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利奇观——关中郑国渠

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因而得名郑国渠。郑国渠全长150余千米,由渠首、引水渠和灌溉渠三部分组成,设计科学合理。郑国渠的修建首开引泾灌溉的技术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国渠的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和泾惠渠,一直造福着当地。

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我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

十年建造中的一波三折

战国时,我国的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

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国并吞。

一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桓王不免忧心忡忡。

一天,韩桓王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韩。

韩桓王听后,喜出望外,立即下令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实施这个“疲秦之计”。后来水工郑国被举荐承担这一艰巨而又十分危险的任务,受命赴秦。

郑国到秦国面见秦王之后,陈述了修渠灌溉的好处,极力劝说秦王开渠引泾水落石出,灌溉关中平原北部的农田。

这一年是公元前246年,也正好是秦王嬴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委托郑国负责在关中修建一条大渠。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据历史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多达10万人,而郑国本人则成为这项庞大工程的总负责人。郑国渠能在这个时期建造,因为从春秋中期以后,铁制的农具和工具已经普遍使用了。

据史料记载,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点,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条屋脊一样的最高线,这样,渠水就由高向低实现了自流灌溉。

为了保证灌溉用的水源,郑国渠采用了独特的“横绝”技术,就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和蚀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由于有了充分的水源和灌溉,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郑国渠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石川河横绝,在陕西省阎良县的庙口村,是郑国渠同石川河交汇的河滩地。郑国渠巧妙地连通了泾河和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这样的设计,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郑国作为主持这项工程的筹划设计者,在施工中表现出了他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创造的“横绝技术”,使渠道跨过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拦入渠中,增加了水源。

他利用横向环流,巧妙地解决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表明他拥有较高的河流水文知识。

据测量,郑国渠平均坡降为0.64%,也反映出他具有很高的测量技术水平,他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水利科学家,其科学技术成就得到后世的一致公认。

有诗句称颂他:

郑国千秋业,百世功在农。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了,此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秦国识破了韩国修建水渠原来是拖垮秦国的一个阴谋,是“疲秦之计”。

处在危急之中的郑国平静地对秦王说:“不错,当初,韩国派我来,确实是作为间谍建议修渠的。我作为韩臣民,为自己的国君效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杀身成仁,也是为了国家祈求国事太平。”

“不过当初那‘疲秦之计’,只不过是韩王的一厢情愿罢了。陛下和众大臣可以想想,即使大渠竭尽了秦国之力,暂且无力伐韩,对韩国来说,只是苟安数岁罢了,可是渠修成之后,可为秦国造福万代。在郑国看来,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郑国我并非不知道,天长日久,疲秦之计必然暴露,那将有粉身碎骨的危险。郑国我之所以披星戴月,为修大渠呕心沥血,正是不忍抛弃我所认定的这项崇高事业。若不为此,渠开工之后,恐怕陛下出10万赏钱,也无从找到郑国的下落了。”

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对郑国加以重用。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渠修建竣工,人称“郑国渠”。这项原本为了消耗秦国国力的渠道工程,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

这条从泾水到洛水的灌溉工程,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有不少独创之处。

第一,在渠系布置上,干渠设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从而使整个灌区都处于干渠控制之下,既能灌及全区,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之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无需修筑长的堤坝。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渠道淤积。

第三,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川泽结合,利用泾阳西北的焦获泽,蓄泄多余渠水。

第四,采用“横绝技术”,把沿渠小河截断,将其来水导入干渠之中。“横绝技术”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把“横绝”了的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增加了灌溉水源。

郑国渠修成后,曾长期发挥灌溉效益,促进了关中的经济发展。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真正变成了强秦之策。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如果从这点来看的话,证明秦国在当时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考虑。秦国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战略构想下,最后权衡利弊得出一个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能够抵消掉对国力造成的消耗。

这是秦国最后决定一定要把工程修下去的本质原因。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一波三折,用了10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一项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和《汉书》记载,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至瓠口。中山和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和“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

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至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

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米至20米不等,残高6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在《史记》和《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根据古书记载和实地考查,它大体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和沮漆等水相交。

郑国渠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经很高了。

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郑国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和《汉书》记载:

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其中一钟为6石4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旁注]

水工 古代的水利工程技术工作者。这类人员在秦汉时期以后通称为水工。后代没有专称,水利工程人员官衔和一般官吏相同,而宋、金、元时期有所谓“壕寨官”者,确为主持施工的水利人员。也可以是水利工程的简称。

郑国 战国时期卓越的水利专家,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成年后,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秦国 秦国起源于天水地区,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多位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长期的征伐使秦人尚武善战,同时为拱卫中原作出了一定贡献。

关中 指关中平原的广大地区,地处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至陕北黄土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这里自古灌溉发达。

《汉书》 又称《前汉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80万字。

[阅读链接]

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在谷口筑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干渠总长近150千米。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

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干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0000余顷。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开始变得富庶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