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与《斜倚像》

亨利·摩尔(1898~1986),继罗丹之后西方现代雕塑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雕塑家。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广为收藏和展览。

摩尔于1959年创作的《斜倚像》长512厘米,高约240厘米,现放置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

曲折的理想之路

亨利·摩尔被视为雕塑的化身,他的作品继承了布兰库斯、罗丹、米开朗琪罗等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的艺术风格,吸收了欧洲中世纪、古希腊、埃及、古墨西哥,非洲和东方的古典传统,对20世纪的雕塑和造型艺术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摩尔1898年7月30日生于英国卡萨佛德的一个多子女的矿工家庭中。双亲都是具有坚强、独立性格的人,他们非常关心儿女的成长。卡萨佛德是个典型的工业革命的产物,与英格兰北部矿区同等规模的城镇相比,没有一点特殊之处,极少文化设施。由于生活在一个城乡交界处的工业小城市中,摩尔兼受两个世界的裨益。

小时候,摩尔就十分喜爱美术。他在后来回忆道:记得我想当雕塑家时只有七八岁……在学校中,摩尔有一次听到了关于米开朗琪罗的故事,于是他就对“迄今最伟大的雕刻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从此形成了“成为一位雕塑家”的理想。

小学毕业后,摩尔于1909年得到一个奖学金名额升入中学——卡萨佛德文法学校。在这所中学中,一位叫爱丽斯·戈斯迪的美术老师常向学生们介绍后印象派及当时各种新艺术流派,她对摩尔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培养,并在毕业时努力使他取得艺术奖学金以便升入美术学院。但是,由于父亲反对,摩尔最后未遂心愿,只能当一名教师。

走向理想

无论是从军或当学生期间,摩尔都常常抽空到伦敦的各大博物馆参观、学习。无论是古埃及、埃特鲁利亚还是印第安人和非洲原始雕刻,均使他入迷。他还对毕加索、莫迪里亚尼等人的现代雕刻极为赞赏。

在利兹大学求学期间,摩尔几乎是全凭自己的意图从事形象塑造,因为他与惟一的雕塑老师合不来。里兹大学的副校长塞德勒爵士收藏了一批现代艺术作品,摩尔在他家第一次接触到现代艺术的原作。

第二年末,在自身的努力下,摩尔得到一个奖学金升入伦敦的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罗森斯坦本人虽然局限于学院派观点。但他很快就认识到摩尔是一个有独创性的学生。

在整个这段时间里,摩尔通过参观伦敦的博物馆和读书来教育自己。这时,一本介绍黑人雕塑及阿兹特克·玛雅文化的书给了他深远的影响,它打开了20世纪20年代一代艺术家的眼界。

之后,摩尔开始了他的欧洲大陆之行,最初到了巴黎,后来到了意大利。他深深为中世纪宗教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杰作所吸引,这些丰富的营养,使摩尔始终未曾让自己的艺术背离人文主义的道路。他多次走访巴黎,接触当时的前卫艺术,从此逐步加入了20世纪艺术新潮之中。

回国之后,摩尔在皇家学院当雕塑讲师。没多久,他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展览很成功,引起巨大轰动,但也受到一些反对者的批评,有人甚至要求撤他的职。

1929年,摩尔与他的挚爱——皇家美术学院学生伊丽娜·拉迪茨基结婚。婚后,生活惬意美满。10年之后他放弃教职,住在伦敦郊区,从事职业雕塑创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英国政府的委托,担任“战时官方艺术家”。在大战中他和普通百姓一起,受尽磨难。他以艺术形式历史性地记录了伦敦人民在紧急状态下坚忍不拔的精神,以示后人。《防空洞素描》就成了他著名的系列之作。

战后,摩尔获威尼斯国际雕刻奖。从此,他的雕塑声誉蜚声海内外。

融合自然的神韵

亨利·摩尔被誉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和20世纪世界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之一。如果说在雕塑方面罗丹将立体造型艺术的写实和激情推向了新的高峰,那么摩尔则将立体造型艺术简练至最单纯的形态。

摩尔很崇拜现代派雕塑家爱泼斯坦、勃尔泽斯卡、布朗库西和毕加索等人,他也曾竭力追求构成主义的思考方式,一度还对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表现发生兴趣。他在观察自然界有机形体中领悟空间、形态的虚实关系,自然力赋予形态的影响等等,使自己的作品尽量符合自然力的法则。

他说:“大自然中即存在不对称法则,被海浪冲洗得平滑的卵石,显示了石头损耗和磨蚀的不对称的法则。”“树的关节一个个有力而又自然地把树干从一个方向拧向另一个方向,它们是理想的木雕。”

同时他还从原始艺术中不断汲取营养,他说:“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生气勃勃的活力。这是人们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他宁肯要求一件雕刻像一块“有生命”的石头或树干,而不要求它们完全像一个有生命的人。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母与子组合群像就成为人类艺术的表现对象,这是一个永恒而崇高的爱的主题。在基督教传统中,一幅没有标注具体姓名的母子图通常可以作为“圣母子”形象来解读。事实上,摩尔在1943~1944年应邀为英国北安普顿郡的圣马太教堂创作了一件名副其实的“圣母子”雕像,这件作品使摩尔的一系列母与子雕像所表达的母爱获得了神圣的升华。此后,母与子形象便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成为他毕生的保留主题。

后来,摩尔受墨西哥玛维文化托尔特克神庙门口一尊神像的启发,创作了《斜倚像》石雕像。

从此,这一人像成为摩尔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中又一代表性形体。其实在欧洲艺术史上,自古希腊开始,无论是男人像还是女人像采取斜倚造型的雕塑很多,在绘画中更是比比可见。这一姿态可以称得上是欧洲美术中的经典造型。摩尔采用这个形象作为表达各种寓意、探索雕塑语言以及研究各种材料性能的依托。几乎可以说,摩尔以后许多作品都属于这一作品的变体。

自从1929年摩尔创作了第一尊《斜倚像》后,他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手法,雕刻了许多命名为《斜倚像》的作品。其中创作于1956年,现放置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的《斜倚像》是这诸多同类作品中的经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楼建造到一半时,亨利·摩尔接到了为该组织设计一个大型雕像的委托。这件雕像将放置在大楼主要入口的正前方。作为一个雕塑家,摩尔以前从不去关心对作品的题材要作什么通俗或深邃的解释,而这次他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思想目的性极强的机构搞创作,因此认为选择人类应有社会责任感的题材是适宜的。他仔细研究了有关家庭成员、文化教育、国际团结这些思想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推敲,在抛弃了许多初稿后,摩尔决定雕刻一个不带任何故事情节的斜倚像,既可以避免任何俗套的比喻性,又能使人们产生各种遐想。这件作品是摩尔创作的“斜倚像”主题中最成功的一件。

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质与后面大楼的部分白颜色相呼应,使作品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石像的头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虽然相对简单,但也绝非轻率雕刻而成。这一双眼睛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调。作品在完成后,深受公众的好评。至今,无论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主题性的雕塑,它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作为当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亨利·摩尔在晚年获得了牛津、哈佛、剑桥等大学的名誉学位和英国最高级的功勋勋章。

亨利·摩尔的雕塑与其他雕塑家作品的巨大差异是它们真正地走向了自然,从架上艺术走到了架下。摩尔的雕塑抛弃了神话、宗教、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完完全全地走向了独立。他的雕塑是有色彩的,阳光会在雕塑上熠熠闪光,所以他的雕塑是雕刻阳光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