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国三杰》民族之父富兰克林

第一章家境寒微

在许多方面,富兰克林是由他在新英格兰的青少年时代的清教信仰所塑成的。在他这一代人身上,节俭、勤勉、苦干、实用的教育和明显的美德行为等德行体现了清教徒的力求上进的精神。

R·C·西蒙斯

1706 年 1 月 6 日(新历 1 月 17 日)是个礼拜天,在北美波士顿米尔克大街的乔赛亚·富兰克林先生家中,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了。这个健康、灵秀而又极普通的男婴取名为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乔赛亚先生最小的儿子。父亲紧紧抱着新生儿,穿过寒风凛冽的大街,去旧南部教堂接受洗礼,虔诚地祈祷儿子岁岁平安,长大成人。乔赛亚做梦也未想到,此时安睡在他怀抱中的是一个超世绝伦的儿子,他长大后成了赫赫有名的出版商,出世超凡的哲人,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为美利坚民族独立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大师。由于本杰明·富兰克林毕生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而奋斗,创下了留芳青史的丰功伟绩,从而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世界伟人的神圣殿堂,并被历史学家誉为美国“开国三杰”之一,而他从一个普通印刷工一步步成长为世界伟人的经历,则成为所谓“美国神话”的象征。本书的宗旨在于把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详细地展示给读者,以使国人对这位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旷世奇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祖籍是英国北安普敦郡的埃克顿。根据埃克顿保存的资料可以看出,到 17 世纪末叶,富兰克林家族至少已经在这里居住了两个世纪。在历史上,富兰克林在英格兰也算得上是高贵的姓氏,但由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这一族系中的许多分支早已家道中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谋取生计的体面人家。

埃克顿位于英格兰中部的伦敦盆地与米德兰平原之间,地势高平,四季温润,远离都市的嘈杂与喧嚣,是一块静谧祥和的土地。离这儿不远的地方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于是,采矿、冶炼和打铁便成了当地居民安身立命的手段和引为自豪的职业,富兰克林家族也受到这种生活氛围的深刻熏陶。本杰明的祖父托马斯生于 1598 年,那时,他家大约有 30 英亩土地,还有一个不大的铁匠铺。托马斯终身以打铁、务农为业,在祖上传下的基业上辛勤劳作了一生。

在托马斯生活的年代,清教徒运动在英国正方兴未艾。以国王为首的旧贵族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国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国教的教义在性质上与天主教十分相近,它保留了繁杂的宗教仪式,倡导君权神授, 宣扬暴力是罪恶。这一切恰恰与要求变革现状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他们以卡尔文教为旗帜,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一场意义深远的清教徒运动便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清教主张人人读《圣经》,直接领悟上苍的旨意,废除主教制和繁琐仪式,让教会廉洁。托马斯的一家都是清教的拥护者,不仅虔诚信奉其教义,而且积极进行宣扬。面对当局实施的残酷的宗教迫害,他们绞尽了脑汁,巧妙周旋。为了保住家中唯一的一部《圣经》,托马斯把书绑在一张凳子的背面,诵读时派一个孩子在门口瞭望,一旦发现当局的人前来搜捕,便立即将凳子反过来坐在身下。清教精神已经在他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老托马斯辛苦一生,共养育了四个儿子。长子托马斯是家业的继承者, 他为人老成持重,处事有方,曾经在当地出往过一些比较重要的公职,在北安普顿郡小有名气。老二约翰善良纯朴,待人厚道,早年去牛津郡的班伯里谋生,学得了一手染羊毛的好手艺,开了一爿染坊,生意还算兴隆。老三本杰明心存大志,也颇有才气,只是因时运不济,事业和生活都历尽坎坷,因而变得更为清高孤傲。他善于吟诗作赋,喜欢对宗教、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思索探讨。或许是性情相投,或许是出于与兄弟乔赛亚的手足深情,他与和自己同名的侄子(即本书的主人公)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并给予了他慈父般的关怀和重大的人生启迪。

