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农业技术及农学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清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生产量,不过整个农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

清代的农业生产较明代有所发展,在农具的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耕地技术和柞蚕放养技术的改进、作物构成、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都有些局部的改进和提高。

清代的农书约有100多部,这些农学成果具有一定影响。

清代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3亿,这就需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更加提升。在清政府鼓励发展生产的政策下,清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水利建设、耕地技术及植树造林等方面较之前代有所发展。

清代出现了一种深耕犁,有大犁、小犁和坚重犁之别。深耕犁的发展,反映了耕作技术的提高。小型农具在清代进一步完善,如稻田整地灭茬的农具辊轴,作用是把田间杂草和秧苗同时滚压入泥,过宿之后,秧苗长出,而草则不能起。

贵州遵义一带有一种名为“秧马”的农具,其形制和作用,与宋元时记述的秧马不同,而类似辊轴,用以掩杀绿肥和杂草。以上农具在双季稻地区作用尤为明显。

塍铲、塍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区水田作业的两种农具,用以整治田埂。这种农具灵巧轻便,能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

清代有一种水稻除虫工具,灭虫效果很好。适应于北方旱作地区的一种中耕除草工具漏锄,其特点是锄地不翻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而且使用轻便。

清代的农田水利工程一般是以水道疏浚为主。1570年,经海瑞主持的一次水利工程后,吴淞江下游基本形成今天的流向。清时为便于节制黄浦江,还在江口建大闸一座。

京都周围附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自元以后时举时废。1725年,京都附近发生特大水灾,清政府曾用较大力量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公私合计先后垦出稻田597000多亩,并分设京东、京西、京南和京津四局加以管理。

到乾隆时,因为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方水少,且过去所办水利收效不大,所以明令禁止以后再在京都周围从事水利营田。

整个清代农田水利是向小型化方面发展。康熙时,有专家力主在陕西凿井防旱,并指出应该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利用地下水凿井灌田,蔚然成风。

河北井灌和植棉有关,植棉必先凿井,一井可灌溉棉田40亩。山西省蒲州和陕西省富平、澄城等地由于地形、地质不同,井水量大小不同,每井灌溉田地数量也不同。水车大井和一般大井每井可灌田20亩,橘橰井可灌六七亩,辘轳井可灌二三亩。

南方井灌较少,但利用山泉灌溉种稻却较普遍,闽、浙、两广、云贵、四川等地,随处都有蓄储涌泉或壅积谷泉的塘堰。

山泉来自高处,便于引流灌溉,为了合理用水并减缓冲激,人们就在下流修筑塘堰加以蓄存,并用栅、闸以及瓦窦、阴沟等启闭宣泄,再随时引入田。

当田面高于山泉,除了筑堰壅水外,还用筒车来提水灌田。在山泉为叠岭涧壑所限时,则用竹筒,架槽来渡越,使山泉能从上而下,由近及远地使用,大大提高了泉水灌溉效益。北方各省也有引用泉水灌溉的,但总的面积不大。

在具体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杨屾的《知本提纲·农则》概括出农业生产的一般耕作程序和一环套一环的原则:耕垦、栽种、耘锄、收获、园圃、粪壤、灌溉之次第,如果能一一详明,自然善于耕稼,产出倍增。这七项是《知本提纲》讨论耕稼的内容。

前四项为粮食作物生产的4个环节,园圃为农家不可偏废的生产项目,最后两者则为粮食作物和园圃生产共同应该注意的环节。并指出一个环节要紧扣另一个环节,对每一环节还提出了质量要求。对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也同样提出了要求。

掌握技术关键是农业生产中应予以重视的又一原则。当时的农学著作中辑载了不少农谚资料,提出了播种时期、前后作的关系、耕地深度、操作时间等问题,对实际生产有很大指导意义。

如说“小满花,不到家”,意思是棉花迟种则不收;“荞麦见豆,外甥见舅”,意思是去年种荞麦之地今年不宜种豆;还有“麦子犁深,一团皆根;小豆犁浅,不如不点”、“天旱锄田,雨潦浇园”等。

当时的农学家认为北方的生产技术关键是“粪多水勤”;南方则是“深耕”、“早种”等。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首要的一个环节,《知本提纲》已有系统认识,指出前作物收获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经过耕耙和风化作用,板结状况可以改变;但“日烈风燥”,水分又损失过多,因之必须“雨泽井灌”补充水分,土壤经过这样的耕作使水、肥、气、热达到协调程度,才对作物生长有发育之功。

耕地技术在清代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北方旱地土壤耕作不论夏耕或秋耕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作法,即浅、深、浅。

