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尼斯——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古名“邗沟”、“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省及天津、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春秋吴国开凿,隋代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而且连涿郡,元代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以来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的功能。

历代开凿的史实缘由

于东南吴国的国君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不断地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至淮安附近的末口,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千米。

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

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形成大运河的中段,取名“山阳渎”。在长江以南,完成了江南运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

实际上,江南运河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早就用于漕运。

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

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3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

隋代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至京口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和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

黄河以北开凿的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直达涿郡,这个工程是分步实施的。

一是开凿东通黄河的广通渠。隋朝开始修建的一条重要的运河,是从长安东通黄河的广通渠。隋代初期以长安为都。从长安东至黄河,西汉时有两条水道,一条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条是汉代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

渭水流浅沙深,河道弯曲,不便航行。由于东汉迁都洛阳,漕渠失修,早已淹废,隋朝只有从头开始打凿新渠。

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改善长安和黄河间的水运。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难满足东粮西运的需要,3年后又不得不再一次动工改建。

这次改建,要求将渠道凿得又深又宽,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在水工们的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竣工。

新渠仍以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达150余千米,命名为“广通渠”。新渠的航运量大大超过旧渠,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大量富余。

二是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隋炀帝即位后,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到洛阳,这就更加需要改善黄河、淮河和长江间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粮北运和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605年,隋炀帝命宇文恺负责营建东京洛阳,每月派役丁200万人。同时,又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此外,还征调淮南民工10多万扩建山阳渎。此次工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通济渠可分东西两段。西段在东汉阳渠的基础上扩展而成,西起洛阳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穿过洛阳城南,至偃师东南,再循洛水入黄河。

东段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上的板渚,以黄河水为水源,经开封及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等县。再向东南,穿过安徽的宿县、灵璧和泗县,以及江苏的泗洪县,至盱眙县注入淮水,两段全长近1000千米。

山阳渎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径直向南,至江都西南汇入长江。

两条渠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凿的,并且两旁种植柳树,修筑御道,沿途还建离宫40多座。由于龙舟船体庞大,御河必须凿得很深,否则就无法通航。

通济渠与山阳渎的修建与整治是齐头并进的,施工时虽然也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为它们有统一的宽度和深度,因此,主要还要依靠人工开凿,工程浩大而艰巨。

但是整个开凿却是历时短暂,从3月动工,至8月就全部完成了。工程完成后,隋炀帝立刻从洛阳登上龙舟,带着后妃、王公和百官,乘坐着几千艘舳舻,南巡江都。

三是修建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隋炀帝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即永济渠。

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永济渠也可分为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河南的新乡、汲县、滑县、内黄;河北的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山东的武城、德州;河北的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抵达天津。

北段自天津折向西北,经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达北京境内的涿郡。南北两段都是当年完成。

永济渠与通济渠一样,也是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全长900多千米。深度与通济渠相当,因为它也是一条可以通航龙舟的运河。

611年,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率领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最后抵达涿郡。全程2000多千米,仅用了50多天,足见其通航能力之大。

四是疏浚纵贯太湖平原的江南河。太湖平原修建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时期的吴国,即以都城吴为中心,凿了许多条运河,其中一条向北通向长江;一条向南通向钱塘江。

这两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

这条河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行过多次整治,至隋炀帝时,又下令做进一步疏浚。

据《资治通鉴》中记载:

大业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会稽山在浙省绍兴东南,相传夏禹曾大会诸侯于会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东海。隋炀帝好大喜功,大概也要到会稽山,效仿夏禹、秦皇,张扬自己的功德。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和江南河等渠道,虽然不是同时开凿而成,可以算作各自独立的运输渠道。

但是由于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为枢纽,向东南和东北辐射,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它们的规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龙舟,而且互相连接,所以,又是一条大运河。

这条从长安和洛阳向东南通至余杭,向东北通至涿郡的大运河,是当时最长的运河。

由于它贯穿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对加强国家的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价值的。

在以上这些渠道中,通济渠和永济渠是这条南北大运河中最长最重要的两段,它们以洛阳为起点,成扇形向东南和东北张开。

洛阳位于中原大平原的西缘,海拔较高。运河工程充分利用这一东低西高,自然河水自西向东流向的特点,开凿时既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时又便于船只顺利通过。特别是这两段运河都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黄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证。

