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与《马赛曲》

弗朗索瓦·吕德(1784~1855),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与当时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井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

吕德摈弃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义,提倡富于动态和激情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浮雕重现了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历史场面。这尊浮雕是浪漫派雕刻史上的不朽之作。

对奥战争的呼喊声

18世纪末,法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危机四伏,革命形势日益成熟,革命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到1789年7月4日的早晨,除巴士底狱之外,整个巴黎都被起义者控制。起义者在7月14日开始攻打作为封建专制统治象征的巴士底狱,巴士底狱的攻陷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正式开始。

这场法国大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次“欧洲规模”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法国国界,对在欧洲大陆上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因此,面对法国大革命迅猛的发展形势,欧洲大陆的反动势力感到无比的恐慌,普奥两国首先发表宣言,支持法国国王,并且集结军队,准备入侵法国。在吉伦特派的领导下,1792年4月20日法国正式对奥地利宣战。开战后,由于王党控制的军队百般破坏抗战,使得法国一度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而普奥又发表声明,为法王张目,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

紧随着法国对奥宣战,1792年4月24日深夜,《马赛曲》诞生在斯特拉斯堡。最初这首歌曲名叫《莱茵军战歌》或《1792年义勇军出征》,它的作者是鲁日·德·李尔(1760~1836)。他当时是斯特拉斯堡驻军工兵上尉,业余音乐家。时值法国大革命,并且法国与奥地利交战,所以这首歌曲具有了两重性质;它既是反对“旧秩序”的革命歌曲,又是宣扬爱国主义的战歌。

《马赛曲》的歌词对敌人毫不怜悯,而是号召人们,“让他们(敌人)浑浊的血液,灌溉我们的田野”。歌曲极大的振奋了作战士兵的士气。乐队指挥格雷特里对鲁日·德·李尔说:“你的《马赛曲》是具有大炮一样威力的音乐。”这首歌曲很快流传开来。马赛的义勇军十分喜欢它,他们一开到首都就高唱这一歌曲。于是,巴黎人便称这首歌为《马赛赞歌》,后来又称之为《马赛曲》。当时法国已经有两首著名的革命歌曲,但《马赛曲》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并取代了那两首革命歌曲,成了战斗的共和国之歌和革命之歌。

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沉浮

在法国历史上,《马赛曲》曾先后作为革命歌曲和爱国歌曲激励着人们。以创作成功到被确定为法国国歌,经历了将近90年时间,几经磨难,数起数落。

这首歌于1792年4月24日深夜创作于斯特拉斯堡。1795年7月14日,根据一项法律,《马赛曲》成了法国国歌。

但是,《马赛曲》面临保皇派的反对。在雾月18日政变后不久,《马赛曲》被禁止。

几年后,光荣的三天(指1830年7月27日~29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推翻查理十世的3天)又使《马赛曲》复活了,人们在巴黎歌剧院演唱了这首歌曲。

但在1834年的政治审判中,《马赛曲》却被诬蔑为“煽动暴乱”的歌曲。1848,《马赛曲》开始在欧洲传播,而在它的祖国,第二帝国却宣布它为“煽动颠覆”的歌曲。

1879年2月14日,在莱昂·甘必大(法国共和派政治家)的主持下,国民公会选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

1880年政府规定学校必须教唱《马赛曲》。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实了《马赛曲》具有凝聚人心以面对死亡威胁的作用。

在国外,《马赛曲》仍是一首革命歌曲。结束流亡生活的列宁就是在《马赛曲》的歌声中回到了俄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抵抗运动接受了这一歌曲。在巴黎获得解放时,戴高乐将军曾高唱《马赛曲》。

和平时代来临了,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当时的法国总统)让人对《马赛曲》作了进一步润色。

从1880年开始,在7月14日举行法国国庆游行时都要演奏《马赛曲》。原来《马赛曲》有6段歌词,第7段和最后一段并非鲁日·德·李尔所作,是后来增加的。如今在公共场合使用的法国国歌仅使用《马赛曲》的第1段和第6段。

法国前总统普安卡雷曾赞叹说:“《马赛曲》是一个不愿意屈膝于外国的民族发出的复仇和愤怒的呐喊。”

凯旋而归

人们也许要问,《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呀,而这里讲的雕塑《马赛曲》与它又有什么联系呢?确实,《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而浮雕《马赛曲》是法国近代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借用这一曲名而创作的雕塑。

无疑,吕德是要在这座雄伟的凯旋门建筑物上宣扬革命的精神,宣传法兰西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让这一尊浮雕成为人民民主思想的纪念碑。

吕德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雕塑家。他出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富商。23岁的时候,吕德进入巴黎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学艺。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奖”。但是都因为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错失良机,没能去意大利深造。拿破仑称帝的时候,吕德参加了当时的帝政运动。帝政垮台后,他也不得不流亡到比利时。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倍感痛苦,这也促使他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成熟。回国后,在法国人民革命浪潮的激情下,他很快成了一位近代著名的浪漫主义的雕刻家。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1836年,吕德应邀为巴黎大凯旋门创作浮雕,记忆的潮水涌回到法国大革命的时代,他想到了1792的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而那激动人心的《马赛曲》似乎依然飘荡在他的耳边。他毅然决定借用《马赛曲》这一曲名作为浮雕的题名。

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她那张开的羽翼,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两腿大步向前迈进,更加强了浮雕形象的前进感。

女神占据整个浮雕的上半部,正从人们头顶上疾驰而过。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雕塑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靠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

在这件不朽的作品中,雕塑家特别突出地表现了具有革命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国人民的特征。雕刻家在这座高浮雕的处理手法上也是巧妙的,他运用了联想和照应的处理手法,通过一面向前迈进,一面伸手向后召唤的自由女神与蓄髯男子的动势,人们自然地会感觉到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汹涌澎湃的进军人流,而不是把这种革命热潮局限在少数人身上。由于雕刻家运用照应的手法把人群分为上下两层,女神向前飞跃的形象加强了人群的动势,下面人群中勇敢坚定的英雄形象则回答着女神的热情呼唤,使人感到他们的真实性。艺术家在这里广泛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显示了人民气势磅礴的反抗力量。为了保卫祖国,这股战斗的洪流将从墙上冲出,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

《马赛曲》不仅在造型上,而且在人物情绪的表现上,都大大胜于凯旋门上的其他三幅浮雕(《1810年胜利》、《和平》、《抵抗》)。当吕德完成这幅浮雕时,他已经52岁了。

这尊《马赛曲》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错遮掩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英雄纪念碑。吕德也因为它荣获了万国博览会的雕刻金牌奖,并且享受终身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