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细则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 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四有”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断学习,提高教好数学的积极性 1.通过学习与教研活动,使全体数学教师明确小学数学必须以唯物辩证

法为指导,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法,正确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知识与能力、教与学、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受到思想教育。

  1. 通过学习大纲,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安排,特别要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年度、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使教学做到有依据,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或随意性。

  2. 各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较系统地掌握各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原则、知识体系,各单元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思想教育的内容,并根据教材,熟练掌握演示、操作和实验的技能、技巧。

  3. 做好教学计划(具体要求见总教学计划中的要求进行)。

  4. 深入学生中,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使教师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积极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准确地确定教学目的。教师上课必须明确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

程度,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研究教学规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为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

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双边活动,教师、学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科学地安排时间,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独立作业与独立思考的时间。

  1. 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切实抓好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的演示,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对于知识的掌握,应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践逐步掌握。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正确使用数学术语。

  2. 课堂教学应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口算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加强笔算的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坚持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在计算中采取简便、灵活、合理的算法,并培养学生验算的能力。

  3. 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在感性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判断、推理。在进行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探讨知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有据有序的思维能力。

  4.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反馈信息,课堂练习要随时掌握教学动态,对于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强化。矫正和调节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数学作业的留量及要求按学校总教学计划中的要求进行。

2.作业的批改

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多样,不断改进批改的方式:

①自批、自改或相互批改。这是对课内作业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一般用于口算、巩固性练习题,在学生做完之后由教师或优秀学生报出答案,学生边听边自己批改或同桌相互批改。

②当面批改。目的在于帮助差生找出错误原因及纠正方法,启发他们解题思路。

③选择批改。主要是选择作业中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错,而又不易发现的错误,进行批改后由教师指出、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指出解决的办法。

④全批全改。主要用于新授内容,特别是与教学重点、难点有关的作业题,通过全批全改,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四、成绩考查与评定

具体要求见学校总教学要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