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趣味的坎儿井文化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4部分组成。

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田地。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

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米至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

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一二百米,最长的长达25千米,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

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

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

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黏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千米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千米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的是当之无愧。

暗渠还有很多好处,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

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我国的“长寿之乡”的美名。

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顾名思义,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

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坎儿井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具有很多的优点。

第一,不用提水工具,可以引取上游埋深几十米,甚至百多米的地下潜流,向下游引出地面,进行自流灌溉,不仅克服了缺乏动力提水设备的困难,而且也节省了动力提水设备的投资和相关的管理费用。

第二,出水流量相当稳定,水质清澈如泉。

第三,暗渠可减少蒸发防止风沙侵袭。在夏季非常炎热并多大风沙的吐鲁番盆地,这也是一个重要优点。

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引用地下水的灌溉工程,时间一长,就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坎儿井结构本身的问题所造成的一些不适应情况。

首先,坎儿井只能引取浅层的地下水,而各道坎儿井之间又相隔一定的距离,使其截水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较大限制,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也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其次,坎儿井所引用的潜流,主要来自上游山溪河道下渗的水,其水文变化较山溪径流本身的变化来得迟缓,这使得坎儿井水量与农作物生长期集中用水不相适应。

及至冬季非灌溉季节,所有坎儿井的水,因不能控制,除一部分引至附近小水库储蓄外,其余部分白白流走,既不利于保持上游地下水资源,又抬高了下游灌区的地下水位,引起次生盐碱化。

还有,一般的坎儿井每隔一两年就必须进行一次维修清淤,有时还必须将坎儿井的集水段向上游延伸否则水量将减少。因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经常会发生工伤事故,有经验的挖坎老工匠已逐渐减少,颇有后继乏人的堪忧。

最后,暗渠一般都没有相关的防渗衬砌,输水损失大,每千米可达16%以上,影响了当地的灌溉效益。

坎儿井充满了趣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最大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井。吐尔,在维吾尔语中是烽火台的意思。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全长3500米,日水量可浇20亩地,1520年挖成,已经有近500岁了。

最长的坎儿井是鄯善县的红土坎儿井。红土坎儿井全长25千米,日浇地58亩。

最短的坎儿井是吐鲁番市艾丁湖的阿山尼牙孜坎儿井,全长仅150米,日水量浇地一亩。

竖井最深的坎儿井是鄯善吐峪沟东部的努尔买提主任坎儿井,全长20.7千米,井深98米,日浇地25亩。

水量最大的坎儿井是吐鲁番市艾丁湖乡吾力托尔坎村欧吐拉坎儿井,日水量浇地70亩。

水量最小的坎儿井是吐鲁番市亚尔乡伊里木村西面的克其尔坎儿井,全长300米,日水量浇地0.6亩。

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都有自己的名字。其命名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的以掘井人的人名和姓氏来命名,如“杨西成坎儿井”、“土勒开坎儿井”、“何元坎儿井”、“艾提巴克坎儿井”,艾提巴克是维吾尔族人名。

关于土勒开坎儿井,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在当时,所有坎儿井的开挖,都是一个人在挥镐破土,低着头弯着腰,把一筐一筐沉重的土挂到一根绳子上,然后由地面的人用辘轳一圈一圈摇上来。

无论寒暑酷夏,掏挖坎儿井的工程都是在继续。只要是农闲时间一个村的男的称为劳力,都主动地去掏捞坎儿井,女的则送饭送水。

一个叫尼亚孜的年轻人带领一个组在开挖坎儿井,他们挖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没挖出水,许多人都气馁了。但是这个年轻人执著的要继续挖下去,不然整个村庄将面临着断水的危险,他日夜冥思苦想,想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里。

一天,他年轻美貌的妻子阿依先木汗又在给他送饭,看到一只火红的狐狸,在一片空地上转悠,她被那美丽光滑的狐狸所吸引,不自觉的追那只狐狸而去,竟然撞到一棵老桑树上。在一片殷红的血迹中,那个红狐狸突然间的消失,而阿依先木汗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个壮年的汉子伤心欲绝,大哭一场。

