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的造陆运动
完全从地质学角度研究造陆运动,始于吉尔伯特,他在 1890 年提出这样的概念。他认为缓慢的地壳垂直运动是造成大陆高原、大陆平原以及海洋盆
地的最主要原因。或者说,是造成地球表面隆起与凹陷的最主要因素。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海退——海水从大陆退回到海洋,使原来是海底的地方形成陆地;或者发生过大规模的海侵——海平面上升,海水向原来是高出海面的大面积陆地发生侵进,海水淹没了大陆,使原先的陆地变成海洋。
如果用吉尔伯特的概念,举一个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的具体实例, 不妨看我国华北及其邻近的朝鲜半岛、辽东半岛、陕西、内蒙甚至到达淮河以北的河南、皖北、苏北的广大地区,在距今四亿年前的中奥陶世以前,基本上是一个海底相当平坦、海水深度不大的海洋,与现在我国东部的大陆架相似。到中奥陶世时,当地发生造陆运动,沧海转变为桑田。一直到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早石炭世时,大陆发生沉降,桑田又沦为沧海。正是由于这一重大的变化,致使从石炭纪到二叠纪的近一亿年间,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出现过滨海沼泽和陆上沼泽,生长了茂密的森林,成为后来丰富的煤炭,至今,这里已是我国著名的煤田所在地了。
如果从现代地貌特点看,以我国为例,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属于地壳上升的大面积隆起区;而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东海与黄海相邻的平原区,都属于下降的凹陷地区。
从历史记载或长期仪器测量结果,也能识别地壳的升降运动。例如渤海北部,河北省昌黎县东边,2000 多年以前,有一座屹立于海滨的碣石山,是观赏海上日出的胜地,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曾登临游览。三国时,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也来到碣石山,游览之余,还写了著名的诗歌《观沧海》。
此后,陆地连续下沉,海水向大陆侵进,碣石山就变成海里的礁石,如今去看碣石山,已经被海水吞没,再也见不到当年的巍然雄姿了。
就地壳沉降看,世界上最著名的低地是荷兰。全国约有 1/4 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平均每年下沉 2~3 毫米,别看这小小的数字,如果加上时间的长久因素,下降的幅度就相当可观了。所以荷兰是靠堤坝过日子的,在这里水利科学也特别受到重视,取得许多重要的成就。相反,北欧的瑞典、芬兰、挪威则是一个着名的上升区,例如位于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波的尼亚湾的海水逐年变浅,1602 年在那里修建的一个可停泊巨轮的码头,不到百年,已经无法使用而放弃了。
升降运动最有趣的例子,莫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塞拉比斯古庙的三根古石柱,它纪录了近四千年来地中海数次升降的变化。公元前开始建庙时,海水远离边岸。到 13 世纪,地壳沉降,海水浸淹,柱子被海水没去一半。18 世纪时,地壳上升,柱子又露出海面,柱面 6 米以下,留下海生动物蛀蚀的痕迹。到 1955 年,柱子的 2.5 米又没入水中了。
由此可见,造陆运动实际上是一个运动的两个方面。升与降,高与低, 往往相伴而生,即所谓此起彼伏的道理。同一事物表现为两个相对方向,既矛盾又统一,使自然界成为和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