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之湖——死海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碧波荡漾,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光彩四溢,是一幅天然的、壮阔的、辽阔无边的海的画卷;而当阴雨之时,则是雾雨一片,朦朦胧胧,远山依稀,水天一片,又是一番景致,让人感到它的迷离与神奇。这就是死海——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之地、充满神奇色彩与传说的地方。

名声颇大的“死海”虽以“海”称之,但实际只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咸水湖。它位于亚洲西部巴勒斯坦、约旦、以色列之间,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南北走向的大裂谷地带中段。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5~16千米,面积为1045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1/4。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平均深度为146米,最深的地方达395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处。死海西岸为犹地亚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有约旦河自北而南注入。死海东岸有埃尔·利桑(意思是“舌头”)半岛突入湖中,并把湖分为两部分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边的大而深,面积780多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75米;南边的小而浅,面积为260多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仅为6米。

死海原本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变化而与地中海分开,由于东西两岸被悬崖绝壁所束,始终没有和大海相通,而形成了一个内陆湖,所以是大自然在漫长岁月中造就了死海。

“死海”这个名称来自希腊的著作。《圣经·旧约》上说有个所多玛城“罪恶甚重”,耶和华就“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予所多玛”,把它整个毁灭了。这里的所多玛城传说即在死海西南隅。据推测,这实际是公元前1900年左右所发生的一次大地震,致使所多玛城沉入死海,现在的塞多玛山,即由所多玛一名沿袭而来。公元70年,传说罗马统帅狄杜进军耶路撒冷,攻到死海时,他下令将俘虏的奴隶带上镣铐,投入死海,处以死刑。但被投入死海的奴隶们,不但没沉到水里淹死,反而被波浪冲回到岸边。狄杜十分气恼,再次下令把俘虏们投进海里,奴隶却依旧安然无恙地被冲回岸边。于是狄杜惊惶了,以为奴隶们是受到神灵保佑才屡淹不死的,于是就下令赦免并全部释放了这些奴隶。

死海海水看起来很美,水面平静如镜,沉寂无声,没有一丝波纹,似乎连风也吹不起浪花来。死海两边的山岩清清楚楚地倒映在水中,给海水投上了一抹嫩红。其实,死海水是碧绿清莹、黏稠如油的,深水处绿色浓些,浅水处绿色淡些,浓淡相间,煞是好看。由于这一地区气候酷热(年平均气温为25摄氏度),水蒸发量极大(夏天每小时平均蒸发一英寸的水),所以死海水面上总弥漫、飘散着一层柔柔的水雾,如同阿拉伯少女蒙在脸上的轻纱。湖水蒸发了,而湖水所带来的盐分却留在死海中,经过千年万年,越积越多,使死海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盐库。

死海有几个世界之最。

死海的水是世界上含盐最高的水体。在《圣经·旧约》和希伯来语中,死海都被称做“盐海”,其水体的含盐量高达25%~30%,而地中海的海水含盐量才只有3.5%。在盐分如此高的水域中,除个别的微生物外,没有任何动植物可以生存,所以这是它被称作死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滚滚洪水流来之期,约旦河及其他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含盐量太高,水中又严重地缺少氧气,这些鱼虾必死无疑。因此,死海经常散发出死鱼的腥气,水鸟也无法在这里栖息生存。死海岸边的岩石均披上了一层盐壳,白中泛青,状似玉石,只有极少的喜盐植物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散长在岸边,为这荒芜的土地增添了少许生机。

死海水也是矿物质成分最丰富的水,尤其是溴、镁、钾、碘等含量极高。大多数海水只含有3%的矿物质,而死海却有33%之多,连因含有20%矿物质而号称世界第二的犹他大盐湖也自愧不如。自古以来,死海水的医疗保健功效便为人所知。据说,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30年,统治埃及的女王克娄巴特拉就曾用死海水疗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在他的著作中述及过死海的功用。

死海的空气是地球上最干燥、最纯净的,氧气浓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比海面上的含氧量高10%,加上死海有许多用于镇静剂的溴,人们一到这里便感到全身放松,容光焕发。此外,死海地区的紫外线长波的浓度比世界上其他地区都要高,而紫外线长波是治疗牛皮癣的良药。死海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医疗功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有的试图用死海水治疗牛皮癣、湿疹、关节炎等痼疾;有的用死海水中的黑泥涂抹全身,以健身美容;有的躺在岸边接受日光浴;而更多的则在死海中畅游一番,体验被水“托”起来的感觉。

在死海一游,无疑是令人难忘的经历。在这里,水性再好的游泳健将也无法潜到水下,只能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泳技平平者,却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仰望蓝天白云,环顾围围赭红的山峦,观赏露出水面的根根盐柱,座座盐山。如果有雅兴,还可以拿着书报躺在水面慢慢浏览,但觉心旷神怡,目清气爽。

死海周围,多是不毛之地,因此死海西岸不远,一大片青翠茂盛的棕榈种植园便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著名的隐基底绿洲。

隐基底意为“山羊泉”,这个名称既优美又体现了此地的特色——山羊众多,清泉长流。有了水就有了生命,隐基底自古以来便生机勃勃,草木遍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圣约》中多次提到隐基底,这里是一个肥沃富庶的地方。《约书亚圮》记载,以色列人占领了“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后,隐基底是犹太部落所得的城邑之一。在《雅歌》中,曾赞美隐基底的葡萄园:“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风仙花,在隐基底的葡萄园中”此外,隐基底的棕榈树还被作为美丽的象征。

如今,隐基底已被辟为国家天然公园。进入园内,只见植物苍翠葱郁,品种繁多,既有依水而长的绿树,又有沙漠中才有的矮草,游人虽在烈日下行走,仍感觉凉爽舒适。河谷中,小径幽幽伸向前方,小溪潺潺流淌,林木愈来愈茂密。鸟鸣啁啾,山羊、羚羊等动物在岩石丛中蹿腾跳跃。这一切与周围荒凉的沙漠风光形成鲜明对照。游人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