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著名的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哈姆雷特》是现实生活的一片完美无缺的独立世界,是灿烂王冠上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但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令人困惑的一部。300年来,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诸家蜂起,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批评家都在这个不朽人物身上看出不同特点。据有人统计,近100年来,每12天就有一部关于哈姆雷特的论著问世。正所谓“有1000个人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可以想像,缺少了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会是多么的软弱无力,苍白无望。

王冠上的明珠:威廉·莎士比亚

英国曾流传这样的说法:宝石虽可贵,明珠价更高,哪怕拿王冠上最大的宝石来换莎士比亚这颗明珠,也决不交换。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大师,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对世界文学及文化影响深远,但他一生的故事仍是一个谜,世人对他的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人认为并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不过最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事实是,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代他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学校学习,为此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丰富的知识,后来因他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未毕业就开始自谋生路。他做过杂役、马夫和雇佣演员,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丰富的社会阅历为他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威廉·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政局动荡不安,却充满创意的时代。当时科学、宗教和文化都历经巨变,而剧场也摆脱了历史政治的影响,成为真正的娱乐。同时,哥白尼因他的“太阳中心论”而受到抨击,伽利略完成了他的黄金定律学说。

当时的伦敦也在变化,16世纪的百年间,伦敦的人口猛增,经济蓬勃发展,市民有着提高文化知识的强烈需求。伦敦的艺术界随之蓬勃发展,而它的中心就是剧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剧场皆异常活跃,从贩夫走卒到达官显贵都付钱到剧院看戏,大家部融入剧场热闹的气氛中,由于剧场的生意兴隆,剧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造就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就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诞生了。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其作品表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峰。

永远的哈姆雷特

国外归来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刚饱尝失父之痛后,又面临着新的尴尬:他那刚登上王位的叔叔迎娶了他的母亲。

就在此时,已故的丹麦老王(哈姆雷特之父)阴魂不散,向哈姆雷特诉说:“我是你父亲的亡魂,一定要替你父亲报绝灭人性的凶杀之仇!”在鬼魂的诉说中,哈姆雷特的预感成为现实: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置生父于死地。

身为皇室宠儿的哈姆雷特,在父王的荫庇下长大,娇嫩而高贵,在他心目中自己的父王就是理想国王的典范。在他年轻的心中,正义和尊严,善良和纯正,早已成为做人的信念;他仪表非凡,天性聪慧,心地诚恳,命运赋予他以国安邦的重任,他也确有一番雄心,那就是让世道人心向着善良与美好的向前进。

然而父亲莫名其妙的离世,对他已是一个沉重打击,而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母亲的再嫁,对他来说是更为沉重的打击,同时他也明白;自己不幸处在颠倒混乱的时代,就必须担当为父报仇雪恨、重整乾坤的重任。

弑兄篡位、娶嫂为妻的克劳狄斯,在王位之上并不能安枕无忧,他担心哈姆雷特向他复仇。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议下,他利用哈姆雷特的恋人(即波波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去试探他。欲弄清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哈姆雷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诡计,于是他假装疯癫,使他们不知他的真意所在。

趁一个剧团到宫廷来表演的机会,哈姆雷特证实了鬼魂所言。然而,他不忍在克劳狄斯独自一人祈祷时将其杀死,因而错失良机。他劝说母亲疏远杀害父亲的凶手时,却误杀了自己深爱的姑娘奥菲利娅的父亲。同时哈姆雷发现自己深爱的姑娘奥菲利娅成为其父效忠克劳狄斯的工具,便断然同她裂。接二连三地打击使奥菲利娅精神迷乱。蹈水而死。

克劳狄斯挑唆奥菲利娅的哥哥与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两人均中了剑先后发而亡。最后,哈姆雷特中剑毒临死之前。在朝廷上当着众臣宣布了克劳斯杀兄篡位的罪状,并奋剑将他刺死。为他的父王报了仇,为王朝雪了耻,解除了笼罩在整个丹麦人民头上的罪恶黑雾。

时代的缩影

《哈姆雷特》以古代丹麦作为背景展开剧情,但反映的却是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现实。哈姆雷特气愤地说“丹麦是一所牢狱”。

