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费城新星

费城第一次繁荣兴盛始自建埠之初。当时这座城市被誉为威廉·佩恩的“兄弟和睦之城”。一百年之后,随着革命黄金时代,即富兰克林时代的到来,这个城市的建设达到了顶峰。

尼尔·R·彼尔斯

离家出走的学徒工本杰明·富兰克林历尽艰辛来到费城时,威廉·佩恩建埠之初的第一次繁荣兴盛早已悄然离去,而革命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他做梦也未曾想到:费城的第二个繁荣期竟会以他本人的姓氏命名。在他准备开办自己的印刷所之前,他按照当时文人的时尚为自己撰写了一个墓志铭, 假如日后他在事业上未取得那么宏伟的成就的话,他的墓碑上或许会刻下这些字样:

这里躺着印刷工本·富兰克林, 如同一本没有书页的旧书皮, 封面的字样和金箔已荡然无存, 它为书囊提供了茶饭。

但他的作品将永不消失, 编者的修改润色,

将会再次让它重现。

富兰克林以书籍比喻自己的人生之旅可谓寓意深邃。的确,富兰克林的一生都与书紧密相连。更形象地说,他的一生就是一本书,起初是一张没有书页的书皮,日积月累,书页逐渐充实加厚,而后在封面印上烫金的大字和醒目的标题,成为一本从内涵到装帧都令人爱不释手的精美书籍。不分地域、国界和肤色的人们在拜读这部出自大手笔的经典名作时,都会大开眼界,获益匪浅,要想揭开富兰克林成名成家的奥秘并不太难,只要认真地阅读这部书,了解他一生一世与书本结下的不解之缘,答案就依稀可见了。

在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殖民地时代,北美恐怕很难找到比富兰克林读书更多的人了。从印刷工、出版商、政界人士,直到成为费城一颗耀眼的新星,他每时每刻都在与书本打交道,读书、写书、印书、售书,成了他早期生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富兰克林的记忆里,他似乎天生就能读懂所见到的每一本书,因为在襁褓中时,父母就一边忙着活计,一边耐心地教他说话识字。遗憾的是,他未能受到系统的正规教育,顽童时的两年读书岁月短暂而仓促。他那渊博的学识是从长年的广闻博记、勤学苦读中得来的。但是由于生活所累,他既没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年轻时也没有足够的钱买书。他的读书时间是见缝插针、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的,并长期坚持下来,锲而不舍。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 他卓有成效地把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人物集合在共读会里,交流读书体会,探讨学术问题,后来(1743 年),他又将美洲颇有名望的学者精英汇聚在一起, 组织了北美第一个学术团体“美洲哲学会”,从事医学、植物学、地理学、数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开了美洲学术研究之先河。为了使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们都能够尽情地享受读书的乐趣,他把共读会成员的书籍收集起

来,进行分类编目整理,供大家借阅,后来又筹款购书。1731 年,他终于建立了北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向那些渴望学习的人们洞开了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他也因此而被誉为北美的“图书馆之父”。

富兰克林传奇式的一生确实与书息息相关。书籍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一盏神灯,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引导他从偏僻黑暗的角落一步步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从荆棘丛生、茹毛饮血的荒蛮之地奔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富兰克林渊博的才学和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来自于读书,而他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和驰名世界的作家、思想家则与他编写的那部《穷理查历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富兰克林来说,1732 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年里,他创办的图书馆已经正常运作,效果极佳。《宾夕法尼亚报》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给他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还使他得以参与南卡罗来纳和罗得艾兰等地的报纸业务。另外,他还以安东尼·阿夫特威特、西莉亚·辛格尔等笔名为《宾夕法尼亚报》写了一批稿件,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富兰克林并不满足,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使他可以从世界的任何地方汲取智慧,攻克社会和自然界中的种种不解之谜,并给予人类以有益的忠告。富兰克林认为,这一行为的结果首先应对社会有利,同时也能为自己带来显著的效益。在这一年的岁末,他终于从以“穷理查”的名义编写的历书中找到了这一表达方式。

历书,即排列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主要用来计算日期,有人还用它来解释星象,甚至预测天气和凶吉祸福。历书的边角有空白处,当时的出版人经常插印上一些食谱、小诗、箴言和趣闻等,供人浏览消遣,也可留出一些空白用来记事。在殖民地时代,历书是发行量最大的书,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人家也少不了它。一本畅销的历书可以使编印者一夜走红,财运亨通。布雷德福和凯默都曾编印过历书,前者版面上的空白地太大,而后者则从中印满了谁也看不懂的诗词。经过精心创意和周密策划,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历书》于 1732 年 12 月 19 日正式付梓了,每册售价 5 便士。新历书刚上市就

