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明珠——广西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东北的兴安县,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工程主体包括大小天平、铧嘴、南渠、北渠、秦堤、陡门等。设计巧妙,匠心独具,是一条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
灵渠“通三江、贯五岭”,连接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神奇地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被誉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是普天之下最为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修筑的历史和主体建筑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平定了中原之后的秦始皇,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匈奴和岭南的百越。
当时匈奴日益强大,并经常进犯中原,秦始皇便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伐匈奴,夺取河南地,并在黄河以东、阴山以南地区设置34个县,后再置九原郡。
同时在黄河一带地区依河筑塞,利用地形地势,连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筑起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攻击,保护了北方的农业区域。
和匈奴相比,岭南的越族对中原的威胁要小一些。越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战国晚期,楚威王打败越王无疆后,越族开始“服朝于楚”,成为楚国的一部分。
秦王朝建立以后,越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一带,当时的越人没有形成国家,只有部落或部落联盟,族类很多,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百越”。
居住在广东和广西一带的越族被称为“南越”和“西瓯”,福建一带的称“闽越”。南越以番禺活动中心,西瓯以广西贵县为活动中心。
由于两广地区位于南岭山脉之南,又称“岭南”。越人的主要特点是断发文身,错臂左衽,部落之间好相攻击,多为穴居,从事渔业和简单的农业生产,整体处于尚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尽管越人因为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等局限,在政治、军事上对中原的威胁要小于匈奴,但越族毕竟是一个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庞大群体,而且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相互攻伐和对外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渐渐形成了勇猛无畏的作战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越人就曾多次与中原诸国交战,使中原诸国吃了不少苦头。像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势必会对刚刚建立的秦王朝构成相当的威胁。
这种威胁,对于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铁血人物秦始皇以及整个强大的秦帝国来说,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要想保持帝国的强大和牢固,就必须对外来的威胁力量进行打击。
事实上,越人居住的岭南,其丰饶的物产也是秦帝国长期觊觎的,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中就说,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为了掠夺财富,扩张领土,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之后不久,就派50万大军挥师南下,发动了这场秦越战争。
为了尽快征服岭南地区,秦始皇下令在兴安县开凿灵渠。于是,一项因战争的需要而开凿的水利工程在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之间拉开了序幕。因而,灵渠在山河之间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
但是,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位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在兴安县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其南部则蜿蜒着海阳山。兴安县西北,雄踞着越城岭。
因此,兴安地形就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北高南低。
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一个海拔仅200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这里历来为从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一特点,自然形成了水系上的特征。
流往湖南的大川湘江,发源于诲阳山,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
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往南流至兴安溶江,经灵川、桂林,在梧州汇入西江,至广东注入南海。
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而兴安谚语说:“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兴安地形和水系特点,成为修筑灵渠最理想的一个地方。
那么,究竟由谁来完成这项历史性的任务呢?
在兴安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说灵渠是由三将军,也就是3位石匠修的,而且在那里真有一座三将军墓,兴安广场上还有他们3个人的塑像。
史禄,名禄,官职为秦监御史,史料中称他为“史禄”或“监禄”。至于他的姓氏、生卒年代和籍贯都无从考证了。司马迁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和班固的《汉书·严助传》中都提到了史禄开凿灵渠的事迹,但记载却十分简略。
直至宋代,才有了一些补充性的描述,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录》中写道:
湘水源于海阳山,在此下融江。融江为洋河下流,本南流。兴安地势最高,二水远不相谋。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元代人所修的《宋史·河渠志》也记载,“广西水灵渠源即漓水,在桂林兴安县之北,经县郭西南。其初乃秦史禄所凿,以下兵于南粤者。”
在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还供奉着史禄的塑像。人们感佩于他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为“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
在史禄的主持下,经过秦军与被征发的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几经寒暑,灵渠开凿成功。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公元前214年,也就是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而灵渠则为完成这一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秦统一前,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流域已形成了一个内河水道网,而南方珠江水系尚未沟通。灵渠的出现正如棋眼一样,使大半个中国的水道全盘皆活。
作为水运枢纽,保障了全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对两广地区政治个经济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是南北运输大动脉,日通过帆船上百艘。
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代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后,历代对灵渠的维修,在史籍中记载的就有37次。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灵渠日臻完善,航运作用日益增大。
至唐代后期,灵渠已残破不堪,舟楫不通。唐宝历年间,桂光管观察使李渤对灵渠“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舟行。遂铧其堤以扼旁流,陡其门以级直注”。
这次维修,对灵渠在技术上做了较大所改进。铧堤和陡门的设置,改变了灵渠的面貌,延长了航运时间,保证了行船安全,但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868年,鱼孟威在重修灵渠时,吸取了这一教训,做到了:
其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切禁其杂束筱也;其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增至十八座,切禁其间散材也。浚决碛砾,控引汪洋,防洪既定,渠遂汹涌,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
通过唐代的两次维修,基本上奠定了灵渠的结构。此后,宋元明清各代都对灵渠进行了一定的修补和疏浚,以便能够确保灵渠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
灵渠经过历代的不断维修和完善,形成了由秦堤、南北二渠、铧嘴、大小天平、36个陡门、泄水天平、回龙堤等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
灵渠设计巧妙,完整精巧,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普天下的一大奇观。它在古代水利史上的成就,为后人所钦敬和自豪。
大小天平是指建筑在兴安县城东1500米的海洋河上的一道拦河坝。是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将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是灵渠的枢纽工程,被称为最科学的大坝。习惯上称大小天平以上为海洋河,以下为湘江。
大小天平距离灵渠进入始安水处约4200米。
这就使人产生疑问,由湘江高塘村至始安水的距离最近,只有2000米,为什么不在高塘村筑坝引水,而要舍近求远呢?
