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这个名词是从心理学中借用过来的。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来的。1884 年在他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意识流”这个术语。此后,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 年)中多次谈到“意识流”。他说:“意识⋯⋯,对它自己说来并不是以劈成碎片的样子出现的。像‘链条’或‘系列’这样一些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

最初使自己呈现出来的样子。它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再说起它的时候,就叫它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

在詹姆斯看来,人的意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人的头脑经常闪过许多自动出现的念头,这些念头彼此没有理性和逻辑的关联,具有复杂的多样性;人的头脑对这些无意识地出现的意识是完全被动的,他甚至在完全清醒的时候也会象白日梦一样产生各种幻觉和遐想,使他的意识在注意力的中心之外滑到非现实的事情上面去了。但是, 詹姆斯也承认,人还是能进行有条理和逻辑的思考的,因为人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复杂的意识材料进行自觉的选择,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所以,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构成的。此外,詹姆斯还认为,既然人的意识存在着一个自发和混乱的领域, 因此,过去的意识(前意识)也会自己浮现出来,和现在的活动及意识形成交织,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客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后来柏森称之为心理时间。大体上说来,所谓意识流,就是指这样一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意识活动所形成的河流。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提出“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创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看来,常人所说的“时间”,只是各个时刻依次延伸, 表示宽度的数量观念,而他所提出的“心理时间”则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表示强度的质的概念。人们越是深入意识领域,这个“心理时间” 的概念便越适用。他特别强调,“真实”存在于人们的“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并劝作家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跟着人的意识的流动从心理的角度去刻画人物。

在柏格森提出“心理时间”理论的同时,弗洛伊德创造了精神分析学,把前面二者的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关于性冲动的观点为基础,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套心理分析体系。他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不自觉层)无意识。

是处在意识的最底层的动物性本能冲动,无理性、无逻辑、无时间观念,充满了黑暗和盲目的混乱,有如锅沸腾动荡的液体。它遵循两个原则:欢乐——痛苦的原则,即性欲望的倾向;死亡原则,即挑衅和侵犯他人的本能,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追求死亡的本能。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是生命的原动力。

第二层(觉前层)前意识。

有理性,有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能按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整自己行为的意识。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自我”是有意识的认识过程,不再受欲望的盲目支配,能通过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层(自觉层)有意识。

属于道德良心和理想的意识。它代表社会道德标准,压制本能冲动, 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弗洛伊德称之为“超自我”。它是童年时代形成的,童年时代的孩子受到“俄狄休斯情结”的折磨,逐渐在自己内心受到谴责,摆脱了那些冲动的控制,形成道德良心观念。它与“自我” 不同,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良心和理想出发,因此是属于做人的标准这样一类意识的,它可以坚持一种和现实不同的原则,不顾现实得失

而坚持自己做人的标准。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意识流”作用巨大。由于他的影响,詹姆斯所提出的“意识流”一说到本世纪 20 年代成了西方理论家热烈讨论的对象。因此,弗洛伊德的学说既扩大了詹姆斯“意识流”说的影响, 又发展,完善了它的内容,为“意识流”作家洞察描写人的心理起了规范作用。到此,他们三人的理论互为依赖;互为支持、交织融合,构成一整套完整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它既解决了“意识流小说”应该写什么的问题,又提供了如何写的法宝。

意识流方法的出现,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个重大变化,它主要是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表示了挑战和反叛,在对世界和人的理解和表现上进行了新的试验。在现代派作家看来,写实主义方法的那种理性和逻辑的秩序已经很大程度上把世界和人的景象简单化了,它们那种单线条发展的叙事结构已经没有可能表现目前已经被人们认识到的复杂性。所以,他们都强调突破传统方法的束缚,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复杂性找到一种恰当的文学形式。意识流理论的创立正是响应了这股潮流的发展,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形成一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