《知本提纲》概括了这一耕法:

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渐深,见泥除根;转耕勿动生土,频耖毋留纤草。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的进展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深复耕。深耕在明、清时通常都在八九寸,不超过一尺。二是冻土晒垡。即将表土翻挖,熟化土壤。

清代农作物保持着传统的稻麦和杂粮等,自明代中期玉米、番薯等新作物引进后,对我国作物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玉米引进后,清代中、后期推广普及较快,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基本上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尤其在云、贵、川、陕、两湖、皖、浙等省山区种植更为普遍,甚至在粮食作物中渐占主导地位。

番薯至道光年间已在各地普遍栽种,并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辅助粮食之一。明代引进的马铃薯在清代也被广泛种植。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新作物的引进与广泛传播,人口的繁衍,特别是进入18世纪以后,我国人口不断大幅度的增长,大大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因而也促进了清代多熟制的迅速发展。在当时,“一岁数收”具有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的积极意义。

18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北方除一年一熟的地区外,山东、河北、陕西的关中地区已经较为普遍的实行三年四熟或两年三熟制。南方长江流域一般一年两熟,再往南可以一年三熟。

自实行复种制,周年之内的种植和收获次数就有了增加,而从始用于蔬菜生产中的间作、套种等技术运用于大田生产后,“一岁数收”的多熟种植技术逐渐提高,农作制也相应地更加复杂化了。其中,套种是解决多熟种植的关键技术。

套种的原则,一是除主种作物外,套种作物应选择生长期比较短,相互间有亲和力的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都可以参加进去;二是通过套种争取多收,最主要的技术措施就是要多施肥料。此外,桑间、果间,通过间作、套种、复种等技术,也可增加种植和收获次数。

有的地区为了解决上、下两熟作物收获和播种季节上的矛盾,清代创造发明了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这些技术至今在农村中仍有沿用的。

一是小麦移栽法。小麦人工移栽始于何时,尚无明确的文献可征。但到明末清初,对小麦育苗移栽的时间、方法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

有人认为农历八月初,先下麦种。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进一步指出:

中秋前下麦子于高地,获稻毕,移秧于田,使备秋气。虽遇霜雨妨场功,过小雪以种无伤。

《知本提纲》指出:麦苗等皆宜先栽后浇,如水中栽,就不发旺,每科栽亩十余根,行株距4寸左右,而且要纵横排直成行,以便中耕、壅根、除草和通风透光,这样就能“苗盛而所获必多”。

小麦移栽不仅可以克服晚稻晚收和冬麦早播季节上的矛盾,而且可以减轻或避免虫害、节省种子和使茎秆粗壮不易倒伏。

冬月种谷法。此法是针对秋季因某些原因而错过种麦时期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使农民在麦季无收的情况下仍可以收到早谷子。

河南有些地方农民冬月种谷的方法是,于冬至或冬至前一天直接把谷种播入田中,结果和在瓮内埋入土中处理14天没有差别。

北方旱地抡墒播种。我国北方旱地由于春旱或秋旱影响而不能及时整地下种。针对这种不利自然条件,农民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抡墒播种和抗旱播种的经验。清代农书中记载的方法有:趁墒种麦;抡墒种豆,留茬肥田;晚谷播种;干土寄子。

趁墒种麦的方法,即在秋茬地上种麦,如果有秋旱趋势,必须抡墒下种等雨,不能等雨再种。

抡墒种豆,留茬肥田的方法,即在小麦收割后,于麦茬行间开沟种豆,这样既可利用麦茬护苗,又可利用残茬肥田。此书还提出且割麦且种豆的办法。

干土寄子抗旱播种法也是农书中提出的。北方旱地夏收夏种季节,如雨水不及时,可采取抗旱保墒的措施以适时播种。种晚谷播种办法是,在麦收后浅耕灭茬,即先耪一遍,然后骑垄种之,但断不可耕垄,以免耕后跑墒。

干土寄子办法是,实在无雨,将前墒过之地,或用耧,或用撒,干种在地内候雨。干土寄子法的优点在于比雨后才播种的出苗要早。

清代对通过施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认识更深刻了,如《知本提纲》提出了“垦田莫若粪田”之说。

施肥经验进一步丰富的表现,一是积肥方面,要多施肥就必须多积肥,肥料种类和来源比以前增加和扩大了许多。《知本提纲》将它们分为10类,称为“酿造十法”,也就是积肥的10种方法:

