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早年岁月

这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他最早的照片。

邓小平 1904 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属龙,他 16 岁离开家乡,至今再没有回去过。

由重庆往北,沿渠江而上,行船约 300 华里,就到了广安。

这里不通火车,在靠船做交通工具的岁月里,广安是很闭塞的。

这条小街宽顶多五米,长不过一华里,是过去广安县城里的主要街道。邓小平是在县城读的中学,如今那学校的老房子已经不在了。

记者:老人家,这个房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老人:这个历史总是百多年了。

记者:这房子过去是于什么的知道吗?

老人:过去呀,过去是个米市,卖米的,现在还是在卖米,还是在卖。那是个广安的九公祠,那个里头是个火神庙,火神庙。那外面是个南昌宫。

(唱词)金广安,黄白莹莹然,桑麻榆枣丰,沃野无闲田。金广安,庶民百姓,忠介质朴,不畏水旱,抗拒凶顽,名冠天府,点染好家园。

邓小平的老家离广安县城还有七华里,在城北的协兴乡牌坊村。

记者:还有多远呢? 孩子们:没多远,就到了,就在前边的树下。天上的宝是太阳,地上的宝是娃子⋯⋯

当地人都把这里叫做“邓家老院子”。

看房子的模样,邓家在牌坊村算是大户人家。邓小平的父亲叫邓绍昌, 民国 3 年时做过县上的团练局长。他的母亲姓淡,是广安县望溪乡人, 16 岁嫁到邓家。邓小平是他们的长子。

(陈贤松 邓小平旧居管理人员)

房子一共是 16 间,那个是他的曾祖父以前修的了, 那个是他祖父修的, 那个是他父亲修的,三代人修成了这么个三合院。解放以后, 1950 年,小平在重庆大西南嘛,把家里人就全部接到他们一起去了,1950 年走的。我们这里 1952 年实行土改的。土改的时候小平写了信回来说,他们家里不回来人了,这个房子就分给贫下中农住,所以分了,就分了四户人。四户人一分开, 他们就变成了八户人。1987 年的 5 月份,叫往外搬,就把这个屋腾出来供大家来参观。保持它的原状,不使它垮。这里头就是它的堂屋了,现在说就是客厅,以前说就是个正堂屋。原来横着有个供神的神龛,神龛上横着一块匾, 一边有四个椅子,两个靠凳,以前就叫拜子台。那是他(邓小平)父亲住的屋,那个是他父亲以前的那个床。

1904 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公历 8 月 22 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里。

(陈贤松)

这个床,就是他母亲的陪嫁床,小平呢,出生就在这个屋,这个床。小平一直住在这个屋,直到离开家就是住的这个屋。

(陈德玉 邓小平远房堂弟邓先远之妻)

记者:阿婆,你们家这个家谱在邓家家谱里是不是最老的一本?

陈:是嘛! 记者:最老的一本,那您拿给我们看看好吗?噢,就这个家谱。邓氏分谱。阿婆你识字吗?

陈:我不识字,我要是识字那些都认得完了。

记者:从这个谱上可以看出来了,他们这一家有记载的是从邓鹤轩开始, 也是明代。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是洪武十三年,以兵部员外郎入蜀,遂家广安。

家谱里还说,邓家在历史上曾经是一朝三驸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这些显赫的家世已无从细考。在邓氏家族,邓绍昌这一房不能算人丁兴旺,到邓绍昌这一代已是三代单传。

大概出于望子成龙的愿望,邓绍昌给他的头一个儿子起名:邓先圣。 邓先圣五岁被送进私塾,教书先生说“先圣”这个名字,对孔圣人有欠

恭敬,于是给他改名邓希贤。这个名字,他用了 18 年。

(邓垦 84 岁邓小平胞弟)

我母亲是非常爱小平同志。她是那个旧社会的妇女嘛。他(邓小平)是长子。因为我那家里当时困难也很多,父亲长期不在家,虽然也有点土地, 我家是个 40 亩土地, 40 亩,在我们那里叫两百挑。五挑为一亩,合成亩