最小的儿子往往是最聪明的。老四乔赛亚生于 1655 年,没上过多少学, 但善于钻研,颇有学识。在他身上人们不难找到英格兰人的许多传统美德: 忠诚、勤勉、坚韧、办事有条有理,严谨守信。乔赛亚天生聪颖灵悟,遇事勤于思考,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常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不到 20 岁时,他娶了年长他三岁的玛丽为妻,从此自立门户,五年之后便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为了摆脱日益窘迫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躲避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疯狂的宗教迫害,乔赛亚的目光由世代相袭的祖居地转向了大洋彼岸的北美新大陆。1683 年夏末秋初,乔赛亚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携妻带子踏上了移民远迁的漫漫路途。故土难舍,生离死别,乔赛亚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大海,坐上轮船。望着茫茫海天和汹涌的波涛,他感到惶恐不安,头晕目眩。经过两个月的日夜颠簸,航船终于到了阳光灿灿、金风习习的彼岸。一踏上波士顿这片肥沃神奇的黑土地,乔赛亚心灵深处突然产生出一种浓浓的归属感,他爱上这片土地,并终生滞留在这里。

波士顿是由首批在此登陆的英国清教徒于 1630 年建立的,因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而得其名。清教徒在英国国内获胜后,波士顿与伦敦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英属北美最大的城市。波士顿三面环海, 与大陆仅以一段不太宽的陆桥相连,是麻萨诸塞的政治、经济和文比中心。英王詹姆斯二世为了加强对各殖民地的集中统治,将麻萨诸塞、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和罗得艾兰合并为新英格兰,并于 1686 年任命安德洛斯为该殖民地的总督,总督署便设在波士顿,使这座城市百业俱兴,面貌焕然一新。

波士顿的兴盛,为前来镀金的移民们提供了机遇。乔赛亚本来打算重操旧业,可发现染色业在当地几乎无人问津,于是毅然改弦易辙,转而经营肥皂和蜡烛制造业。他在米尔克大街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一栋旧房,经过修缮扩建,构筑起了新的家园,虽然面积不大,却功能齐全,既是居家住处,又是生产作坊兼商店。房屋修整完毕后,乔赛亚在门面上高悬起一块蓝色圆球门标,骄傲地向人们宣告:富兰克林一家在波士顿定居了。由于肥皂和蜡烛的销路很广,利润可观,乔赛亚又精通商道,聪明守信,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就成了这座城市里小有名气的商人。

令人遗憾的是,乔赛亚赚的钱不少,但花销更大,因为以算术级数增长的收入转瞬间就会被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吞噬掉了。夫人玛丽五年内又给他生了四个孩子,但其中的两个儿子都未能活过半个月,玛丽也在生下第七个孩子后因产褥热而撒手人寰。半年之后,乔赛亚又娶了 22 岁的阿拜亚·福尔杰为妻。这一结合是和谐美满的,二人珠联璧合,伉俪情深,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共生育了 10 个儿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他们最小的儿子,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排行倒数第三。

本杰明的生母阿拜亚·富兰克林的父亲是当地的首批移民,在波士顿是位很有名气的教师和土地测量员。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阿拜亚是一位极富教养的女性,她贤惠善良,深明事理,外表柔弱而性格坚毅, 来到富兰克林家后便成为丈夫的贤内助和儿女们的好母亲。阿拜亚不仅用自己丰厚甜润的乳汁哺育了众多的儿女们,而且对丈夫前妻的子女也毫无歧视,视同己出。在富兰克林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她不仅给予他生命,抚养他茁壮成长,而且还是他最知心的朋友和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几乎还在襁褓之中,阿拜亚就开始对富兰克林进行启蒙教育。母亲那轻柔而充满深情的话语,给了他最初的人生启迪,母亲慈祥友善的笑魇,铸就了他仁爱慈善、博大宽容的胸怀,母亲那双勤劳灵巧的手,赋予了他不甘沉沦、勤奋努力的意志力和秉性。多少年过去后,富兰克林回想起母亲时曾用无限感慨的口吻赞叹道:“在我心目中,她永远是一位天使!”