曰人粪、曰牲畜粪、曰草粪、曰火粪、曰泥粪、曰骨蛤灰粪、曰苗粪、曰渣粪、曰黑豆粪、曰皮毛粪。

并分别记述了积制方法和效果。就农家粪肥而言,这10大类已是无所不包了。

还有对肥效的体验进一步加深。《知本提纲》在介绍“酿造十法”中对粪肥等级所表达的方式:一种是用“可肥美”,“可肥田”,“可强盛”的词语;另一种是“一等粪”,“肥盛于诸粪”,“最能肥田”,“更胜于油渣”,“沃田极美”等字句,也反映出农民体会到这些肥料在肥效上有差别。只有肥料种类增多,人们在使用中通过比较试验,才会体会到它们的肥效不同。

在施肥技术上,清以前对施肥的时间、不同土壤应施哪些不同的肥料以及哪种作物最需要哪类肥料,即所谓施肥中的“三宜”问题已有所论述,但到清代通过《知本提纲》一书的总结,使人们对施肥“三宜”的认识就更为明确系统了。

所谓“时宜者,寒热不同,各应其候”,即在不同时期,施用种类不同的肥料;所谓“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病下药”,就是说对不同的土壤,施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所谓“物宜者,物性不齐,当随其情”,即对不同作物施以适合的粪肥。

清代对作物虫害的防治比较重视,认识到害虫不是神虫,而是“凶荒之媒,饥馑之由”,必须消灭之。在虫害防治技术上,也汇集前人经验并加以发展:

首先是人工防治。如蝗蝻、豆虫、虸蚄之类用人工加以捕打,或用炬火驱逐。

其次是药物防治。清时采用的灭虫药有砒、烟草水、青鱼头粉、柏油、芥子末等。蒲松龄的《农桑经》记载说种谷“用信乾”,“信乾”就是用砒霜和谷子煮透晒干制成的毒饵。

再次是农业防治。比如耕翻冬沤,调节田间温湿度,轮作换茬,合理间作,种子处理,选育抗虫品种,调节播植时间,中耕除草等。

最后是生物防治。岭南地区用蚁防治柑橘害虫,当地人把大蚁连窠采归饲养,果农则向养蚁人买来放养于柑橘、柠檬等果树上。

果农们还创造了在树与树之间用藤竹、绳索沟通引渡,以便大蚁在各树之间交通往来的方法。此外,四川临江的果农也买蚁防治柑橘害虫。

作物病害,到清代逐渐被人们所注意,农书中有关记载多了起来,如祁寯藻《马首农言》中就有“五谷病”一章。

用药物治病,直到清末的冯绣《区田试种实验图说》中才介绍了“用雪水、盐水浸种”和“用黑矾当做肥田料”以防治霉病之法。

清代记载涉及植树造林材料的书约有40种左右。这些著作反映了当时的植树造林技术,不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果树的,一般林木仅有片断零星的记述,但由此也可窥见其概貌。

一是育苗造林。首先必须采收成熟树种。成熟的种子,含水量较低,贮藏不易发热腐烂。成熟种子用来育苗发芽率较高。什么树的种子,何时成熟而应该采种,清代人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转垛法造林。于霜降后到春初树木尚未发芽前,在根旁又宽又深地将土挖开,再从树根侧面斜伸下去截断主根,保留四周侧根,刨成一个圆形的根盘;然后在掘开处仍把土盖上筑实。

不太大的树掘断主根一年后即可移栽,很大的树要经过三年。每年掘树根的一面,最后把树起出,用稻草绳捆扎根盘,以固定泥土。

此时暂勿移动,掘土处仍用松土填满,并用肥水浇灌,待至明年二月,运到预定地点栽种。这种方法因准备工作经过时间长,操作又十分细致,因而树木移植后成活率就比较高。

三是插条造林。这一方法无须培育种苗,方法简单易行。扦插的插穗,在清以前的农书中一般都说在早春季节采取插穗。但清代有的农学家认为初冬时枝条中含有养分比较充足,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柞蚕茧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工放养柞蚕最早的国家。明末清初,我国的柞蚕放养技术已逐步进入成熟的阶段,但到乾隆初年才有论述放养柞蚕技术的专书问世。根据清代一些著作来看,柞蚕的放养有两种:一是放养春蚕;一是放养秋蚕,两者放养法基本上近似。

春蚕的放养,首先是选择种茧,选出优茧作为种茧,并按雄雌为100与110或120之比穿成茧串,送温室进行暖茧。“暖茧”系为促使种茧适时羽化而采取的措施。

在暖茧的三四十天里,什么阶段应升温,什么时间温度应保持平稳,又要随着自然气温的变化而调节。这是柞蚕放养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因为暖茧工作必须有丰富经验,所以清代有些蚕农以暖茧为职业,开设“烘房”和“蛾房”。

