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时代—古代农具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之一。远古开天辟地,先民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以“刀耕火种”开始自己栽培作物,从此开启了原始农业时代。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先民们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后经历代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农具种类丰富多彩。

几千年来,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发明了许许多多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农具和器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夏商周时的农具

公元前2070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相继建立了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夏商周时期,在继续沿用原始社会的农具外,又发展了一些新的农具,使农具的种类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农具包括:整地工具斧与锛,挖土工具耒与耜,直插式的整地农具铲,直插式挖土工具锸,灌溉机械桔槔,用动力牵引的耕地农机具犁,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辘轳。这些农具配套成龙,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

我国农具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整地农具斧与锛。整地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作业,是为了给播种后种子的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整地农具包括耕地、耙地和整平等项作业所使用的工具。

在原始农业阶段,最早的整地农具是耒耜。而在耒耜发明之前,斧与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斧、锛是远古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出土的数量也最多。人们既可用它们作为武器打击野兽,还可以用来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人们在从事火耕和耜耕农业,开垦荒地之时,就需要用石斧、石锛来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树根。

商周之后,由于农业的进步,已脱离刀耕火种阶段,砍伐森林已不是农耕的重要任务。斧、锛在农耕作业中的地位虽然下降,但在手工业中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耒和耜是两种最古老的挖土工具。耒的下端是尖锥式,耜的下端为平叶式。

耒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早期的耒就是一根尖木棍,以后在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入土容易。再后来,单尖演变为双尖,称为双尖耒。

单尖木耒的刃部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刃,就成为木耜。它的挖土功效比耒大,但制作也比耒复杂,需要用石斧将整段木材劈削成圆棍形的柄和板状的刃。

早期的耒、耜都是木质的,即《周易·系辞》所说的“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意思是砍断木头做成耜,烤弯木头做耒。

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和河南省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过使用双齿耒挖土后留下的痕迹。此外,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和罗家角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曾经出土过木耜。

由于木耜的刃部容易磨损,后来就改用动物的肩胛骨或石头制作耜刃绑在木柄上,成为骨耜或石耜。它们都比木耜更加坚硬耐磨,从而提高了挖土的功效。

骨耜是用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制成,肩部挖一方孔,可以穿过绳子绑住木柄。

骨耜中部磨有一道凹槽以容木柄,在槽的两边又开了两个孔,穿绳正好绑住木柄末端,使木柄不易脱落,其制作方法已相当进步。这种骨耜在南方水田中使用,功效也很高。

发现早期骨耜最多的地方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和罗家角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

石耜比骨耜的年代要早。北方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以及辽宁、内蒙古等地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很多石耜,其年代最早可达8000年前。

耒、耜使用的年代相当长久,直至商周时期还是挖土的主要工具。《诗经》中曾经多次提到耜。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如耒的齿端还被套上金属套刃,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工作效率倍增。

耒、耜在汉代犁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也没有绝迹,不但文献上经常提到,各地汉墓中也常有耒、耜的模型或实物出土。大约到三国以后,耒、耜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铲是一种直插式的整地农具。铲和耜是同类农具。一般将器身较宽而扁平、刃部平直或微呈弧形的称为铲,而将器身较狭长、刃部较尖锐的称为耜。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铲,肩部中央有銎,可直接插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铲的使用更为普遍,形式有梯形的板式铲和有肩铁铲两种。至汉代始有铲的名称,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其中已收有“铲”字。

锸为直插式挖土工具。锸在古代写作“臿”,东汉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臿被用于“插地起土”。最早的锸是木制的,与耜差不多,或者说就是耜,在木制的锸刃端加上金属套刃,就成了锸,它可以减少磨损和增强挖土能力。

锸是商代新出现的农具,发展于战国,盛行于汉代,一直沿用到南北朝以后。

商周时期的锸多为凹形青铜锸,春秋时期的铜锸形式较多样,有平刃、弧刃或尖刃。

战国时期开始改用铁锸,主要有“一”字形和“凹”字形两种。到了汉代,锸依然是主要挖土工具,在兴修水利取土时发挥很大作用。锸的铁套刃在汉代叫鐅。安装鳖的木板叫叶。使用时双手握柄,左脚踏叶之左肩,用力踩入土中,再向后扳动将土翻起。

