菌、杀螟杆菌等。

按照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等。

其中有许多药既可杀虫又可以灭菌。杀虫剂又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等。触杀剂是通过接触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如敌敌畏、速灭杀丁等。胃毒剂是药物被害虫吃食后,经肠胃吸收,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等。熏蒸剂是气化后由呼吸道进入虫体毒杀的,如澳甲烷等。内吸杀虫剂是这类药物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分布植物全身,害虫取食植物组织和汁液时中毒死亡,如乐果等。

杀菌剂是一种对真菌和细菌等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剂。主要有非内吸型和内吸型两种。非内吸型药剂使用后,能杀除植物表面的病菌,并在植物表面覆盖,使植物免受病菌或病原物的侵染,起保护作用,所以常用于预防,如波尔多液、硫酸铜、百菌清等;内吸型药剂是能从表皮渗入组织, 制止病原菌的继续扩展,并消除病原物的危害,起治疗作用,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

农药的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颗粒剂、胶体剂及混合制剂等。

粉剂是由农药原药与填料经过粉碎加工制成的粉状机械混合物,一般细度为 95%,能通过 200 目筛。填料起稀释作用。粉剂使用方便,不需要水源, 最适干旱地区使用,不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是用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经粉碎加工制成的混合物,细度为 99.5%,能通过 200 目筛,加水后能在水中分散,药效比粉剂好,比乳剂差,容易产生药害。乳剂是农药原药加一定量的乳化剂和溶剂制成的透明油状液体,加水稀释后即为不透明的乳状

液,是高效有机合成农药的主要剂型。水剂是用水溶性原药不经加工直接制成,使用时按比例调水便可,成本低,不耐贮藏易失效。颗粒剂是原药加某些助剂后,经加工成大小在 30~60 目筛之间的一种颗粒状药剂,其药效高, 残效长,用药量少,使用方便。胶体剂是固体药剂加热熔化后,倒入加热的分散剂中,搅拌混合、烘干、粉碎而制成。

农药的使用方法有:喷雾、喷粉、泼浇、拌浸种、毒饵、毒土、土壤处理、涂抹等多种。

喷雾:是使用喷雾器械在一定压力下,喷出细小雾点的药液,均匀覆盖在病菌、虫及寄生植物表面。适合喷雾的药剂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等。以叶面充分湿润并且不从叶面上流下药滴为喷雾的适度。它耗药量少, 药液易粘附在作物和虫体上,药效持久,防治效果好。缺点是工作效率较低, 费时费工,还受水源和喷雾器械的限制。

喷粉:用喷粉机将粉剂农药喷施在作物表面或虫体上。喷施要求喷撒均匀、周到,以手指按在叶子上能看到药粉沾在手指上为合适。优点是工效高, 不需用水,工具简单,适合于大面积农用或森林的病虫害防治。但其用药量大,药粉在作物表面的附着能力较差,风吹雨淋损失大,药效持续时间短, 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拌、浸种:将一定量的农药粉剂与种子拌和均匀,或将药液喷在摊开的种子上,使种子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药粉或药膜,然后进行播种,防治各种带病菌的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也可用一定浓度的药液(0.2%~1%) 浸种、浸苗、浸块根块茎等。浸种容易发生药害,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因此必须注意浸种时农药的浓度与浸种时间。

毒饵:将农药与害虫的食物混合配制来毒杀害虫。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地面活动的害虫、害兽。常见的饵料有米糠、谷糠、豆饼、花生麸、茶子饼等。使用的药剂要求有强大的胃毒作用。

毒土:是将农药与半干湿细土混合配制而成,用时撒于地面或与种子混播,或撒于播种沟内,撒于水面。毒土一定要混合均匀,所拌混的土不能太湿或太干,以免撒布时毒土飞扬空中或不易分散造成药害。一般每亩用半湿细土 20~30 公斤。此法适用于防治稻螟虫等害虫,配制简单,使用方便,省工时。

土壤处理:将药剂施在土壤中,防治土壤害虫、线虫和土壤传播的病害。方法简便,但用药量不经济,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涂抹:是将农药涂抹在农作物上,利用药剂的内吸作用来防治病虫害。类似的方法还有根部灌注和树干钻洞滴注、注射等方法,特别适合毒杀蛀芯害虫。