富兰克林不知道父亲年轻时是什么模样,因为他出生时父亲已年届五旬了,岁月的侵蚀已使他的两鬓开始斑白,脸面上布满了皱纹。但父亲是个性格开朗,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男子汉,没有被家庭和工作拖垮,也不会向年龄和命运屈服。为了养家餬口,他一生忙碌,致力于务工经商,但他的业余生活仍然是丰富多采的。他对音乐和美术有相当高的鉴赏力,向往政治自由和宗教宽容,还热心公益事业。他为人忠厚正直、公道干练,在当地早已有了名气。四邻八舍发生矛盾纠纷时都愿意请他去调解仲裁,甚至当地的官员要人们也常常前来造访,就一些有关公共事务的问题征询他的意见。尽管他时常被这些冗杂的琐事缠得分身无术,但还是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效力,并乐此不疲。在家里,父亲既是一家之主,又是孩子们的老师和大朋友。由于经济拮据,他没有能力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学费,但他却摸索出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教育后代:他经常请一些有学识并且擅长辞令的朋友前来聚会交谈,话题广泛,涉及到宗教、哲学、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孩子们被允许旁听,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希望在这种具有浓厚学术气息的氛围中陶冶孩子们的情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在父亲的身旁,孩子们的生活永远是快乐充实的。

家里有太多的孩子,又有太多的肥皂,一次偶然的疏忽,富兰克林的一个年幼的哥哥埃比尼泽不幸淹死在盛满肥皂液的大盆里。父母伤心至极,对子女的照料更加细心周到了。父亲每天从柜台上大把大把地收进钞票,又由母亲大把大把地送到食品店、杂货铺,换来须臾不可缺少的生活心需品。用餐的时候是家中最热闹紧张的时刻,一张由父亲亲手制作的侍大餐桌摆在房间中央,上面从来不铺桌布,几张凳子总是被冷落在一旁,孩子们站在餐桌四周就餐,以便可以伸手够到距自己最遥远的盘子。每顿饭即使安排得再丰盛也会被一扫而光,孩子们的胃口总是那么好,对于食品的味道和质量毫不挑剔,父母也从来不会为剩余食品发霉变质而发愁。

由于子女太多,孩子们的年龄相差十分悬殊,最小的妹妹简出生时,大姐伊丽莎白已经出嫁了。在兄弟姐妹当中,富兰克林最钦佩的是哥哥乔赛亚

——一名搏击风浪的海员;最喜爱的是小妹妹简,她的眼睛像绿宝石那样纯洁无瑕,深邃动人。但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父母那美妙动听的歌声。父亲的歌声激越深沉,完全可以胜任教堂圣诗班的领唱。饭后茶余,他经常用优美的男中音唱赞美诗和古老的英格兰民歌,母亲则用轻柔圆润的低吟相伴相随,十几个孩子在一旁动情地听着,时而也轻轻地随唱,陶醉在无限美妙的音乐世界里。米尔克大街那幢挂着蓝色圆球门标的房子里常常歌声不