那时的丹麦,实指是17世纪初的英国。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将结束,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女王独身无嗣,争夺王位的斗争很激烈农村中,“圈地运动”加速进行,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到处流浪,饥寒交迫。1594年至1598年,英国连续发生五年涝灾和严寒。农业严重歉收,引起物价飞涨。城乡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女王的表弟宠臣埃塞克斯伯爵立志改革,发动叛乱,结果因势单力薄而遭到严厉镇压,埃塞克斯伯爵被送上绞刑架。

同时莎士比亚的保护人骚桑普顿伯爵也因此受到株连,被判无期徒刑关进了伦敦塔,莎士比亚差点也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暴。这个莎士比亚曾寄予希望的集团被粉碎,使得他的理想也跟着幻灭了,他既感到悲哀绝望,又感到无比愤怒。朝廷中层出不穷的尔虞我诈和争权夺利的现实,使莎士比亚突有一种天崩地裂的感觉。他开始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对现实失望之余的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来热情赞美人类: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理智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个人感情的抒发

一天,莎士比亚的好朋友理查伯·比奇来看望他,给他带来一部剧本的演出稿,对他说:“威廉,这是19年前有人演过的旧本子,很卖座。你能不能把它改编一下,让剧团演一演?”

莎士比亚一看,剧本名叫《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记》,顿时一股忧伤的情绪袭上心头。原来,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有3个孩子,这一年正是他那深爱的惟一的儿子哈姆尼特去世5周年。看过剧本,他决心将刚作重新改写,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可怜的哈姆尼特,现在有足够的理由安息地下,因为他那伟大的父亲在他离开世界5年之后创作了一部与他同名(哈姆雷特与哈姆尼特是同一名字的不同写法)的戏剧,从此他将与之为后人所熟知。

而剧中的女主人公奥菲利娅则取材于一名少女的溺死。早在1579年,斯特拉福附近的铁廷顿村的凯瑟琳·哈姆雷特不幸在艾汶河溺死,关于死因说法种种,有人说她是投水殉情。按法律和教规,自杀者不得葬在教堂墓地,所以,当时斯特拉福组成一个12人的陪审团调查那少女是失足还是自杀,为此掘出已葬的尸体。此事给年少的莎士比亚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刻画《哈姆雷特》中的女主人公奥菲利娅时,莎士比亚少年时代的记忆浮上心头,他用一般哀婉的语言来纪念那个不幸的姑娘:“在小溪之旁,斜生着一株杨柳……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候,一根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

关于凯思琳死后所遭遇的调查,在《哈姆雷特》一剧中也有反映,尽管奥利娅得以按照基督徒的仪式下葬,但教士所言:“她的葬礼已经超过了她所得的名分。她的死状很可疑;倘不是因为我们迫于权力,按例就该把她葬在圣地之外……要是为她唱安魂曲,就像对于一般死去的灵魂一样,那就要亵渎了教规。”

《哈姆雷特》的蓝本

悲剧故事《哈姆雷特》,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丹麦传说,据有关学者推断,哈姆雷特的故事早在公元5世纪以前就为人们口头传颂,10世纪之后经文人们再记述,有不少文字材料流传下来。

12世纪末丹麦编年史家萨克索·格兰玛狄克的《丹麦史》中关于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蓝本,这个用拉丁文写成的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在多神教时代,日德兰半岛上的国王在宴会上被自己的弟弟芬根害死,后来芬根和他的遗孀结了婚,被害者的儿子——年轻的哈姆雷特决意为父王复仇。为了赢得时间,也为了不使奸诈的芬根看出他要复仇,哈姆雷特假装疯癫,做出神志不清醒状,可言语中却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心机”,谁也不理解他话中潜含的意义。但这个原始文献所提供的只是个故事的轮廓。

在创作过程中,莎士比亚参阅了1576年法国作家贝尔福德的《悲剧故事集》对这个古老传说的改写稿,并借鉴16世纪80年代托马斯·基德《西班牙悲剧》。基德是英国16世纪复仇悲剧这一剧种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西班牙悲剧》可谓这一剧种的样板戏。

莎士比亚则在这些粗疏轮廓上创建了一个个剧中人物鲜明强烈的性格,并使这些人物语言行动起来,合奏成以哈姆雷特为中心的伟大悲剧。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一古老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融入了特定时代的人文背景,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