后来,人们经过测量才知道,原来湘江在高塘村的海拔206米,而灵渠汇入始安水海拔211米,反而高出湘江近5米。
如果直线通成渠道,只能把始安水引向湘江。始安水的水量又实在太少,上距它的发源地只有1600米,集雨面不到3平方千米,根本无水可引,有一点水也没法行船。而要将湘江木引向姑安水,则至少要在湘江上修建一座5米多高的大,并形成一个湖泊。
在2000多年前的当时,要在大江大河上修建5米多高的大坝而不被洪水冲垮,在技术上和建筑材料上都难以做到。
只好舍近求远,将坝址往上延伸,选择在分水塘筑坝,分水塘海拔212米,高出始安水一米左右,在这里只需筑一个矮坝,湘江水就可顺利地引向始安水,再流往漓江。在坝址的选择上,建造者舍近求远的道理就在于此。
铧嘴是指建在大小天平顶端向江中延伸的一道石堤,被称为是最牢固的铧嘴。其基础也是用松木打桩,外围用条石砌筑,中填砾石和泥沙,因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之嘴,故称“铧嘴“。
铧嘴由大小天平交汇处至嘴端长90米,其最前端部分北边41米,南边长38米,宽22.8米,高3米的平台,俗称“分水台“。分水台雄踞于分水塘中,真不愧为中流砥柱。
原来的铧嘴还不止这么长。据清代末期陈夙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记载:1885年,发生一次特大洪水,将铧嘴冲毁,故重建时下移30丈。铧嘴比原来的缩短了30丈。勘探的结果,使得这一事实得到了确认。
南渠为引湘人漓的一条渠道,从小天平尾部的南陡起,至溶江镇汇人大溶江的灵河口止,全长33.1千米。落差30.2米,平均坡度为0.9‰米。
南渠渠道可分为4段。第一段从南陡起至和尚陡人始安水止,长4200米。这段渠道为全部人工开挖,水流平缓,落差一米,平均坡度为0.2‰米。这段渠道开始一段沿全义岭山脚开挖,基本上与湘江保持平行。
其中200米至800米一段,只靠一道石堤与湘江隔开,为灵渠险工。至大湾陡止,为越城峤所阻。越城峤宽350米,高约20米,全为人工劈开,工程相当艰巨。这段渠道的宽度为8米至15米,水深为1.8米。
第二段从始安水4200米起至灵山庙10.3千米始安水汇入清水江止长6100米,这段渠道为半人工开挖改造而成。
第三段,从清水江10.3千米至18.9千米西村马尿河汇人处止,长8600米。这段渠道绝大部分利用天然河道,宽15米至30米,深一两米,落差7.9米,平均坡度为0.9米。
第四段从18.9千米至33.1千米灵渠汇入大溶江止,长14.2千米。这段全部利用灵河天然河道,河宽20米至50米,水深两三米,落差15.8米,平均坡降为1.1米。
南渠所经之地,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石山平地拔起,独立成峰,渠道绕山蜿蜒,风景非常优美。
明代诗人俞安期在《舟过秦渠即景》诗中描绘:
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
宛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碧莲花。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诗中描绘:
江到兴安水量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些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南渠及其两岸美丽的风貌。
北渠由大天平尾部北陡门起,往北迂回於平畴沃野间,流程25千米,再回到湘江。论长度,北渠只有南渠的1/10;论作用,则和南渠相同。
作为一条运河,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大小天平把湘江拦腰截断,如果只有南渠,只能将湘水引入漓江。
漓江的船可沿南渠至大小天平之上,但无法下坝达湘江。反之,湘江的船只能到达大小天平之下,也无法上坝到达漓江。
可是在2000多年前,这个问题却无法解决。因而开凿了北渠,作为引航道。有了北渠,湘江船只,可由北渠到达大小天平上游,转往漓江;反之,漓江的船通过南渠、北渠也能到达湘江下游,所以说两者不可偏废。
泄水天平是指建在灵渠南北二渠上的溢洪堰,它具有排泄洪水,保持渠内正常水位,以确保渠道安全的作用,故称“泄水天平”的建筑方法与大小天平基本相同,是最为微妙的泄水天平。灵渠中共有泄水天平3处,其中南渠两处,北渠一处。
南渠泄水天平,第一处位于南陡以下892米处的秦堤上;第二处泄水天平位于南陡以下1953米处,称“马氏桥泄水天平”。
有了这两处泄水天平,在兴安境内湘江正常年份1300立方每秒以下的洪水,可通过第一处泄水天平将进入南渠的洪水排回湘江,确保县城和灵渠下游的安全。
第三处泄水天平位于北渠北陡2334米处的水泊村西。为1730年的两广总督鄂尔泰所创建。
秦堤是建在南渠与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从南陡阁起至大湾陡止,全长3100米。堤顶最窄处只有四五米之间,最高处有8米。用经过加工的大条石砌就。
它下临湘江,上承灵渠,工程很艰巨。因为这道堤筑于秦代,因此称为“秦堤”。其中由南陡至泄水天平一段,长892米,称为“公堤”,为秦堤最险要一段。
历史上这段堤常被洪水冲坏。堤坏则渠亡,因而这段堤修得很宏伟。由泄水天平至接龙桥,长1708米,这段堤经过城区,堤宽达数百米。
接龙桥至大湾陡,长2792米,灵渠南临山脚,北为渠田,渠比田高,堤只起拦阻渠水的作用。
因而堤高只有一米,宽只1.6米左右。这段堤虽很转小,但若没有堤,水往旁流,渠也就不存在了。有了这道堤,渠高田低,为灌溉提供了方便。
秦堤外墙均用条石砌建,全长3100米,远望就像一道城墙,修建得很宏伟。从古以来,秦堤截植桃柳,春来桃花满路,杨柳飘丝,尚为人们游春之所。
明代初期工部尚书严震直《咏秦堤诗》即有名句:
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
灵渠的开通,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湘漓水运衔接,用潺潺流水化解了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使两个本不相通的世界从此再也无法分离。
在灵渠2000多年的舟楫往来中,灵渠的沟通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
南北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朝廷的政令可以畅流而行,南北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和经济得以相互交融,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得以消解,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雄浑有力。
[旁注]
百越 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也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也叫“百粤”、“诸越”。秦汉时期,相关史籍则泛称我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
