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得孙的新发现
1607年,哈得孙带领12名船员,乘坐美国商人出资制造的排水量为80吨的大帆船,计划穿越北极径直前往日本。
当年5月1日,哈得孙驶出了泰晤士河河口,一个月后,他们十分顺利地沿格陵兰岛的东岸,行进到位于北纬73°附近的海角。后来,人们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哈得孙地。但由于冰块阻挡,哈得孙又调头朝东北方向航行。
6月底,哈得孙绕过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于7月中旬航行到北纬80°23′,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到达这么高纬度的海区。
9月中旬,哈得孙回到伦敦。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哈得孙取得了很多地理发现成果:在北冰洋地区,有一处蕴藏着大量可供捕捞的巨鲸和海兽,这里正是格陵兰海。
1608年,哈得孙再次带领船队向远东海洋进发,但这一次,他们没能绕过新地岛,4个月后只好空手而归。
1609年3月25日,哈得孙驶出须德海的一个海湾朝北航行,绕过诺尔辰角以后在北纬72°附近驶进巴伦支海。后因坚冰阻挡,只得退而朝西南方向航行,穿过北大西洋水域后,最后靠近位于北纬44°附近的北美海岸。他们试图寻找到通往太平洋的道路,但是他们又一次失败了。
1610年4月17日,哈得孙驶出了伦敦港,向冰岛方向航行。这一次,他们的目的仍然是寻找通往太平洋的道路。哈得孙绕过了格陵兰岛的南角向西航行,又绕过了梅塔——英科格尼塔陆地,终于在7月5日驶进了一条真正的海峡(哈得孙海峡)。在此之后,他完成了对拉布拉多半岛的整个北部海岸的发现。
8月2日,哈得孙在北纬63°20′发现了一块陆地,起初,哈得孙以为这是大陆的一角,实际上是索尔斯贝里岛。在这块地区他们一直活动到11月份,相继发现了一些海岛。后因航船被冰块包围,被迫上岸越冬,到第二年6月中旬启程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