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农业的发展与均田制

隋朝统一天下,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开辟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经济生产部门农业,在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隋代的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农田面积空前扩大,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新的开凿,粮食单产量居世界先进地位,官仓和义仓遍及全国各地,土地制度执行计丁授田政策。

长期积累的播种、施肥、灌溉等一整套的农业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使隋代农业生产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经过文化整合或汉化,到隋代时形成胡汉融合文化,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汉族,户口数量空前庞大。

隋代以前的户口数极少,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相连,实际户口耗损剧烈。到隋代时期,户口数开始剧烈成长,主要是因为课税轻,摇役少,加上世族政治与庄园经济的式微,人民愿意脱离世族的荫庇自立门户。

58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州县官检查户口,自堂兄弟以下亲属必须分立户籍,并且每年统计一次,北方因此多出了164万余口。

609年隋炀帝杨广已经拥有南方,他又一次大检查,新附户口64万多。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代各郡分计数之和为全国有907万多户,大体上恢复了4个世纪以前东汉时期的户口数,而人口数达到4450万人。

隋代人口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朝廷整顿户籍的政策所致,另一方面也实际反映了人口的增加情况。隋代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导致了隋代的农业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隋代人口持续增长,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垦田面积不断增加。589年耕地面积1940万隋顷,至隋炀帝时期增加到5585万隋顷。每隋亩约折合现在的1.1市亩。耕地面积的扩大,大致可以反映隋代粮食生产广度。

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田的大量开垦,隋代的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新的开凿,而且更为广泛和完善。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带来了灌溉及各种便利。除了大运河之外,隋代大规模地整修河道,从隋文帝杨坚时就开始了。

早在584年,隋朝就引渭水入潼关,长达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587年,又沿着春秋时期夫差开凿的运河故道,打通了南起江都,北至江苏淮安的河道,命名为山阳渎。

仅这两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就在当时灌溉良田万亩,因旱灾而闹荒数年的关中平原成为肥沃乐土,江南至北方的运河航线也因此疏通。

此外,隋朝在山西蒲州和安徽寿州也修建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并整治盐碱荒田,这些北周和南陈时期的饥荒“重灾区”,皆因此变成土地肥沃的乐土。隋代农业之发达,正建基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隋朝致力于赋役对象与耕地面积的扩大,使国家有可能从民间征得更多的实物。当时有大量谷物和绢帛从诸州输送到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在粮食充足情况下,为了储存粮食以防治荒灾,隋文帝在全国各州设置义仓与官仓。义仓防小灾,官仓防大灾。

为了保证关中地区粮食稳定,隋代在长安、洛阳、洛口、华州和陕州等地建筑了许多大粮仓,在长安、并州储藏大量布料。

为便于征集物的集中和搬运,隋代沿着漕运水道设置了广通、常平、河阳、黎阳、含嘉、洛口、回洛等诸仓。

585年,隋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令诸州以民间的传统组织“社”为单位,劝募社中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以备水旱赈济,由社的人负责管理。由于这是社办的仓,所以又称为“社仓”。

595年和596年,隋文帝命令西北诸州将义仓改归州或县管理。劝募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其他诸州的义仓大概以后也照此办理。义仓于是成为国家可随意支用的官仓。

经过多年搜括蓄积,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和诸转运仓所储谷物,多者曾至千万石,少者也有几百万石,各地义仓无不充盈。两京、太原国库存储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隋代仓库的富实是历史上仅见的。反映了户口增长与社会物质生产的上升。

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502年,隋文帝颁布均田法。隋代的均田制度,是计丁授田的制度。

按照规定:男女3岁以下为黄;10岁以下为小;17岁以下为中;18岁以上为丁。丁受田、纳课、服役。60为老,免役。

均田法遵北齐之制:普通农民一夫受露田80亩,一妇受田40亩,奴婢受田与良人同。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以4牛为限。又每丁给永业田20亩,为桑田,种桑50棵,榆3棵,枣5棵。不宜桑的士人,给麻田种麻。桑麻田不需还受,露田则要按规定还受。其田宅,率3口给一亩,奴婢则5口给一亩。

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至100顷,少者30顷。京官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5顷,每品以50亩为差,至五品则为田3顷,其下每品以50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田。

这一土地制度,使农民占足够的耕地给予了法律上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自耕农的力量,使长久战乱抛荒的土地得到了开发。对豪强地主占地有保护,也有一定约束。

如此多的耕地,加上当时采取的租庸调制减轻农民负担,足可促使农民发挥生产积极性,交完国赋而有较好的生活。

[旁注]

游牧民族 是指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

庄园经济 三国时期江南孙吴在世族制度下形成的经济形式,当时以佃佣为主的地主在社会上极占势力。汉末战乱,北方农村经济破产,流民逃往江南,从而大力促进了世族庄园经济的发展。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名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尊号“圣人可汗”。他统一天下,建立隋朝,社会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形成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使我国成为盛世之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一名英,小字阿麽。生于长安。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604年继位。他在位期间,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后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大运河 又称京杭运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广通渠 从京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长达300余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它以渭水为主要水源,改建工作由隋代负责工程建设的将作大匠宇文恺主持。

长孙平 字处均,河南洛阳人。隋代官员。任度支尚书,转工部尚书。历汴、许、贝三州刺史,转相州刺史,大将军,拜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

士人 是我国古代文人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阅读链接]

隋文帝杨坚一贯体恤民艰,生活节俭。有一年关中大旱,隋文帝派人去视察民情。

出去的人从百姓那里带回了些豆屑和糠,隋文帝见后泪流满面,他对大臣们说:“百姓遇到饥荒,这是我没有德行啊!今后我不再吃肉、喝酒了。”

他命人撤销了御宴,果然一年内酒肉不沾。皇宫内所用衣物,多是补了又补,直到不能用为止。太子杨勇,三子杨俊都因生活奢侈而被免去官职,甚至太子的地位也被废黜。

有一次他要配止痢药,在宫中竟找不到一两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