但是第二天他依旧拿起工具下井挖水,白花花的水竟然扑面而来,他兴奋地扑到水里大喊,整个村庄沸腾了!但是尼亚孜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

后来人们都说,那个美丽的狐狸就是阿依先木汗。人们为了感谢神灵的救助,就把这条坎儿井叫“土勒开坎儿井”。

一道坎儿井就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一道道坎儿井养育一个有着故事的小镇。

坎儿井的水始终以一种恒久不变的姿态流淌着,水里有着雪山的清冽,有着隔世的纯净,也有着汗水的释放,有着掏捞坎儿井人血液中浓烈的盐分。一条河流把粗劣的外表袒露在外,把无尽的柔美和无穷的想象深深地隐藏。

有的坎儿井还以动植物的名称来命名,如“尤勒滚坎儿井”,尤勒滚在维语中是红柳的意思;“提开坎儿井”,提开在维语中则是公山羊的意思。

有的则以地名和地理方位命名,如“吐尔坎儿井”,吐尔在维语中指烽火台,因井旁有烽火台故名;“边西坎儿井”,边西是维吾尔语,是一个地名。

有的以水的味道命名,如“西喀力克坎儿井”,西喀力克是维吾尔语甘甜的意思;“阿其克坎儿井”,阿其克在维吾尔语中有苦味的意思。

有的以职务和职业来命名,如“吉力力团长坎儿井”、“木匠坎儿井”、“醋房坎儿井”、“大毛拉坎尔井”等,大毛拉是伊斯兰教的一种职称。

有的则以其他的方式来命名,如“博斯坦坎儿井”,博斯坦是维吾尔语绿洲之意;“霍日古力坎儿井”,霍日古力是“办事不彻底之意”;“阿扎提坎儿井”,阿扎提在维吾尔语中则是解放之意。

在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最盛时达1237条,总长超过5000千米。

吐鲁番坎儿井如同其盛产的葡萄一样,蜚声全国,坎儿井曾是吐鲁番盆地农田灌溉和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林则徐不是坎儿井的发明者,但他提倡推广坎儿井却是有大功的。坎儿井在林则徐入疆之前,早已存在。

1845年农历正月十九,林则徐首次到吐鲁番,他在日记中写得很清楚:

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据《新疆图志》记载:

林文忠公滴戌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其地为火洲,亘古无雨泽,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

从1845年至1877年的两年时间内,在林则徐的推动下,吐鲁番、鄯善和托克逊新挖坎儿井共300多条。

《鄯善乡土志》记载:

用坎水溉田创之者林则徐,兰坡黄氏继之,迄今坎井鳞次利赖无穷焉。

鄯善七克台乡现有60多条坎儿井,据考证多数是林则徐来吐鲁番后新开挖的。为了纪念林则徐推广坎儿井的功劳,当地群众把坎儿井称之为“林公井”,以表达自己的崇敬仰慕之情。

林则徐,字少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19岁中举,26岁殿试二甲第四名,选翰林院庶吉士。

此后,林则徐先后任江西、云南乡试正、副考官,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湖南布政使。在任期间,秉公执法,为政清廉,人称“林青天。”

1840年,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招募水勇,督造战船,组织兵勇操练,禁绝鸦片,抗击英军,名垂青史。

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负罪遣戌伊犁。其间,先后在南北疆兴修水利,垦荒屯田,表现了卓越的施政才干和实干精神。

《荷戈纪程》是林则徐赴戍新疆的真实记录。林则徐遣戍新疆后,曾4次来过吐鲁番。

1845年2月25日,奉道光皇帝之命,林则徐同黄南坡、二子聪彝取道根忒克台到达吐鲁番。海秋帆,同知福致堂,陆巡检郑湘出城郊迎,礼节甚恭。

这次到吐鲁番,林则徐共住了6天。除了会见当地地方官员外,就是回复家信,一口气竟写了17封!

