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文化鼻祖——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是我国建设于古代并一直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普天之下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

古往今来的沧桑历史

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

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了江水的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这一带的水旱灾害异常严重,成为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因素。同时,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

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我国尽快统一。

当时,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益强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我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观点。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于是,一个工程浩大、影响深远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了。

李冰受命担任了蜀郡郡守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二郎,从秦晋高原风尘仆仆地来到多山的蜀都。

那时,蜀郡正闹水灾。父子俩立即去了灾情严重的渝成县,站在玉垒山虎头岩上观察水势。只见滔滔江水从万山丛中奔流下来,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拍打着悬岩。那岩嘴直伸至江心,迫使江心南流。

每年洪水天,南路一片汪洋,吞没人畜。东边郭县一带却又缺水灌田,旱情异常严重。

虎头岩脚下有条未凿通的旧沟,是早先蜀国丞相鳖灵凿山的遗迹。听当地父老说,只要凿开玉垒山,并在江心筑一道分水堤,使江流一分为二,便可引水从新开的河道过郭县,直达成都。

那时,筑城、造船和修桥等所急需的梓柏大竹,都可在高山采伐后随水漂流,运往成都。化水害为水利,那该多好啊!

“看来,鳖灵选定这里凿山开江,真是高明呀!”李冰连声赞叹。但接着他又想到:“鳖灵掘了很长时间,却一直没有凿通,可见这工程之艰巨!而且玉垒山全是子母岩构成,坚硬得很呀!”

李冰在山岩上低头想着凿岩导江的办法。忽然,它看见两只公鸡,一只红毛高冠,一只黑羽长尾,正在岩上争啄在那里收拾未尽的谷粒。

啄着啄着,两只鸡忽然打起架来。原来有些谷粒落在石头缝里,两只鸡都吃不到,便气愤相斗。只见它们伸直了脖子,怒目对看,转眼间展翅腾跃起来,四爪相加,红黑的毛羽四散纷飞。

像这样斗了几个回合,黑鸡战败,落荒逃走。红鸡仍在原处不停地猛啄,过了一些时候,终于将岩石啄开,饱食了落在石缝里的谷粒,然后高叫一声,雄赳赳地迈步走开了。

斗鸡的情景,给了李冰很深的印象。那小小的公鸡能用它的嘴壳啄穿岩层,人还不能用他们的双手劈开大石,凿通水渠吗?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定要凿通水渠。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在吸取了前人治水经验的情况下,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其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在修建之前,李冰父子先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做了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江水的流量,使之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工程开始后,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历尽千难,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做“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而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

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建成的鱼嘴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

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

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

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至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达到合适的高度,起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以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

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漩涡,由于离心作用,泥沙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3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他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宏大的历史工程。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给蜀郡一带人民带来了幸福。因此,在人们心中,李冰父子具有不同凡人的地位。流传在当地的二郎担山赶太阳的传说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都江堰的附近有两座小山,相对着立在柏条河两岸。右岸边上是涌山,左岸的叫童子山,前面不远处就是起伏不断的七头山。这一带的老乡们流传着“二郎担山赶太阳”的龙门阵。

据说,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以后,川西坝从此四季有流水,庄稼长得绿油油的。但七头山一带的丘陵山坡,有一火龙在那里作怪。

一到五黄六月,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吐出团团烈焰,把山坡的石子烤得火嫖嫖的。草木枯焦了,禾苗干枯了,人们找口水喝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李冰听说后,叫二郎前去制伏火龙。李二郎领了父命,前来捉火龙。谁知火龙很会溜,每当太阳偏西,就一溜烟地随着太阳躲藏了。第二天晌午,又重新抬头吐火害人。

二郎一连几天捉不到火龙,十分焦急。但他却看清了火龙的落脚处,决心担山改渠,截断火龙逃跑的去路。

为了抢在太阳落山前把水渠修通,他急忙跑上玉垒山巅,寻来神木扁担。又去南山竹林,编了一副神竹筐。就这样,二郎的担山工具做好了,扁担长30多米,磨得亮堂堂,竹筐可不小,大山都能装。