嘛,大概就是 40 亩地,欠了很多债,我父亲长期不在家。母亲当时维持那个家庭是很困难的。她就很希望小平同志长大了以后,来管理家事。

协兴乡离牌坊村五华里,这里五天赶一次“场”,平常很冷清。

顺着这条巷子往里走,现在是乡里的一个办事机关,早年是协兴初级小学的所在地。

中国的旧式教育是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

《古文观止》开始的。邓希贤在这里读了五年书。他的童年是什么模样呢? 传说很多。

(邓垦)

有这样一些故事,都是我妈妈、我姐姐她们讲的。我们那个家乡,有一个姓刘的,是个地主,和我们家和我父亲他们有些来往。那个时候父亲不在家,家里很困难,不是过年过节要写个春联吗?写对子啊。那个地主他有文化,又会写又会画。那时候,就请他写个春联,买了张红纸,请他写个春联。他那个家伙很坏,他就写几句话,挖苦我家里面。我家里面我母亲,我姐姐他们都不识字,不知道啊。他(邓小平)看到了,看到了之后他很生气,把它撕掉,自己又买了几张红纸。他那时还很小啊,自己来写,写个对子贴上去。

从广安到重庆的几百里水路,遥远而又漫长。渠江的水淌了多少年,纤

夫的号子喊了多少年,它记录着这个民族贫苦的历史。

五四运动前后,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些志士仁人倡导的留洋运动达到高潮。法国是比较先进的欧洲国家,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它的影响,很快就遍及全国。

1918 年,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在重庆夫子祠开办了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当时,邓小平正在广安读中学。

(邓垦)

我的父亲在重庆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写信回来,要他(邓小平)去读留法预备班,准备到法国勤工俭学。我父亲呢,极力主张,我母亲舍不得, 不赞成。家里面还有一场争论,最后还是同意他去了。我那时只有几岁嘛, 才开始上学。但是他走的那个情节,我知道,家里都集中啊,欢送他嘛,然后他嘛就很简单地走了。行李,那个时候,四川农村里面出个门,背个包袱, 里面有几件换洗衣服就走了。我那个家离重庆还有二百多华里,还要经过一个合川县。

有了公路,广安的水码头就冷清多了。

1918 年的下半年, 14 岁的邓希贤和他的叔父邓绍圣,还有一名叫胡明德的同乡,一起从这里离开了广安。那时,邓希贤脑子里想的,只是外出学点本事,没有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1926 年他的母亲去世时,邓希贤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

1936 年他的父亲去世时,他已随长征的队伍到达了陕北。父亲为儿子选择了留洋的路,以后的路是儿子自己选择的。

重庆留法预备学校为乡下来的学生打开了眼界。在那里读过书的青年, 后来有许多人投身了革命,其中除了邓小平,还有聂荣臻。在重庆这段日子里,最使他们难以忘怀的是他们的校长汪云松。这个曾做过清朝四品道台的重庆商会会长,是个热心人。他从筹建学校,到为学生募集资金,办理出国签证,都是亲力亲为。建国后,邓小平曾说:汪云松为共和国培养了两个副总理。

(汪毓莉 汪云松孙女)

解放后,第二天,刚解放第二天,邓小平就叫随军西南的方振华和周新岳两个同志到我们家来了。当时我祖父,不大了解这个情况,没去。过了几天以后,曹获秋市长亲自到家里来,就告诉他,邓小平已经到西南了,是西南军区的政委,请你去。我祖父当时听了很高兴,就去了。去吃了饭回来以后,祖父就很高兴,经常给我们谈起,就说是共产党是不忘旧情的,只要你给做了好事,是不会忘记的。他讲到这非常地兴奋。后来(党)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原来是西南军政委员会的监察委员,也是重庆市人委委员、重庆市人大代表⋯⋯

1920 年 8 月 27 日,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的 83 名川东子弟,告别家乡,乘船离开了重庆。邓希贤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沿着这条出川的水道,走出“壶中天地”,眼前是一片从未有过的辽阔。9 月 11 日,他们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据说,启锚的那

天,大雨如注。

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远航,异国他乡的风情,海阔天空的景色,给这些年轻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比他们晚两个月赴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曾这样抒发当时的感受: “出国去, 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 一处处的浪卷涛涌, 奔腾

浩瀚, 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1920 年 10 月 19 日,“盎特莱蓬”号在历经 39 天的海上航行后,终于到达了法国南部城市马赛。

(记者读报)

(《小马赛人报》关于中国留学生抵达的报道)

100 名中国青年人,他们的年龄在 15 到 25 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静悄悄地站在“盎特莱蓬”号的甲板上。

55 年后,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的邓小平重访法兰西。

德斯坦总统对他说:希望您的这次法国之行能唤起您对法兰西的回忆。法国,这个他曾经生活了五年多的国家到底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

呢?

