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莫斯科

1941 年 10 月 6 日深夜,苏联首都忽然彤云四合,狂风怒吼。不出午夜, 竟较平常年份提早一个月下了第一场初雪。这以后,大雪不停,气温急剧下降到零度以下,经过几次寒潮后,气温在 12 月初已降至零下三十多度。大雪覆盖了莫斯科周围绵延上千公里的河流、山谷、村镇以及桥梁道路,也覆盖了希特勒军队的营帐、野战机场、坦克、大炮和车辆。由于天寒地冻,飞机油箱被冻裂;大炮的瞄准镜失去效用;坦克因燃油冻结,必须在底盘下烧火烘烤,才能发动;坦克及随行车辆行进时还必须装上防滑链,否则在冰冻的道路上无法控制,随时会打滑横行,翻落沟底;步兵的步枪机枪等自动武器也因枪机冻结而无法使用。士兵们的处境更为悲惨,由于冰雪封冻,伤员运不走,补给送不来,官兵们身穿单衣,龟缩在战壕里,挨冻受饿。每个团队仅仅是冻伤的官兵,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战斗力因而锐减。这种冰雪酷寒所产生的阻滞作用,就像当年拿破仑兵败莫斯科时一样。希特勒仅差一步之遥,最终未能攻占莫斯科,实现其征服苏联的计划。

莫斯科位于苏德战线的中央位置,北通列宁格勒,南连斯大林格勒,往东则掩护着乌拉尔后方基地。莫斯科的战略重要性还在于,它是苏联最大的交通枢纽,铁路网四通八达,连接着全国各个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地;它还是苏联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军火生产中心;此外,它还是苏联的政治中心,失去莫斯科将对苏联人民和军队的作战意志产生巨大冲击,严重削弱苏联军队和人民战胜希特勒德国的信心。因此,莫斯科得失与否,确实是影响苏德战争结局的关键性一战。

希特勒深知莫斯科的战略重要性。在 1941 年夏取得了对苏初战胜利后, 便不顾其将领们的反对,下令制订代号为“台风”的新作战计划,企图乘势夺取莫斯科,给苏联红军致命的一击,尽快取得对苏作战的最后胜利。为此, 他下令从南线和北线以及后方调集大量精锐部队,使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总兵力达到 75 个师 180 万人,并得到 1700 辆坦克、950 架飞机和 14000 门大炮的支持。其中步兵总数占苏德战场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占三分之二。希特勒的具体作战计划是,以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为先导,由优势航空兵掩护,分从莫斯科西北、西南和正西三个方向,采取大包围姿态向莫斯科合围,在决战中消灭苏军卫戍部队后,攻取莫斯科。

斯大林深知莫斯科在军事、经济、政治及民众心理上的重要性。当他一发现希特勒攻战莫斯科的企图,便赶紧采取对策,向莫斯科调兵遣将。到 9

月底,苏军已在莫斯科集中了三个方面军共 125 万大军以及 990 辆坦克、7600

门大炮和 677 架飞机,并在莫斯科远郊和近郊依托地形,层层设防,准备与德军决战。为加强莫斯科前线苏军的指挥能力,斯大林亲自与正在列宁格勒前线指挥对德作战的常胜将军朱可夫通话,要他立即飞到莫斯科,主持莫斯科保卫战。

1941 年 9 月 30 日,德军正式发动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进攻德军不顾损失惨重,每日先以俯冲轰炸机飞越战线,在苏军后方投弹轰炸, 破坏苏军兵力的集结调动和补给运输,切断其战场各部分的联系;再以大炮迫击炮火力破坏苏军前沿工事,压制苏军火力,然后以克为前导,协同摩托化步兵疯狂推进。仅仅几天时间,德军便从多处突破苏军阶线,向东跃进了200 余公里,进入莫斯科接近地。希特勒以为稳操胜券,宣称要在 10 日内占

领莫斯科,并于 11 月 7 日苏联十月革命节这天在莫斯科红场检阅德军进攻部

队。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竟命令德国各家报社,留出 10 月 12 日报纸的头版位置,准备刊登德军攻占莫斯科的“特别新闻”。

德军的疯狂引起了斯大林对莫斯科安危新的忧虑。在战斗最困难的时候,斯大林曾与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可夫通话,要求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说真话,“苏军是否能保住莫斯科”?朱可夫经过慎重思考,回复说,如能再增派两个集团军和 200 辆坦克,就一定能够守住莫斯科,打退德军的进攻。朱可夫的回答,大大坚定了斯大林的胜利信心。他很快给莫斯科前线调去了 2 个最精锐的集团军。11 月 7 日,他照例在莫斯科红场检阅红军部队, 纪念十月革命节。受检阅的部队、坦克和大炮,经过检阅台后,便直接开往前线。为了保卫莫斯科,苏联军民发扬了殊死作战精神。在前线,红军官兵死守每一处村镇、渡口、制高点,与德军反复拼杀,且战且退,消耗德军进攻实力。在后方,工人、妇女及其它非战斗人员普遍动员,缉成了 12 个民兵师,支援前线作战。几十万莫斯科妇女和少年,不分昼夜构筑莫斯科环城防御工事,在两个月内构筑成几十万米防坦克壕、战壕、交通壕及各种阻敌障碍设施。兵工厂工人则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枪支弹药。整个莫斯科成为一座与德军拼搏的大军营。

德军初期虽然疯狂无比,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越逼近莫斯科城下,苏联红军的抵抗越激烈。而德军则因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同时供应线也大大拉长。恰在这时,俄罗斯的酷寒降临,莫斯科被冰雪覆盖。希特勒原以为莫斯科指日可下,未作好在酷寒条件下作战的必要准备,德军逐步陷入进退不得的困境中。10 月底,希特勒集中 51 个师,包括 13 个坦克师和 7 个摩托化

师的兵力,再次强攻莫斯科。德军前锋进至距莫斯科城仅 20 公里处,士兵甚至可以凭肉眼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恰在这时,德军进攻部队也进入衰竭状态。12 月初,苏军乘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战线拉长、实力削弱之机, 集中三个方面军主力,沿 800 公里战线全线反攻,迅速粉碎德军的前锋部队,

迫使德军全线后撤。到 1942 年初,苏军向西挺进 300 公里,把德军赶回到进攻出发地。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军前后损失了 50 余万官兵,1300 辆坦克、 2500

门大炮和 15000 辆汽车及大量技术装备。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就此破产。苏联则因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稳定了战线,粉碎了德军以“闪电战” 灭亡苏联的企图,提高了广大军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此外,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还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