二郎头顶青天,腰缠白云,扁担溜溜闪,一肩挑起两座山,一步就跨15千米,快步赶太阳。他一挑接一挑地担着,一口气跑了33趟,担走了66个山头。

在担山的路上,二郎换肩,一个堆在筐顶的石块,甩落下来,它就成了崇义铺北边的走石山。二郎歇气时,把担子一撂,撒下的泥巴,堆成两座山,那就是涌山和童子山。

有一趟,二郎的鞋里塞进了泥沙,他脱鞋一抖,鞋泥堆成了个大土堆,就是后来的“马家墩子”。

李二郎越担越起劲,不觉太阳已偏西了。他回头一看,火龙也正急着向西逃窜。它怕二郎担山修成的水渠拦断了它的归路,便吐出火焰向二郎猛扑过来。

二郎浑身火辣辣的,汗流满面,顾不上擦。嘴皮干裂了,没空喝水。一心担山造渠,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完工。

忽然“咔嚓”一声巨响,震天动地,神木扁担断成两截。二郎把扁担一丢,提起筐子,把最后两座大山甩到渠尾,这水渠就修通了。

那甩在地上的扁担和石头,变成了弯弯扭扭的“横山子”。火龙被新渠拦住了去路,急得东一板,西一碰,渐渐筋疲力尽了。

二郎忙着跑回家,取出一个宝瓶,从伏龙潭打满了水,倒入新渠,眼见渠内波翻浪滚,大水把火龙淹得眼睛泛白,胀得肚皮鼓起,火龙拼命往坡上逃窜,一连板了7次,就再也溜不动了。

在火龙快要丧命时,每抬头一次,便拱起一些泥巴石块,这就是起伏不断的“七头山”。二郎担山修成水渠,把火龙困死在那里。

据说此后,这儿的黄泥巴里都会夹杂有红石子,相传那是火龙的血染成的。再深挖下去,能拣到龙骨石,据说那就是火龙的尸骨呢!

都江堰建成之后,惠及了成都平原的大片土地。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

所以《史记》说道: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建成之后,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雨而保存完好,并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与它独特而科学的设计有关。

都江堰的第一个设计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岷江的悬江优势。岷江高悬于成都平原之上,是地地道道的悬江。李冰既看到岷江悬江危险,制造灾难的一面,又看到了它富含潜力和可以开发利用的一面。

岷江坡陡流急,从成都平原西侧直流向南,成都平原依岷江从西向东、从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李冰采取工程措施,正确处理这种关系,使岷江悬江劣势转化为悬江优势,从而创造出了伟大的都江堰。

都江堰的第二个设计特点就是建设约束保障工程体系。整个都江堰工程设计巧妙、牢固可靠、相互衔接、完整配套,实现了优化和强化约束,及尽兴岷江之利,尽除岷江之害的工程保证。

所谓优化和强化约束,即采取工程措施,改善和加强河道对河流的约束条件,使之兴利避害,造福一方。

还应该指出的是,直接利用每年修“深淘滩”挖出的泥沙和鹅卵石,建设低堰、高岸、渠系水库,从而形成科学、状观、十分牢靠的防洪大堤,完整的渠系,星罗棋布的水闸和水库,从而建成了一个功能不断延伸的水利工程体系。

这既保证了都江堰工程自身的成功,也为各大江河的治理提供了具体和完整的经验。

都江堰的第三个设计特点就是采取科学的泥沙处理方式。都江堰工程历经了初创、改进优化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围绕宝瓶口和处理泥沙展开的,正确处理泥沙是都江堰保证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李冰修建宝瓶口,位置选在成都平原的最高点,岷江出山谷,流量逐步变大的河道下端,使环流力度逐步加大,形成了环流飞沙的态势。宝瓶口呈倒梯形,下接人字堤和飞沙堰,提高了溢流飞沙效果。

因为这些独特设计,都江堰可以把98%的泥沙留在岷江,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只占2%。岷江水推移质多,悬浮质少,也是增强飞沙效果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种适应岷江实际的、十分巧妙的、特定的泥沙处理方式。

都江堰修成后,它为当地人民带来的福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到这里考察,许多事件都围绕都江堰发生,在我国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这是人们了解到的关于都江堰较早、较权威的记录。

228年,诸葛亮准备北征时,他认为都江堰为农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保护好都江堰,诸葛亮征集兵丁1200多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

诸葛亮设兵护堰开启了都江堰之管理先河,在此以后,历代政府都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

至唐代,杜甫晚年寓居成都,761年,杜甫曾游历都江堰与青城山,之后又多次登临,并写下了《登楼》、《石犀行》和《阆中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等脍炙人口的诗歌19首。

他在《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一诗中写道:

漰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

名园当翠巘,野棹没青蘋。

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

追随不觉晚,款曲动弥旬。

但使芝兰秀,何烦栋宇邻。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这是《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其中的一节。诗中的“灌口江如练,吞崖雪似银”之句,形象地写出了岷江的气势。

宋代诗人陆游,曾经在都江堰游玩了一些时日。在他所保存下来的诗中,就有七首诗写在青城山都江堰。

陆游在《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中写道: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

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

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

孙翁下笔开生面,岌嶪高冠摩屋栋。

诗的“岷江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之句,将岷江的不凡气势,以山动来形象的描摹,岷江水的声势跃然纸上。接下来,“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之句,体现了诗人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赞誉。

陆游在另一首《视筑堤》的诗中,还提到“长堤百丈卧霁虹”,以此来赞誉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大手笔。

元世祖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走了20多天,抵达了成都,并游览了都江堰。后来,马可·波罗也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提到了都江堰。

至清代,文人墨客对都江堰更是青睐无比,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比较有名的有清人董湘琴的诗句。

这位以《松游小唱》名震川西的贡生,在他的《游伏龙观随吟》中写道:

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

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清代举人蔡维藩在他的《奎光塔》中写道:

水走山飞去未休,插天一塔锁江流。

锦江远揖回澜势,秀野平分灌口秋。

清代还有一位贡生名叫山春,他留下的墨迹其中有吟咏都江堰放水节的。他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都江堰年年的放水节都是人潮涌动,欢声如雷,蔚为壮观,山春形象地描写了这种场面。同时,这首诗清新自然,平实无华,又浅显易懂,为人们所喜爱。

贡生写放水,举人也写放水。灌县本土的著名举人之一罗骏生,在他的《观都江堰放水》中写道:

河渠秦绩屡丰年,大利归农蜀守贤。

山郭水村皆入画,神皋天府各名田。

富强不落商君后,陆海尤居郑国先。

调剂二江浇万井,桃花春浪远连天。

这首诗其实是观放水后的心得体会。全诗无一字描绘放水的胜景,却道出了都江堰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竭力讴歌了这项工程的伟大,诗中溢满感恩之情。

清代同治年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他以专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普天之下都无与伦比。

1872年,李希霍芬曾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了都江堰。因此,人们认为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它开创了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工程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和统一,是普天下仅存的一项古代时期的伟大“生态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一直沿用2000多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灌溉系统,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淹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还一直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旁注]

岷江 长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孕育了古蜀文明。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分内外两江至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和青衣江,至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千米,流域面积13万平方千米,水量丰富。

商鞅变法 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郡守 古代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是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后世惟北周称“郡守”,此后均以太守为正式官名,郡守为习称。明清时期则专称“知府”。

丞相 古代官名。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朝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李冰 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斗鸡 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至最后一口气。我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溢洪道 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和出水渠等。

蜀郡 古代行政区划之一。蜀郡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范围随时间而有不同。公元前277年,秦国置蜀郡,设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汉代初期承秦制。汉高祖虽然控制巴、蜀,但南中在汉代朝廷控制范围之外。自汉代至隋代皆因之,唐代升为成都府。

传说 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故事。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

扁担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河南省郑州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时期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留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举人 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期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期,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诗 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诗的题材繁多,一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抒情诗、朦胧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阅读链接]

据传说岷江里有一条孽龙,经常有事没事翻来滚去。它这一滚,老百姓却苦不堪言,一时间地无收成,民不聊生。

当时,梅山上有7个猎人,尤其是排行老二的二郎本领最高。听说孽龙作乱,他们就下山擒龙。在灌县看到孽龙正在水中休息,7个猎人二话没说,跳进岷江,与孽龙搏斗起来。

双方恶战了七天七夜,也没分出胜负。到了第八天,二郎的6个兄弟全部战死,孽龙也筋疲力尽,负了重伤。二郎把孽龙拖到灌县,拿了条铁锁链锁在孽龙身上,把它拖到玉垒山,让它打了个滚,滚出一条水道,叫“宝瓶口”。最后把孽龙丢进宝瓶口上方的伏龙潭里,让它向宝瓶口吐水。

为了防止孽龙再次作乱,老百姓还在宝瓶口下方修了一座锁龙桥。这样,都江堰的雏形其实就出现了。也就是这样,历史上第一个都江堰修筑者的版本出现了,蜀人都说,是二郎修建了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