这两条如此之长的渠道,能这样很好地利用自然条件,证明当时水利科学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

开凿这两条最长的渠道,前后用了6年的时间。这样就完成了大运河的全部工程。隋代的大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贯穿了河北、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运河水面宽30米至70米,长约2700多千米。

唐代的运河建设,主要是维修和完善隋代建立的这一大型运河体系。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运河的作用,对旧有的漕运制度,还做了重要改革。

隋文帝时期穿凿的广通渠,原是长安的主要粮道。当隋炀帝将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后,广通渠失修,逐渐淤废。唐代定都长安,起初因为国用比较节省,东粮西运的数量不大,年约几十万石,渭水尚可勉强承担运粮任务。

后来,京师用粮不断增加,严重到了因为供不应求,皇帝只好率领百官和军队东到洛阳就食的地步。特别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几乎全在洛阳处理政务。

于是,在742年,启动了重开广通渠的工程。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

当时在咸阳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兴成堰,引渭水为新渠的主要水源。同时,又将源自南山的沣水和浐水也拦入渠中,作为补充水源。

漕渠东至潼关西面的永丰仓与渭水会合,长150多千米。漕渠的航运能力较大,漕渠贯通当年,即“漕山东粟四百万石”。

将山东粟米漕运入关,还必须改善另一水道的航运条件,即解决黄河运道中三门砥柱对粮船的威胁问题。这段河道水势湍急,溯河西进,一船粮食往往要数百人拉纤,而且暗礁四伏,过往船只,触礁失事近乎一半。

为了避开这段艰险的航道,差不多与重开长安、渭口间的漕渠同时,陕郡太守李齐物组织力量,在三门山北侧的岩石上施工,准备凿出一条新的航道,以取代旧的航道。

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虽然凿出了一条名叫“开元新河”的水道,但因当地石质坚硬,河床的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只能在黄河大水时可以通航,平时不起作用,三门险道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通济渠和永济渠是隋代兴建的两条最重要的航道。为了发挥这两条运河的作用,唐代对它们也做了一些改造和扩充。

隋代的通济渠,唐代称“汴河”。唐代在汴州东面凿了一条水道,名叫“湛渠”,接通了另一水道白马沟。白马沟下通济水。这样,便将济水纳入汴河系统,使齐鲁一带大部分郡县的物资,也可以循汴水西运。

唐带对永济渠的改造,主要有以下两个工程。

一是扩展运输量较大的南段,将渠道加宽至60米,浚深至8米,使航道更为通畅;二是在永济渠两侧凿了一批新支渠,如清河郡的张甲河,沧州的无棣河等,以深入粮区,充分发挥永济渠的作用。

对唐朝朝廷来说,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各地粮帛进京。为了发挥这一功能,唐代后期对漕运制度做了一次重大改革。唐代前期,南方征租调配由当地富户负责,沿江水、沿运河直送洛口,然后政府再由洛口转输入京。

这种漕运制度,由于富户多方设法逃避,沿途无必要的保护,再加上每一艘船很难适应江、汴河的不同水情,因此问题很多。如运期长,从扬州至洛口,历时长达9个月。又如事故多、损耗大,每年都有大批的舟船沉没,粮食损失非常严重。

安史之乱后,这些问题更为突出。于是,从763年开始,御史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改革,用分段运输代替了直接运输。

当时规定:江船不入汴河,江船之运至扬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运至河阴;河船不入渭,河船之运至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承运工作也雇专人承担,并组织起来,10船为一纲,沿途派兵护送等。

分段运送,效率大大提高,自扬州至长安40天可达,损耗也大幅度下降。

梁、晋、汉、周、北宋都定都在汴州,称为“汴京”。北宋历时较长,为进一步密切京师与全国各地经济、政治联系,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运河体系。

它以汴河为骨干,包括广济河、金水河和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并通过汴京四渠,向南沟通了淮水、扬楚运河、长江和江南河流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和卫河。

