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的文化及传说故事

灵渠上分布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它们既是古灵渠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后人的游赏览胜之处,它们历史悠久,各具特色,传说和故事众多。

娘娘桥又叫“天后桥”。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尊称。

根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妈祖是福建莆田大户林家的第六个女儿。因为自出生至满月,不哭不闹,因此她父亲给她取名“林默”。她16岁受感化,28岁重阳节前得道成仙。

此后,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于海上,为在海上航行迷失方向的渔民指引回家的路,经常显灵救人于急难之中。于是当地的乡亲就在莆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纷纷前来朝拜。

我国许多有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特别是与海上交通贸易繁荣的沿海港口,更与妈祖信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直都流传着天津港口“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样的谚语。

宋代华亭、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兴安既不是沿海地区,也不是港口城市。自秦始皇开通灵渠,有效地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从灵渠出发北上可以到达长江,出东海,南下可以通过珠江,出南海。

同时,灵渠的更是连通南北贸易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娘娘桥也恰恰侧面反映南北文化的不断交融。

万里桥位于娘娘桥上游约180米,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传说距唐代京城长安水路5000千米而得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最古的石拱桥,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

该桥自古以来是南北交通要冲,桥北为全州至兴安驿道,桥南为兴安至桂林驿道,桥北100余米即白云驿。万里桥为一座单拱石桥,原来桥上没有桥亭,1368年,兴安知县曾孔传于桥上增建桥亭,始可以避风雨。

自明代以来600年间,桥亭曾经过7次重建,但桥历数百年而不毁。该桥历史上称为“通行楚越之要津”,万里桥亭共3层檐顶,高12.5米,东西两边各挑出两米,桥上石阶装有汉白玉扶手并饰以云纹雕花,雕刻精美。

桥亭上悬挂有“楚越要津”和“万里如归”等匾额以及两副对联,桥的南岸左右两边分别立有明代吴玉所写《万里桥记》石碑和“万里如归”等石碑。

接龙桥仅晚于万里桥的古石拱桥,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清代乾隆时期重建。

接龙桥位于县城下水关南渠上,为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6.1米,宽7米,东桥堍10级,水平长5.9米,西桥堍已为拆城垣的泥土填平,像一只吸水的象鼻。

桥洞跨度5.9米,拱高4.5米,桥名据说因正对状元峰,故得名。

这里的“接龙”在当地有3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接龙驾;第二种是接龙脉;第三种是接龙舟。

事实上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兴安县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比赛之前必须举行的一系列祭龙仪式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就是老百姓迎接龙头的地方,历来就看得非常神圣。

灵渠自东向西流去,另外一条双女井溪自南向北而来,这座桥要横跨在两水之上,自然就与众不同了,它叫“马嘶桥”。

马嘶桥的来历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关。马援,有一匹“千里驹”。他一生打了许多仗,“千里驹”随他立了不少功。因此,马援常在人前称赞:

宁折一虎将,莫失千里驹。

公元42年,马援奉命到岭南征讨交趾征侧、征贰的反叛,兵马来到兴安县城边的城台岭下安下大营。连日来,由于山路崎岖,河道淤塞,粮草接济不上,因此行军缓慢,马援为此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一天早上,马援骑上千里驹到各个营地巡查。千里驹走到双女井溪上的一座石桥边,突然停了下来,扬起前蹄,嘶叫不前。马援见千里驹不肯过桥,只好下马。

中午,马援从营地巡查回来,走到桥头,千里驹又扬起前蹄,嘶叫不止。

马援见千里驹两次停蹄不过桥,不觉火了起来,便大声喝道:“往时你随我转战沙场,赴汤蹈火,从不停蹄。今日过这小小石桥,竟敢踌躇不前,定是久不上阵,养娇了你,非要重罚你几鞭不可!”说罢,举鞭要打。

忽听桥那边有人大声喊着:“将军莫打,好马,好马!”