被抢购一空,两周内加印了三次,每册售价很快就上涨到 10 便士,但仍是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理查。桑德斯”这个名字可能是从被富兰克林视为慈父的老商人德纳姆的记帐簿上找到的,也可能是在茫茫人海中信手拈来,总之,他是一个在人群中随处可见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

但是,“理查”从一出场就显得那样自然纯朴,真实可信,简直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本人的化身。他那幽默实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人主哲理似平具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很快就抓住了千万读者的心。

在开场白中,“理查”以一种质朴坦诚的口吻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为了使大家喜欢我,在此我直言相告,除了为公益之外,我写历书别无所图,但是,这样做将是不诚实的。如今的人实在太聪明了,任何伪装也无济于事。实际情况是,我非常贫穷,而我那贤惠的妻子又十分粗暴。她说,当她坐在那儿纺纱时,我却在呆呆地数星星,这使她无法忍受。她威胁说,如果我再不利用我的书和工具做点对家庭有利的事就将烧掉它们。出版商分给我相当可观的利润,因而我也就开始满足我妻子的愿望。”第二年,理查赚了钱,日子越过越红火,还给妻子买了漂亮的服装和新鞋,他本人也开始注意服饰和仪表。但很快二人就产生了新的矛盾,理查责怪妻子因富裕而变得

疏懒,妻子则指责男性愚昧无知,夫妻俩陷入了无休止的口角之中。这场夫妻论战旷日持久,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林林总总,其实都是富兰克林借“理查”之口向世人阐述自己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处世哲学,话语虽十分简练, 却字字珠玉,发人深省。

“理查”很快就成为整个费城以及宾夕法尼亚街谈巷议的热点人物,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穷理查”。他那坎坷无定的身世牵动着千千万万善良人敏感的神经,他那引人入胜、内涵深邃的珠连妙语也成为劝诫人们回心向善,积极进取的警句格言。“穷理查”的境遇时常变化,夫妻间的口角和调笑也不断出现,从而更增添了人们阅读的兴趣。就这样,历书年复一年不间断地出版,形成了有始无终的长篇系列,最后汇集成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作。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富兰克林在体验事业成功的喜悦之时,有时也必须

承受生活给予他的痛苦的打击。1736 年,他年仅 4 岁的小儿子福尔杰因患天花高烧不退而夭折。这是一个漂亮的孩子,富兰克林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他不能相信儿子就这样悄然离去了。德伯拉悲恸欲绝,无力地坐在福尔杰的棺材旁边,期待着小儿子能起死回生。在教堂后面的一片不大的墓地上,一些亲友聚集在这里,为福尔杰举行了葬礼。泥土渐渐地把那个已获得了解脱的生命覆盖起来,这是人们难以避免的归宿。“从尘埃而来,化灰烬而去⋯⋯”,这些自古以来就在葬礼上吟咏的诗句深深地震撼着富兰克林的心扉。“理查”夫妇以富有哲理性的诗句寄托了他们无限的哀思:

色雷斯婴孩走入生活, 迎候的双亲哀伤悲叹; 色雷斯婴孩被死神夺去, 送葬的双亲则欢欣宽慰。

希腊和罗马对此予以嘲讽, 你们全然是色雷斯人的蛮昧;

但若细细琢磨你们鄙视的习俗,

色雷斯人的蛮昧可能会令智者增识。

痛失爱子的打击使富兰克林夫妇懂得了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变得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夫妻生活了。他们互相宽慰体贴,相敬如宾,慢慢地从悲伤哀痛中摆脱出来。1743 年 8 月 31 日,他们的宝贝女儿萨拉(爱称萨莉)出生了,总算弥合了他们心灵深处的那块暗伤和缺憾。面对把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的夫人,“理查”以快活的语调谆谆告诫:“勤快的母亲养活出懒惰的女儿”,“维护好一把钳子会培养好两个孩子”。

1745 年,垂垂老矣的乔赛亚·富兰克林终其天年,他最小的儿子以其独特的方式来纪念和缅怀辛劳一生的父亲。于是,“穷理查”的历书中又增添了一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闲适的生活和懒散的生活是两回事”;“合适即得体:谁见过系白绸围裙的铁匠”;“井枯了之后我们方知水之珍贵”。这些似乎是老富兰克林为儿孙们留下的最后的教诲。

