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七巧板”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无数个板块组合而成的。

“板块”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加拿大著名学者J·T·威尔逊提出来的。威尔逊并未受过严格的地质学或者地球物理学训练,而是一个物理学家。可是,这位“外行”(请注意,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也不是地质学或地球物理学出身,而是一个气象学家)在观察和研究地壳和它的运动时,却有其独到之处。他研究大洋中的转换断层时发现,地球表面存在着一个彼此连接、绵延数万千米的活动带网络。它的存在将地球表面岩石圈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刚性地壳块体。威尔逊把这些刚性板块形象地称做“地球盖板”。

威尔逊注意到,由于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而地球盖板或者叫板块是弯曲的,而且块头都大得惊人。单个地球盖板的面积常常达数万到数百万平方千米以上。但板块的厚度却很小,尽管也在几十千米到200千米之间,但相对于板块横向尺寸以及6370千米的地球半径来说,仍然是很薄的一层,所以称之为“板块”是十分形象,也十分恰当的。

由“板块”发展成所谓的“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圈板块破裂成若干块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移形成的构造。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犹如一个由大小形状不等的板块镶嵌起来的巨大无比、色彩斑斓的球形“七巧板”!

那么,我们的地球上有多少板块呢?

回答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一位名叫勒皮雄的法国人早在20多年前给了我们一个粗线条的答案:6个。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澳(度)板块与南极板块。后来,人们觉得勒皮雄的划分过于粗糙,就把美洲板块细分成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把印澳板块细分成印度板块与澳洲板块。这样地球的板块就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8个。

八大板块还不能全面地概括板块构造的全部内容。于是又有人增加了14个更小一点的板块,它们是阿拉伯板块、婆罗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加罗林板块、科科斯板块、印度支那板块、戈达板块、华北板块、纳兹卡板块、鄂霍库次克板块、菲律宾板块、斯科索板块、索马里板块与扬子板块等。但地球表面这么大,所生成的板块何止这几个或者20几个!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一定还会找到更多的板块。

在地球表面寻找板块的关键,在于找到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边界线。

大洋底的板块边界比较容易识别。遍布在大洋底部的大洋中脊是两个板块彼此互相分离的地方。海沟是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下部的地方。近三四十年来,人们对于大洋地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地方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两个板块的边界。

确定大陆上的板块边界遇到不少困难。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两大板块的边界在喜马拉雅山一线,那条平均海拔高达6000多米的世界最年轻的山脉,就是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经过长期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中国科学工作者发现,虽然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线并不在喜马拉雅山,而是在该山以北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当然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大量科学证据为后盾的。

一些超大型板块的范围可能是陆地,也可能是海洋,还有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的板块,这也增加了板块边界确定的困难。比如,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分界线在北美大陆西部临海的一条断裂线——圣安德烈斯断层上,也就是说,太平洋板块除了包括太平洋以外,还包括北美洲西海岸圣安德烈斯断层以西的一条狭长陆地与加利福尼亚半岛。

另外,南美板块既包括南美大陆,也包括大西洋中脊南部以西的大西洋部分;北美洲板块既包括北美大陆,还包括大西洋中脊的北部的以东部分,另外,科学家们指出,亚洲西伯利亚最东端和楚科奇半岛也是北美板块的一部分。

据中国科学家们研究,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两大板块,它们的边界线在中国安徽大别山一线,扬子板块从南向北缓慢移动,已经深深地插入华北板块之下。

上面我们说到的北美西海岸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板块边界。它既不像大洋中脊那样,两侧地壳彼此分离,也不像雅鲁藏布江那样,是两大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两大板块在这条大致呈直线型的断层线上左右平行错动,或者叫滑动。这种断层的滑动结果,常常给当地带来破坏力极强的接二连三的地震。

总之,确定地球板块范围与分布一直是地球科学家和地质学家们十分注意的课题,也取得了许多科学成果。因为科学家知道,只有弄清这些板块的位置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最后解决地壳活动的种种难题。但是,这个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开展起来,中国科学家们的工作还要晚一些,所以最后弄清地球板块全貌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