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纷起。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些诸侯国提出了“耕战”的口号,并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战争。

在当时,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在土地制度方面,战国末期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逐渐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梁、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在一般年景下,一市亩的田地约可产粟9斗6升多,最好的年成,可以产3石8斗5升。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最初只是在木工具上镶铁刃,但因冶炼技术水平所限,多为白口铁,铁中的碳以极脆硬的碳化铁形式存在,农具易断裂。后来,随着铸铁柔化技术的出现,白口铁可退火处理成韧性铸铁,农具强度逐渐提高。

《山海经》中记载,有明确地点的铁山共37处。考古材料说明,北自辽东半岛,东至海滨,南至广东,西到陕西、四川,包括当时七国的主要地区,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犁逐渐代替了耒耜,牛耕逐渐代替了人耕。牛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解放了劳动人手,牛耕的逐步推广是耕作技术的巨大进步,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的精耕细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吕氏春秋》中的《任地》等篇是先秦文献中讲述农业科技最为集中和最为深入的一组论文,论述了从耕地、整地、播种、定苗、中耕除草、收获以及农时等一整套具体的农业技术和原则,内容十分丰富。《任地》等篇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的精耕细作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技术特征:

一是提倡深耕。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为农业生产中实现精耕细作准备了条件。到了战国时期,深耕得到广泛提倡。

在《任地》中提出:刚硬的土壤要使它柔软些,柔软的土壤要使它刚硬些;休闲过的土地要开耕,耕作多年的土地要休闲;瘦瘠的土地要使它肥起来,过肥的土地要使它瘦一些;过于着实的土地要使它疏松一些,过于疏松的土地要使它着实一些;过于潮湿的土地要使它干爽些,过于干燥的土地要使它湿润些。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土壤耕作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二是实行垄亩法。就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样就有利于抗旱保墒。垄应该宽而平,沟应该窄而深。对于垄的内部构造,则要创造一个“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是消灭“苗窃”。就是消灭由于播种过密,又不分行而造成的苗欺苗,彼此相妨现象。为此,播种量要适当,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稀。而且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播种密度。这是有关合理密植原则的最早论述。

在株距和行距上,要求纵横成行,以保证田地通风,即使是大田的中间,也能吹到和风,而不致郁闭。这表明当时已有等距全苗的观念。

在覆土要求上,覆土厚度要适当,既不要过多,也不要大少。在间苗除草上,间苗时要求间去弱苗,并与除草同时进行。

四是审时。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强烈的季节性。以耕期而言,土质不同,耕作期也有先后,土质黏重的“垆土”,应当先耕,而土质轻松的“靹土”,即使耕得晚些,也还来得及。

为了确定适耕期,《吕氏春秋》中总结了看物候定耕期的经验,指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这是以菖蒲出生这个物候特征,作为适耕期开始的标志。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春秋战国的农业技术还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如多粪肥田、连种制、防治害虫等,尽管当时还处于雏形阶段,但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很注意水利工程的兴修,或修筑堤防,或开凿运河,或兴建灌溉、排涝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交通的发展。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长江至淮河间开凿运河邗沟,这是我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邗沟便利了农业灌溉和南北交通。

战国时期,地势较低的齐国沿黄河修筑长堤,以防雨季河水泛滥。堤成后,齐国境内得保无虞。对岸的赵、魏两国由于面临洪水的威胁,也筑长堤以防洪水,这就使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在这一时期兴修的水利灌溉工程中,最著名的是蜀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和秦王政时候修建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的灌县。李冰组织修建了防洪、灌溉和有利于航运的都江堰,可以灌溉农田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丰产地区。

郑国是韩国的著名水工,后来到秦。在他的主持下用了十几年时间,组织了数十万民工兴修了引泾水入洛河的水利灌溉工程。干渠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合今200多亩,既便于交通,又使关中成了肥壤沃野。

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动力的推行,以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开垦新荒地,利用撂荒地,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大量新荒地被开垦出来,撂荒地被充分利用起来,井田以外的私田不断增加,奴隶们的反抗也在不断加剧,作为奴隶制土地制度基本特征的井田制,逐渐趋向瓦解,土地私有制度迅速发展起来。

西周末期,周宣王宣布“不籍千亩”成为西周王畿内的井田趋向崩溃的标志。在古代农业被看做国之本,天子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在春耕的第一犁的开犁仪式必亲身而为,这就是籍千亩的来历,也叫“籍田”。周宣王对于只要耕一垅土这样的事也不愿去做去完成,导致民心离散。

至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井田制也逐渐走向崩溃。齐国的井田由于无人耕作而长满了杂草,奴隶怠工逃亡的结果,是奴隶对井田制度的反抗。其他诸侯国也是“田在草间”或“公田不治”,这些都说明各诸侯国的井田制度也行将崩溃了。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新兴的地主在取得政权以后,都实行了变法改革,废除了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所有制。

魏国是变法改革较早的诸侯国,李悝变法时,将“废沟洫”作为变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秦国是变法改革比较彻底的诸侯国,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楚国在吴起变法时,以政治强制手段变革土地制度,强令奴隶主贵族离开世袭领地,迁徙到边远地区从事开荒,彻底破坏了井田制。

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初步发展,很多土地转为私有,包括采邑或赐田,贵族之间互相劫夺的土地以及开垦的荒地等。

战国时期,封建地主随着夺权斗争的胜利,利用他们掌握的政治权力,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手段来巩固土地私有制。

保护地主的土地私有和官僚贵族拥有的私有田宅,官府把土地赏赐给官吏和有军功的人,他们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而成为地主,工商业者以其所获得的利润购置土地而成为地主。到了战国末期,土地私有制就已经确立了。

[旁注]

铸铁柔化技术 在高温下将铸铁件长时间进行加热,使其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它的材质和性能。其中有一种方法叫铸铁柔化处理,通过这种处理的铸铁叫可锻铸铁。此技术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因而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吴王夫差 春秋吴国末代国君,阖庐之子。在位期间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使越屈服。越王勾践不忘国耻,国力逐渐恢复,后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之机,率军乘虚而入,终灭吴国,夫差自刎。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灌口镇,是李冰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 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10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的泾河北岸。它灌溉面积号称40000顷。

周宣王 姬姓,名静,周厉王之子。我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期间,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史称“宣王中兴”。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这次改革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变法同时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吴起变法 战国初期,楚国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中原政治家吴起从魏国到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消灭世卿世禄制,因此这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

[阅读链接]

李冰受到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秦昭襄王的重用,被派到蜀郡去做太守。

李冰到蜀郡后,立即着手了解民情。他看到成都平原广阔无边,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非常贫穷。原来是岷江年年泛滥所致。

李冰决心要征服这条河流,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经过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周密策划,李冰决定修筑一个免遭水淹的系统工程,后来,终于修成了名垂千古的都江堰。

李冰一心为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