绝,余音缭绕。

这是一个美满和睦的家庭,物质上虽十分匠乏,却过着富足充实的精神生活。在这种特殊的生活氛围中,人的情趣会趋于高雅,精神和品格也能得以净化升华,从而洗心革面,驱恶向善。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且常常耽于幻想。最初, 他对军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历史上那些伟大统帅崇拜得五体投地,立志要献身疆场,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军事伟业。父亲对他的这一念头感到惊愕不已, 进行了严厉的劝阻。远在英国的本杰明伯伯也多次来信,告诫他不要盲目行事,并寄来他本人整理的关于战争是罪恶的名言警句。后来,富兰克林又喜欢上大海,希望像哥哥乔赛亚那样作一名邀游世界的水手。这一想法日夜缠绕着他,竟使他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关于海的梦: 他是一簇浪花,在海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浪花越冲越高,升腾到空中变成一朵白云,在风的吹拂下漫无边际地四处周游⋯⋯后来风停了,他扑通一声掉入大海,淹没在冰冷漆黑的海水之中⋯⋯“妈妈!我要淹死了!”哭喊声惊醒了全家,妈妈好不容易才把他唤醒,发现他已经把被褥尿湿了一大片。父亲耐心地听他倾诉了海的故事,心疼地对他说:“傻孩子,大海可不是好玩的地方,你知道吗?当年爸爸来北美时在海上经历了多少风险啊!”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钱。富兰克林小时候只知道钱有用,却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它,因为家里从来没有多余的钱给他零花。七岁时,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枚铜币,他喜出望外地跑进玩具店,买了一只期盼已久的哨子。于是,大街小巷响起了他那高亢刺耳的哨音。当哥哥詹姆斯告诉他这只哨子其实很便宜,他至少多花了 3 倍的冤枉钱时,他后悔地流下了眼泪,反思的懊悔远远超过了哨子带来的欢乐。这时候,他才懵懵懂懂地知道一点关于钱的事情: 钱既能使人得到享乐,更能捉弄人。

至要无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虔诚的清教徒乔赛亚一直认为,聪明勤奋、灵气十足的小儿子很适合于从事神圣的教会工作,从伦敦来的三伯父本杰明也持这一看法,还特意把自己多年记录的布道演讲录送给了小侄子。于是,八岁的富兰克林被送到文法学校开始了读书生涯。由于富兰克林对于词汇、文法、写作极有颖悟力,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遥遥领先。但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父亲又改变了主意。他认为,文法学校高昂的费用使家庭难以承受,从事教会工作对他们这个阶层来讲机会也不多,况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当时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贫如洗。因此,不如送儿子到更有实际用途的写算学校去就读。在写算学校里,富兰克林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还练就了漂亮的书法。可能是由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暂时未能开发出来的缘故,他对数学课总是提不起情绪,考试成绩糟糕透顶。有鉴于此,父亲决定结束他的学习生涯。于是,10 岁的富兰克林回到家中,极不情愿地干起加工蜡烛、照看铺面的活计。

富兰克林虽然被迫停止了学业,然而,短短的学校生活已经点燃了他那旺盛的求知欲,读书已成了他人生的第一精神需要,这一习惯必将伴随他走完一生的道路。没有老师指教他便自学。白天工作繁忙不得闲暇,于是晚上打烊后便成了最好的学习时间。他把自己反锁在小屋里,伏案苦读,夜夜不辍。他读的书种类繁多,涉猎的范围也相当广泛,既有长老会教的教义,也有从各处收集来的小册子和通俗读物,还有一些名家的作品,涉及到政治、法律、科技、宗教、文学等方方面面,如:科顿·马瑟的《为善论》、笛卡

尔的《哲学原理》、约瑟夫·爱迭孙的《观察报》、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普鲁塔克的《名人传》等等。这些作品对富兰克林的思想起了重大的启蒙作用,对他人生坐标的定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所说的:这些书“对我的思想可能起着转折的作用,影响着我日后生活中的某些大事”。在这一时期,富兰克林对名人传记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对那些优秀的传记作品常常反复阅读,不忍释卷,从这时起,他似乎已能从前人的足迹和丰功伟绩中汲取人生的动力和丰富的精神食粮。已经结束了的学习生活,在挑灯夜读中又得以延续,好在家中有的是蜡烛,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对于精力过剩、富于幻想的富兰克林来说,日复一日的简单机械的劳动无异于服苦役,他所企盼的是一种带有创造性和刺激性的工作。这一时期, 对海洋的向往仍然时时冲击着他的心灵。每当看到蓝蓝的海水和辽阔的海面,他便会把所有的疲劳和愁苦置之脑后,大海的魅力甚至能激发他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力。他曾经设计制造过一种简易的划水用具——一种扁扁的椭圆型木套,把它戴在手上划水可以明显加快游泳速度,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气力。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还做过一只画着蓝鸟的大风筝,起风的时候,他抓住风筝线悠然自得地在水面上随风漂行,同时享受着游泳和放风筝的双重乐趣。每当这时,他那颗不甘寂寞的心早已离开了喧闹的尘世,完全融入那蔚蓝色的天空和雄浑神秘的大海。