楚威王 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楚宣王之子,也继承了宣王救赵伐魏与开拓巴蜀的格局,是战国时代楚国继楚悼王以后使楚国国势发展最强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复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向,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由于其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勋超五帝,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博学善文辞,好鼓琴,才思敏捷,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也称《淮南子》,其内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派生。他善用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说理。
洞庭湖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将军 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至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代,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监御史 官名。秦代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御史为监察之官,约自秦始。监御史,郡守,郡尉同为秦代“郡“的长官,分掌监察,行政,军事的职责。监御史一般不对县一级的行政事务进行监察。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最突出。
祠 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期,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祠堂日渐增多。
棋眼 围棋一方子中所留的空格,为对方不能下子处。棋眼是下棋的突破口,一旦占领棋眼,即可取得绝对性的优势,多用于五子棋和象棋等。
观察使 古代官名。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唐代前期常由朝廷不定期派出使者监察州县,名称临时确定,并无定规。宋代于诸州置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也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寄禄官,实系虚衔。元代废除。
鱼孟威 唐朝著名官吏。868年从黔南移镇桂州,任刺史。当时距前任李渤修灵渠已43年,渠道损坏严重,舟楫往来艰难。他主持修浚,一改前人用“束条”、“散材”的做法,历时一年多,竣工后“防阨既定,渠遂汹涌,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后人感念其功,列为修渠“四贤”之一。
长城 是古代我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湘江 位于江南地区,是湖南省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脚野狗山麓,上游称“潇水”,零陵以北开始称“湘江”,全长817千米,流域面积92300平方千米。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是古代两湖与两广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航道。
犁铧 公元前6世纪,我国人发明了铁犁。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我国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了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架变小,轻便灵活,更可以调节深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碑记 古代文体的一种。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碑又指碑铭,志指墓志铭,前者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碑铭又分为墓志铭、封禅铭和景胜铭三类。
俞安期 字羡长,初名策,字公临。吴江人,徒阳羡,老于金陵。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魁颜长身,才气超群。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世贞,王世贞为之延誉,名由是起,然而最后竟以布衣而终。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40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漓江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三江口与荔浦河、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继续南流在梧州与西江汇合,全长437千米。
两广总督 清代两广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代9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两广设置总督,始于1452年,1465年成为定制。至清代,这种地方政治体制变革终告完成,总督作为封疆大吏的地位确立。
工部 我国封建时代朝廷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5人,隋代开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阅读链接]
灵渠建成之后,秦代人又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然后在四周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
之后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任凭洪水冲刷,大坝巍然屹立,人们一直都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至后来在维修大坝时才发现这个原因。
灵渠的一些地段滩陡、流急、水浅,航行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在水流较急或渠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把渠道划分成若干段,装上闸门,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两段的水位就能升、降至同一水平,便于船只航行。
灵渠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