由于农药的特殊性质,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掌握药剂的用途:农药的种类很多,所防治的病虫害的范围也各不相同。使用农药时必须先了解一下药剂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做到“对症下药”。如托布津是广谱的内吸型杀菌剂,对稻瘟病、花生叶斑病等防治效果很好,但对花生的锈病、水稻的白叶枯病则没有什么效果。对杀虫剂来说,胃毒剂一般只对咀嚼口器害虫(如蝗虫、粘虫、菜青虫等)有效,而刺吸口器的害虫应用内吸型药剂来防治。所以要根据防治的目的和作物种类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药剂,切不可乱用,以免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掌握施药时机:病菌和害虫有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规律,在不同的生长发

育阶段中,它们的生活习性对药物的敏感度及抗药性的差别很大。因此,药剂防治要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和它的薄弱环节,还要掌握作物最易受害的危险期,才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一般应在病虫发生初期施药,做到不失时机地把病虫害消灭在发生和形成危害之前。如粘虫、地老虎等害虫的幼虫三龄以前抗药性差,容易杀死;飞蝗在三龄前,蝗蝻有集中在一起的习性,没有飞翔能力,抗药能力最弱,此时喷药效果最好。

掌握用药量及配药方法;用药应该适量,并非越多越好。超过所需的浓度和用量,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产生药害和污染环境。要注意农药的有效期,掌握使用的次数。严格掌握药剂的稀释浓度,注意选择水的质量,要用自来水、河水和塘水,不要使用污水,防止堵塞喷嘴和降低药剂的效果。配药时应先加入少量水,待药溶化成母液,再加水稀释。

掌握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技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应掌握使用不同的技术与方法。施药一般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天或将要下雨时不宜施药, 以免被雨水冲失。如在有风时施药,应注意风向,在上风头向下风头施药, 风速很大时停止施药。气温的高低也会影响农药效力,高温时虽可提高药效, 但会促进农药分解和挥发,缩短药效期。在炎热的夏天,作物生长旺盛,易产生药害,应酌情减低用量,高毒的有机磷农药在高温下使用容易发生中毒事故。气温较低时用药,防治效果往往不高,如螨克在 20℃以下防治红蜘蛛的效果较差。施药时应注意喷布均匀,保证施药质量,充分发挥药效。

农药的混合使用:为防止几种病虫害的发生,防止和推迟病虫产生抗药性,改进药剂性能,节省用药量和人工,经常会把几种农药一起混合使用或与化肥等混合使用。混合前应注意到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物理变化, 不能使药剂分解或乳剂破坏,不能发生沉淀和气体挥发等。如碱性条件下易分解的农药,不能与其他碱性农药混合使用;酸性条件下易挥发的农药也不能与酸性农药混合使用。同时要保证混合后的药液对作物不产生药害。

防止药害的发生: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即发生药害。急性药害表现为叶面、叶柄基部出现异常斑点和条斑,叶子变黄、变形,甚至发生凋萎、枯焦、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慢性药害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延迟结实,果形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药害的产生除了药剂本身的特征外,还与作物的种类和不同生育期有关。一般来说,禾本科, 果树中的柑桔,蔬菜中的十字花科、茄科等作物的抗药力最强,豆科作物和蔷蔽科果树的抗药性较弱,瓜类植物的抗药性最差,最容易发生药害。同时, 生长着的植物中,幼苗或植物幼嫩部分,抽穗前后和开花期的作物,特别容易发生药害。

避免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来防治某一种病菌或害虫,往往变得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药剂的浓度要几倍或十几倍地增加, 才能达到原来的目的,这就是病菌和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为了克服和延缓病菌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在防治上一般采用不同类型的农药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并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安全使用农药:化学农药对防治病虫害,促进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加控制,长期大量地滥用选择性农药,会使有害生物被杀死的同时, 杀死许多有益的生物或害虫的天敌。还有一部分农药的残留期长、造成残毒的公害,影响人体健康。在短期收获的作物和蔬菜上,严禁使用剧毒及残留量大的农药,以免发生人畜中毒事件。农药施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

防止药剂入口或接触皮肤,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绝不能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