看到小儿子心灵手巧,富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老乔赛亚感到由衷地欣慰。但看到儿子对大海的那种痴迷,又产生了几分忧虑。他担心小儿子也会像他的哥哥乔赛亚那样一去不返,杳无音讯。又怕他好高骛远,在不着边际的幻想中耽误了锦绣前程。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儿子回到现实中来, 学会一些为社会所需要的真实本领,在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上踏踏实实地闯出一条人生之路。

要想让儿童了解世界的玄妙,再也没有让他们到社会上去体察民情更理想的事了。老乔赛亚带着这孩子穿大街走小巷,寻访了木匠、瓦匠、铜匠、刀匠等各个行当,观察他们的劳作和生活起居,借以了解儿子心中的职业倾向。经过一番考察,老乔赛亚发现小儿子对机械制作很感兴趣,时常玩刀弄斧,敲敲打打,制造出一些稀奇古怪而又充满智慧的东西。不过他还发现, 孩子最大的兴趣仍然是读书,他已经把父亲收集的有关宗教论战的书籍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正在他家居住的三伯父带给他的一些手抄的专题小册子, 他也一一拜读完了,还做了笔记和摘要。只要手中有钱,他总是用来买书。今非昔比,他对钱的使用已经十分精通了:先买一套《约翰·班扬文集》, 读过后再到书摊上换一套伯顿的《历史文集》,如此往复,既博览了群书, 又经济划算。权衡再三,老父终于给儿子找到了一份既能把他留在陆地上又能使他心满意足的职业——到他的哥哥詹姆斯那里去当印刷工。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殖民地时代,这或许是能使书报文字与机械发生直接关系的唯一职业了。

詹姆斯比富兰克林大九岁,早年在伦敦学习印刷技术,学成后购买了印刷机和铅字返回波士顿,经营印刷业。富兰克林服从了父亲的决定,并按照当时的惯例与哥哥正式签订了师徒合同,由父亲充当公证人。合同明文规定弟弟富兰克林自签约之日起以学徒身份学习技术,并为其兄弟服务,直至年满 21 周岁为止。学徒期间必须忠实地服从师傅,保守其秘密,执行其命令,

不得酗酒、玩牌、赌博、缔结婚约,所有言行对师傅必须忠顺。而师傅则要指导徒弟学好技术,向他提供饮食、住宿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父亲为富兰克林交纳了 10 英镑学费、母亲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为他密密匝匝地缝制了工装

——一件棕褐色的皮围裙。就这样,一纸契约把亲兄弟变成了师傅与徒弟, 这位未来共和国的缔造者从 12 岁起就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詹姆斯是个争强好胜、精明强干的能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遵循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严格管教约束小弟,有时几近于苛刻。学习印刷技术对富兰克林来说并不困难,他很快就精通了铅字排版、油墨印刷、装订裁切等基本工艺,还能不断钻研思索,对设备和工艺进行革新改造,工友们都很喜欢这位新来的小学徒,只有哥哥总是对他板着一副冰冷的面孔。本杰明很看不惯哥哥那副咄咄逼人的架子,经常回家找父亲评理,而老父总是苦口婆心地规劝,设法使这对师徒兄弟重归于好。