在巴黎的法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一些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档案。不过要拍到那些档案是不容易的,光办手续我们就用了两个多小时。并

非管理人员有意刁难我们,全世界的学者都到这里查档案,万一有些疏漏, 20 年代的那些纸张恐怕是很难保存到现在的。

(字幕:你们要的资料找到了,这些纸很脆,你们必须小心)

(字幕:巴耶)

到法国不久,邓希贤就和他的叔父邓绍圣一起来到了法国西部诺曼底大区的这座小城,在一所中学补习法语。小城的风光有点像四川的广安。对于只有 15000 人口的巴耶来说,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中国学生,在当时的确成了新闻。

(米歇尔·莫尔朗 巴耶市民)

我们很惊讶,我们就像这样看着他们。他们比我年纪大,年纪大一点的同学可能与他们有来往。那时我十几岁,我不知道那时他(邓小平)多大岁数。

是不是 18 岁?

不,那时邓小平先生 16 岁。

(字幕:巴耶中学)

(让·伊夫·博菲斯 巴耶中学副校长)

很可能邓小平先生当时在这个走廊上走过,因为这里没变。你看,这里已经很旧了。

(翻译介绍)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死的这个学校的教员和学生(名单)。邓小平那时候来的时候,这个牌子肯定还很新呢。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巴耶中学的旧校舍还在使用,副校长让·伊夫·博菲斯先生利用我们到来的机会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中国历史课,还启发学生向我们提问。

(记者现场回答法国学生提问) 问:现在还有没有人民公社?

记者:人民公社已经没有了⋯⋯特别是中国的农村改革,效果特别好, 而提倡农村改革的,就是你们巴耶中学的学生邓小平。

其实,邓希贤只在这里读了五个月的书。1921 年 3 月 13 日,在巴耶中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一起离开了学校,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现场读档案)

1921 年 3 月,邓希贤和邓绍圣以及在法国巴耶中学学习的中国学生消费

的明细帐。这一栏是他的洗衣费 7 法郎,这个栏是他租家具的费用,这一栏是学校的一些零散的费用,这些就是其他的一些别的开支,这个月他一共开支 244.65 法郎。

(博菲斯)

我想,他们再也没有中国政府的资助,来维持他们在中学的学业了。这样一笔开支对自费留学生来讲,是很难负担的。于是,邓希贤等 19

名中国留学生不得不离开学校,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重工业城市克鲁梭,在一个名叫施奈德的钢铁厂里,邓希贤找到了一份工作。

(施奈德钢铁总厂专家)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1921 年到 1923 年之间的克鲁梭与施奈德工厂的全貌,是在飞机上拍的全貌,在这张照片上看到这部分都是轧钢车间。

这项工作还是很艰苦的,要把钢条从这里拉出来,然后拖到另一个地方冷却⋯⋯

施奈德钢铁总厂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军工企业。还不满 17 岁的少年邓希

贤,在这里当上了一名轧钢工,工卡里记载,他的报酬是每天 6.6 个法郎。而这样的收入在当时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上学了。中国学生的中间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做工苦,做工苦,最苦莫过“马老五”。(法语“杂工”的谐音)在这里,邓希贤第一次体验到做工的酸辛,体验到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

不久,他辞去了这份工作,离开了克鲁梭。法兰西不是天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经济萧条,大批的复员军人返乡使得法国国内失业率上升,留法学生所面临的是失学、失业和饥饿。1921 年 2 月,

在赵世炎、蔡和森等人的领导下,留法学生中爆发了“反饥饿运动”。来到巴黎的邓希贤,这段时间里,到处寻找着工作的机会。1921 年 10 月,因为一家专门制作扇子和纸花的手工作坊招收工人,困难到极点的中国学生,一下子就去了一百多人。在那里扎 100 朵花可以挣两个法郎。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星期,他们又被解雇了。

