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环球航行
哥伦布在1506年逝世后,寻找黄金、香料的新航路继续由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担任。
1513年,巴尔波率领一支船队,横渡大西洋、加勒比海,在巴拿马海峡登陆。啊!没有料到,新大陆的西面,还有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
新的发现使巴尔波欣喜若狂,他忘记卸下武器和行装,就急忙向海边飞奔过去,跨进海涛中,大声高喊:要把这个大海连同海里的所有土地,统统归属西班牙王国。
巴尔波不知道“大南海”有多大,但是他却相信:亚洲离美洲一定不远,在大南海的对面就是东方。
在这以后不久,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班牙国王提出探索新航路的计划,从大西洋向西航行,经南美的“圣十字架”以南的海峡,到达香料(摩鹿加)群岛。它位于西班牙的“西半球”,应该属于西班牙。而当时的香料群岛却成了葡萄牙的财富源泉。麦哲伦还声明,只在分界线以西的西班牙范围内活动,不准备进入葡萄牙的“范围”。这个计划受到王室的支持。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由5艘破旧的海船、256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桑卢卡尔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向巴西海岸远航。当他们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海岸后,就沿着东海岸南下。1520年4月,船队到了圣胡利安港,在那里度过了冬天。
1520年8月,一艘船在探航途中沉没,剩下的4艘船继续南行,进入现在的麦哲伦海峡。他们不知道是海湾还是海峡,那里海岸曲折,岛屿交错,又碰上坏天气,风雪阻挡。一艘船逃跑了,剩下3艘继续前进。他们历尽千辛万苦,38天后方驶进了“大南海”。海峡南面有块陆地,航海家们看到那里白天有冉冉升起的轻烟,黑夜有火光,于是就把它称作火地岛。
辽阔的“大南海”,碧波浩瀚,风平浪静。船队朝西北方向前进,越过赤道,转向西行。说也奇怪,3个多月的航行居然没有碰上一次大风大浪。水手们说,同大西洋的惊涛骇浪相比,简直是个太平世界。“太平洋”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横渡太平洋的航行足足花了3个多月时间,看不到岛屿。经过艰难困苦的航程,后来终于经过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些小岛,到达马克坦岛(今菲律宾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麦哲伦率领武装人员登陆,在与当地居民的一次战斗中被杀害。
在太平洋上,麦哲伦一行恰巧没有遇到大风浪,可是为了寻找新航路,却付出了艰巨的代价。航海家们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们完全没有新鲜的食物,面包干已经不是面包,而是混有蛆虫的粉末,散发着恶臭。我们不得不喝又脏又臭的水。为了不饿死,只好吃老鼠,甚至吃木屑和牛皮带。最不幸的是疾病折磨着我们,患上严重的坏血病,很多船员死去了……”
那些幸存的船员继续在海上漂泊,去寻找香料群岛。这时又损坏了一条船。剩下两艘船辗转海上几个月,终于到达摩鹿加岛,找到了所追求的香料。最后,只剩下一艘“维多利亚号”船,在狄那诺的指挥下,横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久别了的西班牙海岸——圣卢卡尔港。他们惊奇地发现,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西行,现在居然从东方回到了西班牙,正好绕了地球一个大圆圈。
麦哲伦一行以非凡的毅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远航时,5艘船、256人,返航归来时,只剩下一艘船和18个人了。从此,人们不再怀疑地球是球体了。“地球”,这个响亮的名字诞生了。
西班牙国王为表彰他们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18个远航归来者,并称颂地对他们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它。”
谁最早发现了美洲
谁最早发现了美洲?过去,广泛流传的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8世纪时,法国汉学家歧尼对古代著作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考证,提出了新的主张,说最早发现美洲的是中国僧人慧深。100多年来,就有许多国家的学者参加讨论。到了20世纪60年代,印度和尚查曼·拉尔提出,是印度的惜倡首先发现美洲;而挪威人则说,挪威水手雷夫·爱里克森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欧洲人。
在唐代姚思廉编写的《粱书·东夷列传》中,记载了一个佛教徒远游扶桑国的故事:公元499年(齐永元元年),有个叫慧深的和尚,从离中国东方几万里的“扶桑国”归来,谈到了这个国家奇异的风土人情,有趣的神话和扶桑木。
《粱书》中说,“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有牛,角甚长……其地无铁有钢,不贵金银……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歧尼根据《粱书·东夷列传》提出一个惊人的见解: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人。他认为,“扶桑国”就是墨西哥,因此认为中国僧人慧深在公元5世纪时已横渡太平洋到过美洲,比哥伦布早1000年。1831年,德国东方学家克拉卜洛特首先起来反对这个论点,否定扶桑即墨西哥,认为它是库页岛或日本东南部。