关于放养蚁蚕采用的“河滩养蚁法”,清代中叶以前就有了。其法是在“活水河边”的沙滩上开挖浅水沟,把从柞树上摘下的嫩柞枝密插沟内,用沙培壅,这样柞枝几天内不致蔫萎。然后将蚁蚕引上柞枝。

“剪移”是放养柞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即蚕儿将柞叶吃到一定程度时,或因叶质老硬,蚕儿厌食时,把柞枝连蚕剪下,转移到另一柞场的柞枝上去。

从蚁蚕上树到结茧,一般要移蚕六七次。蚕儿渐老熟,开始移入窝茧场。采收的春茧准备作种用的,经挑选后,穿成茧串,挂在透风凉爽而日光直射不到之处,以待制种,放养秋蚕。

蚕农在实践中认识到蚕病是要传染的,所以特别强调蛾筐等工具每年都须用新制的。他们又发现改善蚕儿生活条件,可以减少蚕病的发生,所以特别注意保种、保卵和加强饲养管理。

对危害柞蚕的虫蚁,采用人工捕杀和用红矾、白砒等做成毒饵诱杀。为了驱散或捕杀为害柞蚕的鸟兽,蚕农们还创造了一些捕杀工具,如霹、机竿、排套、网罩、鸟枪、鸟铳等。总之,放养期间,蚕农们十分辛苦。

清代的农书约有100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大型综合性农书仅有一部《授时通考》,是1737年由皇帝弘历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国际上也颇有声名。

《授时通考》全书布局,依次分为: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农余、蚕桑八门。该书把天时、地利的因素和“劝课”提到了空前高度,成为主题所在,而生产技术知识却退列附从地位。

全书引用的书籍总数达到427种,远远超过了《农政全书》,但作为农书的意义来说,没有作者的亲身体会,没有什么特殊的新材料。

从清初到道光时,专门讨论一个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而由私人著作的小型农书出现不少。如专论河北省泽地农业的吴邦庆的《泽农要录》、山西祁寯藻的《马首农言》、陕西杨屾的《知本提纲》和《修齐直指》等,都是根据地区需要和特点写成的,在当地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

清中叶以前曾出现了多种专论某种作物、蚕桑或兽医的专业农书,其中有《棉花图》、《金薯传习录》、《养耕集》、《抱犊集》等。

花谱、果谱的种类更多,比较有名的两种花谱,一是《秘传花镜》,一般称之为《花镜》,流传较广,作者陈淏子。

全书共分花历新栽,课花18法,花木类考3个主要部分。书中内容有不少是作者自己的心得和询问得来的经验,甚至有“树艺经验良法,非徒采纸上陈言”的第一手记录。

1708年,康熙帝下令组织一班大臣将明代《二如亭群芳谱》改编成为100卷的《广群芳谱》。这部书内容庞杂,体裁也有所改进,但农业生产意义不大。

[旁注]

海瑞(1515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曾组织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

杨屾(1687年~1785年或1794年),字双山。陕西兴平人。清朝鼎盛时期的农学家,一生重视农业和农业技术教育,长期从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范,成绩卓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业教育家。

第一次鸦片战争 从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向中国走私鸦片,获取暴利,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后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张履祥(1611年~1674年),字考夫,号念芝,号杨园。浙江桐乡人,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属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今山东省淄博市。清代小说家,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清朝大臣,三代帝师。1814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冯绣 河南淇县禀生。他是试种区田成功的范例,所有的耕地在光绪年间已扩大至30亩,又赁地30亩,打大井一口,置汲水机器一台,修建房屋5间,砌积粪池3个,经营规模在8年之内扩大了3倍多。

吴邦庆(1765年~1848年),字霁峰,顺天霸州人。清朝官吏。以拔贡官昌黎训导。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巡视东漕,奏请重浚运河,并复山东春兑春开旧制。数论河漕事,多被采用。

陈淏子 字扶摇,自号西湖花隐翁。清代园艺学家,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花镜》的作者。《花镜》是我国较早的园艺学专著,阐述了花卉栽培及园林动物养殖的知识。

[阅读链接]

蒲松龄知识渊博,通晓中药,熟知医理,对农业和茶事深有研究。他在自己的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药圃,种了不少中药,其中有菊和桑。

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此基础上调制成一种药茶兼备的菊桑茶,既可以止渴,又能健身治病。

蒲松龄就是用这种药茶泡茶,在家乡柳泉设了一个茅草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路人喝茶时,他就请饮茶者讲故事和见闻。

他的《聊斋志异》中490多篇小说,多是经由这样的方式搜集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