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农业与土地制度
西周的农业经济在商代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经验的增加使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天文、历法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生产有了更快的发展。
粮食品种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加了,农业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和主要部门。畜牧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已经很成熟,成为标志性的土地政策。
周族在其先祖时期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很落后。在迁往岐山以后,周族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快的发展;灭商之后,各地的先进生产经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发展更快了。
西周时,锋利的青铜农具得到较普遍使用,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垦殖和耕耘。原来的抛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沤治和施用绿肥,以火烧法防治病虫害,标志了田间管理的新水平。
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加,谷类有黍、稷、粟、禾、谷、梁、麦、稻等,豆类有菽,任菽、藿等,麻类有麻、苴、苎等。
王朝特设场人,专管园圃,从事蔬菜、瓜果的生产。担任司稼的官员必须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种及其适应地区,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当时的轮流休耕制已经得到推广。耕田主要靠人群密集型的劳动,通常是两人合作,即为“耦耕”。
周朝时在大田上第一年耕种的土地称为菑,第二年耕种的土地称为畲,第三年耕种的土地称为新。这里所说的菑、畲、新就是指耕种年数不同的田地。第三年耕种以后,地力已衰竭,就用抛荒的办法休耕以恢复地力,称为“一易”,数年之后,再次耕种。
周朝人已基本掌握了修筑排水和引水设施、除草、雍土、施肥、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并且经验越来越丰富。人们已经知道应用人工灌溉技术,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仍然是依靠天然的雨水。在长江流域,水网密集,可能已懂得利用沟渠排水、灌溉的方法。
周朝人对于除草和雍土培苗技术已很重视。锄耕农业的推广,使垅作开始萌芽,耦耕和中耕除草技术在西周时期广泛实行是很自然的事。
在大量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还掌握了消灭害虫的植物保护方法,以及收获后粮食的加工、贮藏方法,推广了以自然冰冷藏食品的技术。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也不断发展,不仅酿酒技术比以前有所提高,而且出现了制造饴糖和煮桃、煮梅、用盐渍菜的方法。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根据自然现象预测天气的知识。这些天象知识,对农业生产很有好处。物候知识也比夏商两代更进一步用来指导农时,在农业生产中人们特别注意观察熟悉的植物、动物的习性和生长变化规律,并与风、雨、干旱、冰冻等气象现象结合起来,指导适时播种与收获。
在西周时,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各地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一些古代文献也有这方面的真实记录。
《诗经》300篇是从西周开始流传、积累和逐渐丰富起来的一部最古老的诗歌集,虽成书较晚,但其中也有许多诗歌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和采集、渔猎生产活动的情况。
在《黍离》、《君子于役》、《伐檀》、《鸨羽》、《七月》、《无羊》等诗中,描述了砍伐树木、修整农具、种植黍稷、收割稻粱、为农夫送饭、放牧牛羊等劳动过程和场面。
在《关雎》、《卷耳》、《苤苜》、《摽有梅》、《谷风》、《桑中》、《木瓜》、《采葛》、《采薇》和《北山》等诗中,描述了妇女们采集荇菜、卷耳、苤苜、梅子、萝菔、蔓青、芥菜、苦菜、香蒿、野麦、木瓜、野桃、野李等的情景与心情,可知采集活动仍是妇女们经常性的、繁重的劳动。
在《野有死麕》、《新台》、《硕人》、《兔爱》、《叔于田》等诗篇中,记述了猎人们捕获獐、鹿、雉、鹑、兔、獾,渔夫们设网捕获鳣、鲔等的情况。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畜牧业和家庭饲养业也有相应的发展,西周时期的城市遗址、聚落遗址和墓地中,普遍出土了数量很多的牛、羊、马、猪、狗、鸡的骨骸。
据文献记载,祭祀用牲,牛为太牢,羊为少牢,重大庆典最多要宰杀用牲300头。由于各种祭祀活动频繁不断,可知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已相当可观。
北方地区牛羊的饲养放牧十分兴旺,其中养羊业尤为突出,已熟悉对羊群的管理和饲养技术,并积累了不少防治牛羊疾病的经验。
当时每一群羊可过300头,但放牧的每群数量不宜过多,300头算是大群。在草原上辽阔的牧区,牛羊的数量很大,农业聚落则利用荒山与河滩放牧。
西周时期对饲养牛羊都特别重视繁育增殖,《礼记·王制》等文献明文规定“大夫无故不杀羊”,除祭祀、庆典和节日外,不能随意杀羊以为食。
