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商业
教学内容分析
商品和商业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也就是说学生对商品和商业的知识已具有了感性认识,为此,本节教材从生活
实际引入,通过石家庄一处农贸市场的“读一读”内容,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从理性上认识商品和商业(贸易)的概念。
商业中心及其分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二是商业中心的分布。教材从商业中心的历史发展讲起,阐明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销售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从而使学生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与资源、经济、人口、市场、交通条件密切相关。理解了这一点,就为认识商业中心的分布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什么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其原因就在于东部地区比西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关于商业中心的分布,教材指出商业中心分为不同等级。其中,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是要学生记住的基本知识。农贸市场近年蓬勃兴起,不仅在农村,也遍布城市各地。农贸市场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可联系当地实际引导学生分析。
对外贸易的变化发展,是本节教学的又一重点。教材从两个方面阐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是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很快,1992 年的进出口总额是 1950 年的 150 多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15 年来,进出口总额
就增长了 8 倍。1993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 11 位,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另一方面表现在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历史上出口商品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的构成,现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已占到 80%。
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和我国的主要外贸口岸,都属基本知识,需要学生知道。关于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中,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我国一方面进口小麦,一方面又出口大米?这是因为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高于小麦,出口大米,进口小麦,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除了美国、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外,还有我国的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香港地区同大陆的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大陆的一部分进出口商品是通过香港转口的。1997 年香港地区回归祖国后,贸易额会有进一步增长。关于我国的主要贸易口岸, 应指出的是除沿海的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外贸口岸外,近年随着大陆沿边城市的对外开放,边境省区的许多边境城镇也成为进出口贸易的开放口岸。
本节需要理解的知识是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需要记住的知识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需要知道的是商品和商业活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变化。
本节的能力要求是初步学会从工业、农业、人口、交通等方面,分析某个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初步学会分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图”和“我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图”的能力。
本节的思想教育要求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外贸的发展, 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教学纲要
一、商品和贸易 1.什么是商品
2.商业和对外贸易二、商业中心
-
形成的条件
-
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服务区)
-
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品集散
-
-
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
三、对外贸易
-
历史上的对外贸易
-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
-
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很快
-
同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3.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
历史上出口商品以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
-
现在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
主要贸易对象
-
美国、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
-
香港地区和台湾5.主要外贸口岸
-
-
沿海的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外贸口岸
-
一些边境城镇成为进出口贸易的开放口岸
教法建议一、有关商品和贸易的教学。
什么是商品?可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读一读”和课文第一段,由学生自行得出商品的概念。并让学生联系实例说一说什么是商品,什么不是商品。例如,农村的学生可联系家里种的蔬菜、粮食或瓜果,拿到市场上出卖的是商品,供自家吃的不是商品。
什么是商业,也可以采取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议一议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行得出商业的概念,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同国外做生意,叫对外贸易。
二、关于商业中心及其分布,尽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我国历史上商业中心的发展,可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等。
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需要理解的新知,教师要着重讲解。
全国商业中心的分布,可先让学生在“我国重要商业中心分布图”上, 说出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有哪几个。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这就要求学生联系前面讲过的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果教学时间允许,教师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个或几个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如分析为什么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要求学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几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于集贸市场的发展和作用,可联系当地实际进行教学。为此,教师最好在课前作一些调查,了解当地农贸市场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前景,以使课
堂教学更加生动。
三、关于对外贸易变化发展的教学,可充分运用比较法、读图思考等方法进行。有关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和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教师不宜多讲,最好引导学生读“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图”和“我国商品构成变化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对比,自行得出结论。例如,让学生在进出口总额增长图上算一算 1992 年的进出口总额是 1950 年的多少倍,由此得出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很快的结论。再如,让学生在出口商品构成变化图上, 将 1992 年与 1952 年对比,看一看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有什么不同,由此得出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
四、“想一想”的答案是: 1.“想一想”(一)的答案:
-
因为东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人口多,海陆空交通都比较便利,所以商业中心比西部多。
-
略 2.“想一想”(二)的答案: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生
产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工业制成品除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产品供给出口。这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好处,出口工业品换取的外汇,可以进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等商品,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