18 世纪初的波士顿虽为大城市,但实际人口只有一万多人,城里的印刷商又不止一个,因此詹姆斯的生意并不太好做,只能印一些宗教宣传品和为数不多的教科书。为了使自己的印刷所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富兰克林开动了脑筋,不断改进工艺,更新版面,提高质量,千方百计扩大营业额,成了哥哥在生意场上的得力助手。但哥哥的面孔似乎并没有多大改观, 好在富兰克林对此已经逐渐适应了。

十三四岁正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年龄,酷爱文学的富兰克林又对诗歌着上了迷,梦想将来作一个大诗人,用隽永凝炼的不朽诗句揭露虚假伪善,鞭挞庸俗黑暗,赞美正直善良,歌颂道德理性。工作之余,他常常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用稚嫩的笔拼写出一些自以为很美的诗句。三伯伯是他诗作的忠实读者,不仅对他备加赞赏,还把自己以前写的诗作手稿(两卷四开本)送给他浏览。但父亲却不以为然,他给富兰克林火一般燃烧的诗兴大泼冷水,告诉他,“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和美妙的意境,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炼的文笔,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哗众取宠,便是无病呻吟。”父亲一向对三哥十分敬重,但这次却用含蓄婉转的口吻挖苦道:“家里有一个诗人就足够了。”父亲的劝诫使富兰克林放弃了作诗人的打算,已经发表的诗作《灯塔的悲剧》和《水手之歌》成了他诗歌创作生涯的起点和终结。在父亲的点拨下,富兰克林的创作冲动转向了散文。散文题材广泛, 形式灵活,是一种十分实用便捷的文体,许多著名作家都是从学散文起步的。富兰克林不间断地进行散文习作,用一种自然朴实流畅的文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诉诸笔端。日后富兰克林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那措辞典雅、叙述条理、逻辑严谨而又活泼流畅的文笔。多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曾公开承认:“散文创作在我的一生中作用极大,是推进我进步的最基本的方法。”

学徒的生活是清苦而劳累的,但这对于富兰克林来说却算不了什么。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体格一向十分健康,精力旺盛,而且也由于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安逸和享乐,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止境地探索尚未发现的真理,不断地增长新的知识和技能,他的身上存在着一种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正因为如此,他常常手不释卷,惜时如金,在他的时间表上,每天 24 个小时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时间 工作、学习和生活安排

早晨( 5 — 7 时) 起床,盥洗;祈祷上帝;考虑一天的工作,订下

当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早餐。

上午( 8 — 11 时) 工作

中午( 12 — 13 时) 读书,午餐

下午( 14 — 17 时) 工作

晚上( 18 — 21 时) 整理什物;晚餐;读书和写作。

夜间( 22 — 4 时) 睡觉

富兰克林严格遵守了这个时间表,并能做到持之以恒。为了再挤出一点时间读书,他接受了一本科学杂志中介绍的素食法,从哥哥那里讨来了膳食费的一半,单独起火做饭。每顿吃些经济方便的素食,如:面包、馅饼、麦糊、土豆片或葡萄干等等,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 既有益于身体,又能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的求知欲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星期天本来是进教堂做礼拜的日子,在家里老乔赛亚对此事一向抓得很紧,可现在哥哥除了工作上对他十分严格之外,对祈祷之类的事情并不怎么上心。于是,每个礼拜日都成了富兰克林的读书日, 日积月累,使他获益匪浅。由于受到新兴宗教观的影响,再加上他的这种特殊生活方式,使他成了一位自然神论者。他承认上帝的存在和上帝在创造人类及天地万物中的决定性作用,但认为世界既已造就,上帝就退而不再干预自然进程和人类行为,宇宙万物将自行按照自然法则运行。这实际上是一种隐蔽的无神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的宗教观。对此,老乔赛亚是难以容忍的,但此时他对儿子已感到无能为力了。其实,富兰克林并不反对做礼拜(他每天早晨都要向上帝祈祷),但他更相信自己的悟性和能力,希望通过阅读和思考,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探索社会和人生,并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造福人类,回报社会。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在锲而不舍的艰苦自学中,他终于搞通了在学校时未能及格的数学,还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更为重要的是,他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在此基础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要做一个正直和善良的人,成就一番对人民和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有益的大事业。为了达到这一崇高的境界,他立誓排除一切诱惑和干扰,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勇敢地走下去。

