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蔬菜园艺
蔬菜植物的范围很广,凡是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其多汁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均可被列为蔬菜植物。有些木本植物、藻类和真菌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我国蔬菜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几千年来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大田作物的一套传统的精耕细作方法,有不少是首先在蔬菜栽培中创造出来的。
我国古代的蔬菜园艺,在南北朝及其以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魏《齐民要术》中有15篇专门记述蔬菜栽培技术,介绍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的30多种蔬菜,从选地到收获、贮藏、加工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在土壤选择与耕作方面,古人在栽培蔬菜时十分注意土壤的选择,一般均选用较肥沃的土壤。如种大头芥要选择“良地”,种香菜宜选用“黑软青沙地”,种大蒜宜选“软地”等。
菜地要求熟耕。如种香菜要3遍熟耕;种姜要多次熟耕,最好纵横耕7遍等。耕菜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比如当香菜连作时,如果前茬地肥沃而又不板结的话,就可不加耕翻,以节省劳力。
《齐民要术》中强调,分畦种菜可以合理地利用土地,菜的产量也高;便于浇水和田间操作,避免人足践踏菜地。菜畦的大小一般是长两米,宽一米。栽培韭菜的畦一定要做得深,因为韭菜每采收一次都要加粪。
蔬菜大都柔嫩多汁,生长期中耗水量较多,因此必须经常浇水。北方大都采用井灌。
蔬菜一般生长期较短,需肥量较大,菜地一定要施用基肥。基肥通常用大粪,或先于菜地播种绿豆,至适当的时候进行压青,充作基肥。播种后还常施用盖子粪,即在播种毕,随即用腐熟的大粪对半和土,或纯粹用熟粪覆盖菜籽。
蔬菜生长期中要施追肥,尤其是分批采收的蔬菜,如葵、韭菜等,每次采收后都要“下水加粪”。
此外,播种前依蔬菜的种类不同进行不同的种子处理。对某些蔬菜的种子,如葵、香菜等,强调在播种前需予以曝晒,否则长出来的菜“疥而不肥”。
比如香菜的种子,播种前宜搓开,否则不易吸水,有碍萌发。方法是将种子布于坚实的地上用湿土拌和后,用脚搓,种子即可分成两瓣。
再如莲藕的种子莲子,因其外皮是革质,播种前可应用机械损伤法,即先将莲子的尖头在瓦上磨薄,然后再播种。
栽培蔬菜除适时浇水、追肥外,还要及时中耕锄草,这对于瓜类蔬菜尤为重要,因为“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
早在西汉时,就已知道应用打叉、摘心等方法控制单株结实数,以培养大的果实。到南北朝时,进一步认识到甜瓜是雌雄异花植物,雌花都著生在侧蔓上,栽培中应设法促生侧蔓,以便多结果。
对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齐民要术》也提到一些。比如甜瓜,适当安排播种期以避免虫害,在地中置放有骨髓的牛羊骨以诱杀害虫等。
此外还提到治瓜“笼”的方法:用盐处理甜瓜籽后再播种,以及在甜瓜的根际撒灰均可治瓜“笼”。不过“笼”究竟是指虫害抑或病害尚待考。
蔬菜的采收标准因种类而异。叶菜类一般都是整株采收;或掐头采收,留下根株发叉继续生长。大蒜头应在叶发黄时及时采收,否则易炸瓣。
西汉的文献中已有窖藏芋的记载,只是未提窖的具体筑法。《齐民要术》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农历九十月间,选择向阳处挖四五尺深的坑,将菜放入坑中,一层菜一层土,放至距离地面一尺处。最上面用谷草厚厚地覆盖,此法相当于现在的埋藏法。
先秦文献中已有各种盐渍蔬菜的记载,到汉代时,《四民月令》中提到酱菜的加工。《齐民要术》总结以前的蔬菜加工方法,记载有盐渍、糟藏、蜜藏等。
总之,南北朝及其以前时期,蔬菜的栽培技术已十分丰富而细致。南北朝以后,我国的蔬菜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比如育苗移栽技术,元代,栽培瓜类、茄子、芋、莴苣、芥菜等都采用育苗移栽。元代已注意到瓜类和茄子是喜温蔬菜,种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在气温尚低的农历正月,必须设法创造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进行催芽,才能使其萌芽。
当时系采用瓦盆或桶盛粪秽,待其发热,将瓜类、茄子的种子插入,经常浇水,白天置于向阳处,夜里置于灶边等种子发芽后,种于肥沃的苗床中。适时用稀薄的粪土浇灌,并搭矮棚遮护。待瓜茄苗长到适当大小时,带土移栽至本田。