(加·雷涅夫人 留法勤工俭学史专家)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厂房,那时都不存在。那时只有农场的房子,在停车场的对面,给工人建了一些宿舍,中国工人住的棚子,一定就在那里。

雷涅夫人所说的那些中国工人住的工棚,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是,夏莱特市的哈金森橡胶厂在法国一直十分著名。

(哈金森工厂老工人)

这个房子一共被烧过两次,原来上面还有一层,最后一次火灾后,就把这一层去掉了,这以后一直就是这个样子。

这间仓库从前是一个制鞋车间。1922 年 2 月,邓希贤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制鞋工人。在这里他结识了汪泽楷、王若飞、郑超麟等一批当时的先进青年, 并和他们同住在一间工棚里。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接触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郑超麟 95 岁原留法学生)

在公共宿舍三十几个学生当中呢,他(邓小平)的年龄最小,除了他以外,恐怕都是 20 岁以上的人了。我们大家都是喜欢他,就是把他当作小孩子, 喜欢同他讲话,同他说笑话,同他玩。

1922 年 6 月,在巴黎郊区布罗尼森林里的这块草地上,赵世炎、周恩来、

李维汉等 18 名中国旅欧学生向一位开咖啡店的老太太租来一些椅子,或就地而坐。“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来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它和中共旅欧支部成为留法学生和华人开展政治活动的领导核心,一批旅欧的优秀青年聚集在了党团组织的周围。

不久,邓希贤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青年团员。第二年的 3 月,他离开了哈金森,工卡上注明的原因是“拒绝工作”。

这时,他已经成为一位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者,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历程。

(邓垦)

他在法国的时候写过信回家,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从事革命活动,不回家了,不能回家了。从事革命活动就不能回家了,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家里。当然,家里嘛,父母特别是我母亲很着急的,就盼望他回家来,旧社会嘛, 老太婆嘛,希望他回家,这一下不能回家了。

70 年代,邓小平曾两次到过法国,有一次他还特意去了巴黎意大利广场边上的戈德弗鲁瓦街,对这条小街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据说他还让身边

的工作人员从小街上的这间咖啡店里买咖啡给他喝。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年他和他的战友们曾经住在这里,并经常到这里喝咖啡。

实际上,这个咖啡店的楼上就是当年旅欧党团组织的机关所在地。 1923 年夏天,邓希贤在这里加入了旅欧青年团领导机关的工作,成为《赤

光》杂志的一名编辑,周恩来就是他的直接领导。也正是从这时起,他和周恩来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法兰西的土地上,一群年轻的战士也正是从这里出发,把目标对向了未来。因为工作出色,邓希贤在同志们中间赢得了“油印博士”的称号,翻看《赤光》,仿佛依然散发着油墨的气味。更重要的是他从此踏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4 年 7 月,因为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周恩来被调回国内。在旅欧中

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 20 岁的邓希贤当选为执行委员,并进入执行委员会的书记局,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 年 6 月,他直接参加组织了为支援国内五卅运动而举行的法国华人示威活动。在这份“告示威华人书”里,他写道,一个沉重而光荣的表示在欧洲反动势力的中心巴黎发动了。我们被压迫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向帝国主义的政府作直接的示威运动!

此时,他的公开身份是雷诺汽车厂的一名钳工。

(访法国雷诺汽车厂专家)

现在我们到了钳工车间,有人会给我们开门。

他当时工作过的车间,现在已经成了雷诺汽车厂展览馆的一部分。专家:这个头需要打磨。

记者:这就是当时邓小平在这儿干活的时候所做的工作。

旅法华人声援国内五卅运动的示威活动,震动了整个欧洲。旅欧中国党团组织的活动引起了法国警方的密切注意,从 1925 年 6 月起,邓希贤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法国警方的档案里。他们查清了这个叫邓希贤的中国青年住在布罗尼一比扬古尔市的卡斯德亚街 3 号,在中国共产党人组织的各种会议上, 经常发言。

(翻译读档案)

执行警察局长的命令,今天早晨 5 时 45 分至 7 时,在布罗尼一比扬古尔对下列三家旅馆进行了搜查。这三家旅馆的地址是:特拉维西尔街 14 号;卡斯德亚街 3 号;朱勒费里街 8 号。搜查这三家旅馆的目的,是为了查找从事共产主义宣传的中国人。这些旅馆的全部房间已被搜查过,上百份中文文件都被查看过。