富兰克林在编织“穷理查”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的同时,煞费苦心地从古往今来的世界各个民族中收集了许许多多俗谚格言,主要是一些有关勤奋和节俭的教诲,经整理后巧妙地汇入历书之中,以飨读者。经“穷理查”之

口说出的劝善之言收到了异乎寻常的巨大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穷理查”说道:“不知者不为过”;“切莫吝惜牧师的圣酒,切勿珍惜面包师的布丁”;“人不占有财富,是财富占有人”;“贪婪与幸福从未谋面, 它们怎么会相识”;“贫穷者企求部分,奢侈者企求很多,而贪婪者则企求全部”;“饿鬼不会嫌面包不好”;“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非为了吃饭”;“傻瓜才会让医生作自己的继承人”;“愚人心在口中,智者口在心里”;“喝酒快者付帐慢”;“完全赞同你的人不值得称赞”;“不进则退”; “谎言有一条腿,而真理则有两条”;“否定自己是为了提高自己”;“崇拜是无知之女”;“最破的轮子嗓音最大”;“写作要有文采,说话力求通俗”;“时间会治愈一切疾病”。这些民谚格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且令人回味无穷,它们随着《穷理查历书》流传到了世界的许多地区。

“贫穷的理查”由于节俭勤奋终于在 1748 年变成了《发迹的穷理查》,

但人们对他的热情一如既往,有增无减。这套历书编纂出版了 25 年之久,直

至 1757 年,富兰克林受托赴伦敦为北美的权利进行交涉,才忍痛结束了历书的编纂工作。但此时,该书早已风靡欧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在欧洲,各家报纸纷纷予以转载,读者踊跃。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处处可以见到印刷在张贴画上的理查的格言,各界人士竞相购买不同译本的历书,作为馈赠亲友的有意义的礼品。在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穷理查历书》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生活必需品。

《穷理查历书》不仅给富兰克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还使他和费城居民获得了不少经济上的实惠。由于该书劝阻人们不要购买无用的奢侈品, 经济界人士认为,它对于促进本地区财富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世界各地对历书巨大的需求量促使富兰克林的印刷业务迅速扩展,这不仅为他创造出了丰厚的利润,还使他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由于印刷历书需要大量纸张

(这种优质的纸张原先主要依赖进口),富兰克林创办了几家生产新闻纸的造纸厂,合伙人中有他早先的伙伴——从北卡罗来纳返回费城的休·梅雷迪斯和那位不慎泄露了办报机密的肄业大学生韦布,他们与富兰克林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富兰克林提供资金和部分造纸原料,他们则向他提供优质的纸张和一部分利润。富兰克林在太太的店铺增设了收购破布、废纸的业务,作为造纸原料的来源之一。在富兰克林的收支帐目中,进项的数额在急剧上升。 “理查”的名声飞出了费城,相邻的特拉华、新泽西和马里兰等地的出

版业纷纷向富兰克林敞开了大门,众星捧月般地把他推到了出版巨头的位置上。富兰克林在印刷出版业声誉鹊起,实力大增,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争相阅读这位费城骄子的书刊和报纸。如日中天的事业为富兰克林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他再也不会为生计而操劳奔波了。当他的主要合伙人戴维·霍尔先生到来后(1743 年),印刷所的事务就全部委托给他代理,富兰克林无需事必躬亲了,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从事为公众服务的事业,他的生命已经越来越多地属于那些爱戴他和被他所爱的人们。

“理查”的妙言绝句出自于富兰克林那支匠心独具、犀利无比的神来之笔,因此,他当之无愧地被推举为宾夕法尼亚议会的秘书。这一年他刚好 30 周岁,而立之年的他把立足点从私人事业逐渐转向为公众谋利益的公共事业上来。这是富兰克林人生经历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步入社会上层, 跻身于官宦政要之中。宦海沉浮,江湖险恶,他将会何去何从?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在盘根错节、尔虞我诈的官场上逢场作戏,随波逐流,甚或与那些贪

赃枉法、营私舞弊之徒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呢?还是保持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忧国忧民的良知良能,为公众利益和人类的进步而奋勇拼争?历史在注视着他。

