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热气球

在公元前 2 世纪,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蛋壳制作了微型热气球。在那个时期写的《淮南万毕术》一书里提到:“用一个鸡蛋,敲开一个小洞, 把里面的汁液倒出来,然后把点着的艾蒿放到蛋壳中,待大风来时,举到空中,它就会随风高飞而去。”

艾蒿是一种十分普通的野草,干草秆可以当柴烧,也可碾成粉末后作为香的燃烧剂。

在我国的著作里很少提到应用热气球的原理。也许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而不再去注意。但在中世纪,热气球实际上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应用。在欧洲的编年史里多次提到龙状的热气球,它们或者作为一种信号,或者作为蒙古军队在公元 1241 年里格尼兹(普鲁土城市)之战中使用的军旗,其制作原理完全可能来自我国。

一位于公元 1939 年至公元 1949 年侨居中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名叫彼得·古拉特的外国人,目睹了放纸扎灯笼状热气球的情景,他写道:

“在雨季到来之前的关键的 7 月,有许多节目。稻子已经种下去了,人们没有多少事可干。年轻人在晚上不是跳舞,就是放‘孔明灯’(一种点亮的灯笼)。在白天,到处可以看到年轻人在一起用粗糙的油纸扎着气球。扎好后放在阳光下晒干,到晚上就可以用了。人们成群结队地赶来观看。一小捆点燃的松明(松树枝)系在气球的下面,气球徐徐上升。气球飞得越高, 就证明放气球的人运气越好。有些气球的确飞得很高,像红星那样在夜空中漂浮达好几分钟之久。最后,整个气球被点燃,掉了下来。有时差不多有 20 来只气球在夜空中飘动。这种活动一般约持续两个星期,这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