商代发明的桔槔是一种灌溉机械。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

当不汲水时,石头位置较低,当要汲水时,人则用力将直杆与汲器往下压,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位置则上升。

当汲器汲满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石头原来所储存的位能因而转化。通过杠杆作用,就可能将汲器提升。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

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也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这种提水工具,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

商代开始使用犁,是用动力牵引的耕地农机具,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整地农具。它产生的历史较晚,约在新石器晚期,是用石板打制成三角形的犁铧,上面凿钻圆孔,可装在木柄上使用,估计当时还不可能采用牛耕,应是用人力牵引。

犁铧是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由于考古发现的都是石犁铧,木质的犁架没有保存下来,因此对原始耕犁的犁架结构尚不清楚,而且当时也未能普遍使用。

到商代,开始出现金属犁铧。江西省新干县的商墓出土过两件青铜犁铧,呈三角形,上面铸有纹饰。一件宽15厘米,长11厘米,高2.5厘米;另一件宽13厘米,长9.7厘米,高1.7厘米。

这是目前仅有的两件经过科学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和年代判断的商代铜犁铧。它证明商代确实使用过铜犁。

新干县的商墓中虽然没有犁架出土,仍不明其具体结构,但从铜犁铧的形制观察,已和后代的铁犁铧相类似,因此推测其犁架结构应和西汉画像石上的框形犁相似,早已摆脱了石犁的原始状态。

犁已经具备动力、传动、工作三要素,远比其他原始农具的结构复杂,可算是最早的农机具。它的出现,为以后铁犁的使用开辟了道路。

周初使用的辘轳是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周人在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辘轳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据明代罗欣的《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是周初的史官。这说明早在公元前1100多年前我国已经发明了辘轳。

夏商周三代发明的许多农具,在我国应用时间较长,有的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农业工具,在我国农具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旁注]

整地 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主要作业包括浅耕灭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起垄、沙田、作畦等。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火耕 是使用火去除掉森林使空地变成耕地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人类使用这个技术来从将森林改变为耕地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古代的人使用轮耕的技术,当一块耕地的营养被耗尽后,这块耕地就被荒芜不用了。农人开辟一块未被使用的原始森林作为耕地。

采集经济 人类发展早期以采集自然界的天然产物为生的经济。它与渔猎结合在一起,成为原始社会前期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当时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能力很低,主要依靠双手采集现成的野生植物如野菜、果实、根茎等作为食料,同时还捕食一些小动物和虫类。

偶蹄类 约距今5300万年至3650万年前,一种称为古偶蹄兽的小动物从踝节类中分化出来,它的距骨除了有类似于奇蹄类那样的近端滑车之外,远端也呈滑车状而不再是平面。正是这种双滑车的距骨奠定了一种进步的有蹄类即偶蹄类的基础。

许慎(约58年~约147年),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和语言学家。因他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他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被称为“字圣”。

刘熙(约160年~?),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人,就是今山东昌乐。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所著《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

画像石 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他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史佚 原名尹佚,尹逸,今唐兴镇东关村史家圪垯人。西周初年太史。他博学多闻,德高望重,深得周武王赏识,凡有大事也多与之商磋。他曾经准确记录了周武王灭商日期,成为了“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依据。

[阅读链接]

传说炎帝被拥戴为南方各部落联盟长之后,广尝百草,向人们广传五谷种植技术。但因土地板结,种植的五谷往往枯萎。

为了找到对付板结土块的良方,炎帝找来木棍,架起火堆,一边烘烤,一边按人的意愿弯曲,一柄漂亮适用的耒造出来了。这就是“揉木为耒”。

炎帝亲自使用耒耕作,不断改进,不但定准了耒的长短尺寸,还把下端尖叉改削成上宽下窄的锋面耜。这就是“斫木为耜”。神农氏使用耒耜种植五谷,使江南成为古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