秘书的工作薪水并不多,但责任重大。富兰克林很快就在议会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和威望,并逐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工作不仅使他得以承揽了全部政府公文和法律文件的印刷出版业务,还使他有机会更广泛地与政府要员和政界人士接触,极大地扩展了他的社会活动领域。当然,官场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反对他的人和令他不快的事情,但富兰克林对此采取了一种十分达观的态度,既不为之烦恼,也很少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他认为:“对于敌对行为,与其烦恼、报复或僵待,不如慎重转移感情为好,其益处自不待言。”例如,当他得知有位议员坚决反对他翌年继续任秘书时,他井没有愠怒不安,而是设法与他接近,以改变这位议员对自己的偏见。他托人捎信向这位议员借一本很珍贵的书(他知道此人确有其书),看过之后又将读书体会和表示感谢的短信与书一同奉还。这位议员发现富兰克林具有不计前嫌的气度和出众的才华,遂转变了态度,主张秘书一职非富兰克林莫属。富兰克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秘书这一位置上工作了 16 年之久,直至他被选入议会为止。

由于富兰克林办事机敏干练,为人正直公道,因此赢得了总督的信任, 也博得了民众的好感。1737 年,他被任命为费城邮政局长,敢代了因玩忽职守、账目混乱而被解职的安德鲁,布雷德福。富兰克林上任伊始就对邮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不仅使各项业务工作井然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设了新的邮政项目,开拓疏通了邮路,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邮政联系,形成了以费城为中心的邮政网络,并设法加强与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邮政联系。这一系列整顿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不仅方便了广大市民,也使邮政局的利润逐年递增。当然,局长一职为富兰克林本人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在发行书刊、报纸和广告等方面。1737 年 10 月 27 日,《宾夕法尼亚报》刊载了一则官方消息:“费城邮政局迁至市场街 B·富兰克林处营业。” 邮局就设在家中,印刷所刚印出的还飘着油墨气味的报刊马上就被邮局的差役们分送到各个报刊网点,再送到读者手中。这二快捷便利的服务方式促进了读者数目的激增,在不长的时间里,《宾夕法尼亚报》的发行量和广告数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当上了局长的富兰克林还不计前嫌地为老对头布雷德福发送报纸,直至两年后邮政副总监亚历山大·斯波茨伍德下令禁止为止(原因是布雷德福的账目长期混乱不清)。

此时期的富兰克林已经承担起了许多重要的使命,但他一向精力旺盛, 富有事业心,从未因责任过重而感到疲乏困顿。他刚来费城时几乎一无所有, 经过奋力挣扎拼搏才从社会的底层脱颖而出,在这一过程中,他已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费城紧紧地连在一起,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他也在改变着费城的面貌,而费城的再度兴盛也把他一步步推上了辉煌的顶点。在富兰克林为费城人开创许许多多不朽业绩之时,他成了费城政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是难以估量的。费城是一座火灾频发的城市,但当局的消防工作却存在着致命的漏洞:防范不严和灭火措施不得力。富兰克林组织共读会成员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取得一致意见之后, 他在《宾夕法尼亚报》上发表了一篇匿名文章:《城镇防火》。作者以一位

阅历颇深的长者的身份向居民讲述了火灾的起因,危害以及消防灭火的方法和重要性。在他的鼓动和组织下,一支 30 人组成的志愿灭火团体建立起来, 消防人员配备了各种灭火工具:皮桶、口袋、绳索和装运物件的篮子等,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常备不懈。不久,费城就建起了数支联合消防队,至此, 费城的消防工作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城市治安是长期困扰费城居民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根据当地惯例,无论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家徒四壁的贫妇,每年都要向政府交纳 6 先令的治安费。于是,警官职业成了令人向往的肥缺。但由于无章可循和管理不善,费城的治安工作徒有虚名,警官中混入了许多素质低下的无赖之徒,整天以酗酒聊天打发时光。他们醉入梦乡之际便成了盗贼罪犯猖獗之时,针对这一状况,富兰克林在共读会里提出建议:挑选一批合格人员长期从事治安工作, 特别要加强夜间执勤;居民按财产多少交纳治安费。这一建议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赞同,并以共读会的名义向当局正式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这项建议终于以法律的形式得以实施。

18 世纪 30—40 年代,北美殖民地兴起了史无前例的基督教复兴运动, 史称“大觉醒”(Great Awakening),这是此前曾席卷欧洲的宗教热潮向北美的转移和继续。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争取宗教自由的运动,它沉重打击了殖民地的官方社会,扩大了宗教信仰自由,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化进程。同时,它也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沟通和加强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所有这些都为日后美国的独立运动作了精神准备。

