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与《阴谋与爱情》

“那时我的灵魂里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都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这是平民之女露伊丝第一次接触宰相之子菲迪南的感觉。但与此同时门第的利剑也悬在两个相爱的人的头上……人类的辩护士:约翰·克里斯托夫·席勒……

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身于德国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城的一个医生家庭。1773年离开习惯的家庭环境,进入被称为是“奴隶培训所”的卡尔军事学院,被迫去接受冷酷无情的军事训练。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与外界长年隔绝,整年不得外出,亦无假日,出身不同的学生彼此之间严禁来往,进步书籍尤其不许阅读。

席勒在这所被称为“奴隶培训所”的学校里待了8年,切身的经历和体验使这个市民出身的青年产生了鲜明的反封建意识。培养了他反对专制暴君统治的进步思想。并且看清了人民所受的奴役与公侯们所施的暴政,成为文化战线上一名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的坚强战士。

毕业后,席勒一度做过军医,狂飙运动开始后,他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人物,1780年写成了著名的剧作《强盗》,以此反抗封建统治,颂扬叛逆精神,这出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他个人却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不得不逃出符腾堡公国。1782年写出了他的第三部悲剧《阴谋与爱情》,并着手创作新剧本《唐·卡洛斯》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同年秋天,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

席勒一生贫病交加,在生活道路上历尽坎坷,但是他对生活和未来始终充满信心。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创作,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的挑战和叛逆的精神”,歌颂了反对封建压迫的人物和力量,同时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

1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墓旁。

德国的“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斐迪南少校是德国一个公国宰相的儿子,他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并准备同她结婚。然而,这对年轻人的爱情,却遭到了宰相的极力反对。封建的门第之见,自然成为宰相阻挠他们结合的借口,而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宰相瓦尔特这个野心家,为了得到皇室更大的宠幸,正在拼命巴结公爵,欲硬逼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好让公爵甩掉这个英国女人另娶贵妇。

“我对幸福的看法与你不完全相同,你的幸福差不多是靠害人得来的。”迪南斩钉截铁地说。

宰相恼羞成怒,强行命令儿子向米尔佛特夫人求婚。斐迪南虽然遵照宰相的命令来访,但明确地向米尔佛特夫人宣布:他爱上了一个平民少女,音乐家的女儿露伊丝。同时还用犀利的语言斥责米尔佛特夫人不知羞耻,拒绝了米尔佛特夫人,这使她不惜一切代价对斐迪南进行报复。

宫廷里的阴谋正在进行,米勒家里也乱成一团。宰相带着法譬来到米勒家,侮辱露伊丝是妓女,说她诱骗了他儿子。米勒大怒,要将宰相赶出家门。宰相命令法警把米勒抓起来,他要利用露伊丝对父亲的感情,威逼她做两件事作为释放米勒出狱的条件。其一就是逼她笔录一封献给别人的情书,并故意让这封情书落入斐迪南的手里。

斐迪南拾到那封情书后,马上来到米勒家里,他一方面对米勒父女冷嘲热讽,另一方面又怀疑情书的真实情况。

“不幸的姑娘,这封信是你写的吗?”他以审讯的口吻问露伊丝。

“是的。”露伊丝遵守诺言,违背自己的心愿回答。

斐迪南从露伊丝不自然的答话里看出露伊丝在说谎,于是他强迫露伊丝对上帝发誓,一再追问:“这封信是你写的吗?”

为了救出自己的父亲,地坚决地回答:“是我写的。”

斐迪南绝望了,深感自己受了欺骗,他怀着无比愤恨的心情,向露伊丝发难——让她喝下毒药。

露伊丝的药性发作,死亡勾销了她对宰相的誓言,她对斐迪南说出了情书的真相:“信的字句是你的父亲口授的。”

听了这话,斐迪南后悔不已,他痛恨父亲,是他父亲的诡计让他失去了露伊丝,愤然之中,他也饮下了毒药,临死前斐迪南揭露和控诉他父亲:“这套阴谋是巧妙的,令人佩服的,我承认通过嫉妒来扯断我们心的结合。——这番计算是专家定出来的。可惜的是,愤激的爱情并不像你的木偶那样听从牵线人的摆布。”

药性发作了,他追随爱人的魂魄去了。

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席勒和贝多芬的伟大,恐怕都在于他们各自从个人具体的命运出发,最后上升到了人类的审美内心状态。《欢乐颂》之所以深深扣动贝多芬的心弦,是因为席勒通过这篇诗作在向全人类和未来世界说话。

《欢乐颂》是在诗人生活中最幸福的时期,在他与克尔纳的友谊的影响下创作的。他们两人的友谊保持了终生,但在他们刚认识的头几年里关系特别亲密。1785年4月,26岁的席勒离开曼海姆投奔莱比锡友人克尔纳的住处。在僻静的哥利思村,席勒有感于朋友的情谊和温暖,写下了长诗《欢乐颂》。1786年,诗作在《塔丽亚》杂志上发表。三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从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看,这首诗具有典型的“枉飙突进”运动的气度和风骨:热情洋溢,光彩照人。他远不止是歌颂私人间的友谊,而是上升到了德国的哲学理想性,高度表达了席勒的最高理想:“自由、平等、博爱”和“真、善、美”。

席勒的颂歌于1793年就打动了居住在波恩的德国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此后,他一直不断努力探索如何表现这首诗的伟大理想。三十年后,他赋给自己已经完成的第九交响乐如下标题:《以席勒的〈欢乐颂〉为收场合唱的交响乐》。

1822年5月,贝多芬致函友人洛赫里茨:“在同一个时期我在酝酿三部不同的大型作品。当然还多半是在头脑里孵化……两部大型交响曲和一部别的作品。”

《第九交响曲》便是两部交响曲中的一部(另一部是《第十》,并未完成)。贝多芬的理想同席勒的理想住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即《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主题)。

“啊,朋友,不要这种声音,唱吧!让我们更愉快地、更欢乐地歌唱!”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我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谁能做个忠实朋友,献出高贵友谊,谁能得到幸福爱情,就和大家来欢聚!真心诚意相敬相爱,才能找到好知己,假如没有这种心意,只好让他去哭泣。在这美丽大地上面,普世众生共欢乐,一切人们不论善恶,都蒙自然赐恩泽,它给我们爱情美酒,同生共死的好朋友;它让众生共享欢乐,天使也高声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