从那以后,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学者,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意见。到1949年为止,“谁最早发现了美洲”这个世界性的专题讨论会议就召开过13次,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会议没有一个中国学者参加。
20世纪,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大多赞同歧尼的说法。
1939年,朱谦之的《扶桑国考证》是中国当时对这个问题研究较详尽的一本书,认为中国僧人发现美洲决无可疑。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报刊又把老问题重新提出。马南邨在《燕山夜话》里,连续发表了《谁最早发现美洲》、《扶桑小考》、《由慧深的国籍说起》三篇文章,支持扶桑是墨西哥之说,这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极大兴趣。
外国学者的研究却有了新的突破。1974年,维也纳人类学家库喏·克躇伯尔等8人为验证慧深和尚是否可能横渡太平洋从中国到达美洲,特地仿照广州出土的1世纪陶船模型,建造了一艘中国式的木船——“太极号”。它长12米多,张挂一幅用灯芯草织成的大帆,昼夜可行100海里。它由香港起航,沿着日本海岸向东北漂去。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太极号”一度被凿船蛤咬穿,但幸运的是仍顺流漂到了美洲的阿拉斯加。
模拟航行的成功为研究带来了曙光,但还得有权威性的史料和物证来证实。人们认为,扶桑就是美洲的龙舌兰。这个扶桑国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同今天的墨西哥的情景多么相似啊!墨西哥的雨神等神话,同中国的神话相似。
慧深是宾国人,就是唐玄奘《西域记》里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唐代时为中国版图。
在历史上,亚洲大陆,特别是中亚细亚是人类的发源地。后来,由于气候干燥,人类就分支迁徙,东支进入中国的是蒙古利亚种。而美洲的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都和中国人有血统关系。爱斯基摩人黑头发,宽阔而黧黑的面孔,肤色却是棕黄色的。他们都是黄种人,是从亚洲越过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去美洲的。墨西哥的悉尔族人,形貌很像中国人,他们叫华人“拔山”,意思是同乡。
在墨西哥、秘鲁的遗址发掘中,发现许多佛像同中国画中的佛像惟妙惟肖。墨西哥的塑像和古代建筑,在艺术风格上也带有亚洲色彩。秘鲁发现的一块汉文石碑上,刻有“太岁”字样。玻利维亚发掘的原始人遗址,也有汉文字样的雕刻。厄瓜多尔境内,曾经发掘到王莽时代所造的货币。在巴拿马的一块古老纪念碑上,科学家发现“萨基摩尔”的名字,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谐音。1930年,在加拿大东海岸发掘出的石柱上,刻有中国的篆文。
这些论述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大大前进了一步。当然,目前世界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还在继续。
不管争论结果如何,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哥伦布是开辟由欧洲到美洲航路的第一个人,促进了商业、航海业的发展,使旧大陆文明的地理视野扩大到整个地球。
现在,美洲的名称是以意大利冒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齐的名字命名的。他经曾两次沿着哥伦布航行过的道路作进一步探测。他在遨游了巴西等地后,于1503年发表一篇游记,提出哥伦布到过的地方,根本不是亚洲,而是“新大陆”。1507年,一个德国教授马丁·华尔西穆根据韦斯普齐的航行资料,印出一张新大陆的地图来,叫“亚美利加”。
根据以上所述,有人认为,以“亚美利加”作洲名是不恰当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使用了400多年,就不必再来更改名称了。
石锚与殷人东渡
根据石锚、文物、遗迹在美洲的出土,以及对我国殷商时代可供航海的船只进行分析,航运史学家房仲甫提出:早在3000年前,殷人已经跨越太平洋到达美洲。
1975年冬,美国洛杉矶海域,一个名叫鲍斯·迈斯特莱尔的捕龙虾的人潜到10米深的海底去挖海贝,意外地发现一块中间穿孔的石头,便怀着好奇心把它捡到岸上。这块石头引起历史学家的兴趣。美国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对石头的来历提出了假设:这可能是中国古船的“石锚”,并且推断,来自中国的一艘海船,一部分人随着海船在美洲沿海遇难,一部分侥幸生存的登陆,却永远回不了本国。沉船的木质结构霉烂掉,或被漂走,于是剩下沉睡海底的石锚和压舱石。
后来,在对这个海域发掘中,除了石器以外,没有发现船上常用的铁链,甚至没有铁器。詹姆斯·莫里亚蒂认为,中国人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可能比哥伦布至少早2000年。因为石锚表层有层灰黑色的物质锰,2.5~3毫米,据测定锰的积聚率每千年是1毫米。
1979年4月,莫里亚蒂写信给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说,石锚的发现为早期“中国人横渡太平洋航海提供了佐证”,“如果能够拿出这些早期航海的充分历史证据,那么就能把发现美洲的先驱者地位给予伟大的中国人民”。
贾兰坡接到信后,激动不已。可是,谁来回答这个提出的难题呢?有天,航运史学家房仲甫来访问,贾兰坡对他说,“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回答,‘谁最早发现美洲’这个历史难题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啊!”