市井屠宰贩卖的肉类主要是猪与狗;屠羊卖肉是春秋时期才逐渐出现的。商品羊在西周尚未出现,体现了社会上商业活动还有一定局限性,养羊业还未脱离自然经济的阶段。
牛的饲养也很发达。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两代,牛的数量日益增多,殷墟发现的卜骨,大多是牛胛骨,仅在小屯南地出土的牛胛骨就有4442片,可见养牛业的兴旺。西周遗址和墓地出土的牛骨更为丰富,同时出现了许多以牛为装饰的陶器、青铜器造型艺术品。
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周天子以宗主身份,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内又有最高的权力。
在诸侯国君的统辖范围内,再将部分可耕地建立采邑,分封给卿大夫,形成卿大夫之家;各卿大夫之家,再将所属范围内的土地分封给士。
这样,各级奴隶主贵族各自成为所受分地的实际占有者。他们世代相承,役使奴隶耕作,形成层层相属大小不等比较稳定的奴隶制经济单位。
西周时期有“国”、“野”之别,“国”中和“野”里虽然都有公社所有制即井田制度,但其中的“公田”和“私田”的存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
居于“野”里的多是商、夏族,周灭商后,他们的公社及其所有制几乎原封不动地沿存了下来,因而“公田”和“私田”在空间上是明显分开的。
“野”里的公社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私田”外,还要助耕“公田”。这种助耕“公田”的做法,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助”或“藉”。
由于当时“野”里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上的收获物归国家,“私田”上的收获物则归公社农民所有,所以,西周时期的公社农民为其国家即奴隶主贵族耕种“公田”以代租税。
当时的土地由于是国有的,因而地租和赋税也是合一的。那时的公社农民在“公田”上所付出的代价,既代表了赋税,也算是向国家缴纳了地租。
西周时期“野”里的公社土地是要定期分配的。当时分配份地有两种办法,一个是遂人法,一个是大司徒法。
《周礼·地官·遂人》中说:
辨其野之士,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菜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菜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菜二百亩,余夫亦如之。
这里所说的“夫”是正夫,即一户之长。假如这个家是五口之家,这个夫就是有父母妻子的,夫自身则是一家的主要劳动力。
“余夫”是和“正夫”相对而言的,意思是剩余的劳动力。正夫的子弟,已娶妻,但并未分居的,亦称作余夫。
“廛”指的是房屋,“夫—廛”表明井田制中的土地分配还包括房屋的更换。“菜”指的是撂荒地,在土地分配中“菜”的亩数不同,正是用以调剂土地质量的不同。
“余夫亦如之”,是说“正夫”分得的田是百亩,而“余夫”则是25亩,这个“余夫亦如之”,指的是“余夫”所分得的田和菜的比例和正夫相同。
即“余夫”上地得37.5亩,以25亩为田,12.5亩为菜。中地得50亩,半田半菜。下地得75亩,25亩为田,50为为菜。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
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郑众解释说:“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
这是适用于都鄙的土地分配制度。所谓都鄙,也就是“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这种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以受田亩数的多寡来调剂土地的好坏。这种土地分配制度,要实行定期的重新分配,其重新分配的时间是三年一换。
“井田制度”是我国奴隶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这种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形式犹存,而性质已变。
[旁注]
岐山 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北部。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
场人 官名。西周设置,掌场圃收入。《国语·周语上》:“场协入。”韦昭注:“场人,掌场圃,委积珍物,敛而藏之也。”《周礼》谓为地官司徒的属官。
物候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诸侯 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西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都鄙 西周时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凡公卿大夫贵戚有功德,得世禄者,皆得以恩泽食邑。
公社 原始社会的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西周时期的公社,在文献典籍中称为“邑”,邑的范围极小,有小至10户人家的,所谓十室之邑。百户人家的公社已算大的了。
[阅读链接]
周文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主,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
他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朝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最后灭掉了商,建立了不朽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