马援抬头望去,见桥头走来一位道士,笑吟吟地望着他。马援心里不快,诧问道:“道家,你莫非取笑我马援?”

老道士听他道出姓名,知道他是有名的伏波将军,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拱手答道:“贫道哪敢取笑将军?我是看出你的坐骑,确实是一匹难得的良驹呀!”

马援见老道士讲得认真,又问道:“你又何以见得?”

老道士见伏波将军息了怒,便哈哈笑道:“马将军,自秦代开渠以来,朝廷年年从这里运去千匹帛、万担谷,只知取之与民。你看这座桥,年久失修,基础受损,行人通过随时都有桥塌人亡的危险。将军高高坐在马上,怎会觉察出来?”

马援被说得面红耳赤,跳下马来,走到桥边仔细一看,果然桥基倾斜,石板缝裂,桥面长满杂草,桥下污泥堵塞,一副残败的景象。

老道士见伏波将军低头不语,便接着说道:“马将军,俗话讲老马识归途,将军的马是良驹知民情啊!”

马援回到帐中,想起老道士的话,心中非常羞愧。他想:“良驹知民情”,自己身为一国之将,不为百姓办事,岂不枉此一生。

他找来掌粮官说:“明日拨出军粮百石,重建石桥。”

掌粮官一听,感到左右为难:“将军,眼下粮草未曾运到,兵士半饱半饥,哪里拨得出百石军粮,我看还是请将军另想办法吧!”

马援的眉毛捻成了线疙瘩,独自在帐中踱来踱去。正好马夫王二入帐报告,说是千里驹已喂好,问何时备用。马援心理一沉,说:“那好,你去让它配上鞍子,牵到集上卖了,好备钱修桥。”

王二知道老将军的脾气,从来是说一不二,只好照办。

这天正逢农历三月清明,赶集的人特别多,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王二将马牵到桥头,找来一根棍子,在上头扎个大草结作为标志,立在马旁等候买主。

不久,一个肩头挂着钱袋化斋的老道士走过来,看了看草标,手往马背上一拍,问道:“要多少银子?”

“要、要……”

王二是头一回卖马,不知行情,“要、要”了半天,也说不出马价来。

老道士突然抓住王二胸口,喝道:“这马是将军的坐骑,你竟敢盗卖。走,见县衙去!“

王二慌忙说:“道士,请不要误会,我是马夫王二,是奉老将军之命来卖马的。”

老道士将信将疑,问道:“老将军还要卖马?”

王二见老道士追问,只好将实情讲了出来。

老道士知道是马将军要卖马修桥,心理十分敬佩。便对王二说:“这马不要卖了,你背上我这钱袋,跟我到大街小巷去走一圈。”说罢,将千里驹牵上,往闹市区走去。

王二不知道老道士搞什么名堂,只好背着钱袋跟在后面。

到了闹市,老道士喊道:“大家听着,伏波将军为民办事,要卖马修桥,各位也行行好事,募捐几文吧!”

老道士一边喊叫,一边叫王二拉开钱袋。

那里的人很多,听老道士这么说话,大家都很感动,你几文,他几文,两个钱袋装都装不下了。

老道士又叫王二去布店扯了几尺布,临时赶做成了两个大口袋,把众人捐出来丢在地上的钱都装起来。最后老道士帮王二把钱袋挂在马背上,转身就走了。

王二牵着马,驮着钱,高高兴兴地走回营帐。

马援见了问道:“马没卖去,哪来这么多钱?”