北美殖民地并不是人间天堂,它虽然不像旧大陆那样充满专制暴政,但昏庸愚昧、保守专横和不平等现象却比比皆是。当时波士顿仅有的两份报《波士顿邮报》和《波士顿报》都是由官方创办的,观点陈旧保守,版面呆板乏味,毫无生气。詹姆斯和一些崇尚自由民主精神的人们决定创办一份全新的报纸,针贬时弊,嘲弄迂腐,追求进步,替那些正在为北美的开发事业流血流汗的人们摇旗呐喊,歌功颂德。

1721 年 8 月 7 日,《新英格兰报》在詹姆斯·富兰克林的印刷所问世了。它以严肃的主题、富于文采的手笔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裁追踪时事,点评热门话题,披露社会内幕,给沉闷的波士顿城带来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新鲜气息。广大商人、作坊主,工匠和市民立即对这份报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时间,该报所报道的许多内容都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活题,报纸的发行量与日俱增。

《新英格兰报》的创办把富兰克林从小小的印刷所引入到了复杂纷坛的社会事务之中。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充满了魅力。他真羡慕那些撰稿人,用小小的笔杆子就可以指点江山,扭转乾坤。于是他也跃跃欲试,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但他又怕遭到哥哥的拒绝,于是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1722 年 4 月 2 日,《新英格兰报》刊载了一篇署名为“沉默的多古德” 的散文。该文以第一人称向人们讲述了多古德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她出生在来自新英格兰的船上,父亲死于航行途中,母亲含辛茹苦将她拉扯成人。后来她跟一位善良博学的牧师学会了写作、计算和缝纫。又与这位恩人结为眷属。但幸福总要有不幸相伴,在有了三个孩子以后她又成了寡妇。该作构思精巧,文辞典雅,犹如一首凄婉动人、如怨如诉的抒情诗,于平铺直叙之中向人们展示了世间的许多美好的品格。作者通过该文主人公说出的一段自白发人深省:“我仇恨罪恶,以美德为友。我主张博爱,宽恕个人的伪善; 真诚地热爱丈夫和所有的人,与专制政府和集权为敌。⋯⋯为了将来,我要扫除一切阻止我为同胞效力的障碍。”

多古德夫人的命运招致了普遍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那震撼人心的呼唤引起了广泛强烈的共鸣,人们互相传阅,以先睹为快。长兄和朋友们对多古德的文章也十分赞赏,这不仅是因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文章的成功也为报纸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但他们并未在意多古德为何方人士, 因为当时的撰稿者多用笔名,而这篇文章又是从门缝里悄悄塞进来的。这类事情以后又发生多次,“沉默的多古德”的稿件无一例外地被采用了,并继续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直到《哈佛学院之梦》一文发表,多古德的真实身份才终于被揭穿。书中的一段内容引起了哥哥詹姆斯的警觉:

贫穷和财富把守着学院的大门。“学问”坐在一个高高的宝座上,只有通过艰难的台阶方能到达那里。无数善男信女依仗父母的钱财架桥铺路历尽艰辛踏入“学问”的圣殿,终于学会了“如何保持自己的优雅姿态和绅士派头”,然后“仍然像个大傻瓜一样返回,变得更加高傲狂妄,自命不凡”。

