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共讲述了农业的三个部门,即林业、牧业和渔业。在我国农业中,牧业的地位比林业重要,仅次于种植业;在本节教材中,牧业也是重点。但是,根据我国称呼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约定俗成的顺序,本节教材仍先讲林业,再讲牧业和渔业。本节教材教学时只能用一课时,但却要讲
述农业的三个部门,为此,编写教材时注意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在知识量的处理上,尽量减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而加强对学生观念的培养,因此教材中具体的知识点并不多;第二是在林业、牧业和渔业三者份量的处理上, 突出牧业,而林业和渔业只要求学生作一般性的了解。
关于林业,教材紧扣大纲的要求,以“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黑色标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讲了三点:(1)从森林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引出林业的概念;(2)我国是世界上缺少林木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后两点的编写都旨在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培养。教材讲第二点,先指出我国历史上森林资源非常丰富,而造成现在少林的局面,主要是人为原因。通过这样编写可以激发学生珍惜和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教材讲第三点,交待了两条线,其一是国家根据多方面的需要,有计划地建设速生丰产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其二是开展全民植树运动。这两条线集中指向一个结果,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为配合学生学习这段内容,教材还附了题为“‘141’绿色工程”的阅读材料。这样编排, 希望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已取得的举世无双的成就,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教材中列出的“1992 年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表,一方面使学生简单了解我国林业生产的现状,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了解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几种重要的林产品,从而认识到林产品的多样性。教材接下来安排的“想一想”, 也是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经济林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牧业部分,共有两段教材,分别交叉讲述了我国两类不同性质的畜牧业。第一自然段,教材在交待了畜牧业的概念后,讲述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以及各类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生产对象。这里出现的我国四大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是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述两类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讲起畜牧业,人们一般只联想到天然草场上的牧区畜牧业,而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却是农耕区畜牧业。本段先写农耕区畜牧业,后写牧区畜牧业,也是为了突出农耕区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还安排了素描图“养猪场和放鸭”以及介绍养牛业的阅读材料“农耕区畜牧业一瞥”,让学生了解我国农耕区畜牧业生产的多样性。讲牧区畜牧业的作用后,教材接着指出了牧区正在以多种方法,提高生产能力。因为我国有广阔的天然牧场,牧区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将使我国畜牧业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材以“水产业”为黑色标题,来讲述我国的渔业,基于以下考虑;(1) 渔业和水产业两个概念包含同一内容,只是所用的场合不同:渔业多用讲农业的五个部门,水产业多着眼于生产;(2)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渔业多强调传统,水产业多强调发展;(3)随着我国技术、经济水平的发展,水产养殖在我国渔业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提高;(4)符合大纲的要求。本部分教材在交待了水产业的概念后,主要讲述影响我国水产业生产的因素和我国水产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影响水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水域,所以教材首先讲述了我国可供发展水产业的水域的分布;其次,教材从影响水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分析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原因。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两段“想一想”,让学生通过思考和通过具体材料分析,了解在我国的水
产业中,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以及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分别占有的地位。
教学纲要
一、林业
-
林业的概念
-
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
-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二、畜牧业
-
畜牧业的概念
-
我国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及其生产方式和生产对象
-
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三、水产业
-
水产业的概念
-
我国有发展水产业的优越的水域资源条件
-
影响水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教法建议
一、牧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其次是林业、渔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二、对于林业部分的教学,首先应抓住两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念教育。第一,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且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教学时可利用有关资料和发生在学校周围的实际事例,使学生了解我国长期存在的毁林开荒和对森林资源重采伐、轻培育的不良现象。然后向学生说明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最好用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所面临的危机局面,从而让学生自觉产生珍惜和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的意识和行为。第二,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教学时可分别从林业生产和全民植树运动两方面(搜集数据并利用教材中安排的阅读材料),向学生说明我国植树造林的成绩,让学生了解我国已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从而振奋学生的精神。然后,将话题转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 3 棵~5 棵上来,使学生明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的行列。其次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林业生产分别营造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作用和意义,其中的薪炭林是为了解决某些农村地区农民的柴薪问题,以减轻农民因柴薪需要而对林、灌木及自然草皮的危害。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1992 年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表,完成小栏目“想一想”,使学生了解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多种多样的产品。
三、对于畜牧业部分,教师应紧紧抓住我国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比较来展开教学。教学时可采用列表的方法,分别从分布、生产方式、生产对象、主要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我国的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教学过程中,还要完成以下三点:(1)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图,使学生掌握我国的四大牧区及其优良畜种;(2)让学生了解我国广大牧区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现在正在改革生产方
式,提高生产水平;(3)我国农耕区畜牧业生产对象的多样性。
四、对于水产业,首先要解释水产业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讲渔业却用水产业为黑色标题,然后应抓住两点进行教学。第一,我国有发展水产业优越的水域资源条件。在列出我国可供发展水产业的海洋水域和大陆水面(主要是湖泊和河流)后,要强调可供发展人工养殖的场所,并突出人工养殖在水产业尤其是淡水产品中的地位。第二,影响水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教材中关于我国东南部水产业比较发达的诸多因素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影响水产业发展,除自然条件外,还有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影响一种地理现象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而加强学生地理分析的能力。教学时,要结合教学进程,指导学生完成两个“想一想”。第一个“想一想”的第一问是为了巩固教材中的知识,其余各问是为第二个“想一想”做铺垫,使学生对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有大致的了解。通过第二个“想一想”,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水产业中,海水产品的产量比淡水产品的产量大;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分别在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中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