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之源——古代栽培

我国农作物栽培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靠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维生。有些采集到的种子散落在住所附近,发芽、开花、结果、繁殖。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逐渐学会了人工栽培作物,于是产生了最初的农业生产活动。

从新石器中晚期开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田技术、旱田技术,以及经济作物栽培方面,逐渐总结出了植物栽培技术,并由中原地区向外缘扩散。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引起了风俗习惯交流与民族融合,丰富了我国农耕文化。

农作物种类与演变

我国在10000年前就产生了农耕文明。先是对可吃的植物进行种植,而后通过选择种植产量高的作物。

魏晋南北朝以前是“北粟南稻”为主,隋唐以后麦类得到推广,逐步形成“北麦南稻”的格局。

各种作物在种植中又培育和引入了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尤其是汉代引入的玉米、马铃薯及宋代引入的“占城稻”等作物,成为我国的主栽作物。

我国的农耕文明可以从新石器初期开始追溯。传说神农氏见一只大鸟口衔一串金光灿灿的穗子而开始播种,并制作农具教会人们耕作,从此我国的农耕文明得以产生。

据考古发现,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碳化粟米粒,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10000年前的稻米遗存。可见我国的种植业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先秦时期的农作物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开始是可吃而无毒的植物都进行种植,随着人们对作物认识的提高,逐渐淘汰了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植物种类。

这个时期种植的作物总的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是主要作物还是集中在几种上。

夏代主要有谷、稻、麦、菽、糜等,《夏小正》即有关于夏代种植“黍菽糜”的记载。商代见于甲骨文的有黍、稷、稻、麦、米等字。周代则主要是粟、黍、稷、稻、粱、豆、麦、桑、麻等。

秦汉时期,各种作物所占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麦和稻的种植更为普遍,它们在人们的粮食构成中日渐重要。特别是在北方麦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在西汉时,政府在五谷中最重麦和稻,种植麦子甚至引起了皇帝的重视。同时,人们在作物的种植中还学会了作物品种的选择培育,生产上出现了许多优良品种。

据西汉农学家氾胜之的《氾胜之书》记载,麦已有大麦与小麦、春麦与冬麦的区分。豆也有大豆与小豆的区分。江南的稻作农业也渐趋良种化。

比较著名水稻品种有张衡在《南都赋》中说的“华乡黑秬”、“滍皋香粳”等。而东汉时期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中列有麦的品种8个,禾有7个,稻有6个,豆和麻各有4个,黍有3个,竽有2个。

汉代时人们还种植了较多的蔬菜和经济作物。东汉末期政论家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到的蔬菜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蘘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蓝和胡瓜。

汉代还开通了我国与西亚各国的物资交流,从西域国家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物格局依然是南稻北粟,但麦类的种植逐渐普遍,在北方大有追赶粟类之势,在南方则随着北方移民的入迁也开始有少量种植。

据北魏时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记载,这时北方已有旱稻种植。农人们除了种植大田粮食作物外还比较重视其他作物的种植。

蔬菜瓜果作物沿袭前代;染料作物出现了红蓝花、栀子、蓝、紫草等;油料作物有胡麻、荏等,其中胡麻在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饲料或绿肥作物有苜蓿、芜菁、苕草等;糖料作物有甘蔗;纤维作物有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人们已重视作物的选种和良种培育工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在选种、留种、防杂保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至今在品种的提纯复壮中仍有沿用。

由于培育良种,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如粟类以成熟时间的先后分为早谷和晚谷品种,以谷粒的颜色分又有黄谷、青谷、白谷、黑谷等品种。

据晋时书籍《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水稻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所记粟的品种有80多个,水稻品种有24个,并各有名称。

隋唐时期作物种类有了较大的变化。唐末韩鄂《四时纂要》记载的作物品种比北朝时的《齐民要术》有所增加,其中粮食作物除传统的粟、麦、稻、黍、菽外,又有薯蓣、荞麦和薏苡等。这三种作物可能在唐以前已有所种植,如荞麦在陕西咸阳的汉墓中曾有出土,但是到了唐朝才见于文献记载。

随着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水稻的优良品种。据《四时纂要》及其他文献的零星记载,这个时期的水稻品种主要有蝉鸣稻、玉粒、江米、白稻、香稻、红莲、红稻、黄稻、獐牙稻、长枪、珠稻、霜稻、罢亚、黄稑、乌节等十五种。除白稻、香稻和黄稑外。其中香粳还是苏州和常熟的贡品,黄稑和乌节则为扬州的贡品。

这个时期麦类则在北方大规模种植,在南方也有小面积地种植于丘陵旱地。此时麦类已成为仅次于稻,而与粟处于同等地位的粮食作物,并在全国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

在《四时纂要》中还有关于茶叶、食用菌的种植记载。其中茶叶的种植在唐代“茶圣”陆羽出版《茶经》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唐朝全国产茶地已有50多个州郡。事实上,我国茶树的大规模种植是从唐代开始的。