这样一种伊索笔下吃不着葡萄的狐狸的感受实在与多古德寡妇的身份和性格相去甚远,分明是富兰克林对未能进高等学府深造表露出的遗憾和愤怒情绪,也是他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徒有虚名的“学者们”的一种嘲讽和抗议。多疑敏感的詹姆斯发现了秘密所在,在严厉逼问之下,富兰克林吐露了真情。兄长认为自己受到了小弟的愚弄,于是恼羞成怒,拳脚相加。詹姆斯一直自我标榜信奉自由民主原则,但在自己的小圈子实行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封建家长制。但是,富兰克林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坚毅的性格, 从不会向任何暴力和强权低头,一点点皮肉之苦不仅不会泯灭他心中追求正义和真善美的希望之火,反而更能激励他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永远与专横愚昧、暴虐偏见作斗争。

对于富兰克林兄弟来说,1723 年是个多事之秋,变故迭出,险象环生, 一波三折。

《新英格兰报》对世事的评论和尖刻的嘲讽使广大民众拍手称快,但却深深地激怒了当地的权势阶层,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詹姆斯投入了冰冷阴森的石头监牢。他算得上一条汉子,没有出卖朋友,也没有背叛自己。参事

会还把富兰克林抓去严加讯问,富兰克林不为所动,没有向淫威屈服。不久他获得了释放,因为在当代人看来,徒弟为师傅保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况且当局从这个小伙子倔强的性格看出,他们根本不可能从他身上得到任何东西。

哥哥被捕入狱使富兰克林进一步认清了专制暴政的丑恶本质,也更坚定了他为自由民主原则而斗争的决心,他用自己尚还稚嫩瘦弱的双肩毅然挑起了印刷所的重担。在这一段时间里,“多古德”的小品文接二连三地出现在

《新英格兰报》上,他喜笑怒骂,冷嘲热讽,用犀利的笔触对殖民地存在的政治专横、宗教迫害和言论不自由等丑恶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在一篇题为《〈伦敦日记〉摘要》的文章中指出:“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存在智慧之类的东西,言论不自由就不可能有公众的自由,每个人都不能使用他的权利去损害或控制其他人的权利。⋯⋯凡是想剥夺一个民族的自由的人,必然先从压制言论自由做起。”他在另一篇文章则指出:“一个国家,究竟受伪善地自称对宗教虔诚的人的危害大,还是受公开亵渎神灵的人的危害大。⋯⋯我认为:二者之中伪善的人更有危害,特别是当他在政府中占据着职位时。”接着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疾呼:“把骗子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吧,使受骗者醒悟过来吧!”

数月后,监狱当局把疾病缠身、形销骨立的詹姆斯放了出来,随之下了一道通令:禁止詹姆斯继续印刷出版他的报纸及类似的出版物。这对詹姆斯的个人事业是致命的一击,等于把他逼入了绝境。詹姆斯与朋友们想出了一个与当局巧妙周旋的办法:对外宣布兄弟二人解除师徒关系,今后以本杰明的名义出版报纸,暗地里两兄弟再续签一份师徒契约。这样既可以使报纸和印刷所生存下去,又可以使原来的契约继续有效,弟弟仍然是徒弟,处在哥哥的控制之下。这一时期,本杰明主编的《新英格兰报》越办越红火,在波士顿街头成了抢手货,即使一再扩大发行仍供不应求。两兄弟在与殖民当局作斗争时情同手足,心心相印,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感情和性格却格格不入,利益上的冲突更使他们之间的积怨加深,难以弥合。富兰克林想趁新契约正式签定之前摆脱哥哥的控制另谋出路,而哥哥却四处游说八方设障,使弟弟求职无门,当地官府和教会也把他视为反叛者和异教徒。富兰克林感到自己在波士顿已经没有立锥之地了,于是决定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找回做人的尊严,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创造出自己的事业和辉煌。初秋的一个晚上,细雨靠靠,夜色如墨,一条单桅帆船载着形单影只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消失在迷茫的大海之中。40 年前的这个季节里,父亲乔赛亚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新大陆,寻找理想中的那片乐土。而今,17 岁的富兰克林与双亲不辞而别,他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寻觅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