五代时期,北方政局动荡,频繁更换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朝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北宋时期,朝廷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

因此,北宋时期朝廷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例如991年,汴河决口,宋太宗强调说:“东京养甲兵数10万,居民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他率领百官,一起参加堵口。

元代定都大都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代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代就修建了济州、会通和通惠等河。

元代开凿运河主要有以下几项重大工程:

一是开凿济州河和会通河。从元代都城大都至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

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

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代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济州河南起济州,北至须城,长75千米。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

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至临清接卫河,长125千米。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

二是开凿坝河和通惠河。由于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代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至大都。于是相继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

首先兴建的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向东至通州城北,接温榆河。光熙门是当时主要的粮仓所在地。

这条水道长约20多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较大。为了便于保存河水,利于粮船通航,河道上建有7座闸坝,因而这条运河被称为“坝河”。

后来因坝河水源不足,水道不畅,元代又开凿了通惠河。

负责水利的工程技术专家郭守敬,先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并引水到积水潭蓄积起来,然后从积水潭向东开凿通航河段,经皇城东侧南流,南至文明门,东至通州接潮白河。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

通惠河建成后,积水潭成了繁华的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常。

元代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千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代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至杭州走运河水道,元代的比隋代的缩短了900多千米的航程,是最长的人工运河。

大运河建成之后,元大都的粮食、丝绸、茶叶和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是依赖大运河从南方向京城运输。而至明代,建设北京城的砖石木料,也是通过大运河运抵京城,于是民间老百姓就形象地说北京城是随水漂来的。

明代,永乐皇帝称帝后,定都北京。永乐皇帝是一位非常有理想的皇帝,他要营建“史上最伟大”的宫城紫禁城。当时营建紫禁城所需砖石木料只靠北京本地的供给是远远不够,为此营建紫禁城的砖石木料大量从南方运往京城。

这些砖石木料体量巨大,如果走陆路费时费力,唯有走水路最为快捷省力,因此京杭大运河成了首选。

可是明代通惠河浅涩,不能行船,南方走大运河而来的建筑材料不能直接到达北京城,只能先运到张家湾卸载,储存在张家湾附近,再走陆路转运至北京城里。

因此在张家湾附近依据储存的不同材料而形成各种厂,如皇木厂、木瓜厂、铜厂、砖厂、花板石厂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这些厂中只有皇木厂、木瓜厂和砖厂形成了居民聚落,最后发展成村落,其中皇木厂是最为有名的。

[旁注]

夫差 姬姓,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公元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10万齐军。公元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公元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

漕运 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隋文帝(541年~604年),即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我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我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被尊为“圣人可汗”。

隋炀帝(569年~618年),即杨广,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

东汉(25年~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又称为“后汉”,是为了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结束。

离宫 指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皇帝一般固定的时间都要去居住。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黄河 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二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入渤海。在我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我国的人们称其为“母亲河”。

涿郡 即北京。涿郡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朝廷,618年,涿郡改名为幽州。自此以后,涿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不再使用。

《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公元前403年写起,至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代1362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夏禹(公元前2081年~公元前1978年)),字高密,后世尊称为大禹,也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粮船 粮船有七桅,长28丈,宽12丈。这种船舶主要用来运载船队所需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使船队沿途航行无补给匮乏之忧。

永济渠 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代调运河北地区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

汴水 古水名,一说晋后隋以前指始于河南荥阳汴渠,东循狼汤渠,获水,流至江苏徐州时注入泗水的水运干道,一说唐宋时期人称隋代所开通济渠的东段为汴水、汴渠或汴河。发源于荥阳大周山洛口,经中牟北五里的官渡,从“利泽水门”和“大通水门”流入里城,过陈留、杞县,与泗水、淮河汇集。

御史 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和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至清代。

汴州 古地名,即开封市,古称“汴梁”,简称“汴”,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运河 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我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公元前219年,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全名为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蒙古尊号“薛禅汗”,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永乐皇帝 即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登基后改元永乐。他5次亲征蒙古、出兵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

[阅读链接]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代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千米,无论历史之久、里程之长,均居普天下的运河之首。

2000余年来,大运河几历兴衰。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