1845年8月1日,林则徐在南疆勘地后,起程去哈密候旨途中,路经吐鲁番。这是第二次。

1845年9月23日至10月中旬,林则徐在托克逊伊拉里克复勘11万亩土地后,曾两次到过吐鲁番。

林则徐与托克逊在吐鲁番逗留了6天之后,林则徐到托克逊小憩,集中力量“为友人书写求件,以践前约。”林则徐擅长书法,“公书具体欧阳,诗宗白傅。”堪称一绝,为时人所重。

在伊犁,“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

在乌鲁木齐,向林公求字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办成答应过别人的事,他花了两天时间,写了50多副条幅。

伊犁将军布彦泰专门请他书写的“神匾”以及为黄冕写的行楷七言联“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停云”都是在托克逊完成的。

伊拉里克地处吐鲁番盆地西缘,“地平土阔”。阿拉泽浑河从天山东流而出,消失在戈壁沙漠之中。1845年春,年逾花甲的林则徐,冒风沙,顶烈日到伊拉里克督办垦务,兴修水利,不到半年,就垦地11.1万亩。

在伊拉里克的满卡,林则徐在新开荒地的东西两面,以“人寿年丰”4字分号,汉族、维吾尔族垦区分段,各设正副户长一人,乡约4章,让移民承领耕种,成为托克逊最富饶的农区之一。

在林则徐到新疆办水利之前,坎儿井限于吐鲁番,为数30余处,推广到伊拉里克等地又增开60余处,共达百余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林则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新疆兴建坎儿井的高潮还有一次,那便是在1883年左宗棠进兵新疆以后了。

1886年朝廷建新疆行省,号召军民大兴水利。在吐鲁番修建坎儿井近200处,在鄯善、库车、哈密等处都新建不少坎儿井,并进一步扩展到天山北麓的奇台、阜康、巴里坤和昆仑山北麓皮山等地。

可以说,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之一,它可与长城、大运河相媲美。吐鲁番坎儿井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吐鲁番的各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结晶。

坎儿井水,是吐鲁番各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血汗换来的“甘露”。

勤劳勇敢的吐鲁番人民自古以来不但为开发大西北,巩固祖国边疆建立过“汗马功劳”,并为神奇的“火州”大地留下了一道道地下长河,那就是坎儿井。给方兴未艾的“吐鲁番学”留下了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坎儿井文化史”。

坎儿井是吐鲁番各族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开发大西北、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大功绩。坎儿井的开凿工艺是吐鲁番人民世世代代口授心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另一方面,坎儿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坎儿井历经百年,每年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向吐鲁番提供着近3亿立方米的地下水,滋润着盆地内的土地,特别是在相当部分的乡、村,坎儿井仍是当地饮用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源流,是“生命之泉”。

[旁注]

竖井 洞壁直立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实际是一种坍陷漏斗。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状或不规则圆形。长条状是沿一组节理发育的,方形或圆形则是沿着两组节理发育的。井壁陡峭,近乎直立,有时从竖井往下可以看到地下河的水面。

油灯 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早在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也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明渠 一种具有自由表面水流的渠道。根据它的形成可分为天然明渠和人工明渠。前者如天然河道,后者如人工输水渠道、运河及未充满水流的管道等。

次生盐碱化 由于垦荒初期不重视或没有足够的排水将土壤中历史时期积累的盐分排出,使地下水位升高,低矿化度的灌溉水快速溶解土壤中盐分,并随着潜水蒸发,将盐分积累于地表或作物根系层,这就是次生盐碱化,又称“次生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可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烽火台 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代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殿试 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时期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3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翰林院 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尽管其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无大变化,直至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七言 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4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7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出现于六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

[阅读链接]

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坎儿井一词。《庄子·秋水篇》中曾有“子独不闻夫坎儿之蛙乎”之句。唐代西州文书中,有“胡麻井渠”的记载。

1575年,石茂华《远夷谢恩求贡事》一文中有关于“牙坎儿”的记载。至清代乾隆年间则称之为“卡井”。

汉代的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

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而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清代末期因坚决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着这片火洲之,使戈壁变成绿洲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