一年后,房仲甫发表了题为《中国与美洲古代交往》的论文,大量史料证明,中国在古代航海术上曾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从公元前11~前2世纪,中国商船就能从东通过琉球群岛驶向太平洋,南到黄支国(今印度南部)、菲律宾等地,三国时期东吴航海已达空前规模,共拥有5000艘船,最大的可容纳3000人,还派船队到达南中国海,历经数十国。因此,房仲甫郑重宣布,中国在5世纪已具有横渡太平洋的能力。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纷纷刊登了这篇文章的摘译。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学者纷纷发来贺电,有的寄来各种古代地图,还有自己多年研究的资料。
1980年8月15日,房仲甫接到莫里亚蒂从美国寄来的5块石锚岩样标本,说他希望取得中国地质家帮助,测定它的产地,以便取得中国人最先出现在美洲的“第一个能令人接受的实物证据”。
岩样转到北京大学地质系,安泰庠副教授作出的鉴定结论是:五块岩样质地相同,硅藻和放射虫的存在表明,它与台湾中、东部的灰岩同属一类。与此同时,美国几个科研机构也对岩样作了鉴定,结论不约而同:“不同于北美太平洋海岸,而同南中国海岸地区所产的灰岩一样。”
1982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上,房仲甫宣读了《殷人航渡美洲考》论文,他用美洲残存的古代遗迹及近几十年来新发现的大批文物,论证了我国商代的足迹已印在这片土地上。在墨西哥的文物中,有刻着源于我国商代的饕餮纹及商代族徽记的甲骨文“亚”字图形;当地奥尔梅克祭司祭祀虎神的典礼高台,同商代的大体一致;祀神的土墩更是一脉相承。此外,奥尔梅克石雕人像、赤陶头像和玉雕人像,竟是中国人的面型,商代特有的半人半虎奇特造型在这里随处可见,等等。
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块新近发现的“大齐田人之墓”的碑石,据考证可能是战国或秦末从山东放舟美洲的田齐人埋骨遗物。欧美一些学者认为,在3000年前,中国殷商末年,有一批逃亡者曾经到过墨西哥,甚至可能在拉文塔地方建立都城。因此,这批中国人不说哥伦布就是比慧深和尚还要早1000多年。
殷人是怎样去美洲的呢?房仲甫认为,武王伐纣前,纣王曾派大军留驻被征服的“人方”国(今山东省),周公旦攻占“人方”后,殷军无立足地,遂向海外逃亡。当时,造船与航海技术已为远航美洲提供了条件。他描述了一条当年最合理的航线:由山东半岛南下台湾,顺着穿越琉球与日本之间的黑潮暖流,顺西北漂流,经阿留申群岛以南的太平洋海域,一直到北美洲,再沿着加利福尼亚寒流到达墨西哥。
“发现”的新发现
古代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印第安人是否起源于美洲,这至今还是个问题。根据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在美洲,有关早期类人猿和猿人的遗迹至今都没发现过,因此认为,印第安人是从其他地区迁移去的。
印第安人究竟来自何处呢?人们从发现的一种叫楔状石核的旧石器找到了有益的线索。楔状石核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是用来剥取石片的。近几年来的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的细石器工艺,东亚、北亚和北美是属于一个系统。
这种楔状石核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大量发现,而且年龄最古老,最早的距今约有33000年,北亚蒙古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亚发现的楔状石核年龄稍轻,而北美发现的楔状石核年龄就更年轻了。
1972~1974年间,在河北阳原县虎头粱村附近,就发掘出200多件楔状石核,超过了美洲已发现的楔状石核的总数,也超过了亚洲其他遗址发掘出来的数量。
由此,人们就联想到,从东亚、北亚到北美,印第安人是经由这条路线而逐渐迁移到北美去的。可是,亚洲和北美洲间隔着辽阔的太平洋和一条宽约90千米的白令海峡,印第安人是怎样渡过海洋的呢?地质学家提出证据说,1万年前,亚洲和北美洲曾相连一起,使古代的猎人,从亚洲迁徙到北美,沿途留下了象征他们足迹的楔形石核。
后来,关于谁最早发现美洲又有了新的推断,有人说,最早到达美洲的是4000年前大禹派出的“中国考察队”。
