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其他恒星旋转的星球上有生命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做出了结论,即在太阳系里,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不会存在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形态。“木卫二”和“土卫六”可能是个例外。我们要问:在环绕其他恒星的星球上会有生命存在吗?
在我们得到确切答案之前,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行星都围绕着恒星转动呢?几百年前,恺撒的元帅尼古拉确信行星绕恒星旋转的观点,当代天文学家也认为这是对的。若太阳系是由尘埃和气体云演变来的,从而形成了各种星体。那么,其他星系也应该如此。也许, 宇宙间的所有星球都是这样形成的。
可是这是个不成熟的猜测。暂且不说我们的太阳系。我们若能发现某个恒星上有一个行星体系,问题就好解释多了。可是,到目前为止, 即使用最先进的工具,我们也没有发现某个星系里有行星绕着恒星旋转。像这样的行星应在 4.4 光年以外,即使它们存在,且绕最近的一颗恒星旋转,同时靠反射恒星的光来将自己照亮。我们人类要想在这么远的地方以外看到它,它必须足够亮。假设这颗行星是绕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旋转,它也会被这颗恒星发出的强烈光芒所淹没(这与木星的四颗巨大卫星一样,木星的卫星可以反射出足够的光亮使人类看到,可是离我们很近的木星反射出的光亮远远超过了它们)。于是木星的光芒把它们遮盖了,我们也只能借助于望远镜才能看到它们。
另一个研究方案是:贝塞尔之所以发现了“天狼星 B”,是依靠了因万有引力的作用迫使“天狼星 A”的运行轨道变成了波浪型这一事实,而不完全是借用了望远镜的功能。那么,同样的现象有没有可能发生在一颗或多颗行星围绕旋转的恒星上呢?
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能的,尽管这种现象很微妙,毕竟“天狼星 B”的质量与太阳是相等的。那么,一颗行星的质量若是太阳的 1000 倍,我们就幸运多了。如果行星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它们分散在恒星周围,其中一部分引力作用就会互相平衡掉,除非它们中间的某颗星的质量比其他行星的质量之和还要大很多(正如太阳一样)。
探测太阳系之外的行星,最好的方案是找到一颗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出它运行轨道上的偏差,尽管这个偏差值很小, 即便是一颗行星也足以产生这一效果,但这颗行星本身要有足够大,可以产生相当强的吸引力。
彼特·凡·德·卡姆普这位荷裔美籍天文学家为此调查了离我们最近的一些小星体。他发现这些较近的小星体,如“天鹅座 61”、“拉兰地 21185”,特别是巴纳德星系,在运行轨道上都有一些细微的不规则。
上面提到的巴纳德星系是以天文学家巴纳德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916 年第一个发现了这颗星,该星在所有星系中以最快的速度和独特的
方式运动,至今仍然如此。它在 180 年里移动的距离相当于一个满月的直径。对于一颗恒星来说,这个尺度够大了。部分原因在于它是第二个靠近地球的恒星了,它离我们只有 5.97 光年。另外,这颗星又相当小, 因而是颗暗的“矮星”。从它的运动规律上观察,卡姆普认为他已探测到了一个与木星有同样大小的行星在绕着它旋转。他还在他所研究的其他星系里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大行星。但是,他的工作只限于他的工具所
能探测到的极限以内。后来的科学家们断定他的研究成果是不可靠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前几年发现了一些很亮的星体被尘埃所包围,人
们肯定会想到这是一些链状星带,而这些星状物存在的地方就可能是大的行星。但我们始终没能观察到,不过人们对这种推测还是相当满意的。
如果有行星绕着恒星旋转,那么,在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它能给人们什么启示呢?
不是所有的行星上都有生命存在,正如我们太阳系一样,存在生命的行星上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条件之一是:行星必须有一个固定的运行轨道,若运行轨道是飘忽不定而不规则的,那么行星上的温度可能升至沸点以上,或有时降至南极温度以下,因此,找到一颗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太困难了;条件之二是,星体必须有足够的质量,这样它才能抓住大气和海水,但这个质量并不是大得能将氢和氦聚合的程度。
但是,即便星球的质量合适了,也还要有适当的化学组成和一个稳定的自转轴。它离自己的恒星既不太远,也不太近,这样,它的温度才能使水保持在液体的状态(地球上除极地以外,其他地区就符合上述条件)。这些条件在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恒星的种类。例如,比太阳质量大的恒星往往不太容易有自己的行星。它们在主星系中的寿命是非常短的。生命存在于地球上已有 30 亿年了。在此之前,有机体还处在贝类形式,若按一般的进化速度计算,有的行星上,如围绕天狼星旋转的行星上,除了有一些最简单的细胞体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生命。因为刚诞生不久的天狼星,在 5 亿年之后就要变成一颗红色巨星,而且绕其旋转的行星也将被毁灭。若恒星的体积很小,也很暗。有生命的恒星必须离之很近,以便从它身上获取足够的光亮和热量来维持生命。但是,在这种距离很近的情况下,潮汐作用将使整个星体的一面朝向恒星。这样,行星的温度一半过热,另一半过冷。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像太阳那样大小的恒星。
那么这样的恒星不可能是相距甚近的双星中的一颗,也不可能是受周围其他恒星辐射较强的区域中的一颗恒星。假设 300 颗恒星中包含着一颗适当大小的行星,它的组成是各种化学成分、温度也适合于生命的繁衍。这样计算的结果,意味着太阳系以外有成千上万颗行星生存着生命物质。
尽管如此,有多少行星能使生命进化演变到高级生物阶段呢?又能有多少机会使高级生物进化成像人类这样聪明而又智慧的生命呢?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并不乐观,地球自有生命的形式出现之前已存在了 46 亿年,它完全有繁衍进化的机遇和能力。
虽然其他星球上生命演化的机会很少,但这些星球上的变化也是数以千万计,于是就会引出其他的问题:这些演变能持续多久呢?
当高级生物学会了处理巨大能量资源的时候,就有可能用它来达到自我毁灭的目的。目前,进化到相当高级的人类已把丰富的能源用于战争,从而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如果用这一事实去衡量的话,可以推断,宇宙间有许多行星至今还没有进化到这个程度。同样也包括了一些曾经经历了这些事实,而目前又已毁灭了的星球;也包括一些有生命现象,但还没有完成全部进化过程,还未来得及毁灭自己的星球。
大概在 1950 年左右,意大利的美籍物理学家恩瑞库·费尔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它们在哪儿呢?其意是说,如果有的星球完成了高级生命的演变过程,他们为什么没有像我们人类一样,出现类似的生命形式呢(所谓飞碟的流传和远古太空人的传说是不可信的,因为证据不足)?或许,外星人尚未出现,是他们所在的星球离地球太远;或者,他
们已拜访过地球,因希望地球上的人类能和平地生活而未加干扰;或许, 是其他原因所致。我们对此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事实上没有外星人来过地球,其他地区也未发现过外星人。
一些天文学家正殷切地期望着能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我们在后面的讨论中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