五代宋元时期,随着北方人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种麦技术,再加上政府鼓励,南方麦类种植日益扩大。当时市场上麦的价格也很高,而政府有南方种麦不用交课粮的政策,从而刺激了南方麦类的扩大种植。

南方的农作物仍以水稻为主,麦类种植的南移并未影响到水稻的种植面积,倒是成就了南方麦、稻一年两熟制的形成。

宋代曾经大规模种植的“占城稻”。“占城稻”原产于占城,就是现在的越南中部,又称早禾或占禾。1011年以前已在福建种植,是由福建商人从占城引入,它的主要特性是早熟耐旱且耐瘠薄。在南宋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占城稻的种植记载,这也说明了该品种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能力。

占城稻是我国水稻种植史上首个外来品种。随着各地栽培环境的差异,又在各地演化出众多适合各地生长的新品种。

如在嘉泰《会稽志》中就记有“早占城”、“红占城”、“寒占城”等品种。占城稻的引入种植,对于我国稻作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元代,人们对于水稻的各个类型已有充分的认识。认为籼稻较为早熟,而粳稻多为中、晚熟。如《王桢农书·收获篇》记载,南方“稻有早、晚、大、小之别”,“六七月则收早禾,其余则至八九月”,其称“晚禾”为“大禾”。而当时江南俗称粳稻为“大稻”,称“籼稻”为“小稻”。

明代,随着我国与海外交往的增多。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种农作物如“玉米”、“番薯”以及“马铃薯”就是在这个时期从海外引入种植的。

据考证,玉米约于16世纪中叶分三路传入我国。西北陆路自波斯、中亚至我国甘肃,然后流传到黄河流域;西南陆路自印度、缅甸至云南,然后流传到川黔;东南海路由东南亚至沿海闽广等省,然后向内地扩展。

番薯大约是1582年由吕宋、安南等地传入我国,最早种植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由于番薯产量高,亩可收获数千斤,而且对土壤要求不高,所以得以推广开来。

马铃薯何时引入我国,由于史料缺乏,目前尚无定论,但据成书于1628年的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可见这个时期马铃薯这个作物品种已经广为人知、普遍栽种。

这个时期,在南方的水稻种植中,不断有新品种培育出来。明代黄省曾的《稻品》也在这时问世,这是我国首部记载水稻品种的书籍。书中记载有江南水稻品种38个,其中粳稻品种21个,籼稻品种四个,糯稻品种13个。

清代前期,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选育出了大量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据乾隆年间官修《授时统考》记载,有16省水稻良种3000多个,谷子良种两300个,小麦良种30余个,大麦良种10余个。

水稻新品种的问世,使得南方大面积流行种植“双季稻”。如苏州织造李煦在属地推广李英贵种稻之法,从一次秋收变为两次成熟,从单季岁稔时亩产谷三四石,到两季合计亩产六石六斗,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北方则推广了南方的一些农作物品种。如康熙时天津总兵蓝理在京津反复试种水稻,终获成功,使这一地区以驰名的“小站稻”而成为北方的鱼米之乡。

又如乾隆时两江总督郝不麟将福建耐旱的早稻品种“畲粟”引进安徽种植,大获成功,进而推广到北方各省。

此外,这个时期还在全国推广海外引进的一些高产农作物品种,如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使之成为当时农民的主要农作物。

总之,我国古代农作物从上古时期吃无毒植物,到有选择地种植数种作物,随后又不断进行选种和品种培育,并引入外来作物,使栽培作物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此期间,历代政府对于农作物种类抑或品种的推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旁注]

神农氏 姜姓,烈山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神农部落末代首领,也是当时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距今4000年以上生于湖北随县烈山。是传说中我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的名称,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形成华夏族。

氾胜之 氾水人,就是现在的山东曹县。西汉农学家。汉成帝时任为议郎、劝农使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后迁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著有《氾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贾思勰 南北朝时北魏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我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农书,在我国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人,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市。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我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占城稻 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

黄省曾(1490年~1540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明代学者。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地理、农学等多方面。农学著作主要有《稻品》、《养蚕经》、《种鱼经》、《艺菊书》。此四书合称为《农圃四书》。此外,还有《种芋法》和《兽经》。

[阅读链接]

康熙帝曾经在西苑丰泽园试种出了早熟醇香的御稻,又在天津一带种植。后来将军蓝理任天津总兵时,在天津、丰润、宝坻开水田栽稻。试验成功后,在天津等地推广。

康熙帝指导工匠导河修渠,并亲自绘制水闸、水车图形,使得150顷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并获得高产,从而结束了长城内外沿线不种水稻的历史。

后人为了纪念蓝理的功德,称当时的150顷水稻田为“蓝田”,至今仍是北方重要的水稻产地。后天津小站地区出产的稻米称“小站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