“大觉醒”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英国圣公会牧师乔治·怀特菲尔德从 1739 年开始在北美各地巡回布道,反响巨大,但唯有费城教友派掌门人把他视作路人,不让他登临讲坛。肩负神圣使命的怀特菲尔德不为所动,毅然在露天广场上宣讲传教。他把“灵魂自由”作为一面旗帜,把陈腐的宗教教义变成一种民主主义理论。他宣称:他要为一切人的得救而祈祷,而上帝的拯救将会降临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人们可以直接与上帝交往而得其恩泽。他正义凛然地痛斥宗教专制和暴虐,反对官方教会的繁琐仪式和教义,主张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突出人的理性。他那口若悬河、声如洪钟的演说似乎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和使金石为开的至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聆听他的教诲。千千万万宗教意识已经淡化了的费城居民又恢复了往日的虔敬和热诚,到教堂作礼拜的人明显增多了。每天晚上,优美感人的圣歌声从各家各户中传出,缭绕不绝。

生来就崇尚自然并成为自然宠儿的富兰克林向来不曾被传教士的布道吸引过,波士顿浓郁厚重的新教气氛和老父诚挚坚定的宗教信仰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清教徒。费城教友派的宽容平等精神则使他学会了直接从上帝那里得到心灵之光的启示,他们家在教堂里的两个固定包厢很少得到他的光顾。一个偶然的机会,富兰克林在广场上聆听了怀特菲尔德的演说,一下子就被这位牧师非凡的气质、美妙的嗓音和极具摄服力的演说内容所深深打动,很快两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这位牧师也被邀请到他的家中居住。藉此机会,富兰克林经常向怀特菲尔德请教有关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牧师侃侃而谈, 其虔诚而又开明的思想主张使富兰克林为之折服。有一次,怀特菲尔德提出要为佐治亚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修建一所孤儿院,富兰克林认为在经济状况较好的费城建院更为合适,故不打算资助这一计划。但当他听了牧师为此计划而做的募捐演说时被深深感动了,遂改变了主张。关于此事,他的自传中有

如下记载:“随着他娓娓讲述,我的心软了,决定把铜钱献出;等他讲到另一激动人心之处,我为原来的想法感到十分羞愧,又决定把银元捐献出来; 而他的结束语讲得是那么精彩绝伦,于是我倾其所有,金币、银币和铜币全部掏出,放进募捐盘。”

信奉自然神论者的富兰克林为“大觉醒”运动的这位杰出领袖印刷出版了布道集,又与当地头面人物们通过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修建了一座堪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相媲美的宏伟壮观的教堂,以供怀特菲尔德和任何宗教教派的教士传教之用。为了管理好这座大教堂,各个教派的代表共同组建了一个托管委员会,富兰克林虽不属于任何一个教派,但由于他热心倡导并参与了教堂的修建工作,也被推选为该委员会的代表。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尽管怀特菲尔德的思想和演说感动并启发了千千万万的北美人,但却未能使他的密友和支持者富兰克林皈依他的教派。富兰克林仍坚持认为:上帝的作用在于创造宇宙和人类,世界既然已经造就,上帝就退而不再干预自然进程和人类行为。他所信赖和依靠的是自己的智慧、毅力、勇气和才能,毋需上帝和天使的庇护和襄助。不过,富兰克林确实从怀特菲尔德身上学到了为人类自由民主事业而奋斗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和充满激情、富有理性感召力的演讲才能,这些对于他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政治活动是大有裨益的。

就这样,这位年轻机敏的印刷工在勤奋艰苦的工作、学习和创造中更加成熟起来,开始步人他生活中的一个辉煌时期。他利用自己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知识、能力和财富,为费城人民做出了许许多多不朽的业绩:创建了北美第一家公共图书馆、组织了北美第一个哲学会、创办了第一流的报纸、杂志以及消防队、专职警察机构、医院和民兵自卫组织,并在邮政和路政建设事业中大放异彩。尽管公务缠身,他在写作和科学研究方面仍取得了不少成果,那部风靡世界的名作《穷理查历书》和他亲手研制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新式火炉就是在这一时期间世的。富兰克林以其在费城作出的卓越成就而声名大振,费城也因富兰克林创造性的贡献而再度崛起。在逐年出版的《穷理查历书》中,他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揭示了穷小子发迹史上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秘,通过言简意赅的格言成语阐述了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哲学家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穷理查”率先走出了一条成才致富之路,千千万万的费城人不仅身受其益,而且纷纷仿而效之。于是,费城便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理查大军”、前进的脚步声中开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