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学的钥匙盒

从日本回国已过 3 个月,经常萦绕于脑海的既不是和式餐馆桌上蘸着酱

油加芥末吃下的生鱼片,也不是不以时速 210 公里为满足的新干线铁路系统,而是我作访问学者时的名古屋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研究室的钥匙。

去日本访问,刚到文学部时,是由日本教授带着去的。去时已有人,没去想大家怎么进的研究室。有一天早晨我先到,三层东洋史学研究室的六间房内皆无人,门紧锁着,我只好站在走廊中间等着。等了有 20 多分钟,来了一个人,个不高,挺友好,他见我等着,问了声好后,马上招呼我随他下楼。后来他自我介绍说他是研究室的院长,韩国人,叫安都根。我想,这个名字好记,1909 年在我国哈尔滨站刺死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朝鲜爱国志士,就是叫安重根,仅一字之差。

来到学部一楼楼梯口,推门走进大门右侧门房,这是一间传达室,靠墙是一面大柜,像我们国内的信箱柜,横竖几十个小箱整齐排列其中,每个箱各有一扇小玻璃门,又各挂着一把号码锁。透过玻璃看到里面有一个个沉寂的钥匙盒,打开锁就能够取出里面那个盒子。为预防错乱起见,每扇门下贴有标签,写着某某研究室的名字。一个学部几十个研究室的钥匙全在这里。安先生走上前去,手握东洋史学研究室标签上的号码锁,低声告诉我暗

号是“2670”,按下这 4 个数字,开锁就可取出钥匙盒。他这么说着做着, 在传达室里登记,然后我们手端盒子,上了三层,取出一串钥匙,打开了我们想进的院长读书室。安先生还告诉我,每天谁最后离开研究室,在检查各房门是否关好之后,下楼再将钥匙盒顺便锁进传达室的柜箱里。

日本大学之下设学部,学部之下设研究室,所有教学研究活动都立足于研究室。每个研究室按学科设立,相应资料分置在几个房间里。我所见到的书,从线装书到考古发掘报告,从汉文书到和书再到洋书,从书籍到报刊, 均供大家自由取用。我是一个外国人,专门来东洋史学研究室搞课题,知道如何取钥匙盒开门后,一年之内无论哪一天,国家公休或者“三连休”,学校四季放假或者“秋祭”活动,在文学部规定的每天 8:00—22:30,我都可以自己取钥匙上楼查资料写作,从不为钥匙之事找人等人。既使是日本教授的研究室,也可以开门取书,而不必忌讳他在或不在。

一个铁质的盒子被用来放钥匙,被用作体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一种器具, 这种习惯被人们自觉地遵守着、执行着。这种铁盒结实,有棱角,还有些分量,其他地方并不是找不着,但是要同样去做,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我不是日本大学研究室的主人,却深感那里自由取放钥匙,为的是给人以方便。这样做有无副作用,我不清楚,但我想,在日本那样讲效率讲便利的国家, 只要是利大于弊,事情就会被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