看来这些人由于发现自己受到怀疑,因此就急忙销声匿迹了。他们的同胞采取了预防措施,丢弃了一切会引起麻烦的文件。

记者:那么, 1926 年 1 月 8 日以后,还有没有关于邓小平活动的记载? 专家:在这个日期以后,再也没有邓小平在巴黎的记载了。

邓希贤走了。他结束了在法国五年多的生活,在警方采取行动的前一天晚上,和另外 19 名同志一起去了莫斯科。在十月革命的故乡,邓希贤进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在那里较系统地学习了革命理论。

“我过去在西欧团体工作时,每每感到能力的不足,以至往往发生错误, 因此,我便早有来俄学习的决心”,“我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 务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这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高潮时期。1926 年底,邓希贤等二十多名共产党员被调回国内。在冯玉祥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他担任了政治处长的职务。但不出几个月,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1927 年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 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冯玉祥也把自己部队中的中共党员“礼送出境”。邓希贤等二百多名共产党员被迫撤离了西安。

1927 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壮惨痛的一年。

那年的六七月间,邓希贤辗转到达武汉,并担任了中共中央秘书工作。为适应白色恐怖下秘密工作的需要,从此更名邓小平。8 月 7 日,他参加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

(邓小平)

那个时候我是中央的秘书,是政治秘书。八七会议的时候,我们住在武昌,武昌三道街 1 号、11 号。那个时候政局变化很大,还是在八一以前就定的吧,一部分人去搞南昌起义,一部分人开这个会,是叫八七嘛,会议是号召搞全国起义,全国到处起来,从八一就开始了。

53 年后,邓小平故地重游,谈起那次会议,他的心情极不平静。正是在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坚决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开展土地革命,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不久,他随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迁到了上海。1927 年底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这一年他 23 岁。

(郑超麟 原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1927 年以后同 1927 年以前情况有不同,中央从武汉搬到上海来,情况变了,那时白色恐怖很厉害,我们中央各部门就不来往了。邓小平和中央秘书处住的地方我从来没去过,并且也不许去。

(黄玠然 93 岁原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那个时候,中央有一个办公接头的地方。那个地方啊,就是中央政治局在那里开会的,邓小平是秘书长,当然他在那里。

记者:老伯伯,到楼上去是从这儿走吗? 居民:可以走的。

记者: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请您带带路。您今年有多大了?

居民:我今年 81 了。过去我们是从外面走的,从外边弄堂,现在因为弄堂已经开了店了,所以不好走,要走就从我这儿走。

(张义渔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根据我们的考证,这个楼上,是 1927 年到 1931 年这段时间里边,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所在地,政治局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儿召开的。

(黄玠然)

凡是中央各部门,大的事情,主要的由周恩来同志解决问题。机关的工作,事务工作,那是要小平同志负责的,两个人不可分离的。

我同邓小平同志、周恩来同志,都在那个地方开始认识的。但是我同他的关系呢,仅仅是这样一个工作的关系。可是不能到他家里去的,他也不能到我家里来的,因为凡是负责同志到哪个地方去,可以到哪个地方去,不可以到哪个地方去,都要上面决定的。因为秘密工作,最怕是发生问题以后受到牵连。

为了在白色恐怖的上海站住脚跟,开展工作,中央提出“以绝对秘密为原则”,要求党的“负责干部职业化”。于是,邓小平当过杂货店的老板, 当过古董店的老板。作为中央秘书长,他熟悉所有中央机关的秘密接头地点, 熟悉上海的街道弄堂。

(刘英 90 岁原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第一次认识小平同志他同周恩来同志到李维汉同志那里谈工作,他那个时候大概是中央秘书长。他们来经常穿的资本家的缎子袍子,穿的马褂,官僚一样的,经常化装,到什么地方就穿什么。到租界上人家穿得讲究,到平民地方人家穿工人衣服,所以人家就不容易发现你,不注意,跟群众一样。

这里也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的一个秘密接头地点,这是它的后门,它的前门开在另一条弄堂里。