王二把老道士帮助募捐的事说了一通。将军一听,眼里噙着老泪,说不出话来。

此后,马援不但重修了石桥,还疏通了灵渠,平定了叛乱,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重修的石桥正式定名为“马嘶桥”,还把马援的塑像供奉在灵渠首边的四贤祠里。

花桥在兴安县城东北1000米的湘漓镇花桥村前,横跨北渠,距北陡1475米,清代道光年间的《兴安县志》记载,花桥为明万历年间由监生何碧信住持修建的。

这是三拱石桥,不同大小的桥拱倒映在水中,如同不同大小的3个花圈并列一起排在北渠之上。花圈的一半被清碧的流水遮掩,花桥因此得名。

花桥桥身长26.7米,宽4.1米,桥面中段高而两边低,中高以便通航,两边低可缩短引道节约材料,方便行人。东西两洞的跨度为4.8米,高3.8米,均用一层斧刃石发券砌成,不用缴背石。

花桥美观而牢固,其建桥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实用,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建桥技术。

夏营桥也称“霞云桥”,位于三里桥下游1570米处,距南陡5960米,为单孔石桥。桥长13.5米,宽3.7米,高4.2米,拱跨4.4米。桥周围杨柳披拂,非常美丽。

古时,这里是夏营关,此桥建于灵渠古官道的交接处,为通桂林必经之地,因而得名夏营桥。后人因此名欠文雅,取谐音名霞云桥,该桥不知修建于何代,清代乾隆年间修的《兴安县志》已记载有此桥。

粟家桥在南渠上,史书未记载建桥年月,但1740年所修的《兴安县志》已有相关的记载,桥为明代建筑形式,为虹式单拱石桥。

桥面长7.3米,宽2.6米,北边踏步台阶15级,水平长4.9米,南边踏步台阶10级,水平长3.5米。券洞跨度7米,距水面高3.5米,堍桥为一层斧刃石发券,桥面用薄石板铺面,两侧无栏。

此桥设计轻巧,造型秀丽,形式古朴,坐落于秦堤绿树丛中。桥上披拂藤萝,颇具诗情画意。

自从建成以来,几百年来从未对桥进行过维修,仍保持着原来的建筑风格,这对研究明代建桥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粟家桥还与附近的三将军墓相互辉映,人称此处为“灵渠双璧”。

星桥位于培元阁桥下游2100米的灵山庙村边,距南陡10295米,是南渠最下游的一座石拱桥,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桥为单拱虹式石桥,长17.6米,宽4.3米,高6.7米,拱跨5米。

此处灵渠已与乳洞岩之玉溪水及石龙江水相汇,水势陡增,桥也比前面的桥高大,桥不远处为星桥陡。该桥是灵渠上唯一的一座深水桥,桥拱离水面也高,自此以下灵渠再无石拱桥。

[旁注]

重阳节 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至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市舶司 是我国在唐、宋、元、及明代初期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明清两代反复海禁。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1685年康熙皇帝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4处海关。

海上丝绸之路 是古代我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新莽末年,天下大乱,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博得后人的崇敬。

鞭 我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和撩等。

道士 对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他们因信仰道教而皈依之,履行入教的礼仪,自觉自愿地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入道后,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不杂尘务。“道士”之称始于汉代。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为“乾道”,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坤道”。黄冠专指男道士时,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女冠”。

清明 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和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我国传统节日。

伏波将军 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封号将军中的一个。

监生 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这种荫生也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也称“捐监”。

县志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和气候等的专书,一般20年左右编修一次。我国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

券洞 是一种建筑结构。简称“拱”,或“券”,又称“拱券”、“法圈”和“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拱桥 我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阅读链接]

灵渠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飞来石与三将军墓的神话传说。

灵渠在刚开始建造时,由于妖魔猪婆精经常作恶毁渠,使得秦始皇派来修渠的两名主工匠,因为延误了时机而被杀。此后被派来的第三位主工匠奉命前来修渠,在神仙的帮助下,从遥远的四川峨眉山飞来一块巨石,把正在作恶的猪婆精镇压在秦堤之下,永世不得翻身。

后来,历尽千辛,灵渠终于修建成功了,而第三位主工匠却因不愿独享功名自杀在湘江岸上,于是,灵渠两岸便有了三将军墓与飞来石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