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漂泊

——对于时尚的追思之一陌生的不是狂热

谁也没有想到:90 年代的最初几年,以如此飞快的速度诞生了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群体——追星族。

以“族”命名当今中国各种各样的人群,已经是一种时尚,譬如“工薪族”、“上班族”、“打工族”等等。但“追星族”毕竟不一样,它们是最年轻的一族。

最年轻的这一族,以虔诚追逐为特征。这种气息弥漫在各个学校里那些刚刚懂得憧憬的孩子们脸上。他们用最心爱的笔记本——很多年以前这些笔记本是被上一代的哥哥姐姐们用来记叙最神圣的心灵独白的——一字不差地抄载歌星们的血型、出生年月、籍贯、个人经历以及歌星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歌星们“最喜欢的一个人”等等之类。他们拿出比背诵考题更认真的劲头来记诵这些内容;在课余时间争相交流信息,密切注视、追踪歌星们的最新动态,狂热地搜集歌星的一举一动,把零花钱或早点钱攒积起来购买昂贵的歌星影集。歌星们若隐若现的私人生活更是孩子们陶醉的话题,歌星在银屏上的一颦一笑乃至蛛丝马迹都能引起他们狂热的遐想;常常围绕歌星的一个什么问题,他们会认真地探讨、争论,直至得出结论。

报上说:当香港歌星刘德华来北京演出时,一个女孩子为了买到进入工人体育场的高价门票,毅然去医院卖了血⋯⋯

这是一件在大众中引起震惊的事。大人们直到这时,才猛然发现孩子们走得太远了。孩子们在付出代价,血的代价。

是什么使孩子们的心如此躁动?检讨起来,正在做着父母的这一代人也曾经狂热过——当年有过“学雷锋热”、“上山下乡热”、“自学成才热”⋯⋯ 事实上,哪一代的青春没有狂热过呢?青春是属于激情的,属于澎湃的热血, 属于狂荡的冲撞,属于憧憬、遐想与浪漫的梦。谁忍心遣责青春犯下的过错呢?青春拥有特权。青春的特权是冒险,是冲动,是大无畏,是寻找一个神圣的对象以抛洒方刚热血。

青春需要狂热,青春还需要偶像。20 世纪初的青年人,心中的偶像是鲁迅、李大钊、陈独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的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是刘胡兰、董存瑞、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卓娅与舒拉⋯⋯到了 80 年代初,青年心中的偶像是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偶像,是一种风范, 是一根标杆,是一个目标,是青春坚韧的内力与喷薄的源泉⋯⋯

一代又一代的青春走过不同的青春偶像,这一切并不令人陌生。那么, 今天的孩子让人陌生的到底在哪里?

歌星们在舞台上潇洒地来回,迷离的灯光落进眼里让他们的目光更显多

情动人;他们的装束总是领导着潮流;他们容颜亮丽,歌声轻柔⋯⋯仅仅因为这一切,便足以让孩子们将自己的心腾挪出这样大的空间,专门由他们来占领吗?这些年轻的心,应当是多么纯洁、多么沸腾、多么开阔啊!他们应当容纳的是崇高的信念、美好的理想以及深刻的人生准则啊——老一辈肯定在这样慨叹。

让人陌生的就在这里:今天的孩子心中的偶像竟然那样轻——不具备生命的质量与重量;与这一个世纪里所有年代的青春偶像相比,他们都更没有内涵,更加表面化,更加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