1980年4月,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附近150米的桃花涧,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岩画。消息在国内外各个大报刊登以后,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的关注。美国有一位考古学家特地写信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并附寄一张在美洲发现的石刻照片。
这块石刻刻在美国格林诺拉的一块圆盘石上,到现在还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顶礼膜拜。画面的造型、刻痕的风格同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的风格很相近。有趣的是,横过90°方向来看石刻,很像一幅北美洲的地图。
这块圆盘石刻的发现,震动了考古学家。有人联想到中国古书《山海经》的记载,认为这块石刻很可能是大禹派出的考察队队员的作品。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而未能作出定论。将军崖发掘出来的薄长石叶,断面呈梯形或三角形,还有各种楔形、棱柱形的石核,都是属于东亚—北亚—北美的细石器系统。这再次震动了考古学家们,他们联想到《梁书·东夷列传》中的记载,都证明了中国同北美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源远流长的。大禹派出的“考察队”(比哥伦布早3500多年)曾经到达过北美洲的这一推断,当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爱尔兰人的美洲航行
1982年,联合国会议厅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会上,当西班牙、美国等34国联合提出一项决议草案,建议把1992年宣布为“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后,爱尔兰和冰岛等国提出异议。
爱尔兰大使诺埃尔·多尔说:“如此自信地肯定哥伦布在15世纪发现美洲,实在过于武断。据我所知,爱尔兰的修道士圣布化丹可能在6世纪时就冒险渡过大西洋了。”
他的话音刚落,冰岛大使赫尔加松又马上反驳说,最早发现新大陆的既不是哥伦布,也不是那爱尔兰修道士,这荣誉应归于祖籍挪威的冰岛人雷夫·爱里克森,他早就登上美洲海岸。
随后,西班牙大使发言坚持发现新大陆的荣耀应归功于他的国家……争论持续了近2个小时。其实,这个争论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歧尼首先提出来,前后持续了200多年。
1984~1987年,拉美地区21国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先后举行了5次“伊比利亚美洲”会议,讨论“500周年纪念活动”问题。墨西哥代表首先提出:在哥伦布未到达美洲之前,欧美大陆早已有人居住,两大陆人民都是主角,因此不能说“发现”,只是相遇,如果说“欧洲给美洲带来了文化”,那么,美洲也给欧洲送去了文化,因此,只能说两个大陆交流了文化,不存在“发现”之说,只存在相遇之理。“相遇”更接近历史事实,把欧洲人同美洲印第安人纳入平等相待的境界,有利于现在和将来加强两大陆人民的友好合作及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两大陆相遇”的理论立刻得到许多拉美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墨西哥代表的提议,一致承认“1492年西班牙船队到达新大陆,构成了两个大陆相遇,而不是发现”。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所举行的活动,应为“‘纪念’活动,而不是‘庆祝’活动”。
哥伦布相遇美洲已在前面谈过,现在,再说说爱尔兰人的美洲航行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北美西弗吉尼亚州岩石上发现了壁画和铭文,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早先认为,这些壁画和铭文是印第安人留下的。但现已证实,是用古爱尔兰文刻写的。根据保存在都柏林的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爱尔兰航海家们两次旅行的资料,因此得出新的结论:早在6世纪时,爱尔兰人就到达美洲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