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

中国文化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文学、艺术、风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就连我们的日常口语,有许多也是佛教里面的。

**偈。**梵语 Gāthā(偈陀或伽他)的省音译,意译为“讽颂”、“重颂”,或音义并译为“偈颂”,通常由固定的字数和音节组成。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 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涅槃经·圣行吕》上说,释迦牟尼过去世在雪山修道时,曾为了听到“半偈而舍身。这“半偈”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说法“善巧”,有时能以一句演无量法。“半偈” 虽短,但概括了佛教的全部旨趣。南朝陈徐陵《傅大士碑》:“割身奉鬼, 闻半偈于《涅槃》。”艰险指为“半偈”舍身之事。

**世界。**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ātu,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山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当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业障。**恶业能障碍向善的正道,名为业障,亦作孽障,多指前生所作恶 业为今生的障碍。《俱舍论》:“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佛教徒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规范行为或遭遇到的某种为幸,亦常称之为“业障”。民间也有用“孽障”骂人的,意指被骂者是我的祸患或恶果。

**心花。**佛教以本心之清净譬于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本《华严经·六十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萧纲

(简文帝)《又请御进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 后来多用以比喻心情开朗愉快,如“心花怒放”。怒放:大开。

婆心。“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叨,犹如老婆子绕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或“老婆禅”。“老婆心切”,动机未必错,而效果未必好。大慧禅师说:“这一个,那一个, 更一个,虽然若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五灯余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纠缠,不符合禅宗“单刀直入”的宗风。大慧自“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大慧语录》)元·耶律楚材《请智公尼禅升堂疏》谓:“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禅。”按,佛名“调御丈夫”, 说法如“狮子吼”,正与“婆心”相反。今演为“苦口婆心”,意谓反复叮咛,语重心长,是个褒义词。

**野狐禅。**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后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

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 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

**天花乱坠。**由佛经故事“天女散花”衍变而成。“佛告文殊师利,汝诣维摩诘问病时,维摩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而为供养”。(《维摩经》)后来形容讲经说法,感动神天,天花纷纷坠落。如《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 乱坠遍虚空。”后多指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 15:“聚徒一千二千,说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花)乱坠,只成个邪说争竟是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三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安抚巡宫。第二生, 宪皇时西蜀书记。第三生,即今生也。”

**一丝不挂。**佛教用来比喻不受尘世的丝毫牵累。原作“寸丝不挂”。《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与陆亘问答:“陆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师云:‘犹是阶下汉’。”黄庭坚《寄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后亦形容赤身裸体。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黑德传灯录》)最善于“喝”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 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喝棒”、“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

**一尘不染。**尘,在佛教中有二义,一是梵语 rajas 的意译,是极微小的物质,也译作“微尘”,是原子的意思。二是梵语 visaya 的意译,可译为“境”、“境界”。即感官认识和意识的对象,名为六尘,例如色、声、香、味等等。佛教认为这些“尘”或“境”对认识的主体能产生“染”(污染)的作用。这些对象(尘)的各种组合构成不同的烦恼和世间现象,佛教往往把它们喻为尘劳、尘世等。不为尘世等现象所污染,叫作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清纯洁,或不受坏习气的沾染,引申为清高廉洁。

**大千世界。**形容广大而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 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

名叫“婆婆世界”,由释迦年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 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 本来面目常为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稗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 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 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

**不二法门。**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 就是入门的门径:所谓“不二法让”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

《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 31 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劝人弃恶向善的俗语,在宋元时代已经流

行。例如:《朱子语类》卷五九:“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元曲《来生债》:“兀那世间的人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佛教认为:生死轮回,浮沉不定,喻为“苦海”。

《法华经·寿量品》说:“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苦”是生死的果报。经上关于“苦”的说法很多,如“二苦”、“三苦”、八苦”等。“苦海无边”,毕竟还有涯岸;所谓“岸。,指“彼岸”(梵语 qāra)——超越生死的“涅槃”。佛教认为,要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架“彼岸”,必须“回头”,即弃恶向善,“逆生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