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久远的渠首和沿革

郑国渠的渠首位于陕西省泾阳西北约1000米处的泾河左岸。泾河自冲出群山峡谷进入渭北平原后,河床逐渐展宽,成一“S”形大弯道,与左岸三级阶地前沿450米等高线正好构成一个葫芦形的地貌。

这一带即古代所称“瓠口”。其东有仲山,西有九嵕山。郑国渠渠首的引水口就位于这个地方。

在泾河二级阶地的陡壁上,有两处渠口,均呈“U”形断面,相距约100米。上游渠口距泾惠渠进水闸处测量基点约4850米,渠口从现地面量得上宽19米,底宽4.5米,渠深7米。下游渠口遗迹上宽20米,底宽3米,渠深8米,两断面渠底高于河床约15米。

由于河床下切,河岸崩塌,原来的引水口及部分渠道已被冲毁,但两处渠口相距很近,而且高度又大体相同,符合郑国渠引洪灌溉多渠首引水需要。

渠口所在的泾河二级阶地为第四纪山前洪积及河流冲积松散堆积。在古渠口遗迹下有一条由东南转东方向长500余米的古渠道遗迹,下接郑白渠故道,两岸渠堤保留基本完整,高7米左右,中间渠床已平为农田,宽20米至22米。

在古渠道的右侧,有东西向土堤一道,长400余米,高6米左右,顶宽20米,北坡陡峭,南坡较缓,距故道50米至100米。

经分析为人工堆积而成,没有夯压的迹象,是郑国渠开渠及清淤弃土,堆积于渠道下游,逐年累月形成的挡水土堤,以利于引洪灌溉。

郑国渠把渠首选在谷口,其干渠自谷口沿北原自西而东布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并将沿线与渠道交叉的冶峪、清峪和浊峪等小河水拦河入渠。

既增加渠道流量,又充分利用了北原以南、泾渭河以北这块西北高、东南低地区的地形特点,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灌溉面积。

郑国渠在春秋末期建成之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和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代有民谣说道: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称颂的就是就是这项引泾工程。

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以便引泾水东行,至栎阳注于渭水,名为“白渠”,所灌溉的区域称为“郑白渠”。前秦苻坚时期曾发动30000民工整修郑白渠。

唐代的郑白渠有3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灌区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县也就是渭南东北25千米,缓缓注入金氏陂。

唐代初期郑白渠灌田10000多顷,后来由于大量地建造水磨,灌溉面积减少至6200顷。当时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当时的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中有专门的条款。渠首枢纽包括有六孔闸门的进水闸和分水堰。

宋代改为临时性梢桩坝,每年都要进行重修。由于引水困难,后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主要有北宋时期的改建工程,共修石渠1000多米,土渠1000多米,灌溉面积20000多顷,并更名为“丰利渠”。

元代初期改渠首临时坝为石坝,至1314年延展石渠近200米,有拦河坝仍系石结构,后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制订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元代进士李好文所著的《长安志图·汉渠图说》中有详细的记载。

至明代,曾10多次维修泾渠,天顺至成化年间将干渠上移500多米,改称“广惠渠”。由于渠口引水困难,灌溉面积逐年缩小。

1737年,引泾渠口封闭,专引泉水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为70000多亩,至清代末年更是减少至了20000多亩。泾惠渠初步建成之后,引泾灌溉又重新得到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

后来的一年,陕西的关中地区发生了大旱,3年颗粒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解决燃眉之急。

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历时两年时间,修成了泾惠渠,可灌溉60万亩的土地,一直惠及着沿岸的土地和百姓。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多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对后世的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历代的河渠之外,还有大量的碑刻和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我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异常珍贵。

[旁注]

民谣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朝廷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时期废除。

《水部式》 唐代朝廷颁行的水利管理法规,共29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35条,约2600余字。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用水量的规定、航运船闸和桥梁渡口的管理和维修、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内容。

乾隆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期的年号,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60年,退位后当了3年太上皇,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碑刻 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代的“石鼓文”。但有些摩崖石刻及石窟,往往不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在石面上雕琢。无底本的碑刻不容易揣摸书写的笔法,即使根据真迹上石镌刻,也常存在笔意走样。

[阅读链接]

相传,在当时,思想和科技的制度非常开明,才俊们到异国献计得到重用的游士制度非常普遍。各国将水利作为强国之本的思想已经产生,对秦国来说,兴修水利更是固本培元和兼并六国的战略部署。

当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因此韩国认为这一计策最有可能被接受。肩负拯救韩国命运的郑国,在咸阳宫见到了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提出了修渠建议。

当时秦王政年仅13岁,国家大政实际由相国吕不韦主持。商人出身、并非秦人的吕不韦一直希望做几件大事来显示治国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韩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吕不韦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