这种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冷床育苗,而利用粪秽发热催芽,与现在利用温床育苗的道理是一致的。可见当时已知道粪秽发酵能产生相当高的热量,必须等发酵高峰过去后,才能用来给喜温的蔬菜催芽。
清代后期,已把育苗移栽视为栽培某些蔬菜的必要措施。如:栽培结球甘蓝,就必须进行育苗移栽才能确保包心。这时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营培养菜苗出售的菜农。
清代文献中出现“苗地”这一名称。当时对早春培育辣椒的苗地有严格的要求:苗地要选择高燥肥沃之地,预先施以基肥,并精细整治。播种之后,苗地上要搭矮棚遮护雨雪,防寒保暖。幼苗出土后,遇天气晴朗,白天应揭去棚顶,使幼苗见日光。
四川某些地方当时已创造出利用温床培育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秧苗,名为“发热堂子”。其法于立春、雨水间挖三四尺宽深的坑,填入甘薯藤、稻草、牛粪等,洒以人粪尿,上面盖四五寸厚的粪渣或沙土,即成为“堂子”。如此分期挖成四五个堂子,以备播种和逐步移栽秧苗。
到惊蛰后,将瓜类或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水泡涨后密播于最先挖的堂子中,覆以谷壳,再盖以草荐。草荐是用干枯的谷秆编织成的床垫。发芽后,天气晴朗时,白天揭去草荐,夜晚及雨天仍用草荐盖好。
待子叶展开后,按一定的株距行距每两株相并,移至第二次挖的堂子中。经十余日长出两片真叶后,按一寸左右的株行距移至第三次挖的堂子中。如此经数次移栽,到天气转暖时,定植至本田。其时堂子中的甘薯藤、稻草、牛粪等已腐熟,可用来做肥料。
软化栽培技术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蔬菜园艺。比如韭黄的生产,北宋时已出现,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首次记载了培养韭黄的方法:冬季,将韭根移至地窖中,用马粪壅培,即可使其长一尺多高。并且正确地指出,由于不见风日,所以长出来的叶子黄嫩,因此名之为“韭黄”。
经过长期栽培后,人们对各种瓜类的结果习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到了清代,已知道针对其结果习性,对不同的瓜类采取不同的整蔓措施。如:葫芦要摘心,瓠子不可摘心,甜瓜要打顶,黄瓜不打顶等。
我国农业素有集约栽培的传统。早在西汉时,就有在甜瓜地里间作空心菜和小豆的做法。发展到清代,间套作更加细致,已经将蔬菜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间套种,达到在一块地两年可以收获13次。
先秦文献中已有以食用菌作为食品的记载。唐代的《四时纂要》首次提到构菌的栽培方法:用烂构木及叶埋于地中,常浇以米泔水,经两三日即可长出构菌;或于畦中施烂粪,取六七尺长的构木段,截断捶碎,均匀地撒于畦中,覆土。
常浇水保持湿润。见有小菌长出,用耙背推碎。再长出小菌,再推碎。如此反复3次,即可长出大菌,可以采食了。
[旁注]
压青 将绿肥作物刈割后直接翻埋于果园内的技术措施。俗称压绿肥。夏季刈割园外杂草,收集嫩枝、绿叶,铡碎后翻埋于园内,也属压青。其目的在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力,是果园直接利用绿肥的途径之一。
《四民月令》 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是东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叙述田庄从正月直至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
苗床 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露天苗床于播种后稍加肥料,任其自然长育。室内苗床则分温床和冷床两种。用人工方法加温,促使秧苗较快生长的叫温床;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
软化栽培 使某些蔬菜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生长并形成柔软、黄化器官的一种特殊栽培技术。通常多以春播养成的根株进行软化栽培,关键在于育成健壮的根株。软化的种类主要有韭菜、大蒜、大葱、芹菜、石刁柏、食用大黄以及芋、姜等。
构菌 别名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丛内,死树枝上或树干上或树木横断面上,多数丛生。其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广西、四川、云南。
[阅读链接]
王祯《农书》中记有香菇的栽培方法:选择适宜的树种,如构树等,伐倒,用斧斫成坎,用土覆压。等树腐朽后,取香菇锉碎,均匀地撒入坎中,用蒿叶及土覆盖。经常浇以米泔水。隔一段时间用棒敲打树干,称为“惊蕈”,不久就可以长出香菇。
清代在广东及江西的一些地方常栽培喜温性真菌草菇,系以稻草为培养料栽培的。在湖南的一些地方则用苎麻秆及粗皮为培养为栽培,当地称为“麻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