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有一次我去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刚从后门出去, 前门巡捕就进来了,罗亦农被捕了。我出门后看见一个扮成擦鞋匠的同志, 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那个时间很危险啊, 半分钟都差不得。我们在上海做秘密工作,是吊起脑袋干革命。

(邓垦)

后来我到上海去求学。临走的时候我父亲要求我,说你到上海去找找你哥哥。我到了上海就找吧。那儿情况很不熟悉,语言也不通,熟人也不多, 找来找去没着落,结果我到当时的《时事新报》登了个寻人启事,就讲:邓希贤兄,我现在已到了上海,住到什么地方,希望你见报以后来找我。因为那时候国民党特务用这种方法抓人的也有,登报用亲戚名义,结果你去找会碰到特务。后来据他们讲,他们还化装了之后,到我登报的那地方来了解, 看有没有几个四川人在那读书,其中有没有一个邓先修。有一天下午,我们四个青年人,都是四川我们的同乡、同学,正在一个小房子里聊天,突然之间进来一个人敲门,就问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个邓先修?当时我想,我在上海没有熟人啊,怎么会有人找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登的报,一看这个面孔还有印象,因为他走的时候我只有七八岁,隔了 13 年了,变化很大,还有点印象。我就看出来了,我说我就是邓先修。他说:好好好,你登了个报我们知道了。

你收拾收拾跟我走,马上跟我走。之后他简单地问了一下家庭情况,那时候我母亲已经去世了,我父亲还在。简单地说明一下,我这次到上海来,是来求学的。他说:不要多说了,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你赶快回去,立刻搬家,越快越好。不仅你自己要搬,而且你那三个同学都要搬,全部离开这个地方。

(刘英)

外面牺牲同志很多,同志之间,见了面非常亲切。我觉得他这个人非常潇洒,很风趣的。他看到我,他就叫我,小姑娘,小姑娘,我实际上比他只小一岁,但是我显得小啊。都是年轻人,可是他很老练,所以他知道事情很多。我从湖南来,我许多东西很闭塞。所以,很多事情就问他。那个时候同志关系非常不同,跟一家人一样的。

1928 年,24 岁的邓小平结婚了,新娘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时比他小两岁的同学张锡瑗。

(郑超麟)

我记得是三桌酒,在中央工作的人,无论领导人或者普通工作人员都来了。我了解一下,这个宴会钱是邓小平自己出的。大家吃完之后,好像菜已经完了,大家还有兴趣再吃,邓小平又另外又来叫菜,让大家吃,我心里印象,大概邓小平家里很有钱吧。

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滩上,在巡捕森严的租界地里,这是一片纯洁、美丽的人间真情。

据说,这对年轻的夫妇,很长时间里是和周恩来夫妇同住在这栋房子里。邓小平、张锡瑗住在楼下,周恩来、邓颖超住在楼上。

邓颖超后来回忆,那时候,常常听到楼下那小两口又说又笑。

张锡瑗出生于河北良乡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1925 年参加革命,在她短暂的人生经历里,曾经参加组织了河北保定的铁路工人大罢工。她死的时候才 24 岁,平生只留下了一张照片。

20 年代末,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军阀之间的混战从来没有间断过。

1929 年爆发了蒋桂战争,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决定在混乱的广西发展党的

武装力量。这年夏天, 25 岁的邓小平告别了妻子,被组织派往广西。(张纪恩 原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离开的时候,我们也不晓得,党也不会公布的,我们只晓得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后来)在报纸上看到邓小平,才晓得他到广西去了,在国民党的报纸上才晓得。

(访一对准备搬家的年轻夫妇) 记者:哇!这个房子真大!

住户:你们找谁呀?

记者:你是这儿的房主人吗? 住户:对,你们哪来的?

记者:我们是北京来的,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我们想拍这个房子。

住户:噢!这个房子啊,这个房子以前听老人讲,这里周恩来也待过, 邓小平也待过,这个地方,中共六大的文件都是这里打印出来的。

记者:你是刚搬来吗?

住户:不,我们搬走了,这地方准备要拆迁。记者:恭贺你们乔迁之喜啊。

住户:谢谢,谢谢⋯⋯

55 年前,邓小平离开这里的时候,窗外是一片什么样的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