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命运

但知识从来就是高高地被置于人类精神的殿堂之上吗?看来不完全是。欧洲中世纪曾废黜了教会学说之外的其他异端知见;公元前一世纪的中国秦朝,也发生过“焚书坑儒”的悲剧事件。看来,知识的命运并非永远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在人类风雨兼程走过的长路上,知识竟也有坎坷多舛的时候。

但认识到知识的永恒价值,终究是人类理性精神的体现。唯有当人类的足迹偏离了理性的航道时,知识的厄运便接踵而至了。幸运的是,这样的时候并不多!瞧,“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场著名的践踏知识、蹂躏文化的灾难运动一结束,中国人就迎来了一个尊奉知识、高扬知识的新时代。许多人都会记得 70 年代末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在“读书无用论”中长大的一代年青人,在苍白的青春过去之后,突然感到久违了的知识是那么亲切!他们捡回书包与书本,从 ABC 重新学起,一时间知识成为中国人的焦点话题。在 70 年代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年轻人手里都同时捧起了一本报

告文学,读得如痴如醉,这就是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受尽屈辱的中国知识分子从此成为社会瞩目的中心,陈景润这个名字一时间出现在所有中小学生畅想攀登科学高峰的作文本上⋯⋯整个中国如梦方醒:走向现代化,离不开知识。

对于所有辱没过知识的时代与民族,“文革”以后的知识至上热是一个绝好的劝告,它说明知识价值的永恒性与不可侵犯性。

那么,说着说着就到了今天——今天,我们的高考热、考研热、考博热, 当然是承袭着 70 年代末的读书热而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听听,认真看

看,或许我们可以辨认出两个年代依稀的区别来。近 20 年来,上大学这根弦虽然越来越紧地绷在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从未松活过,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大学校园里有了“六十分万岁”的口号?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一跨进大学校门便忙着做生意打工赚钱在校外租房谈恋爱?知识价值看来在这十年间确有变异。

记者报道说:中国大地在处处“热浪”(炒股热、汽车热、住房装修热、减肥热等等)起伏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考研热。1996 年,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 4·63 万人,报考者却多达 20·4 万人,达到 1981 年我国建立学位制度后的最高峰。与此同时,“考博热”也正在升温。

当然,考研、考博之热比炒股、汽车以及减肥之热等等更值得我们惊喜与欣慰,它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向高层次迈进。

但是,现象之下埋着让人担心的隐忧。一位大学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目前考研的热浪背后,正是学术冷的空气。考研热并不能反映知识的尊贵, 相反,知识价值在跌落。

为什么呢?教授们说:到社会机制上找找原因吧!

中国人经历过惨痛的教训,所以尊重知识已成为 12 亿中国人咬定的事实,社会于是形成了高学历高报酬高职位的选择机制,这样,进而便奠定了以高文凭谋求好工作的心理动因——答案就在这里:读书,直接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读好书,而是为了迎合社会这部大机器的筛选机制。于是,在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多达 70 余万的巨大就业压力下,择业竞争演化得异常激烈,为了留在大城市,考研就成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

北京一所著名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有人解释说:好学生不考研,考研不是好学生。此话或许片面,但是, 好学生都到哪里去了?答案是:一是出国,二是找到满意的工作。专家认定: 90 年代的考研大军,素质已远不如 80 年代。

这当然是一种悲哀,但事情还不止于此。大学教师们认为:真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中间,普遍持着一种“既已上研,何必读书”的时尚。据说:一所著名大学经济系的博士生们,有一半以上在校外租房住,有人三个月没进过校门。他们个个都说自己很忙。忙些什么呢?不是忙课题,忙论文,而是忙生意。

硕士因此不硕,博士因此不博,读书沦为一种手段。当然,这不是读书在今天才有的命运。很久以前——自中国唐朝确立起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读书人就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了与读书的本意相悖的道路上去。本来,唐太宗设立科考,目的是要尽囊天下之土,让优秀杰出的人才为李家王朝立功出力。相传太宗李世民看着中选的进士们鱼贯而入,心中洋洋得意,不禁脱口而出: “天下之士,尽入吾毅中!”然而一旦这样的选士制度确立起来且固定化以后,读书人的目的也就容易变异了。读书可能不再是为了博取知识,而是为了进阶、升官。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就像一根从未放下过的指挥棒,让多少读书人守着青灯黄卷,熬白了少年头!我们在书上读到过范进似的疯狂,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进大退,尽在开科取士的那一瞬间确定。据说,自唐至清的 1000 多年间,历史上考取进士以上的读书人,仅有 10 万!而 1000 多年来,为科举考试奔劳一生的人,何止百万、千万!这就是知识价值的一次大规模的异化,一次大规模的颠倒。

“读书”这一件事情被抽去人文精神,看来古已有之。知识在这些时刻变得不再甜蜜,而让人感受到一丝苦涩。这就是知识的复杂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